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0)
2023(6392)
2022(4999)
2021(4709)
2020(3305)
2019(7532)
2018(7154)
2017(12336)
2016(7400)
2015(8055)
2014(8178)
2013(7617)
2012(7217)
2011(6835)
2010(6811)
2009(6066)
2008(5603)
2007(5191)
2006(4689)
2005(3801)
作者
(18512)
(15819)
(15569)
(14951)
(9720)
(7535)
(7008)
(6117)
(6045)
(5752)
(5284)
(5283)
(4870)
(4850)
(4844)
(4751)
(4647)
(4544)
(4517)
(4345)
(4072)
(3853)
(3772)
(3717)
(3619)
(3556)
(3502)
(3410)
(3279)
(3233)
学科
(26188)
经济(26164)
(23935)
(16384)
农业(16341)
中国(12437)
管理(11438)
地方(10331)
业经(10229)
农业经济(7317)
(6921)
企业(6921)
(6880)
教育(6292)
发展(6147)
方法(6137)
(6131)
(5974)
收入(5820)
数学(5318)
数学方法(5219)
(5100)
(4965)
农村(4945)
理论(4816)
建设(4580)
工作(4416)
(4352)
教学(4252)
(4227)
机构
学院(98603)
大学(90785)
研究(34774)
(33836)
经济(32749)
管理(30269)
理学(26007)
理学院(25573)
管理学(24942)
管理学院(24734)
中国(23131)
(20831)
科学(20741)
(20362)
师范(20270)
(18900)
教育(17015)
(17012)
(16667)
中心(16520)
职业(16065)
师范大学(15696)
研究所(15408)
技术(15068)
(14836)
农业(14754)
业大(14420)
(13350)
(12254)
(11971)
基金
项目(66307)
研究(57690)
科学(52912)
基金(43795)
(37058)
国家(36528)
社会(35409)
社会科(32970)
社会科学(32965)
科学基金(30289)
教育(30190)
(28894)
编号(27464)
(24684)
基金项目(23049)
成果(22919)
课题(21068)
(18427)
(17952)
规划(16013)
重点(15923)
(15649)
资助(15637)
自然(15443)
发展(15126)
(15098)
自然科(15017)
自然科学(15015)
(14825)
自然科学基金(14693)
期刊
(46833)
经济(46833)
教育(29337)
研究(29321)
中国(28113)
(27336)
农业(17683)
学报(14021)
科学(13783)
技术(13124)
职业(12695)
业经(12112)
大学(11732)
学学(10979)
(9640)
(9175)
金融(9175)
技术教育(9073)
职业技术(9073)
职业技术教育(9073)
管理(8525)
农业经济(8292)
农村(7730)
(7730)
(6490)
论坛(6490)
(6460)
问题(6260)
(5934)
社会(5694)
共检索到152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鑫  
乡村教师乃乡村教育之本,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作为吸引人才就业、促进教师安业与乐业的力量,既是民族地区乡村教育亟待弥补的"短板",也是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振兴的"着力点"。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存在贤才难招、现才难留以及英才难育等问题。为此,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提升应针对当地乡村教育的特殊需要,以"专业"、"法治"、"民生"和"系统"等理念为导向,采取多元联动的措施提升乡村教师职业供给力、增强乡村教师职业保障力、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发展力,确保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引得来"、"留得住"并"教得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小蓉  赵鑫  
教师职业吸引力是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增强乡村教育质量的抓手。以职业需求理论为着力点,可以构建有效破解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这一难题的新思路和新路径。通过对西南民族地区四川凉山州与云南楚雄州乡村教师的调研发现,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满意度整体处于中等水平,职业保障力是最薄弱的环节,其次是职业维持力和职业发展力;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在民族、年龄和职称上存在显著差异。亟待构建具有针对性、精准性和系统性的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策略,如提升乡村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改善乡村学校的生活条件、实施子女教育优惠政策、营造和谐融洽人际关系、优化乡村教师培训和职称晋升等,以满足乡村教师不同层次的职业需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郝文武  雒强  贺璐璐  
振兴乡村教育和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必须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乡村教师喜愿当教师和奉献乡村教育、优秀师范毕业生和城市教师愿意到乡村学校任教、优秀学子踊跃报考师范专业是乡村教师职业具有吸引力的关键指标。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应采取特殊措施解决乡村教师职称晋级、进修提高和安居乐业等问题,但提高乡村教师工资收入等待遇和社会地位是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关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勋华  杨亚丽  
基于对中职教师、高校教师、高中教师、企业管理者职业吸引力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中职教师职业选择影响因素除了社会地位、发展前景外,个人成就感是不可或缺的。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中职教师个人成就感直接影响了教师职业吸引力。对此,需要完善中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人才专项基金,加强学历衔接,增强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吸引力,保障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晶  金志峰  葛亮  
中小学教师职业性别失衡是我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社会比较的视角出发,基于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中国教师发展调查"平台收集的15424份中小学教师有效问卷,考察社会比较各维度对教师职业吸引力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能给予女性更多的向上认同(即"惺惺相惜")和向下对比(即"优越感强"),使其认为自己属于"高端"行业,且与"低端"行业拉开差距,这对教师职业吸引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教师职业给予男性更多的向上对比(即"自叹不如")和向下认同(即"同病相怜"),使其认为自己属于"低端"行业,且与"高端"行业存在差距,这对教师职业吸引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社会比较两种效应中,男性教师职业吸引力受到"对比效应"的影响更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从提高教师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出发,提出有效提高教师职业对男性吸引力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英哲  高龙刚  高洪民  
