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1)
- 2023(16578)
- 2022(14482)
- 2021(13490)
- 2020(11513)
- 2019(26396)
- 2018(26034)
- 2017(50398)
- 2016(27562)
- 2015(31232)
- 2014(31137)
- 2013(30403)
- 2012(27991)
- 2011(25361)
- 2010(25305)
- 2009(23143)
- 2008(22198)
- 2007(19527)
- 2006(17021)
- 2005(14635)
- 学科
- 济(105618)
- 经济(105504)
- 管理(77773)
- 业(76318)
- 企(62003)
- 企业(62003)
- 方法(51687)
- 数学(45759)
- 数学方法(45130)
- 农(30130)
- 中国(29438)
- 财(27626)
- 学(23501)
- 业经(23301)
- 地方(21421)
- 贸(20693)
- 贸易(20684)
- 农业(20215)
- 易(20125)
- 制(19572)
- 务(17557)
- 财务(17487)
- 财务管理(17453)
- 技术(17449)
- 理论(17047)
- 环境(16893)
- 企业财务(16548)
- 银(16462)
- 和(16400)
- 银行(16392)
- 机构
- 大学(395336)
- 学院(393795)
- 管理(153936)
- 济(152304)
- 经济(149049)
- 理学(134748)
- 理学院(133158)
- 管理学(130571)
- 管理学院(129861)
- 研究(129070)
- 中国(94408)
- 科学(84233)
- 京(83619)
- 农(70039)
- 财(69084)
- 所(65181)
- 业大(64279)
- 研究所(59948)
- 中心(59412)
- 财经(56687)
- 江(56111)
- 农业(55459)
- 范(52453)
- 北京(52210)
- 师范(51839)
- 经(51572)
- 院(46733)
- 州(45891)
- 经济学(45685)
- 财经大学(42354)
- 基金
- 项目(276820)
- 科学(215985)
- 基金(199589)
- 研究(197195)
- 家(176519)
- 国家(175055)
- 科学基金(148884)
- 社会(122859)
- 社会科(116336)
- 社会科学(116304)
- 省(108631)
- 基金项目(106634)
- 自然(99350)
- 自然科(97031)
- 自然科学(97000)
- 自然科学基金(95239)
- 划(92442)
- 教育(92115)
- 资助(82086)
- 编号(80529)
- 成果(64569)
- 重点(62284)
- 部(60435)
- 发(58665)
- 创(57435)
- 课题(55320)
- 科研(53733)
- 创新(53552)
- 大学(51753)
- 计划(51736)
- 期刊
- 济(157861)
- 经济(157861)
- 研究(111383)
- 学报(69612)
- 中国(69477)
- 农(62439)
- 科学(61251)
- 管理(54184)
- 大学(52029)
- 财(50504)
- 学学(49176)
- 教育(46397)
- 农业(42926)
- 技术(33179)
- 融(31523)
- 金融(31523)
- 业经(27377)
- 财经(26903)
- 经济研究(25397)
- 经(22991)
- 问题(21649)
- 业(21389)
- 科技(20134)
- 图书(19886)
- 版(19367)
- 理论(18442)
- 业大(18416)
- 技术经济(18225)
- 商业(17744)
- 统计(17386)
共检索到555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健毅
厘清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是提升民族地区科学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调查发现:影响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的因素主要有人文环境与学校教育;人文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指向"科学的态度",学校教育的影响作用主要指向"对科学的态度";学校教育的影响作用具有更强的主动性。而在具有独特人文环境的民族地区,学校科学教育应呼唤教育之"人"性与科学之"文化"性的回归,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
科学态度 影响因素 民族地区 中小学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琴 邓庭艳
基于心理学的意识理论,从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维度对云贵川渝6786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期对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所启示。研究发现,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体表现良好,但认知、意志维度的水平略低于父母,其内部呈现出显著性的性别、学段、民族、学校城乡属性、家庭SES等群体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作为外源性因素,家庭功能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最为显著,学校环境次之,社区支持相对较弱;民族认同作为内生性因素,在家庭、学校、社会三项外源性因素和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为铸牢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构建多维一体的教育体系,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普及质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遵琴 李森 刘海燕
本文以黔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作为样本,择取家庭体育教育这一特定的因子作为研究出发点,通过调查分析对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家庭体育教育进行实证性研究,在了解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家庭体育教育与学生体质健康的互动关系,并揭示基于家庭教育的民族体育项目在少数民族学生体质提升中的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林泳海 陆冰花 刘登强
本研究以民族地区194名少数民族和汉族小学生为被试,使用问卷法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学生对"数学用处"和"得到教师的关注少"的认识比汉族学生低;2.四年级数学态度得分最高,五、六年级出现下降趋势;3.女生数学态度均分高于男生,但男女生的数学成绩没有差异;4.数学态度在"对教师的看法"上存在地域差异,市区学生得分优于郊区和山区学生;5.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其数学态度得分较高。数学态度与数学学习成绩是双向影响的,这在民族地区的数学教学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小学生 数学态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丽萍 覃月弯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小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是确保中华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核心。这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筑基。基于广西3500名中小学生的问卷调研数据,以量化研究的范式,分析中小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和群体差异,检验其心理机制和教育路径。研究发现:广西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生具有高水平的中华文化认同,其心理机制遵循认知、情感和行为认同的循序演进,情感认同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广西民族地区小学和中学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存在着差异,小学以行为教育为主,中学以认知和行为教育为主。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对中小学生知、情、行的心理过程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效应,其中,认知教育对中华文化行为认同不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需要通过训练和实践才能实现行为外化。未来,中小学校应围绕三条教育路径推动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形成,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是以接受式认知教育为基础,深化“渗透—融合”的课程育人体系;二是以体验式情感教育为纽带,强化“共情—乐情”的情感育人方式;三是以导向式行为教育为关键,优化“协同—互动”的实践育人模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邓红 魏燕
