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9)
- 2023(9421)
- 2022(7196)
- 2021(6583)
- 2020(5165)
- 2019(11171)
- 2018(11023)
- 2017(21214)
- 2016(11492)
- 2015(12469)
- 2014(13107)
- 2013(12646)
- 2012(11468)
- 2011(10416)
- 2010(10490)
- 2009(9981)
- 2008(9878)
- 2007(9009)
- 2006(8203)
- 2005(7261)
- 学科
- 济(48220)
- 经济(48169)
- 业(31406)
- 农(27188)
- 管理(24780)
- 企(20821)
- 企业(20821)
- 农业(18453)
- 方法(18157)
- 业经(16539)
- 中国(15474)
- 制(13709)
- 数学(13682)
- 数学方法(13525)
- 银(11983)
- 银行(11972)
- 地方(11300)
- 行(11206)
- 财(10640)
- 学(9641)
- 发(9440)
- 理论(8877)
- 发展(8395)
- 展(8384)
- 融(8313)
- 金融(8310)
- 农业经济(7944)
- 产业(7844)
- 体(7772)
- 度(7643)
- 机构
- 学院(168863)
- 大学(165170)
- 济(64138)
- 经济(62566)
- 管理(59981)
- 研究(57618)
- 理学(51142)
- 理学院(50491)
- 管理学(49444)
- 管理学院(49125)
- 中国(45370)
- 科学(35986)
- 农(34972)
- 京(34481)
- 财(30858)
- 所(28466)
- 中心(26947)
- 江(26708)
- 农业(26106)
- 范(26050)
- 研究所(25915)
- 师范(25795)
- 业大(25219)
- 财经(24501)
- 经(22221)
- 州(22026)
- 北京(21284)
- 师范大学(20517)
- 经济学(20317)
- 院(20106)
- 基金
- 项目(112479)
- 科学(88770)
- 研究(82839)
- 基金(81887)
- 家(71541)
- 国家(70843)
- 科学基金(60350)
- 社会(55148)
- 社会科(51996)
- 社会科学(51986)
- 省(44899)
- 基金项目(43601)
- 教育(36973)
- 自然(36900)
- 划(36772)
- 自然科(36058)
- 自然科学(36049)
- 自然科学基金(35422)
- 编号(33753)
- 资助(32350)
- 成果(28026)
- 发(25917)
- 重点(25301)
- 部(24025)
- 国家社会(23328)
- 课题(23314)
- 性(23084)
- 创(22649)
- 创新(21016)
- 科研(20879)
共检索到254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机
民族乡村旅游中的文化商业化被学界视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缺乏从微观层面的主客文化互动与冲突视角阐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内在逻辑。通过运用符号互动论关于角色与角色冲突的相关理论,以云南大理鹤庆县新华村的民族舞台表演为研究对象,认为当地社区在舞台设计、展演形式和节目内容中存在民族文化的传统性与商业化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反映出东道主在文化展演的微观互动过程中的二难困境。关注这些困境与冲突有利于从微观层面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走向商业化的内在机理与逻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尧 邹永广 柴寿升 陈品宇
作为旅游冲突的表现形式之一,隐性冲突是旅游冲突爆发的“警示器”,剖析其演变路径及背后引致因素显得十分必要。该文以江西婺源县李坑村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从社区居民视角探究乡村旅游社区隐性冲突演变机理。研究发现:(1)婺源县李坑村旅游冲突事件时有发生,旅游隐性冲突循环反复。(2)旅游社区隐性冲突历经潜在对立、认知介入、冲突意向3个阶段,当前李坑村依旧处于旅游隐性冲突阶段。(3)在旅游社区隐性冲突模型中,制度规范偏差与脱嵌是导致旅游隐性冲突持续演变重要的外在刺激源;社区居民关系型信任感丧失是导致冲突不断演变升级的内在影响因素;社区居民结构脱嵌为促进社区内部变迁提供压力。研究在理论上揭示了旅游社区隐性冲突的演变逻辑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拓展深化旅游冲突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上为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华 李强
旅游发展下民族乡村社区农民实现了职业转移(非农化)、居住生活空间转变(城市化),并伴之某些思想观、行为模式、社会权利、生活方式等角色转型(市民化)。这是理论上对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理想过程的展现,是对国家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农村"欠城市化"的破解。这也是村镇"化"成城市的一种探索。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城市化 新农民市民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伍乐平 肖美娟 苏颖
日本的乡村旅游对国内外游客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乡村旅游带动了日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地方文化认同,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再创造。不过,一些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的破坏,并使传统文化发生了异化。
关键词:
日本 乡村旅游 传统文化重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晶晶 邢宝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和合资企业的大量建立,文化冲突成为合资企业经营发展的一个严峻考验。文章首先对合资企业中文化冲突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而后分析了其特点、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最后详细论述了它对合资企业成员及合资企业的消极、积极两方面的双重影响。
关键词:
合资企业 文化冲突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香妹
