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8)
- 2023(13544)
- 2022(11430)
- 2021(10896)
- 2020(8659)
- 2019(19930)
- 2018(19283)
- 2017(37746)
- 2016(19801)
- 2015(21853)
- 2014(21369)
- 2013(20498)
- 2012(18504)
- 2011(16465)
- 2010(16201)
- 2009(14660)
- 2008(13959)
- 2007(11810)
- 2006(10284)
- 2005(8858)
- 学科
- 济(78208)
- 经济(78121)
- 管理(57951)
- 业(55176)
- 企(45161)
- 企业(45161)
- 方法(34836)
- 数学(30269)
- 数学方法(29733)
- 农(23997)
- 财(21301)
- 中国(20608)
- 业经(18716)
- 地方(17030)
- 农业(16246)
- 贸(15712)
- 贸易(15706)
- 易(15294)
- 制(14176)
- 理论(13826)
- 学(13428)
- 务(12919)
- 财务(12863)
- 财务管理(12834)
- 策(12658)
- 企业财务(12146)
- 和(11993)
- 技术(11938)
- 环境(11920)
- 银(11591)
- 机构
- 学院(268164)
- 大学(264877)
- 济(111794)
- 经济(109523)
- 管理(108119)
- 理学(94109)
- 理学院(93137)
- 管理学(91592)
- 管理学院(91074)
- 研究(83697)
- 中国(63207)
- 京(53225)
- 财(52622)
- 科学(47998)
- 财经(42046)
- 中心(40594)
- 江(38523)
- 经(38371)
- 所(38080)
- 范(36152)
- 师范(35888)
- 农(35281)
- 业大(34819)
- 经济学(34752)
- 研究所(34507)
- 北京(32567)
- 院(31459)
- 财经大学(31416)
- 经济学院(31415)
- 州(31341)
- 基金
- 项目(186295)
- 科学(149625)
- 研究(142653)
- 基金(136621)
- 家(116913)
- 国家(115924)
- 科学基金(102035)
- 社会(92437)
- 社会科(87662)
- 社会科学(87643)
- 省(71956)
- 基金项目(71862)
- 教育(66552)
- 自然(63821)
- 自然科(62373)
- 自然科学(62362)
- 自然科学基金(61234)
- 划(60789)
- 编号(59450)
- 资助(54431)
- 成果(47727)
- 部(41913)
- 重点(41449)
- 发(40888)
- 课题(39948)
- 创(39737)
- 国家社会(38671)
- 教育部(37096)
- 创新(36923)
- 人文(36686)
- 期刊
- 济(119711)
- 经济(119711)
- 研究(78236)
- 中国(47533)
- 财(40008)
- 管理(39559)
- 科学(33617)
- 学报(33578)
- 农(32738)
- 教育(32188)
- 大学(27610)
- 学学(25945)
- 技术(24755)
- 融(24332)
- 金融(24332)
- 农业(22543)
- 业经(21227)
- 财经(20042)
- 经济研究(19582)
- 经(17324)
- 问题(15632)
- 贸(12785)
- 技术经济(12360)
- 图书(12246)
- 理论(12210)
- 现代(12176)
- 商业(12048)
- 版(11733)
- 科技(11617)
- 发(11117)
共检索到384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佳 谢丹 谢泽慧
覆盖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的“特岗计划”是民族地区教师数量补充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渠道。民族地区的政策执行受到多元且复杂因素的影响。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出发,采用文本资料查阅、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S省民族地区“特岗计划”政策实施展开调查,从目标达成度、社会影响辐射、利益群体满意度三方面分析其实施成效。研究发现,民族地区“特岗计划”政策实施存在府际网络之间的博弈导致政策执行的低效性、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对政策工具配置的区域特点考量不足、生产者网络与议题网络利益认知与参与水平有限等问题。建议创新民族地区多主体参与的“共治”新模式、分区域分阶段构建灵活多样的政策工具箱、畅通生产者网络和议题网络的反馈和监督渠道,以推动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的优化。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特岗计划”政策 政策网络理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银景 陈秋苹
职校生实习事关学生全面成长和社会民生,应高度重视、规范管理。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职校生实习政策,但面临着政策执行困境,制约着政策成效。当前,职校生实习政策执行已形成典型的政策网络样态。借助政策网络理论,构建职校生实习政策执行网络的多维分析模型,分析职校生实习政策的政策社群、专业网络、府际网络、生产者网络和议题网络等网络结构及其特点,可知其政策执行存在宏观环境不完善制约政策执行,中观结构封闭导致受益人“缺席”,微观互动不足引发执行阻滞等困境。化解这些困境的策略包括:多维支持,优化政策环境;畅通言路,构建开放性网络;良性互动,构建实习共同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郝永贞
"双师型"教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虽然国家已出台一系列"双师型"教师相关政策,但政策执行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效。"双师型"教师政策执行呈现明显的网状结构,多元行动主体在互动博弈中形成了政策网络。基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双师型"教师政策执行存在困境: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缺乏良性互动、府际网络与生产者网络关系碎片化、议题网络行动者意愿诉求被边缘化。走出政策执行困境,需要增强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互动质量、构建"双师型"教师政策执行网络"强结构";推动府际网络与生产者网络塑造新型合作关系、打造政校企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同体;重视议题网络行动者意愿诉求、营造"双师型"教师政策执行的多维支持环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亮
