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3)
- 2023(12155)
- 2022(10669)
- 2021(10166)
- 2020(8442)
- 2019(19490)
- 2018(19370)
- 2017(38000)
- 2016(20312)
- 2015(22965)
- 2014(22783)
- 2013(22449)
- 2012(20498)
- 2011(18441)
- 2010(18382)
- 2009(16559)
- 2008(16000)
- 2007(13987)
- 2006(12151)
- 2005(10543)
- 学科
- 济(78487)
- 经济(78406)
- 管理(60854)
- 业(59578)
- 企(51309)
- 企业(51309)
- 方法(35586)
- 数学(29907)
- 数学方法(29560)
- 农(20912)
- 中国(20442)
- 财(19970)
- 业经(18678)
- 地方(16700)
- 贸(16149)
- 贸易(16142)
- 学(16031)
- 易(15689)
- 制(15656)
- 理论(14090)
- 农业(13943)
- 和(13650)
- 技术(13029)
- 务(12887)
- 财务(12814)
- 财务管理(12791)
- 划(12112)
- 企业财务(12056)
- 银(11981)
- 银行(11946)
- 机构
- 大学(284735)
- 学院(283562)
- 管理(116985)
- 济(111374)
- 经济(108923)
- 理学(101975)
- 理学院(100848)
- 管理学(99310)
- 管理学院(98765)
- 研究(93509)
- 中国(67912)
- 京(60212)
- 科学(56764)
- 财(49556)
- 所(45927)
- 中心(42024)
- 研究所(41850)
- 农(41273)
- 财经(40493)
- 业大(40471)
- 江(39684)
- 范(38310)
- 北京(38138)
- 师范(38029)
- 经(36898)
- 院(34401)
- 州(33036)
- 农业(32219)
- 经济学(31823)
- 师范大学(30746)
- 基金
- 项目(196424)
- 科学(154712)
- 研究(146906)
- 基金(142095)
- 家(122774)
- 国家(121731)
- 科学基金(104999)
- 社会(91266)
- 社会科(86435)
- 社会科学(86411)
- 基金项目(75979)
- 省(75755)
- 自然(68211)
- 教育(67450)
- 自然科(66608)
- 自然科学(66597)
- 自然科学基金(65407)
- 划(64147)
- 编号(61467)
- 资助(57889)
- 成果(49881)
- 部(43520)
- 重点(43369)
- 发(41684)
- 课题(41418)
- 创(41100)
- 项目编号(38564)
- 创新(38091)
- 教育部(37750)
- 人文(37178)
- 期刊
- 济(122247)
- 经济(122247)
- 研究(84459)
- 中国(50025)
- 管理(43905)
- 学报(41802)
- 科学(39773)
- 农(37476)
- 财(36255)
- 教育(34005)
- 大学(31884)
- 学学(29668)
- 农业(26554)
- 技术(23795)
- 融(22633)
- 金融(22633)
- 业经(21127)
- 经济研究(19483)
- 财经(18737)
- 图书(16521)
- 经(15937)
- 问题(15668)
- 理论(14453)
- 业(14033)
- 科技(13688)
- 现代(13584)
- 实践(13406)
- 践(13406)
- 商业(13396)
- 技术经济(13319)
共检索到408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郭锐 陶岚 汪涛 周南
2009年,中国民族品牌借全球金融危机之机,为加快其全球化的步伐,花费重金并购国外强势品牌。然而,"蛇吞象"式的跨国并购背后却是消费者的认知失调。同时,国内外现有研究针对改善该认知失调的品牌战略研究十分有限。因此,本文基于认知一致性和顾客品牌资产(CBBE)理论,从弱势品牌视角出发,围绕如何有效减轻"蛇吞象"后消费者的认知失调,运用焦点小组、个人访谈、实验和LME模型,最终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品牌要素战略(名称变化)、营销支持战略(价格维持或降低)以及次级联想杠杆战略(原产地保留或去除)都对并后品牌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本研究还揭示了消费者认知失调的改善机制,即品牌契合度在减轻消费者失调的...
关键词:
民族品牌 品牌战略 认知失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锐 陶岚
中国民族品牌利用2009年金融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大举并购国外强势品牌,但"蛇吞象"式的跨国并购却造成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认知失调。本研究从以往较少探讨的跨文化背景出发,围绕如何解决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认知失调,引入认知一致性、CBBE和跨文化相关理论,运用实验和线性混合模型等方法,寻求中美两种文化类型下民族品牌并购后的有效品牌战略和作用路径。有趣的发现是:对于中、美消费者,单一品牌、维持价格和原产地等保持"原汁原味"的并后品牌战略效果最好,而且这种战略在中国消费者效果更好;另外,在作用路径上品牌契合度在并后品牌战略和品牌绩效间都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这些成果既丰富了现有品牌战略理论,又为民族品牌国际化提供重要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锐 陶岚
自2009年金融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民族品牌大举并购国外强势品牌,但"蛇吞象"式的跨国并购背后却是消费者的认知失调及其动态变化。以往研究较少涉及解决此认知失调的动态品牌战略研究。因而,本文从"弱并强"后的动态视角出发,围绕如何长期有效减轻该认知失调,引入认知一致性和CBBE理论,运用动态实验和线性混合模型等方法深入剖析并购后动态品牌战略。有趣的发现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并后品牌的名称变化(品牌要素战略)和价格变化(营销支持战略)一起减少该认知失调的作用会随时间增强,但相对于其名称变化,价格变化更能减少该认知失调。这些成果既丰富了现有品牌战略管理理论,又为民族品牌国际化提供了重要...
