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6)
2023(15770)
2022(13352)
2021(12347)
2020(10219)
2019(23757)
2018(23145)
2017(44632)
2016(24109)
2015(27187)
2014(27290)
2013(27569)
2012(26122)
2011(23701)
2010(24094)
2009(22783)
2008(21906)
2007(19903)
2006(17882)
2005(16373)
作者
(70453)
(59411)
(59115)
(56012)
(37449)
(28799)
(26918)
(23263)
(22593)
(21308)
(20253)
(19900)
(18846)
(18819)
(18594)
(18344)
(17755)
(17147)
(17083)
(17000)
(14998)
(14819)
(14524)
(13761)
(13600)
(13396)
(13354)
(13146)
(12113)
(11979)
学科
(110014)
经济(109902)
(69949)
管理(58954)
(52272)
(45612)
企业(45612)
方法(40042)
中国(36308)
数学(35517)
数学方法(35233)
农业(34867)
地方(32420)
(28250)
金融(28245)
(27703)
(27206)
银行(27161)
业经(26631)
(26255)
(22998)
(20804)
(19965)
贸易(19948)
(19250)
(17671)
地方经济(15782)
环境(15461)
(15106)
技术(14721)
机构
学院(346268)
大学(341754)
(147211)
经济(144011)
管理(126342)
研究(125288)
理学(107436)
理学院(106087)
管理学(104311)
管理学院(103676)
中国(100868)
科学(75816)
(75745)
(73026)
(67462)
(64904)
中心(59455)
研究所(58479)
农业(58146)
(55253)
业大(55016)
财经(52040)
(47846)
师范(47420)
(47063)
北京(46355)
(45910)
经济学(45209)
(43850)
经济学院(40963)
基金
项目(223132)
科学(173883)
研究(166436)
基金(158658)
(138127)
国家(136766)
科学基金(115279)
社会(105658)
社会科(99663)
社会科学(99635)
(89353)
基金项目(84523)
教育(74369)
(74007)
自然(71244)
编号(69532)
自然科(69475)
自然科学(69456)
自然科学基金(68221)
资助(63837)
成果(57031)
(54284)
重点(50447)
(49080)
课题(48238)
(46043)
发展(43992)
国家社会(43424)
(43312)
创新(42999)
期刊
(175353)
经济(175353)
研究(106487)
中国(77589)
(76992)
学报(55120)
农业(51733)
(51672)
科学(51664)
(47720)
金融(47720)
管理(42658)
大学(41867)
学学(39483)
教育(37075)
业经(33132)
技术(29219)
经济研究(26231)
(25968)
财经(25493)
问题(24339)
(21951)
(18779)
世界(18292)
技术经济(17376)
资源(17197)
农村(16890)
(16890)
(16849)
经济问题(16421)
共检索到547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尚荣  
文章基于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1990-2009年的实际数据,对促进民族地区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现阶段,农村金融发展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不甚明显。文章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协整检验方法证明了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效率与农牧民收入增加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得到以下结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牧民收入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农牧民收入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因此,文章为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改革进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最后,文章提出了通过农村金融发展支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怡然  龚贤  
藏区农牧民持续增收是精准脱贫的重要考量指标,旅游扶贫是藏区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基于旅游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现实情况,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旅游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发展对农牧民收入增长存在正向影响,农牧民收入增长水平取决于旅游者数量而非旅游总收入。针对结论,文章从加大宣传、深度挖掘文化和产品、增强农牧民参与能力和大力发展大众旅游增加游客数量等方面提出了通过旅游扶贫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莉  谢丛银  
农民增收 ,既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村工作的中心。甘孜州农牧民收入水平低且增长缓慢 ,在全省以及民族地区排位也处于末位 ,这不仅影响到甘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关系到甘孜州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就此 ,本文提出了甘孜州农牧民增收的一些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涛  李双奎  韩建民  
通过介绍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草岔沟村经济发展和村民自治现状,从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弱经济基础是如何支撑村民自治上层建筑的,弱集体经济对村民自治的支撑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弱集体经济导致村民自治物质基础薄弱;弱集体经济弱化村民政治参与;弱集体经济影响乡村关系,扭曲村级自治主体价值。村民低收入对村民自治的支撑分析也包括三个方面:村民低收入削弱政治参与动机;村民低收入制约村级社会层次分化,村民民主政治诉求淡化;村民低收入影响教育投资,构成村民自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障碍。因此说明西北民族地区经济贫困制约村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鹏  
新疆农牧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低、结构单一,增加农牧民收入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城镇化进程和农牧民就业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新疆应当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提高人口素质等途径增加农牧民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晓蓉  李辉霞  
本文是在对西藏农牧民收入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人均收入较高的日土县的主要收入来源构成 ,发现畜牧业是该地区收入的主要来源。针对日土县畜牧业现状特点 ,揭示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类似该地区的高原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亮  
