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84)
2023(17210)
2022(14986)
2021(13699)
2020(11639)
2019(26633)
2018(25962)
2017(50194)
2016(27398)
2015(30506)
2014(30204)
2013(29691)
2012(27121)
2011(24335)
2010(23963)
2009(21772)
2008(21136)
2007(18152)
2006(15552)
2005(12966)
作者
(80755)
(67464)
(67136)
(63598)
(42887)
(32545)
(30248)
(26555)
(25735)
(23801)
(23034)
(22770)
(21413)
(20910)
(20897)
(20741)
(20542)
(20099)
(19427)
(19179)
(16951)
(16441)
(16305)
(15396)
(15139)
(14856)
(14762)
(14718)
(13607)
(13592)
学科
(108592)
经济(108469)
管理(76613)
(74200)
(60327)
企业(60327)
方法(55342)
数学(49120)
数学方法(48495)
(29559)
(29147)
中国(26384)
(24852)
业经(23512)
地方(21718)
农业(20518)
(20046)
贸易(20041)
(19408)
(17868)
财务(17797)
财务管理(17761)
理论(17364)
技术(17089)
(17014)
环境(16902)
企业财务(16864)
(16038)
(14888)
金融(14883)
机构
大学(392143)
学院(389126)
管理(153245)
(151561)
经济(148532)
理学(135361)
理学院(133788)
管理学(131112)
管理学院(130429)
研究(128398)
中国(91530)
科学(84317)
(81766)
(70923)
(67023)
业大(64807)
(64759)
研究所(60148)
中心(58168)
农业(56386)
财经(55808)
(53898)
(51099)
(51004)
师范(50350)
北京(50294)
(46525)
经济学(46476)
(43903)
经济学院(42445)
基金
项目(283068)
科学(221844)
基金(206851)
研究(197943)
(184071)
国家(182608)
科学基金(155827)
社会(125154)
社会科(118669)
社会科学(118637)
基金项目(110237)
(109897)
自然(104990)
自然科(102613)
自然科学(102579)
自然科学基金(100746)
(94102)
教育(91830)
资助(85367)
编号(78516)
重点(63947)
(62009)
成果(61923)
(59404)
(58682)
科研(55383)
创新(54874)
课题(53782)
计划(53746)
教育部(52721)
期刊
(150983)
经济(150983)
研究(105546)
学报(71875)
中国(63505)
(62782)
科学(62738)
大学(53453)
管理(52288)
学学(50913)
(49307)
农业(43382)
教育(38918)
技术(31877)
(27954)
金融(27954)
财经(26619)
业经(25291)
经济研究(24942)
(22697)
(21985)
(20296)
问题(20294)
科技(19793)
业大(19451)
图书(18421)
技术经济(17946)
统计(17743)
资源(17549)
理论(17267)
共检索到532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灵芝  孙奎立  
文章引入分析子代与父代收入位置对比的绝对和相对指标,借助双向排序法,利用对南疆地区15年的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民族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特征,并使用因素分解法对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变化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子女收入排序与父母收入排序近乎完全线性关系,即南疆地区收入流动性具有很强的代际传递特征;(2)南疆地区低收入家庭代际传递具有较强的固化特征,且有向中等收入家庭延伸态势,而高收入家庭绝对流动性得以保持,因而有贫富分化加剧趋势;(3)远离城市的乡镇其代际收入流动性更低,喀什市作为唯一的地级市,其代际收入流动性最高;(4)父代受教育年限、少数民族身份、工资性收入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家庭收入流动性有显著影响,且因家庭收入分位数不同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灵芝  孙奎立  
文章引入分析子代与父代收入位置对比的绝对和相对指标,借助双向排序法,利用对南疆地区15年的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民族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特征,并使用因素分解法对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变化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子女收入排序与父母收入排序近乎完全线性关系,即南疆地区收入流动性具有很强的代际传递特征;(2)南疆地区低收入家庭代际传递具有较强的固化特征,且有向中等收入家庭延伸态势,而高收入家庭绝对流动性得以保持,因而有贫富分化加剧趋势;(3)远离城市的乡镇其代际收入流动性更低,喀什市作为唯一的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立华  成艾华  
利用最近两次人口普查资料考察了民族地区省际人口流动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征,同时以"推-拉"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构建统一的计量模型分析了民族地区各省区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的具体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民族地区在总体数量上属于人口净流出地区,但有5个省区的人口净流入量始终为正;(2)民族地区流入人口主要来自中西部邻近省区,人口流出则以东部地区为主,但各省区人口流出的目的地不仅差别大而且变化也大;(3)影响民族地区各省区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的因素及其影响力存在着明显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斌剑  王琪瑶  
文章基于1988~2007年中国住户收入项目的四次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拓展的对数收入模型,研究中国城乡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镇的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倒"U"形变化,近年来城镇的代际收入弹性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农村;受教育程度对子代收入有较大影响;父代从事第二产业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大,父代从事第三产业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小;近年来东部地区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大,中部地区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祖海  匡若兰  
依据2005—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DEA模型分析民族地区的生态效率,并结合Tobit模型探讨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民族地区的生态效率呈现先缓慢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全国的差距逐步缩小。(2)民族地区各省份的生态效率差异较为明显;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和水资源投入的较大冗余是影响生态效率未达DEA有效的主要因素。(3)地区因素、对外开放度与环境规制是阻碍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国  范亚静  
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代际收入流动性强意味着子代相对于父代更具有独立性。促进代际流动有助于实现机会和收入的平等并提高社会效率。在流动性的度量中,主要使用回归系数法和转换矩阵法。代际收入流动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关系网络、选型婚配、生理遗传等。西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考察往往忽略了这些因素背后的制度因素。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兴绪  刘曼莉  
