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6)
- 2023(11739)
- 2022(9712)
- 2021(9161)
- 2020(7495)
- 2019(16709)
- 2018(16533)
- 2017(31666)
- 2016(17471)
- 2015(19119)
- 2014(18752)
- 2013(18695)
- 2012(17341)
- 2011(15558)
- 2010(15241)
- 2009(13885)
- 2008(13691)
- 2007(12148)
- 2006(10638)
- 2005(9223)
- 学科
- 济(68272)
- 经济(68198)
- 业(51457)
- 农(47389)
- 管理(41958)
- 农业(31571)
- 企(29953)
- 企业(29953)
- 方法(25816)
- 数学(22211)
- 数学方法(21984)
- 业经(20033)
- 地方(17859)
- 中国(17811)
- 财(15251)
- 学(14969)
- 制(13985)
- 贸(12695)
- 贸易(12693)
- 易(12282)
- 发(11646)
- 技术(10961)
- 农业经济(10894)
- 环境(10848)
- 体(10082)
- 策(9911)
- 银(9841)
- 银行(9799)
- 和(9585)
- 融(9381)
- 机构
- 学院(243099)
- 大学(238184)
- 济(94272)
- 经济(92303)
- 管理(89406)
- 研究(84848)
- 理学(78255)
- 理学院(77274)
- 管理学(75863)
- 管理学院(75409)
- 农(70726)
- 中国(63807)
- 科学(57426)
- 农业(55000)
- 京(49489)
- 业大(48814)
- 所(44578)
- 研究所(41083)
- 中心(40396)
- 财(39864)
- 江(37501)
- 农业大学(34613)
- 范(32899)
- 师范(32454)
- 财经(32064)
- 州(31971)
- 省(31523)
- 北京(29793)
- 院(29530)
- 经(29340)
- 基金
- 项目(173863)
- 科学(134684)
- 基金(124974)
- 研究(121892)
- 家(112751)
- 国家(111662)
- 科学基金(93242)
- 社会(77902)
- 社会科(73346)
- 社会科学(73320)
- 省(70648)
- 基金项目(67665)
- 自然(61666)
- 自然科(60071)
- 自然科学(60047)
- 自然科学基金(58987)
- 划(58589)
- 教育(53344)
- 编号(49431)
- 资助(48767)
- 发(39156)
- 重点(39136)
- 农(38594)
- 成果(38476)
- 部(37467)
- 创(36111)
- 计划(33850)
- 创新(33662)
- 科研(33609)
- 业(33294)
- 期刊
- 济(108032)
- 经济(108032)
- 农(73349)
- 研究(63533)
- 学报(50329)
- 中国(50233)
- 农业(49555)
- 科学(42792)
- 大学(36478)
- 学学(34842)
- 财(28801)
- 管理(26430)
- 业经(25323)
- 业(24558)
- 融(23029)
- 金融(23029)
- 教育(21749)
- 技术(16790)
- 问题(16273)
- 版(16214)
- 资源(15271)
- 业大(14947)
- 财经(14791)
- 经济研究(14658)
- 农村(14203)
- 村(14203)
- 农业经济(13941)
- 农业大学(13076)
- 经(12628)
- 科技(12624)
共检索到354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艳杰 王艳丽 焦爱霞 才吉卓玛 杨京彪 阮仁超 薛达元
贵州黎平县内丰富的香禾糯资源是侗族人民赖以生活的物质基础,孕育了侗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而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也促进了香禾糯的持续种植和保护。通过研究黎平县香禾糯的历史发展情况,结合2013年对黎平县香禾糯品种资源的实地调查,发现黎平县至今仍保留了45个不同品质特征和用途的香禾糯品种,说明香禾糯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侗族的饮食文化、节日庆典、宗教信仰、传统农作方式等方面,探讨传统文化习俗与香禾糯品种资源保护的关系,发现香禾糯是侗族油茶、扁米、腌制品等日常食品的必备原料,也是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礼尚往来、祭祀仪式的必需品,同时,侗族和谐共生的"稻-鱼-鸭"生产模式更提高了香禾糯的社会经济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欢 鄢小青 杨占烈 谭金玉 黎小冰 陈能刚 吴荣菊 陈惠查 阮仁超
【目的】分析贵州传统特色地方稻种资源香禾糯种质的表型遗传多样性,筛选表型综合评价指标,构建可靠的综合评价模型,为香禾糯特色优异种质的发掘和选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286份来源于贵州黔东南州的香禾糯种质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3个表型性状。综合运用遗传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法、回归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香禾糯种质进行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香禾糯种质具有较高的表型遗传多样性,13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79%(谷粒宽)—30.73%(单株有效穗),多样性指数(H')为2.484(谷粒长宽比)—2.996(剑叶宽)。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间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3个单项指标转换为7个独立的综合指标,贡献率为8.44%—23.14%,累计贡献率达90.29%。通过隶属函数法计算表型综合评价D值显示排名前5的品种综合性状最优;13个表型中有11个性状与D值显著相关。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表型评价数学模型,Y=-0.249+0.119X_5+0.395X_(13)+0.071X_6-0.161X_3+0.108X_(10)+0.170X_2+0.110X_9(F=2 800.200,R ~2=0.986),筛选出7个表型综合评价指标。基于D值进行系统聚类,将286份种质划分为4类,各类群间性状差异明显,特点突出。第Ⅰ类综合性状最优,具有高产潜力,包含38份资源;第Ⅱ类综合性状一般,结实率较高,包含103份资源;第Ⅲ类综合性状较差,生育期较长,包含94份资源;第Ⅳ类综合性状最差,包含51份资源。【结论】贵州香禾糯稻种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综合评价香禾糯种质是可行的;相同条件下构建的回归方程,可量化评价香禾糯种质的综合表现,且穗实粒数、谷粒宽、结实率、单株有效穗、剑叶长、株高和单株产量可作为鉴评指标;鉴选出早禾、糯禾-12、90天禾、苟东-1、糯禾-11等综合性状协调的优异种质,可供香禾糯品种遗传改良与水稻育种利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春艳 田景仁