甘肃民族地区农牧民收入问题一直牵挂着温家宝总理的心,如何摆脱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状况,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在2010年使甘肃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7年全国的平均水平,笔者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甘肃农牧民收入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仰松  吴昭洋  赵仕银  龚丽娟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金融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帕加诺模型),构建了分析西藏农牧区以银行业为核心的金融支持与农牧民收入增长之间动态关系的计量分析模型,以新世纪以来(2000年后)为时间区段,分别从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视角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长期看,农牧区金融规模的积累对农牧民的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金融的溢出效应明显,但投资效率和投资结构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偏差,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优化;短期看,两者间存在由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状态调整的潜在趋势,但金融支持并未对西藏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短期波动影响,金融资源与农牧民的内生发展动力之间可能并未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有待构建涵盖政府、金融机构与农户三方激励相容的利益与发展共同体。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仰松  吴昭洋  赵仕银  龚丽娟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金融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帕加诺模型),构建了分析西藏农牧区以银行业为核心的金融支持与农牧民收入增长之间动态关系的计量分析模型,以新世纪以来(2000年后)为时间区段,分别从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视角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长期看,农牧区金融规模的积累对农牧民的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金融的溢出效应明显,但投资效率和投资结构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偏差,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优化;短期看,两者间存在由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状态调整的潜在趋势,但金融支持并未对西藏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短期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广利  陈俊傲  瞿枭  
西藏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剧,虽然其民族、宗教及地域特点对其家庭传统养老模式的延续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这一养老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一定挑战。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农牧民家庭及青年群体的深度访谈与问卷分析,从制度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三位一体"对西藏林芝地区农牧民养老保障制度改进的模式进行设计,从而为西藏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为西藏乃至广大农牧区养老模式及其保障体系的政策设计提供镜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生荣  何亚玲  马利邦  
[目的]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具有其特殊的背景,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村庄建设的经验,有效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建设,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中国农村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供给,对持续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加快乡村转型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政策落脚点。以甘南藏族自治州曲县为例,对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的现有条件进行系统分析,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探究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方向和路径问题,对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文章采用了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Arc GIS分析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仲霞  向程  刘梦琳  薛华菊  
[目的]民族文化是一座丰厚的文化宝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在民族地区,旅游治理不仅与各利益主体有关,还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紧密相关,不同主体和谐共生是民族地区旅游治理的首要前提,民族旅游社区治理中不同主体之间关系和模式一直难以量化。[方法]基于共生理论视角,选择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地为案例地,定量分析了政府、居民、游客和旅游企业等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和模式。[结果](1)各主体间的特征共生度δM≥0. 87>0,说明不同主体之间存在共生关系且为正向共生关系;(2)共生系数0. 43≤θM≤0. 53,说明各主体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基本相同;(3)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4个共生主体相互之间的行为模式为政府主导、居民推进、企业协助、游客参与的正向互惠共生模式。[结论]在民族地区旅游治理与政府、社区居民、企业和游客等多个主体存在关系,参与民族地区旅游治理活动的不同主体都不可能独自掌控和解决所有问题,各主体间应该是相互依赖,相互共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立  王红明  
本文从农村金融发展角度,运用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以及农村投资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经Granger因果分析发现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通过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侯彩霞  路慧玲  张方圆  张亮  
社会资本是继"人力资本"后另一个解释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重要工具。为了深入解析社会资本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需要研究不同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本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基于入户调查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该区农户的社会资本存量,分析了农户的社会资本特征,并解析了影响农户社会资本的因素。结果表明:①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社会资本总量为3.42;②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农户社会资本得分最高的是信任维度,最低的是社团参与维度;③影响信任维度的主要因素有区内农户的财富差异、区内农户的异质性和户主受教育程度;影响社团参与维度的因素主要有户主受教育程度;④在影响社会资本的因素里,宗教信仰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