本文基于2009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3个县(市)、295个村、3000户农户收入的微观数据集,使用两水平农户收入函数模型方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经验研究的结果发现:1.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生产经营投入及耕地面积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农户人力资本中的劳动力素质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劳动力数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农户居住的外部环境(离市场的距离、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户收入有较大影响。并提出了增加农户收入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琳  赵建梅  钟海  
中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和代际流动减弱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创业的新视角,实证研究创业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通过估计和比较创业与非创业样本的代际收入弹性和代际收入转换矩阵,我们发现创业促进代际收入流动,不同收入阶层的子女创业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低收入家庭子女难以通过创业实现代际收入的向上流动,中等收入家庭的子女更可能通过创业实现收入的向上流动,而出身最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则可能因为创业失败导致收入向下流动。制约创业对不同阶层代际流动产生不同影响的因素包括信贷约束、受教育程度、父代创业经验和市场竞争程度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健毅  
厘清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是提升民族地区科学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调查发现:影响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的因素主要有人文环境与学校教育;人文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指向"科学的态度",学校教育的影响作用主要指向"对科学的态度";学校教育的影响作用具有更强的主动性。而在具有独特人文环境的民族地区,学校科学教育应呼唤教育之"人"性与科学之"文化"性的回归,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晁伟鹏  王鹏程  张长江  
随着各级政府对南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问题的政策支持,吸引了全国各地、各类型的流动人口进入南疆。以2015年南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为依据,选取个体特征、工作及保障状况、生活及环境状况三个维度20个影响变量,利用SPSS19.0中交叉表分析和二项多元回归方法对南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婚姻、户口性质、户籍来源、年收入差距、居住时间、气候环境满意度等对南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韩军辉  
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中的农村数据,在面板数据条件下使用滞后水平变量作为工具变量分别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单方程和系统方程进行估计,发现特定时期的单方程估计结果受工具变量的选取影响较大,而系统估计所得的代际收入弹性为0.446。这说明父辈收入与子辈收入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代际收入流动性较弱,收入财富呈现出一定的代际继承性。因此,在减少收入分配差距的同时,政府应着重增加公共资源的供给,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从而为农村子女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增加代际间的流动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治国  辛冲冲  刘向晖  李红  
为探析西北民族地区农村资金配置效率,基于新疆2000—2013年的数据,运用DEA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农村资金配置的纯技术效率值始终处在较优的水平上,总体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均水平较高,但在2010年以后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并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减。运用TobiT模型对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金融市场交易频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是导致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农村社会福利和农村金融规模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戴妍  陈佳薇  
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的重大战略举措。以2014—2019年我国民族八省(区)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相关评价指标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民族地区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民族地区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两大系统之间的互动作用不断增强,耦合协调发展效应渐趋良好;在区域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民族地区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异质性现象较为明显并具有一定的局部聚合性;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乡村产业建设基础、人力资源储备总量和教育资源投入数量等。在后扶贫时代,可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引导组织主体协作;坚持因地施策,推动实践空间共生;关注民生需求,促进系统功能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源要素流通等策略,促进民族地区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的优质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芳梅  曾冰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基于环境约束视角,深入分析了我国民族八省区2005-2014年旅游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离生产前沿边界尚有较大差距,且省域间存在显著差异;(2)环境约束下旅游经济效率值比不考虑环境约束时的旅游经济效率值略低,表明忽视环境约束会造成对旅游经济效率值的高估;(3)环境约束下,旅游资源禀赋、便利的交通、对外开放度和政府政策均显著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效率的提升,但作用力度大小不一。该项研究不仅为民族地区旅游经济效率研究提供全新视角,而且为新常态下各省区差异化旅游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史俊宏  康晓虹  红花  
[目的]为清晰识别边疆民族地区牧户贫困程度,为后续精准扶贫政策及牧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文章以边疆民族地区牧户为研究对象,分别以1.25美元、2美元和2 300元为贫困线标准,运用VEP估计方法对牧户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并以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畜牧业生产行为与草原生态政策选择行为4个层面综合构建牧户贫困脆弱性影响的Logit计量模型。[结果]牧户贫困发生率与贫困脆弱性发生率为4.07%和63.47%,其中贫困和非贫困牧户的贫困脆弱性分别为96.88%和62.06%。户主年龄、家庭规模以及绵羊、牛、奶牛、马和山羊的出栏数量与家庭贫困脆弱性呈现反向显著关系,而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出栏羊单位与家庭贫困脆弱性呈现显著正向关系,选择禁牧与草畜平衡牧户的贫困脆弱性更低。[结论]降低以中青年为主的牧户的畜牧业风险,构建中小牧户链接到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鼓励牲畜种类多样化以及持续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的生态政策,是降低牧户贫困脆弱性与提升可行能力的重要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