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3)
- 2023(11932)
- 2022(10244)
- 2021(9738)
- 2020(8353)
- 2019(19488)
- 2018(19434)
- 2017(37422)
- 2016(20431)
- 2015(23335)
- 2014(23662)
- 2013(23128)
- 2012(21577)
- 2011(19225)
- 2010(19088)
- 2009(17464)
- 2008(17333)
- 2007(15646)
- 2006(13162)
- 2005(11741)
- 学科
- 济(87236)
- 经济(87140)
- 管理(57928)
- 业(56243)
- 企(44537)
- 企业(44537)
- 方法(43224)
- 数学(38847)
- 数学方法(38362)
- 农(24797)
- 财(23032)
- 中国(21464)
- 地方(19449)
- 业经(17006)
- 农业(16911)
- 学(16566)
- 贸(15515)
- 贸易(15510)
- 务(15128)
- 财务(15078)
- 财务管理(15034)
- 易(15016)
- 制(14915)
- 企业财务(14262)
- 理论(13285)
- 和(12397)
- 环境(12070)
- 银(11917)
- 银行(11885)
- 技术(11756)
- 机构
- 学院(289264)
- 大学(288510)
- 济(117826)
- 经济(115352)
- 管理(112272)
- 理学(97296)
- 理学院(96139)
- 管理学(94238)
- 管理学院(93698)
- 研究(91679)
- 中国(69715)
- 京(60430)
- 科学(56763)
- 财(53970)
- 农(47738)
- 中心(45537)
- 所(45489)
- 江(44030)
- 财经(43755)
- 业大(43278)
- 研究所(41224)
- 经(39794)
- 范(38795)
- 师范(38407)
- 北京(37571)
- 农业(37418)
- 经济学(36993)
- 州(35394)
- 经济学院(33766)
- 院(33027)
- 基金
- 项目(196573)
- 科学(154601)
- 研究(143247)
- 基金(142731)
- 家(123729)
- 国家(122641)
- 科学基金(106022)
- 社会(90143)
- 社会科(85284)
- 社会科学(85259)
- 省(76562)
- 基金项目(76029)
- 自然(69593)
- 教育(68060)
- 自然科(67998)
- 自然科学(67979)
- 自然科学基金(66749)
- 划(64978)
- 资助(59425)
- 编号(59169)
- 成果(47581)
- 部(44165)
- 重点(44015)
- 发(41941)
- 创(40418)
- 课题(40335)
- 科研(38307)
- 教育部(38131)
- 创新(37803)
- 大学(37626)
- 期刊
- 济(125338)
- 经济(125338)
- 研究(81110)
- 中国(55762)
- 学报(44027)
- 财(43928)
- 农(42218)
- 科学(40180)
- 管理(38672)
- 大学(33571)
- 教育(32379)
- 学学(31693)
- 农业(28284)
- 技术(27249)
- 融(25036)
- 金融(25036)
- 财经(21530)
- 业经(21250)
- 经济研究(19783)
- 经(18505)
- 问题(17256)
- 统计(15157)
- 业(14905)
- 技术经济(14421)
- 图书(14240)
- 版(14109)
- 理论(13911)
- 资源(13716)
- 策(13305)
- 财会(13199)
共检索到419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傅淳华 华春娴 敖俊梅
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劳动教育的全面展开是新时代民族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全面了解包括民族地区儿童在内的儿童劳动观势在必行。立足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引导民族地区儿童贴合自己生活实际,围绕劳动是(像)什么、劳动者是(像)什么等问题进行创作,通过分析这些隐喻理解儿童对劳动特点和对劳动者人物形象的认识,研究发现内蒙古通辽市儿童劳动观既有民族性又有现代性特征、存在个体差异、受生活环境影响等特征。进而提出民族地区劳动教育的开展要实现从"在地观念"到"价值共识"、从"切己生活"到"整体生活"、从"外在引导"到"启迪自觉"、从"成果导向"到"自成目的"的转变,从而为民族地区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儿童劳动观 劳动教育 隐喻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欣 刘艳
实施农村城市化战略可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在城市化发展途径、速度和道路等方面各地区都会不同。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分析民族地区农村城市化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民族地区可以采用点轴布局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结合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色产业优势,走以点带线、以线串珠的特色农村城市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城市化 发展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冬平 李同昇 赵波 杨军辉
水资源是制约区域发展特别是半干旱地区发展的决定性资源因素,合理配置有限水资源、实现水资源需求的"零增长"是促进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选取典型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通辽市为案例地,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其水资源的配置方式,找寻区域经济发展水资源需求"零增长"的时间节点,确定与之相对应的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制定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表明:通辽市社会经济发展将在2018年前后达到约束型的水资源"零增长";"三产引领发展模式"是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模式;"一产现代化发展模式"是符合通辽市社会经济基础的最可能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天舒
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人口社会流动性特点的基础上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人口社会流动性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拥有49个民族的内蒙古自治区为期3个月的实地调查个月的实地调查,从代际差异的视角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代际差异的视角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地区代际流动存在着:两代劳动力职业分布由传统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集中三产业集中,两代劳动力职业没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等特点。文章同时分析了文化程度、家庭成员影响、就业质量等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量等因素对职业流动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畅通少数民族劳动力职业流动渠道、建立健全就业机制等合理化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志勇 王凯
本文采用TIMSS 2007年的测试题和问卷对内蒙古地区13所汉语授课和蒙语授课学校的1 262名初二学生进行了数学课程学业成绩的测评与家庭情况调查。研究发现:家庭环境是影响民族地区学生数学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教育资源、家庭学习环境均对数学成绩产生影响.应从调整父母观念和态度、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
家庭环境 民族地区 数学成绩 分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谭志松 谢陈陈
本文基于对武陵民族地区S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三种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形式:学校教育、托管教育和家族兼管式教育,并从教育机制视角分析了当前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在教育体系、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管理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立军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我国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阐述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教育的发展现状,总结概括蒙汉双语教育的历史经验。蒙汉双语教育对于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语言的发展及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民族教育 蒙汉双语 教育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晓梅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全员媒体、全息媒体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亦是如此。民汉双语播音人才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繁荣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目前蒙汉双语广播电视播音行业人才还很匮乏,蒙汉双语播音行业人才培养存在培养体系不完善、培养规格不匹配、培养方案不合理等问题,应进一步明确蒙汉双语应用型播音人才培养的原则和路径,将蒙汉双语播音人才培养纳入自治区应用型蒙汉双语人才培养体系中统筹规划,在创建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蒙汉双语播音职业教育、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双语播音主持 应用型人才 培养路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晓川 王美萃 付伟