教师补充作为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关键着力点,对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补充,受到编制政策、岗位吸引力、师资供给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补充数量和质量、教师队伍结构、专业化水平诸多方面的问题。为此,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补充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符合实际的编制核定与管理办法,配足配齐教师;推进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建立扎根民族乡土的教师队伍长效培养机制;运用政策杠杆体现积极差别待遇,增加民族乡村地区教师岗位吸引力,让民族乡村地区“优才能引、贤才能留”。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教师补充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光铭 张继河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一个由政府、园区、企业、院校、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领域跨部门的网络系统。基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分析发现,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政策执行存在困境,如政策社群和府际网络体系存在“政策真空”、生产者网络行动主体之间“联而不合”、专业网络和议题网络行动主体参与“力不从心”、政策社群和府际网络行为主体权责“泾渭不明”。摆脱市域产教联合体执行困境,需要填充“政策真空”,健全政策网络体系;强化利益融合,打造联合共同体;提高参与效能,发挥主体能动性;明晰权责边界,确保行动一致性。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产教融合 政策网络理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婉菁 吴泽斌
基于米特-霍恩政策执行模型,分析我国现阶段装配式建筑政策执行情况。研究发现,政策目标和体系不够完善、人力和经济资源有限、组织间的沟通与执行方式欠缺、政策执行机构协调难度大、政策执行环境条件不够充分和政策执行者积极性不高等是装配式建筑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据此提出装配式建筑政策执行的完善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邓凡
当前,异地高考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基于政策网络的视角来分析异地高考政策的执行问题,发现其面临三大困境:一是政策社群、府际网络、生产者网络之间权责分配不当,合作与冲突并存;二是府际网络与议题网络之间的联合与抗衡;三是议题网络行动主体间互动不足、话语权较弱且内部分化情况明显。为此,在政策网络的视角下,本着公平的价值取向,应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破解:一是调整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之间的权责分配;二是打开封闭的政策网络,加强各政策行动者之间的互动;三是健全公民政治参与体系,强化议题网络政策行动者的话语权等,以促进异地高考政策的顺利执行,最终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
异地高考 教育政策执行 政策网络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苏德 马晓斐
实施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是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以及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借助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有效厘清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执行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系统把握执行样态。通过分析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执行中的困境,发现政策文本的内在局限、治理结构的协调不畅、执行主体的素质欠佳、目标群体的认知偏差及外部支持力度不足等都是阻滞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破解政策执行困境的关键在于,认识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复杂性,耦合政策文本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施,实现执行机构的高位推动与联动治理,加强引才留人与提升人员执行能力,打破目标群体的固化认知与激发其内生动力,持续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莹 陶元磊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有效执行,是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目标实现的关键。然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底层逻辑链在制度、经济和操作三个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位或错位,导致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执行陷入碎片化困境,进而影响符合国家治理需求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顺利生成。行动者网络理论为政策执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从系统观念出发,以行动者、网络与转译为主要特征,构建了促进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的治理策略框架,形成了能够充分调动行动者积极性的治理闭环,并从逻辑链完善、行动者激励以及配套机制保障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为国家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孟红松 吴琼 赵晓玉