采用问卷法,对包括教师、家长和学生在内的1052位被试者进行关于教师职业吸引力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三个人群对教师职业吸引力的评价偏低,其中教师评分最低;家长与高三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评价存在明显的务实倾向;人们对教师职业的从业愿望普遍不够理想,原因是多元性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国超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不仅对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对普通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偿。然而,目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吸引力"却令人堪忧,这在学习者、教育者和教育措施等职业教育的三要素方面均有鲜明表现。为进一步增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也应从这三要素入手,具体措施是需要加强对学生特点的研究,建立职业教育内外衔接通道;提升职业教育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职业教育机构任教,创立适应民族地区特点的"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制度;优化教育措施,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其整体功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亮  
教师补充作为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关键着力点,对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补充,受到编制政策、岗位吸引力、师资供给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补充数量和质量、教师队伍结构、专业化水平诸多方面的问题。为此,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补充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符合实际的编制核定与管理办法,配足配齐教师;推进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建立扎根民族乡土的教师队伍长效培养机制;运用政策杠杆体现积极差别待遇,增加民族乡村地区教师岗位吸引力,让民族乡村地区“优才能引、贤才能留”。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健毅  黎芳露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而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队伍是解决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困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乡村呈现文化多元化和教育需求多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除一般素养外,还应具备由本土化知识、跨文化能力及乡土情怀构成的特殊素养。其中,本土化知识应包含地方自然与人文的知识以及地方学生心理特征知识;跨文化能力应包含适应多元文化的能力和整合多元文化的能力;乡土情怀应包含对民族地区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认同和热爱,以及以教育促进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的培养需基于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背景、教育目标的特殊性,从课程体系、课程资源、课程实践三方面开展基于本土文化背景的有根基、有情感、有实践的融合共生的教师教育。具体而言,可以从特殊素养显现于培养目标中、本土文化融合于课程内容中、挖掘利用民间资源、丰富校园民族文化、融本土实践于课程教学中、悟教育智慧于实践环节中六方面着手培养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包磊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乡村田园风光已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并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成为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农村"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产业。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重视避免重复建设,尤其是要因地制宜以山水融合的发展理念和运行实践提升吸引力,将其作为营销宣传的亮点内容,以此培育乡村旅游的区域品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柳燕  周国华  何兰  
乡村吸引力是一个新概念,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基于相关基础理论,文章提出乡村吸引力的概念,阐述了乡村吸引力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性,通过全面分析乡村吸引力的影响因素,深入剖析了乡村吸引力的形成机制。文章认为:乡村吸引力是乡村地域系统吸引人口、产业、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要素向乡村地域集聚的一种潜在能力或力量;乡村吸引力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动态性、等级性和多样性;乡村吸引力是城乡地域系统内自然生态、产业经济、居住生活、社会文化、设施感知与政策制度等六大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城市推力—乡村拉力、城市拉力—乡村推力和城乡中介力"五力"双向综合作用,共同驱动乡村吸引力形成和演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英敏  
韩国以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厚的报酬制度吸引优秀人才不断进入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从而有效提高了基础教育质量。本文从法规体系、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制度、薪酬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角度探讨韩国是通过怎样的制度使教师的职业充满吸引力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发钦   刘莉莉   刘源渊  
文化振兴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通路,也是联结“五大振兴”的重要关钮。创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治理,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乡村文化的创新转化、协调融合、绿色发展、产业开放和共建共享,从增强价值认同、完善制度机制和夯实产业基础等三个维度优化乡村文化治理。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静佳  
民族地区乡村参与旅游发展应以乡村为主导还是以外来利益为主导一直是旅游发展中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洛茸藏族村旅游发展过程和乡村参与旅游的现状进行梳理,在厘清洛茸村参与旅游发展的相关效应基础上,提出需要吸引包括政府、企业、第三方力量和乡村村民在内的多元化的乡村治理主体参与旅游发展,将有助于构建基于乡村能力建设基础上的网络化治理机制,形成多中心治理的旅游发展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晨明  
多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虽几经沉浮,但一直支撑着我国产业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提出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与普通高中相比,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探寻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中等职业教育需求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一是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稳定性不足。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是可选择的教育;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