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在资源上存在竞争关系,在发展中体现交叉关系。二者的协同发展对推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文化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民族节日,通过顶层设计、品牌传播、区内外协同等策略,成功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民族文化产业与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协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婷婷
随着乡村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旅游资源开发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关系如何处理,利益如何协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同时,各地区同质性旅游资源的不断出现,地区间的利益空间受到了压缩,区域利益冲突凸显,也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乡村旅游利益协调路径进行研究,缓解利益相关者矛盾冲突将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利益相关者 协调 多方共赢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忠才
本文从舞台化的文化对旅游者与社区居民的影响角度,对旅游活动中文化的舞台表 演性与真实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旅游活动中文化的舞台表演性与真实性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
关键词:
文化 舞台表演 真实性 表演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夏正超 谢春山
发展民族旅游是振兴我国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一项举措。旅游是一项跨地域的文化交流活动,这种交流具有双向传播的不平衡性,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中西部民族旅游地区文化的变迁。本文基于旅游文化整合与冲突的视角,探讨我国民族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 求索
[作者]
麻国庆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主体性。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构成其显性记忆与符号表达,而社会结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其隐性基础与活力象征,综合而成文化生态区。保护和振兴文化主体性,需基于文化自觉,处理好"保人"与"保文化"的关系,避免"见物不见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纪德奎
城乡教育一体化既是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对城乡教育统筹与均衡发展目标的完善与超越。它要求乡村学校文化具有一体的建设思路、渐进的发展模式、本土化的文化服务和超前的价值引领,但这与当前二元教育机制和跨越式变化等产生的问题存在冲突。为此,需要通过构建文化共同体、建立稳健的转型机制、开展改革实验等途径来进行有效调适。
关键词:
城乡教育一体化 乡村学校文化 冲突 调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景元 王慧玲 雷巍
旅游业是西藏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能增加当地的旅游人文资源,形成西藏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实现对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扬,还能推动西藏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但目前主要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资源比较分散、缺乏高素质服务人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西藏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本文结合传统体育文化和乡村旅游发展优势,提出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民族传统旅游品牌、培养旅游人才和优化服务质量等建议,从而促进西藏旅游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西藏 民族传统 乡村旅游 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新良 虞洪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推动乡村振兴和旅游业发展。研究从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五个方面阐述传统文化资源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策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水群
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对发展乡村旅游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藏民族传统节日有着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宗教色彩浓厚等特点.在进行西藏民族传统节日的创新性开发时,要加强政府的规划与设计,充分利用西藏的宗教与文化资源,以便进一步推动西藏乡村旅游.
关键词:
藏民族 乡村旅游 民族传统节日 开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响
<正>乡村振兴,文化为魂。文化产业是激发农业农村内部发展活力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经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能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又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推进,文化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挑战主要表现为农村地区文化保护意识普遍缺乏、乡村文化产业创新乏力、基层文化产业相关人才匮乏等;机遇主要表现为农村地区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的正在改善、农耕文明与乡土文化正在回归、农村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正在推进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