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41)
2023(15506)
2022(13419)
2021(12672)
2020(10377)
2019(24220)
2018(24070)
2017(46730)
2016(25153)
2015(28386)
2014(28251)
2013(27815)
2012(25425)
2011(22683)
2010(22358)
2009(20347)
2008(19335)
2007(17026)
2006(14856)
2005(12495)
作者
(70477)
(59284)
(58597)
(55796)
(37398)
(28558)
(26503)
(23373)
(22489)
(20841)
(20241)
(19831)
(18455)
(18381)
(18130)
(17827)
(17724)
(17355)
(17075)
(16669)
(14580)
(14380)
(14275)
(13786)
(13243)
(13159)
(13081)
(12786)
(11894)
(11864)
学科
(104457)
经济(104346)
(73218)
管理(66378)
(51852)
(50883)
企业(50883)
方法(46472)
数学(41178)
数学方法(40635)
农业(34501)
业经(26688)
中国(26475)
地方(24581)
(23587)
(20185)
(17933)
(17324)
贸易(17318)
(16787)
技术(15766)
环境(15555)
理论(15008)
(14908)
(14387)
(14042)
财务(13972)
财务管理(13941)
(13639)
企业财务(13197)
机构
学院(349635)
大学(346644)
管理(142402)
(139195)
经济(136313)
理学(124879)
理学院(123529)
管理学(121270)
管理学院(120642)
研究(113213)
中国(84292)
(72499)
(71946)
科学(71463)
(59046)
业大(58289)
(55325)
农业(55018)
中心(54082)
研究所(50761)
(50211)
财经(48339)
(46716)
师范(46331)
北京(44800)
(44254)
(42640)
经济学(40791)
(40753)
经济管理(39034)
基金
项目(250685)
科学(197533)
研究(184490)
基金(182101)
(158104)
国家(156719)
科学基金(135572)
社会(116572)
社会科(110053)
社会科学(110023)
(98010)
基金项目(97912)
自然(88164)
自然科(86084)
自然科学(86063)
自然科学基金(84484)
教育(83790)
(81798)
编号(76933)
资助(73672)
成果(60504)
(55222)
重点(55134)
(54043)
(51692)
课题(51116)
创新(48188)
科研(47883)
国家社会(47692)
教育部(47168)
期刊
(152108)
经济(152108)
研究(97158)
(73165)
中国(65693)
学报(55836)
科学(52283)
农业(50165)
管理(46907)
大学(43543)
(42410)
学学(41396)
教育(36333)
业经(31189)
技术(30655)
(29018)
金融(29018)
(23054)
财经(22095)
经济研究(21601)
问题(21468)
(18749)
(18664)
图书(17551)
资源(17421)
科技(17255)
技术经济(16454)
理论(16394)
业大(15882)
现代(15601)
共检索到498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咪咪  植汉娴  骆家键  李静  
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较为强烈,但两级分化也比较明显。年龄较小且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劳动者转移意愿比较强烈,而年龄较大且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劳动者转移意愿较为微弱。生活成本、户籍制度、技术水平和恋乡情结是其转移的主要障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琦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问题阻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新时期,利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将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新的途径。文章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安顺市旅游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文章提出四点对策建议: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培养和扶持乡镇旅游企业家;加强农村人才培训和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覃双凌  邓文勇  
贺州市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工作于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据贺州市相关部门的统计,截至2012年8月31日,贺州市所管辖的2区3县新农保参保率都达到80%以上,发放率在50%左右。通过对贺州市新农保的集资能力、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农民对新农保的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赖俊明  
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农民工进城以后,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弱化了,但在城乡差别还比较大的环境下,作为社会保障的功能并没有弱化。正确把握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趋势,处理好农村劳动力出去、留下和返乡的关系,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杭州、温州、宁波三市进行专题调研,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处置农地意愿现状,着重分析了农民家庭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农地流转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赖俊明  
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农民工进城以后,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弱化了,但在城乡差别还比较大的环境下,作为社会保障的功能并没有弱化。正确把握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趋势,处理好农村劳动力出去、留下和返乡的关系,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杭州、温州、宁波三市进行专题调研,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处置农地意愿现状,着重分析了农民家庭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农地流转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春  
在总结当前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回流研究聚焦城市推拉力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探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回流背后深层次动机时不能抽离劳动力长期嵌入的农村情境的观点。分别从经济、制度、社会和符号四个维度入手构建了相应的结构模型,收集广西和贵州两省区1611份实地调查问卷数据,通过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修正。结论显示:虽然农村经济落后依然是推动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最重要因素,但农村制度因素同样不可忽视,而且它还成为束缚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最重要阻碍力量。农村社会因素和符号因素对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回流产生了显著影响,农村嵌入度对劳动力回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现岗  袁聚录  
当前的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培训供给与需求错位、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不利于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化的推进。根据齐河县三个典型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劳动力培训意愿,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劳动力转移培训需求。研究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年总收入及是否参加过培训等因素影响培训意愿,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需求多样。需要开展实践调查、加大培训资金投入、优化培训资源供给结构以解决培训供给与需求错位、供给结构失衡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长根  居德里  石恂如  陈楚九  钱洪明  
苏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汪长根居德里石恂如陈楚九钱洪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工业的发展壮大和众多小城镇的崛起,苏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据统计,自1981年初至1996年底的16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华  
依据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对特大城市郊区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宗敏  杨雪梅  
实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云南经济要发展,农村是关键;农村经济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又是核心。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真正转移出去,归根结底取决于农民素质持续、整体地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则取决于教育的普及与职业技能的培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漆世兰  杨锦秀  石川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的普遍现象,然而大规模的转移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诸如土地利用率低、农业新技术推广受阻、农业从业劳动力不足及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本文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发展负面效应的分析,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成军  费喜敏  徐秀英  
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间林地要素流转的作用机制,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22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户林地流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农户的林地流入具有限制作用,但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前提下,这种作用并不显著;同时也发现我国当前的林业生产存在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林地仍然承担部分农户的生计保障功能。这将对林区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荣胜  
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制于5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转移能力"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影响或支配着其他4方面因素,即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就业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成为决定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主导要素。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的实证分析,表明这一论断是成立的。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通过提升转移能力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建华  胡汉傈  许小宁  王燕华  王军明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提升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宁阳  龚梦  
本文根据劳动力迁移理论和相关研究,对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个体特征和家庭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和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单位性质对于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有影响,从事个体经营或在私营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更愿意在省内转移;打工年限在5年以上的人更倾向于跨省转移;打工收入在2万元以上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年收入对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影响呈现"倒U型";家庭耕地面积在2亩以上对是否跨省转移的选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统筹城乡户籍制度,鼓励农民实施多种经营,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利用,从而促进中国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