- 年份
- 2024(7666)
- 2023(11139)
- 2022(9665)
- 2021(9451)
- 2020(7535)
- 2019(18090)
- 2018(18278)
- 2017(33672)
- 2016(19257)
- 2015(21822)
- 2014(22233)
- 2013(21180)
- 2012(19455)
- 2011(17615)
- 2010(17647)
- 2009(15710)
- 2008(15155)
- 2007(13187)
- 2006(11533)
- 2005(10087)
- 学科
- 济(70077)
- 经济(70000)
- 管理(48989)
- 业(45712)
- 企(38401)
- 企业(38401)
- 方法(33508)
- 数学(28357)
- 数学方法(27997)
- 教育(22657)
- 中国(22571)
- 学(18991)
- 农(18373)
- 理论(16947)
- 财(16132)
- 地方(15835)
- 业经(15594)
- 农业(12515)
- 和(12055)
- 技术(11917)
- 贸(11372)
- 贸易(11367)
- 易(10960)
- 环境(10892)
- 制(10648)
- 务(9999)
- 发(9970)
- 财务(9940)
- 财务管理(9925)
- 教学(9810)
- 机构
- 大学(270345)
- 学院(264076)
- 管理(102150)
- 济(94667)
- 经济(92286)
- 研究(89737)
- 理学(89501)
- 理学院(88368)
- 管理学(86704)
- 管理学院(86212)
- 京(59326)
- 中国(58856)
- 科学(57252)
- 范(45235)
- 师范(44920)
- 所(44816)
- 财(42041)
- 研究所(41369)
- 农(39047)
- 中心(39021)
- 业大(39020)
- 北京(38155)
- 江(37828)
- 教育(37118)
- 师范大学(36954)
- 财经(34556)
- 院(32530)
- 经(31417)
- 州(31337)
- 技术(31021)
- 基金
- 项目(184148)
- 科学(145193)
- 研究(140535)
- 基金(130138)
- 家(112669)
- 国家(111611)
- 科学基金(95047)
- 社会(84615)
- 社会科(79760)
- 社会科学(79740)
- 省(72650)
- 教育(70764)
- 基金项目(69545)
- 划(63219)
- 自然(61468)
- 编号(59974)
- 自然科(59955)
- 自然科学(59941)
- 自然科学基金(58842)
- 资助(53017)
- 成果(51040)
- 课题(43477)
- 重点(42274)
- 部(41727)
- 发(40012)
- 创(38301)
- 项目编号(36954)
- 教育部(36269)
- 年(35440)
- 创新(35327)
共检索到379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荟 孙振东
我国民族地区除了学校教育外,还存在着传统的多种教育形态,这些传统教育形态曾在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当地人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种教育形态本应携手共进,但当前各种教育形态间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只有在民族地区多种教育形态共生理论的指导下,在坚持相互尊重、相互适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解决,从而实现促进民族地区人与社会发展的目标。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熊玲 吴琼
民族地区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对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意义重大。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相对滞后的经济发展、多样性的文化差异、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等因素对民族地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构成了严峻挑战。为此,以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为理论基础,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引领多样性民族文化、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视大众媒体宣传,是加强当前民族地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马克思意识形态 民族地区 挑战 路径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红 卢朝龙
多元视角下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文化传承、推进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同时也伴随人力资源错位与浪费、功利主义、社会阶层不平等的再生产机制等发展误区。可持续发展导向丰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体系、民族文化融入课程与教学体系、尊重差异完善评价体系,是重构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促进经济、社会和民族文化目标统一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价值取向 发展误区 重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永平
文章厘清了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价值追求与转型必要,重点剖析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转型思路,并尝试建构"需求导向过程系统化"的发展型补偿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颖
共生理论在当今越来越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生物学上的概念逐步引入到了社会科学领域,并且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分析了共生理论的目的性、整体性、开放性三个方面对教育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
共生理论 教育范式 教育活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健
共生理论是生物学中一种描述物种关系的理论。文章将共生理论引入到职教集团研究中,从共生理论出发对职教集团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进行了探讨,并对职教集团共生系统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共生理论 职教集团 共生系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宏 王德清
现代化是每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但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陷入现代性危机的境域,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实。本研究构建了学校教育活动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联动共生机制,以链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生态链出现的断裂,从而实现两者间和谐互动、持续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福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面临困境,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成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难题。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校不同程度开展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也面临不少问题。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干部群众要求将本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呼声和愿望日趋强烈。学校教育作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在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大有可为,相关部门尤其是学校必须加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元华
民间金融与民营经济在所有制性质、生产力构成、组织水平、技术层次、效率和服务等方面处于"共生适应"的合理层面,彼此生存与共、发展同荣。民间投资与民间金融通过共生单元的分工与合作,提高了共生单元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民间金融生态秩序的调整和重构,应在尊重"民间投融资"共生规律前提下,着重在"强化共生干预"和"完善共生模式"等方面寻求妥适的针对性政策。
关键词:
民间投融资 共生理论 有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娟 鲜耀
校内、校外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发挥着各自的功能。我们在强调学校教育重要性的同时,社区教育在普及文化、整合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中的功能不可忽视。社区教育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使民族文化以一种"活"的方式传承下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旭光
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创新就成为一个急需探究的重要问题。起源于生物学研究又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共生理论,便是研究职业教育利益相关多元主体通过相互依赖、协同进化实现系统创新发展的有力工具。在基于共生理论阐释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创新的实现逻辑基础上,指出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创新方向是多元共治与互惠共生,并进一步从营造正向共生环境以构建多元治理结构、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以打造共生治理界面、强化互动协同作用以提升合作共生效能等方面综合施策,从而为增强我国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和操作借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彭寿清
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良品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资助项目"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史研究"的最终成果《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史》一书,于2010年12月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李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维红
大学转型的本质是深层次、全方位的大学改革,是大学模式的重建,是大学与社会关系的重构,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新型的大学-社会关系。不断增强适切性是民族地区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与重要切入点。吉首大学通过立足学校的实际,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立足区域发展的实际,增强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立足学生的实际,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适切性,促进转型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地方大学 转型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谭志松 谢陈陈
本文基于对武陵民族地区S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三种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形式:学校教育、托管教育和家族兼管式教育,并从教育机制视角分析了当前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在教育体系、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管理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进清 张宏宇
边境民族地区县域教育发展规划具有边境性、民族性、发展性、独特性等特征。广西边境民族地区C县在国家和省(区)教育发展规划的引领和带动下,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教育发展规划及配套措施,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凭"经验"编制规划、规划实施缺乏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等问题。应建立上下联动、统筹协调、特殊保障、评估考核、执行监督等有效机制,以提升边境民族地区县域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