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0)
2023(12160)
2022(10639)
2021(10194)
2020(8335)
2019(19442)
2018(19604)
2017(37667)
2016(20652)
2015(23481)
2014(23616)
2013(23427)
2012(21503)
2011(19383)
2010(19447)
2009(17835)
2008(17256)
2007(15416)
2006(13789)
2005(12018)
作者
(59725)
(49807)
(49090)
(46735)
(31268)
(23934)
(22203)
(19626)
(18847)
(17767)
(16975)
(16582)
(15494)
(15475)
(15018)
(14983)
(14952)
(14531)
(14174)
(13815)
(12432)
(12251)
(11996)
(11530)
(11235)
(11091)
(11027)
(10908)
(10099)
(9935)
学科
(85006)
经济(84909)
(63033)
管理(53486)
(50736)
(41350)
企业(41350)
方法(34683)
农业(33790)
数学(30163)
数学方法(29763)
业经(23625)
中国(21377)
地方(20159)
(18855)
(17202)
(16872)
(14180)
贸易(14174)
(13757)
(13571)
技术(12691)
理论(12664)
农业经济(12589)
环境(12366)
(12178)
(12090)
(11847)
(11758)
教育(11742)
机构
学院(294121)
大学(291396)
管理(118209)
(114306)
经济(111658)
理学(102781)
理学院(101637)
管理学(99886)
管理学院(99368)
研究(97959)
中国(73535)
(65183)
(62218)
科学(61991)
业大(50172)
农业(49623)
(49500)
(49251)
中心(45837)
研究所(44896)
(43358)
(42348)
师范(42077)
财经(39304)
北京(39260)
(35744)
(35731)
(34346)
师范大学(33553)
经济管理(33013)
基金
项目(201664)
科学(158196)
研究(152321)
基金(144273)
(124866)
国家(123682)
科学基金(105822)
社会(94014)
社会科(88527)
社会科学(88501)
(79904)
基金项目(77899)
教育(69275)
自然(67892)
(66558)
自然科(66228)
自然科学(66215)
编号(65534)
自然科学基金(65007)
资助(58014)
成果(53549)
(44711)
重点(44535)
(44253)
课题(43855)
(41298)
创新(38351)
科研(37933)
教育部(37914)
项目编号(37702)
期刊
(132909)
经济(132909)
研究(86706)
(68534)
中国(57745)
学报(47121)
农业(46779)
科学(44307)
管理(38606)
教育(37807)
大学(36416)
(34940)
学学(34303)
业经(27462)
(26668)
金融(26668)
技术(24803)
(21145)
问题(18891)
财经(18038)
经济研究(17234)
(16292)
图书(15766)
农业经济(15258)
(15177)
农村(14803)
(14803)
理论(14702)
科技(14525)
资源(14189)
共检索到432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友谊  张迪  
特岗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特殊群体,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师资短缺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部分特岗教师离职。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以一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特岗教师为研究对象,再现其特岗教师生涯过程,深入分析其离职的原因。通过调查、访谈发现:杨老师因对教师事业的热爱而义无反顾地走上特岗教师的岗位,后却因教育理想无法实现而被迫离开。所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观念相对薄弱、生活条件艰苦,特岗教师社会地位低等共同构成其离职原因。"特岗计划"实施过程中,应给予特岗教师群体更多关怀,为其营造一个有助于实现理想的工作环境,帮助其获得归属感和成就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严秀英   黄雪花   周红伟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研究的重要议题,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法对一位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进行研究,分析其坚守乡村教育30多年的教育信念。研究发现,该教师教育信念的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萌芽阶段教育信念受到社会文化和“教师”原型的影响;初步形成阶段教师教育信念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学校文化、学校领导和学校资源,教师的责任感处于“自在”状态,尚未对教师的教育信念产生显著影响;重构阶段教师责任意识的觉醒促进教育信念的澄清与升华;自觉践行阶段,教师责任意识得以强化,具备终极责任意识,使教师履行责任的行为表现出稳定性和自觉性,对教育信念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有益于坚定教师扎根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的教育信念,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枬  
教师的叙事研究是描述教师真实生活的"从下到上"的研究。它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以教师的生活故事为研究对象,由解说者描述和分析,重在对教师行为内含意义的揭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富人情味、极具人文关怀、极有情感魅力的领域。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林云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日趋小规模化,而其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老龄化现象严重、学科结构失衡、双语师资匮乏、培训机会较少、经济待遇偏低等突出问题。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民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根本保障,可以通过市场与计划的有机结合,多渠道补充教师;班师比与师生比相结合,灵活教师编制配置;着力培养多科教师;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教育及培训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促进小规模学校健康发展,为民族地区农村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新华  