关键词:
弱并强 民族品牌 并后品牌战略 动态视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杰 孙倩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购物平台得到快速的发展,对传统零售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互联网+"背景下,自有品牌成为网络零售商与传统零售商抢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目前自有品牌是企业争夺市场的重要战略之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逐渐意识到自有品牌的重要性,但是我国自有品牌发展时间不久,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了解也知之甚少,企业更是缺乏对自有品牌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因此,深入研究自有品牌的发展史及战略定位,对企业迅速打开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让企业自有品牌深入人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互联网购物平台自有品牌的概念及背景进行基础阐述,然后对互联网购物平台和自有品牌发展史及现状进行介绍,阐述了互联网购物平台自有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互联网购物平台自有品牌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云建 周开拓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企业以跨国品牌并购建立强势品牌的实践现状,在品牌资产五星模型、情感迁移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等的基础上,构建以跨国品牌并购建立强势品牌的理论模型。阐述了此强势品牌建立模式的作用机制,并针对此强势品牌建设的三阶段,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企业的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运锦 黄淑贞
在品牌定位及其传播中对品牌共同点善加利用,是弱势品牌市场营销的争先之道。这一观点及其相应的营销沟通策略较符合中国国情,对热衷于"创牌"而又缺乏资源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中小企业更具启迪与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忠 张超 王耀中
构建存在三个差异品牌产品的一期动态博弈Hotelling模型,分析跨国公司并购东道国企业后的品牌策略。当跨国公司的自有品牌与东道国品牌的差异程度较小,与东道国竞争企业的品牌差异程度较大时,如果多品牌经营的维护成本很小,那么跨国公司并购后将选择联合经营自有品牌与东道国品牌;如果多品牌经营的维护成本很大,那么跨国公司并购后将选择弃用东道国品牌,而单独经营自有品牌。当跨国公司的自有品牌与东道国品牌的差异程度较大,与东道国竞争企业的品牌差异程度较小时,跨国公司并购后将选择弃用自有品牌,而单独经营东道国品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诚 谷留锋
跨国公司通过合资控股与并购活动取得一些国内品牌的控制权。但对于本土品牌的处理方式却呈现多样性与各个时期的差异性。文章认为跨国公司控制当地品牌后的处置方式选择主要决定于本土品牌和国外品牌定位的差异性、跨国公司对本土品牌的控制程度。本土品牌的处置方式在各个时期的倾向性变化是由我国市场环境变化与跨国公司相应的战略变化相互作用引起的。
关键词:
品牌策略 古诺均衡 跨国公司 并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文纲
在跨国并购中,并购双方品牌资源的整合是跨国并购整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购方可以选择的品牌资源整合策略主要有:品牌收购、品牌租赁、贴牌、使用自有品牌、树立本土化的新品牌等。在对各种整合策略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为样本,选择MNL离散选择模型,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品牌资源整合策略选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并购整合 品牌 品牌收购 品牌租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裘晓东
在国家推行"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并购手段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已成为中国企业推进经营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但是,国内知名品牌的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品牌如何扩张,是多品牌运作还是维续单一品牌?如何实施有效的品牌延伸?如何提升品牌价值?这些对于企业充分发挥并购的协同效应,实现经营资产、规模和能力的有效扩张,意义重大而深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桂华 张会龙
文章以品牌正宗性为视角,对产业集群品牌化战略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群品牌正宗性的形成受集群文化、制度规范、沟通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产业集群品牌正宗性形成了之后则会对品牌依恋、积极口碑、品牌信任产生积极影响。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产业集群品牌化的理论,还能在集群的品牌化建设过程中提供决策指导,加快产业集群品牌化的进程。
关键词:
品牌正宗性 产业集群 品牌战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钢
近年来,随着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加强自主品牌建设逐渐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战略性共识。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张世贤研究员的《现代品牌战略》一书是作者十余年研究品牌战略和品牌竞争力的全面总结,是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论述的一部力作,该书有以下特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钢
张世贤研究员编著的《现代品牌战略》是一本关于品牌的力作,该书也是由陈佳贵和冯虹任总主编的"现代工商管理文库"系列教材中的一本,该套从书由经济管理出版社编辑出版。阅读全书,感觉作为一本教材,该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牛永革 李蔚
本文总结当前我国典型强势品牌的成长历程,提出了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多阶段品牌开发路线(MBD)和弱势品牌由弱变强的战略路径模型(SBE)提升品牌资产,对规劝中小企业品牌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的操作价值。
关键词:
弱势品牌 中小企业 强势品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