基于MHT心理健康诊断测试量表和家庭环境调查问卷,对甘肃省9所中小学2207名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根据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物质资本、家庭教育资源等环境因素均对民族地区学生心理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升父母文化素质、改变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是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提升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促进教育公平,可推进民族、阶层和区域社会结构转型,对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于波
目前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及其使用的主要特点为:用民族语言进行数学思维、内容呈现出对民族风俗的尊重、教材使用具有民族区域性。为了激发少数民族儿童的情感共鸣,数学课程教材建设要综合考虑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数学内容和表达数学的习惯、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双语教学的影响等诸方面因素。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健 张诗亚
民族地区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突破口之一是汉字学习。汉字字源学习法能使小学生了解汉字及其背后的文化,深刻理解中华文明渊源,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生汉字学习存在汉字教学水平高低不一、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创新、师资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运用“互联网+”方式开发字源学习平台,探索适合西南民族地区的汉字字源学习理论,建构相对应的汉字字源学习模式,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汉字字源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廖伯琴 杨玉梅
基于"互联网+科普"的通用基本范畴,紧密结合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特性编制问卷和访谈提纲,考察民族地区"互联网+科普"的渠道方式、民众参与度、科普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互联网+科普"在民族地区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民众参与明显不足;科普需求主要集中在学习与生活两大领域,健康与医疗是关注度最高的科普主题,且不同日常用语群体需求差异显著;民众网络素养不足、资源供需与实际需求脱节、语言障碍和宗教信仰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互联网+科普"在民族地区的传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民族地区特定影响因素下的精确供需是"互联网+科普"工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的技术参与和科普模式转型是实现精确供需及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是问题解决的应然思路。
关键词:
西南民族地区 “互联网+科普” 科普教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鸿 赵永乐
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出若干影响因素变量指标,先对广西壮族聚集地区农村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1份,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维度结构提出假设;再采用"配额"加"随机"的抽样方法,对广西、云南、贵州、四川4省的壮族、彝族、苗族、藏族、瑶族、布依族、侗族、哈尼族和傣族等9个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发放独立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2份;对原假设进行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由6个维度构成,分别是教育与医疗、经济、民族文化、自然地理、人口、法律法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祖海 匡若兰
依据2005—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DEA模型分析民族地区的生态效率,并结合Tobit模型探讨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民族地区的生态效率呈现先缓慢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全国的差距逐步缩小。(2)民族地区各省份的生态效率差异较为明显;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和水资源投入的较大冗余是影响生态效率未达DEA有效的主要因素。(3)地区因素、对外开放度与环境规制是阻碍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卓么措 罗江华
为了解青海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本研究对青海省西宁市及51个县的122名学科任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受到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青海省民族地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展开,学校领导对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支持力度有所增加。
关键词:
青海省 民族地区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邓小华
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科研对促进云南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科研意识较强烈、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也较充分、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内在动机,但是,他们的信息技术教育科研能力较弱、成果偏少、外部环境的支持不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凤莹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深度贫困民族地区文化扶贫的可行路径之一,为农村文化发展起到巨大作用。针对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存在的地区差异性,通过增加对深度贫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状况的关注,以进一步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农家书屋作为文化扶贫的重要依托,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意义。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临夏州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内部资源短缺、实际利用率较低、场所建设便利性不足"等问题,提出在多元治理背景下,通过坚持政府主导,协调多方主体参与,创新农家书屋管理模式。合理配置农家书屋内部资源,满足不同阅读群体差异性需求,从而建立农家书屋发展的长效机制,发挥农家书屋应有的文化作用,助力文化扶贫,提高深度贫困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水平。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庞娟 何元庆 孙金岭 何则
以典型的民族地区居民为例,通过对假设关系的验证性分析,研究居民地方感、社区参与对旅游影响感知各个维度、态度及资源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并就研究结果做出形影行为分析,可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风情的基础上,为促进居民持有积极的旅游发展态度并支持当地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