引入叙事研究,可以改变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常规模式,使之由建构各种技术化或制度化的专业发展框架转向理解个体化的专业发展经验。这一叙事研究策略在当前国内教育学界已开始被运用,并因此揭示了一线教师心目中的专业发展问题,进而表明,在教师那里,专业发展决不仅仅只是涉及教学工作,而更牵涉到教师个人的生活问题,诸如能否安身立命,赋予人生以意义,能否在个人的生活环境中展现自我认同。只有解决了这些个人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才会呈现出主动性与连续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蒋联江  何琛  赵以  
本文采用叙事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和符号学理论视角探讨了教师对教材图片资源的使用实践。通过分析叙事框架、个人访谈和有声思维等质性数据后,得出以下结论:(1)教师使用教材图片资源的实践源于吸引学生、课程内容教学和多元素质培养三大动机;(2)教师图片使用策略包括选用、更换、补充和编辑,体现出差异化的能动性;(3)影响教师能动性差异的因素既包括教师教学目标、多模态意识等个体因素,也包括应试等社会文化因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德云  
本文在分析教育中叙事研究案例的基础上,论述了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叙事研究,做出结论:教育研究者对教师的叙事性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对实践的反思。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玲  
职前教师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职前教师教育,提高入职教师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介绍了教育叙事和叙事研究在国外的缘起以及在教师教育与发展中的运用,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了将这一新的方法运用于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良华  
传统教师培训的失能、教育实验的名不副实以及教育经验总结的大而化之,使叙事研究成为改变教师日常生活方式的一个期待。叙事研究的基本方式包括教学叙事、生活叙事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自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勇  
教师研究不仅是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促进教师持续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当前,教师研究逐渐从科学取向转变为叙事取向,即从"作品"走向"文本"。叙事可以提升教师的发现意识、反思意识与主体意识。"文本"叙事有多种方法,主要有教师个体层面的生活史方法,以及共同体层面的合作传记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万海  
教育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近年来不仅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且也正在成为一线教师开展校本教研、谋求专业提升的热衷选择。本文在理论层面归纳、剖析了当前教师开展的叙事研究中存在的误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旨在为教师规范地运用这种方法,提高校本行动研究的实效性提供一点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颂文  
进入新世纪,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农村贫困问题继续缓解但扶贫开发的速度趋缓,贫困分布更加集中,衡量贫困的指标将趋高位,致贫因素日益趋强,妇女、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将成为贫困人口中最受关注的群体。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淼  
本文通过对通道县农村教师流动情况的调查,发现当地农村教师呈现一种不合理的单向上位流动趋势,流动教师以中青年、高职称高学历、非少数民族教师为主。其主要根源在于经济因素、学校因素、政策因素和社会因素。为稳定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有关部门需完善政策管理机制、建立教师流动保障机制和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沈万根  马冀群  
民族高校立足于民族地区,兼具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功能,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拓宽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受教育渠道、培养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为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等作用。但是,许多民族高校在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对基层干部培养的重视不充分、对农村扶贫的科研支持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民族高校要加强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针对性教育,提高对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水平,提升对农村产业发展领域的科研支持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参与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的能力,不断加快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进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智  刘承俊  
农村成人教育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研究以黔东北民族地区为例,从成人教育资源、主题、组织形式与评价四个维度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农村成人教育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与城镇化进程呈正相关关系,但也存在系统性缺乏,"训化"重于"教化"与社会文化教育重视不够等问题。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研究认为未来黔东北民族地区农村成人教育实施需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专业组织建设,多渠道筹措成人教育经费,建立农村成人教育资源融合机制,重视对农村人口的文化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