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MBA项目面临的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内蒙古大学MBA教育项目在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确立非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以及结合当地企业特点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获得的启示。提出未来少数民族地区MBA教育的策略选择应该是:保持和强化特色,在寻求合作中提升质量,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注重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海春 齐红倩
基于内蒙古9个地级市2010—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对其贡献显著,而绿色—协调—开放发展贡献相对不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蒙中、蒙西、蒙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次递减,并且经济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标在不同地市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短板。因此,未来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上要补齐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共同短板,局部则要补齐各地市自身发展的特有短板。充分把握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地域间的协同合作机制,是内蒙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侯国庆 马骥 安锦
本文利用2009年、2011年和2014年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采用多元选择模型和扩展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部门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本专科生就业差异。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当地毕业生中所占比例超过全国人口平均水平,并在获得政府工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就业部门逐渐从经济发达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表现出就业过程的理性化,但其中也受到竞争力偏弱的影响;就业过程受到性别、专业类别、生源地、学历类别、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但不同年度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本、专科毕业生在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间的就业情况存在差异,且主要由变量特征造成,反映出专业能力对就业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海春 齐红倩
基于内蒙古9个地级市2010—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对其贡献显著,而绿色—协调—开放发展贡献相对不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蒙中、蒙西、蒙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次递减,并且经济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标在不同地市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短板。因此,未来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上要补齐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共同短板,局部则要补齐各地市自身发展的特有短板。充分把握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地域间的协同合作机制,是内蒙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育红 孙志军
许多学者认为 ,教育发展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中国西部地区的贫穷落后 ,由此他们开出的政策药方是政府应努力增加在教育上的投资。本文强调的则是这一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即如何使人力资本的生产力充分发挥出来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认为 ,根据人力资本的流动也遵循着从收益率低到收益率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的规律 ,通过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制 ,消除限制人力资本生产力效应的各种障碍 ,人力资本的投资自然会达到最佳水平。本文即是通过对此类地区教育的收益率、教育与个体职业选择和劳动力市场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为此提供一些佐证。主要结论有:在样本地区 ,教育的个人收益率还比较低 ,用教育来解释收入差距仍旧有很大的...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欠发达经济 教育收益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牛志奎
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和留守儿童的实地采访、学生的日记及其他材料的分析,展现了民族地区部分农村儿童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危机。虽然政府做了很大努力,解决了不少问题和困难,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儿童权利公约》已经在中国批准生效15年,为了保障《公约》规定的儿童受其父母照料的权利和儿童的受教育权,建议政府改变经济效益优先的办学思维,采取各种举措保障民族地区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并且在制定实施各项政策和法规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公约》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关键词:
儿童权利 留守儿童 打工子弟 受教育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丽 夏建新
能源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地区农牧民生活能源使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当地能源利用现状,发现了农牧民生活用能的4个特点:①严重依靠秸秆和畜粪等低级传统生物质能源,大部分地区此类能源的消费量达70%以上;②能源消费水平低,调查各地的人均能源消费量都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1.09t标准煤;③能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多使用传统的土炕和火灶,燃烧效率低下,只有6%~10%,造成严重浪费;④环境污染严重,直接燃烧秸秆、薪柴和煤炭产生CO、SO2、PM10/25、NH3等并使氮、磷等元素流失致使土地土壤肥力下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种生活用能现状的3个驱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内蒙古四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的调查
边远民族地区牧民子女进城读书的家庭适应策略——基于内蒙古自治区U旗的田野调查
内蒙古地区主要物价指标的波动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研究——基于广西贺州市10村的调查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内蒙古四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的调研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促进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基于武陵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调查分析
二倍工资规则适用探究——基于《劳动合同法》第82条第1款的实证分析
奶牛养殖户质量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的调查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机制研究——基于内蒙古贫困地区调研与发展思考
探究美国劳动生产率反周期之谜——一个基于总劳动投入视角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