新疆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而脆弱的生态环境又决定了新疆必须走"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道路,以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因此,新疆建设生态文明在理论上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生态观为指导,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及树立绿色消费意识、完善制度保障和加强法规建设等措施路径,破解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困境,同时也为我国其他民族省区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交流、互鉴做出贡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书平 李仕波
优化民族地区基层政治生态是完善中国民族地区治理的重要维度。当前中国民族地区基层政治生态面临着基层党内治理低效、自治效能衰减、政治文化弱化等困境。亟需从有效规范党政组织的制度化运行、改善民族地区基层党内治理环境,正确引领村民自治建设、优化民族地区基层自治环境,整合基层政治文化、重塑健康民风民俗环境等方面展开。新时代,优化民族地区的基层政治生态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基层政治生态 民族地区治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马健云 陈恩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初步建设阶段、以全面发展为指向的规范发展阶段和以精准聚焦为核心的精准发力阶段。在此过程中,教育扶贫的独特价值与核心作用备受重视,教育扶贫政策体系日臻完善。但与此同时,教育扶贫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诸多困境,严重影响了政策效益的合理释放。因此,在当下教育扶贫精准发力阶段,须以强化政策认知内化精准扶贫理念,以精准理念驱动形成精准扶贫机制并以精准扶贫机制推进多元主体共治,通过重塑顶层设计、引领扶贫攻坚、规范政策执行过程来提升政策效益,突破当前教育扶贫领域的现实困境,确保我国扶贫攻坚战略的高效能实施。
关键词:
教育扶贫政策 执行困境 治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岳涵 刘向梅
立足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主动寻求最为适切的产教融合建设路径,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现自我发展、激发民族地区脱贫内生动力及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选择。借鉴组织社会学的合理性分析框架,本研究发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实践中面临内在动力难以激发、价值认同缺失、法理依据不足、能力与目标双重滞后等诸多困境,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产教融合的发展空间。在产教融合进程中,应坚持“动力激发为关键”“理念更新为基础”“制度设计为核心”“能力建设为保障”的深层逻辑。基于此种逻辑提出的产教融合优化路径为:强化融合意识,以价值内化增强行动自觉;加强制度设计,以统筹规划强化组织合力;关注多元诉求,以利益共享激发融合动力;重视能力建设,以共享、互赢的有效行动积聚融合实力。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晓东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契约理论,围绕"特岗计划"政策和契约文本的现实情况,对"特岗计划"政策执行中主体间交接界面和契约空间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特岗计划"政策在主体间交接界面上存在缺失与模糊问题,包括契约空间存在"非合意"的强制签约、"信息不对称"下的契约内容隐匿、"不平等"与"不合理"的违约规定等扭曲与变异问题。建议在下一步的政策修订中,首先要明确政策主体间的职责,明晰的交接界面是政策执行控制的根本问题,应对每一个上下游政策主体的职责予以明确划分;其次要在政府与特岗教师之间建立基于法治政府的"契约-责任"张力关系,这是一种以交换为基础,以政府权力行使和双方责任担当为主导,相互依存、相互连结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关键词:
“特岗计划” 契约 交接界面 契约空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雪莹 叶明海
政策网络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逐渐在公共政策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本文对政策网络的理论来源、概念界定以及不同学派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评述,并基于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政策网络 来源 定义 理论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实践路径——基于重庆民族地区的调查实证研究
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困境及路径研究
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建构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提升困境及突破——基于浮现理论视角
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民族地区非遗融入学校教育的文化困境与优化路径——以宁夏L县非遗进校园活动为例
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研究:困境及对策初探
后脱贫攻坚期民族地区“弱有所扶”民生建设困境及其完善路径——基于武陵山地区X县16村的调查研究
新时代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困境与推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