农民工理财问题是事关农民工家庭生活保障、生产发展、生活水平、家庭和谐乃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以我国典型少数民族地区——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部分村寨为调查对象,从农民工收支状况、理财意识、理财现状等方面开展农民工理财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工普遍存在理财意识薄弱、理财方式单一、投资无计划、消费结构不合理、盲目跟风消费、投保险种单一等现象。基于此,提出了加强农民工理财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工理财意识,指导农民工制定合理的消费、储蓄与投资计划,选择适宜的理财产品,以及加强法制教育等措施,培养农民工健康的业余生活习惯,让农民工远离并杜绝黄赌毒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理财 少数民族地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2006年以来,该社围绕“存款立社、贷款强社、内控稳社、效益兴社、改革活社”目标,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以增效为中心、以强化管理、防范风险为重点,通过全体信用社员工的辛勤努力,各项业务取得了迅速发展。截至2006年8月底,各项存款57820万元,比年初增加8246万元;各项贷款48731万元,比年初增加10278万元。通过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黎平县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农村合作金融的杠杆作用。
关键词:
黎平县 地方经济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卫国 周辉
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六大工程之一,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如何以及能否持续关系到中西部乃至全国的社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选择了贵州省黎平县作为案例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果与可持续性进行研究。通过第一手资料得出结论并提出了该政策如何实现持续或顺利转换的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政策 可持续性 黎平县 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锡君 孙敬 张天真
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共享平台(CGRSP)采用了国家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整合教育部所属高校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对其中水稻、大豆等十几种主要作物的创新种质、遗传材料、代表性地方品种等特种遗传资源进行数字化、标准化整理。平台基础是采用ASP.NET框架和C#构建的具有高校特色的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数据库,收集保存了12万份共性品种资源,具有动态创建遗传资源个性表的功能,同时实现了基于Internet的用户角色分配、多种检索、种质图片管理、数据交换和分析统计等功能,使之成为作物育种、生物技术研究以及农业生产所依托的基础平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福平 朱秋劲 王文涛 蹇世舟
为研究柳源香鸡与瑶山鸡、黔东南小香鸡的亲缘关系,探讨柳源香鸡的起源和品种遗传多态性,采用mtDNA D-loop序列变异对柳源香鸡、瑶山鸡和黔东南小香鸡进行遗传多态性的研究。结果表明:A、G、C和T等4种核苷酸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5.22%、13.51%、25.82%、35.45%;共发现29个变异位点(不包含种内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3.71%,其中18个转换,11个颠换;具有29种单倍型,其中有11种共享单倍型。群体遗传多态性与亲缘关系分析表明,柳源香鸡个体具有瑶山鸡、黔东南小香鸡的遗传贡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忠芬 李慧琳 奉斌 杨胜先 林涛 黄泽素
为贵州紫苏资源的鉴定、分类及遗传改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53份贵州紫苏(Perilla frutescens)种质资源为材料,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初步分析18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贵州紫苏种质资源材料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紫苏资源不同性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P<0.05);53份紫苏资源6个数量性状间的变异系数在24.12%66.49%,以单株总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66.49%),主茎节数的变异系数最小(24.12%);基于所有表现型的聚类分析,53份贵州紫苏种质资源分为3大
关键词:
