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86)
2023(16408)
2022(13969)
2021(13152)
2020(10749)
2019(25090)
2018(25232)
2017(48164)
2016(26385)
2015(29965)
2014(30197)
2013(29790)
2012(27505)
2011(25145)
2010(25577)
2009(23296)
2008(22611)
2007(20268)
2006(18085)
2005(16014)
作者
(77797)
(64913)
(64204)
(60894)
(40920)
(31176)
(29044)
(25587)
(24624)
(23185)
(22039)
(21927)
(20634)
(20570)
(19851)
(19700)
(19265)
(19003)
(18533)
(18457)
(16357)
(16310)
(15853)
(14977)
(14571)
(14450)
(14366)
(14286)
(13200)
(12851)
学科
(112682)
经济(112573)
(74959)
管理(67589)
(51829)
企业(51829)
(49838)
方法(46368)
数学(40577)
数学方法(39850)
农业(33429)
中国(32067)
地方(28576)
业经(27268)
(23918)
(22102)
(19865)
(18963)
贸易(18947)
理论(18833)
(18310)
技术(17485)
(17184)
环境(16973)
(16854)
银行(16807)
(16594)
(16203)
(16187)
金融(16182)
机构
学院(376335)
大学(373252)
(148266)
管理(147580)
经济(144908)
研究(129724)
理学(127404)
理学院(125951)
管理学(123452)
管理学院(122794)
中国(97459)
科学(82060)
(81455)
(77092)
(66172)
(63851)
业大(62686)
研究所(60198)
中心(59502)
农业(58863)
(56878)
(52123)
北京(52004)
师范(51653)
财经(50545)
(46914)
(46405)
(45946)
经济学(42158)
技术(41228)
基金
项目(255442)
科学(199558)
研究(188534)
基金(181579)
(158823)
国家(157420)
科学基金(134147)
社会(115929)
社会科(109402)
社会科学(109371)
(101958)
基金项目(96280)
自然(87153)
教育(86889)
自然科(85076)
自然科学(85059)
(85036)
自然科学基金(83479)
编号(79697)
资助(75337)
成果(64502)
(58149)
重点(57425)
(55407)
课题(55069)
(52522)
创新(48872)
科研(48292)
大学(46862)
教育部(46860)
期刊
(171586)
经济(171586)
研究(110822)
中国(79325)
(76419)
学报(61226)
科学(57227)
管理(52207)
农业(51826)
教育(49652)
大学(47247)
(45228)
学学(44469)
技术(35360)
(34717)
金融(34717)
业经(33636)
(25321)
经济研究(24957)
财经(23277)
问题(23245)
图书(20208)
(19804)
科技(19332)
(19187)
技术经济(18847)
资源(17821)
理论(17193)
业大(17170)
世界(16699)
共检索到565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俊英  张琴  邢娇阳  
从民族地区发展农林养循环模式的必要性来看,农林养循环模式是民族地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举措。从凉山地区农林养循环模式类型分析主要选择了林养模式和农养模式。首先对凉山地区发展农林养循环模式的瓶颈进行分析,根据存在的瓶颈,提出加快凉山地区发展农林养循环模式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美伦  
欠发达的西南民族地区,具有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现有的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同时又担负着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的特殊使命。本文论述了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并以凉山州冕宁县为例,分析其有利条件与及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冕宁县乃至整个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一  马盼盼  
森林碳汇在世界贸易中越来越活跃,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创汇增收的手段之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早开始探索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地区,同时又是长期陷于资源陷阱困境的川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探索如何实现森林碳汇,尝试建立碳汇扶贫的模式,既为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路径选择,又为我国碳汇项目实施参与扶贫设计了参考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课题组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苗维亚  蓝明宗  杜刚双  李国富  张家让  杜受祜  杨钢  
中国富不富 ,关键在西部。西部富不富 ,关键是农村。农村富不富 ,关键看民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买方市场的新形势下 ,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的脱贫致富 ,关键是通过自身的努力 ,探索一条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通过实行“公司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形式 ,使全县的蚕桑业在全国一片萧条的严峻形势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创造了农民脱贫致富、公司发展壮大、丝厂一片红火、城镇就业增加、财政大幅增收的“五赢”局面。本文通过对宁南县蚕业产业化背景的深刻透视及其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提出了若干十分重要的启示。这些经验和启示对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蓝红星  胡原  
