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8)
- 2023(15249)
- 2022(12896)
- 2021(12511)
- 2020(9968)
- 2019(23380)
- 2018(23093)
- 2017(43292)
- 2016(24113)
- 2015(27432)
- 2014(27605)
- 2013(26427)
- 2012(24331)
- 2011(21730)
- 2010(22046)
- 2009(19978)
- 2008(18296)
- 2007(15987)
- 2006(14084)
- 2005(12336)
- 学科
- 济(85042)
- 经济(84957)
- 管理(60664)
- 业(57830)
- 企(48040)
- 企业(48040)
- 方法(37003)
- 中国(34058)
- 数学(31254)
- 数学方法(30862)
- 融(26752)
- 金融(26746)
- 农(25159)
- 银(24948)
- 银行(24915)
- 地方(24370)
- 教育(24305)
- 行(24067)
- 财(21898)
- 业经(21083)
- 学(20229)
- 理论(19457)
- 制(17513)
- 农业(17418)
- 贸(15168)
- 贸易(15150)
- 易(14652)
- 务(14289)
- 财务(14224)
- 技术(14217)
- 机构
- 大学(322685)
- 学院(319665)
- 管理(120903)
- 济(116009)
- 经济(112991)
- 研究(109036)
- 理学(104683)
- 理学院(103328)
- 管理学(101426)
- 管理学院(100812)
- 中国(80736)
- 京(70558)
- 科学(67684)
- 范(53658)
- 所(53627)
- 财(53434)
- 师范(53326)
- 中心(50667)
- 研究所(49201)
- 农(47395)
- 江(47080)
- 业大(45570)
- 北京(45487)
- 师范大学(43653)
- 财经(43106)
- 教育(41191)
- 院(39781)
- 州(39742)
- 经(39048)
- 技术(36706)
- 基金
- 项目(220606)
- 科学(173696)
- 研究(170037)
- 基金(155198)
- 家(133712)
- 国家(132388)
- 科学基金(113005)
- 社会(103394)
- 社会科(97615)
- 社会科学(97589)
- 省(87714)
- 教育(83274)
- 基金项目(83095)
- 划(75551)
- 编号(73167)
- 自然(71614)
- 自然科(69826)
- 自然科学(69811)
- 自然科学基金(68496)
- 资助(62375)
- 成果(61681)
- 课题(52498)
- 重点(50511)
- 发(49118)
- 部(49100)
- 创(46162)
- 项目编号(44674)
- 年(43437)
- 教育部(42699)
- 创新(42669)
共检索到478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军
本研究以我国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的精神与要求为切入点,分析民族地区传统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局限性,探讨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育的实施路径及价值取向。首先,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从多重视角剖析本土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以民族地区美术教育的文化多元性与实践方式的交互性为依托,立足传统文化的语义特质与学校美术教育实施路径建构两个维度,剖析民族地区学校美术教育的方向性及宏观架构,以及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特质与新时代美术教育互鉴融合的学理体系。本研究基于以美术教育为切入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认同的研究范式,在拓展民族地区美术教育实施路径与文化内涵,持续推进民族地区美育发展中体现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姚胜译 许浩 吴丹
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行评价,有利于精准把握当前民族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是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补足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短板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本研究通过综合采用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构建了包含三个层级的均等化视角下民族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评价体系,并利用该评价体系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评价结果,从机会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三个方面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卫平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学生由多民族组成,各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为了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民族特点对德育进行延伸的思路。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高职院校 德育教育 和谐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海春 齐红倩
基于内蒙古9个地级市2010—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对其贡献显著,而绿色—协调—开放发展贡献相对不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蒙中、蒙西、蒙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次递减,并且经济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标在不同地市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短板。因此,未来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上要补齐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共同短板,局部则要补齐各地市自身发展的特有短板。充分把握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地域间的协同合作机制,是内蒙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侯国庆 马骥 安锦
本文利用2009年、2011年和2014年内蒙古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采用多元选择模型和扩展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部门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本专科生就业差异。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当地毕业生中所占比例超过全国人口平均水平,并在获得政府工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就业部门逐渐从经济发达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表现出就业过程的理性化,但其中也受到竞争力偏弱的影响;就业过程受到性别、专业类别、生源地、学历类别、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但不同年度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本、专科毕业生在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间的就业情况存在差异,且主要由变量特征造成,反映出专业能力对就业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海春 齐红倩