紫苏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表型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春梅 任洪 沈建华 赵晓燕 曹绍书 王竹
利用覆盖玉米基因组的18对SSR引物,对270份贵州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及六大种质类群代表系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显示:18对引物供检测10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5.7,变幅在2~10,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53。根据SSR分子标记遗传相似系数矩阵,经中心化变换后,按类平均法(UPMGA)聚类分析,分为6大类,其中第Ⅱ大类和第Ⅳ大类又分为2个亚群,与贵州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的地理来源和系谱一致,六大种质类群代表系各自单独成类。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以20%抽样比例,最大遗传距离方法构建的核心种质库能最大限度保存原种质库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萍 马丹炜 王贵侠 石建明 陈放
该文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分布于贵州的药用植物天麻的9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为传统的中药材天麻的遗传、育种及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用12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20条大小在200~1 600 bp清晰的谱带,其中97条具有多态性,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0.83%,表明在物种水平上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种群水平的多态性相对较低,多态百分率在17.5%~40.83%,平均25.56%.用POPGENE软件计算各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物种水平上的Nei’s遗传多样性(He)为0.042~0.153,平均0.073;Shannon信息指数为0.33...
关键词:
天麻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季祥彪 王国鼎 乔光 康冀川 宋常美 文晓鹏
采用RAPD标记对贵州及周边分布的野生春兰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48个引物共扩增了324条600~2000bp带,其中201条(62.0%)显示多态性,RAPD标记可以有效地用于春兰野生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原产于贵州不同居群间样品的遗传差异性较大,多态性百分率为36.8%(荔波样品)~69.8%(黎平样品),高于60%的样品占全部贵州样品的1/3,分布于全省5个地州市;聚类分析显示,样品的聚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别是贵州样品表现更为明显,来自川西的样品和黔北、黔东北的样品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关键词:
春兰 野生资源 遗传多样性 RAP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师沛琼 杨茂发 吕召云 李尚伟 廖启荣 商胜华 徐进 吴怡蓓
【目的】探讨贵州省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不同地理种群间是否存在遗传分化及分化程度,揭示遗传分化产生的规律及机理,为指导虫情监测及制定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贵州省30个烟青虫地理种群为试验材料,从43对近缘种SSR引物中筛选出6对引物用于PCR扩增,PCR产物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常规银染法染色。用PopGene Version1.32对各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Nei’s遗传距离,利用MEGA5.0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采用Mantel检测法比较遗传一致度与海拔差距、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结果】30个烟青虫地理种群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召云 杨茂发 师沛琼 李尚伟 廖启荣 商胜华
【目的】分析贵州省各生态区烟蚜(Myzus persicae)种群间是否存在遗传差异及其差异程度,探明贵州烟蚜种群异质性及种群分化情况,揭示变异发生规律及其机理,为指导虫情监测以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贵州省25个主要烟区的烟蚜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5个地理种群中大部分的种群呈中度分化,个别种群呈高度分化;种群遗传分化及与地理距离、海拔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性,遗传一致度与海拔差距无相关性。烟蚜种群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25个地理种群大致分为3部分。【结论】种群的遗传分化不符合地理隔离模式,贵州省烟蚜各种群的种群分化复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运辉 姜芝琼 杨承荣
黎平是贵州省林业重点县,也是贵州省国有林场数量最多的县,国有林场改革不仅任务艰巨,而且还面临改革后的诸多发展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黎平县国有林场的特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国有林场改革的方向和发展道路。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改革与发展 探讨 黎平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