[目的]基于四川省及各市州统计年鉴数据,对大小凉山彝区的绿色减贫绩效进行评估,以期为我国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通过对绿色减贫的双向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基于经合组织绿色增长测度指标体系和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指标体系,确定绿色减贫绩效的4项指数18个指标,构建民族地区绿色减贫指标评价体系,对大小凉山彝区的绿色减贫绩效进行定量评价。4项主要指标包括绿色经济增长指数、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指数、社会发展指数和扶贫开发减贫指数。[结果]大小凉山彝区各县的绿色减贫指数均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越西县和美姑县的绿色减贫指数最低,均小于0. 1;盐源县最高,两年均高于0. 35;该片区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绩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大小凉山彝区绿色减贫指数空间上差异明显,呈片区外围地区优于中部地区的特点;大凉山与小凉山绿色减贫绩效差距悬殊,小凉山彝区的绿色减贫绩效高于大凉山彝区。[结论]深度贫困地区要摆脱贫困陷阱,必须处理好绿色发展与脱贫攻坚之间的关系,大小凉山彝区应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大脱贫攻坚投入,摆脱贫困陷阱;以大小凉山彝区为代表的我国深度贫困地区的绿色减贫水平提升潜力很大,绿色减贫是其提高脱贫质量实现稳定性脱贫的重要路径;绿色减贫能有助于精准脱贫攻坚战与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步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小丽  
本文以三次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为基准点,结合凉山州少数民族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民族地区应通过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增加民族劳动者收入,提高民族劳动者的素质,使民族劳动者真正成为各民族经济发展的主体,从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铭宁  陈璐  刘富  
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为例,通过分析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扶贫现状,运用信贷交易合约模型,深入探究进一步提高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扶贫发展空间。同时,在分析模型中加入"涉农贷款保险"因子,从理论上探寻农村金融扶贫的相关理论依据。针对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扶贫的现状,从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农户等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晓路  武友德  周智生  
少数民族地区一般是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但是这些地区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探讨了如何在民族地区利用优势资源,依据区域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展特色经济。以特色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缩小地区贫富差距,增加不发达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毅  
四川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全省、全国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本文将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自治州经济发展与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两者间呈现较强的相关性,由此认为: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梅  董锁成  李泽红  李斌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边缘化与生态环境脆弱共存的特征,本文提出生态经济是民族地区打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依据不同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特点,提出了不同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舒小林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较多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选举措。分析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资源、生态环境、市场需求等优势的基础上,总结1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模式可发现主要有综合型、核心景区带动型、公司集团型、特色产业带动型和特色乡村型五种。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施民族文化发展战略、加强旅游产业链建设和鼓励社区参与,以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珺  
小额信贷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到户措施 ,被迅速推广到全国大多数贫困地区 ,并因其精确瞄准贫困个人的特点和较高的贷款回收率 ,被普遍认为是最成功的扶贫模式。本文根据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实行农户小额信贷的个案研究 ,分析了小额信贷的宏观、微观和政治意义 ,在指出目前尚存的若干问题基础上 ,提出对于西部民族地区的金融支持应主要应采取合作金融的形式 ,即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手段 ,拉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红琴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分析高校图书馆服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介入;在分析高校图书馆所具备的优势的基础上,探索其服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铭宁  吴江  侯成万  张艳  
通过对凉山州农村金融抑制现象分析,运用信贷交易合约模型解释了农村金融活动中,出现金融抑制现象的原因。以凉山州为例,针对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抑制的现状,从金融机构体系构建、风险分散机制建设与州财政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瑶瑶  
发展文化旅游经济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主导趋势。以小凉山地区彝族文化旅游开发为例,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