基于内蒙古9个地级市2010—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对其贡献显著,而绿色—协调—开放发展贡献相对不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蒙中、蒙西、蒙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次递减,并且经济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标在不同地市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短板。因此,未来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上要补齐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共同短板,局部则要补齐各地市自身发展的特有短板。充分把握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地域间的协同合作机制,是内蒙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雅杰
人力资本是经济长期增长的真正动力,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和收益。政府通过提高公共教育支出来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通过实施技能培训促进就业来提高人力资本的收益,以及通过吸引人才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等措施,都有助于人力资本的形成,并可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以经济相对较发达的民族地区为例,探讨政府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对其他民族地区会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教育 民族地区 政府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向阳
旅游职业教育为旅游扶贫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内涵。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扶贫两者的相互作用及有效融合,从强化旅游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创新旅游扶贫人才培养方式、提升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扶贫融合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旅游职业教育服务旅游扶贫的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旅游扶贫 路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佟东
开放环境下产业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安全关系日显突出。在资源型地区,产业安全有其不同于其它地区类型的特点,需作具体深入研究。本文以产业安全理论为基础,结合内蒙古产业发展的目标,构建了资源型地区产业布局安全的基本分析框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其产业布局安全的分析,提出产业发展对策建议,也为资源型地区产业布局安全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资源型地区 产业布局 安全与发展 内蒙古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洪修 刘燕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体系是持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创新和价值认同的重要方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意义。在文化生态学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化是学校课程体系应有的价值追求,学校课程体系在文化选择与组织中促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化,学校课程体系通过自觉感知要素运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实现,需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化价值取向,促进学校课程体系与文化生态环境的互动;需要挖掘不同维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维持学校课程结构体系中的文化平衡;需要建构动态开放的学校课程要素,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永久 冯辉
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体可以依托社会支持路径实现协同治理,这表现为社会力量基于亲密性社会关系网络为各民族群众提供社会资源来优化基层民族事务治理的过程和结果。通过理论发掘和微观实践,以内蒙古自治区F旗X公司为典型个案,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归纳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民族事务治理中社会支持的实现逻辑。在结构层面,通过空间基础、信任基础和动力基础,社会力量与各民族群众建立起亲密性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并转化为社会资本;在功能层面,依托关系网络传递发展资源、认同资源和交融资源,发挥保障发展、引导认同、促进互嵌的现实功能,提升各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优化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民族事务治理,要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促进社会支持与正式保障的衔接,为实现社会支持提供促进条件,未来拓展方向在于提升基层各民族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栩
一般而言,土地财政是指政府围绕土地所进行的财政收支和利益分配。但在中国,土地财政主要指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得土地出让金,并以此作为其财政收人的重要来源。以内蒙古为例,2007年~2011年,土地出让金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增长,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从1 4%增长到2 5.3%,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超过了50%,有些地区甚至占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玉新 靳乐山
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进行实地研究,通过牧民对社区资源、适应措施以及目前政策有效性的评价,结合专家讨论结果,本文提出了三方面的政策改进方向:一是提高对牧民生产生活的直接帮扶力度,减弱气候变化影响;二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体制改革,增强社区整体适应能力;三是加强生态恢复和保护,以利于长期适应气候变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民办教育的发展之本。内蒙古自治区民办教育目前仍处于从属地位,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流动性大,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民办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建议制定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民办教育事业,利用民族地区政策优势,营造有利于民办学校教师队伍成长的良好环境,制定并执行适合学校未来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清理有关民办学校教师待遇的不合理规定,增强民办学校引进师资的吸引力,出台并落实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地位和权利的配套措施,增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 民办教育 师资队伍 建设意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长春 张向辉
普惠金融注重公平性和包容性。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开篇即指出: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可见,中国版的"普惠金融"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以及全面性、针对性兼顾的辩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