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3)
2023(14112)
2022(12340)
2021(11530)
2020(9777)
2019(22554)
2018(22427)
2017(43459)
2016(24267)
2015(27441)
2014(28056)
2013(27418)
2012(25990)
2011(23642)
2010(24333)
2009(22719)
2008(23273)
2007(21322)
2006(19060)
2005(17663)
作者
(72335)
(60684)
(60677)
(58024)
(38964)
(29212)
(27712)
(23379)
(22890)
(22371)
(20837)
(20431)
(19878)
(19396)
(19310)
(18706)
(18545)
(17910)
(17879)
(17604)
(15456)
(15228)
(14868)
(13929)
(13739)
(13679)
(13658)
(13619)
(12439)
(12259)
学科
(93951)
经济(93809)
管理(74441)
(70484)
(57368)
企业(57368)
方法(40474)
数学(34869)
数学方法(34282)
(30774)
(29339)
中国(26352)
(25400)
(22030)
业经(21084)
(19005)
农业(18999)
贸易(18997)
(18701)
财务(18641)
财务管理(18584)
(18470)
(18263)
银行(18223)
地方(18207)
企业财务(17609)
(17343)
(16687)
金融(16682)
理论(16256)
机构
大学(355584)
学院(355467)
(143409)
经济(140054)
管理(130549)
研究(123365)
理学(110464)
理学院(109139)
管理学(107015)
管理学院(106335)
中国(95157)
(75725)
科学(75569)
(73764)
(64961)
(62875)
研究所(58097)
(58031)
中心(56791)
财经(56325)
业大(52120)
(50727)
农业(49150)
北京(48154)
(47571)
师范(47082)
(45862)
经济学(44011)
(44000)
财经大学(41277)
基金
项目(223461)
科学(174601)
研究(164114)
基金(160590)
(140110)
国家(138897)
科学基金(117400)
社会(101786)
社会科(96206)
社会科学(96175)
(87584)
基金项目(83896)
教育(77040)
自然(75891)
(74121)
自然科(74100)
自然科学(74070)
自然科学基金(72775)
编号(67709)
资助(67092)
成果(58267)
重点(51060)
(50252)
课题(48256)
(47563)
(45721)
(44150)
(43595)
创新(42783)
教育部(42755)
期刊
(167400)
经济(167400)
研究(109990)
中国(74818)
(60245)
(58052)
学报(57122)
科学(51641)
管理(48891)
大学(43006)
教育(42341)
学学(40260)
(38308)
金融(38308)
农业(38090)
技术(30759)
财经(28672)
业经(26951)
经济研究(25896)
(24604)
问题(22273)
(19687)
(18811)
(18295)
理论(17183)
技术经济(17135)
图书(16973)
统计(16322)
国际(15865)
财会(15649)
共检索到552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毅  周其明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缩小。与此同时,农村耕地的减少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力的省内转移和跨地区流动成为普遍现象。然而,户籍制度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却成为制约人力资源移转的“瓶颈”,对宏观经济的良性、稳健发展产生极大负面影响。文章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户籍制度与人力资源流动的冲突与矛盾,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蔡的贵  谭琳  
我国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女性民工荒”。本文从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两个方面来分析“女性民工荒”产生的原因,揭示可能导致沿海地区对女性民工劳动需求扩大的因素和可能导致沿海地区女性民工劳动供给减少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书猛  
二元社会体制被认为是当前"民工荒"的重要原因,本文尝试从财政学视角分析二元社会体制难以破除的制度性因素。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在二元社会体制背景下,城市政府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利益,这种既得利益在财政分权的背景下得到强化,从而进一步固化了二元社会结构;而二元社会体制下城市单方面制定城乡政策的制度安排,使得二元社会体制的自我强化成为可能。这些因素正是当前"民工荒"现象和城市化进程缓慢的重要的制度性原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唐海滨  李树基  
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民工荒"问题,是新时期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深入分析了民工短缺现象,从农民工角度提出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调整对农民工的培训重点和内容的政策建议;从企业角度提出了调整管理方式,使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科学性的政策建议;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积极调整国家"城市化"政策和转换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林平  万向东  张永宏  
本文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外来工(农民工)主要(只能)通过私人网络关系去寻找工作。利用网络寻找工作不一定能使他们得到工资较高的工作岗位,却可以节省找工成本。由于外来工工资较低,所以,他们不能安心在所在企业工作,因而有较高的流动率。高流动率造成了劳工短缺即“民工荒”。作为群体的外来工之所以工资低,主要是最低工资标准丧失了调节作用,这是基本的、直接的制度缺陷。外来工的高流动性还塑造了劳资关系双方的短期行为。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农民工高流动率和不能转化为真正的职业工人的制度背景,这就是“半工半耕”和城乡二元户籍划分的正式制度、乡土社会的传统社会规范和社会公众(包括农民工自身)对农民工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振涛  钟慧澜  
新一轮"民工荒"问题正变得愈加复杂,对其进一步研究也更显紧迫。在梳理已有解释"民工荒"问题五种典型观点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刘易斯拐点"和"托达罗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提出了新的解释"民工荒"问题的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设,并利用数据和相关研究结论予以验证。本文认为,考察中国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应当有一个包含劳动力结构、转移劳动力个体决策和城乡二元体制等制度因素在内的多重视阈。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只是"民工荒"的诱因之一,构成农民工转移决策因素的"畸形"和"变异"才是更重要的因素。据此,提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涛  毕佳萍  
"民工荒"给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运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文章从"民工荒"爆发的原因入手,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分析此次变化给其带来的特殊影响,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志伟  
2004年我国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是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但其背后有其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而解决这一问题则需从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三个方面同时入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涂圣伟  
今年春节过后,我国不少地区再现大规模"民工荒",而且呈现东部与中西部"同荒"、技工与普工同缺、季节性与常年性缺工并存相互交织的局面,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简新华,张建伟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中国农民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非持久性的特殊现象 ,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顺畅、不合理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制度上的缺陷 ,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制度 ,扫清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障碍 ,使大多数农民顺利有效、持久稳定地实现非农化和城镇化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工潮”和“民工荒”这两种延长转移过程、增加转移成本、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三农”问题解决的非正常现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钻石  
本文根据中国特殊国情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型,选取深圳农民工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沿海地区对外来农民工的"吸力"下降和内地城市经济发展而形成的"拉力"上升共同引起了沿海地区农民工短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婧  纪志耿  
本文从斯科特的"生存伦理"视角入手分析当前的民工荒问题,认为生存取向的农民工着眼于预期收入和全年收入的最大化,而不是季节性收入和瞬时收入的最大化,选择在家乡附近或中西部地区就业谋生,而不是一如既往地选择东部迁移。要想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转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增强农民工失业时的抗风险能力,降低他们进城的准入成本、生活成本和迁徙成本。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长健  辛晨  
由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多种制度上的欠缺形成的"制度荒"是导致"民工荒"的根本原因,而由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实缺失形成的"权益荒"则是出现"民工荒"的直接原因。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工权益;加强劳动执法监督力度,并弥补《劳动法》相关规定;摆正政府地位,实现政府的有效监管;设立社会中间层,缓和农民工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矛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体欣  张琦  
我国当前的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传统农业生产部门生产率低于现代非农生产部门,农村劳动力流向非农部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不利于经营者进一步投资从而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制约了土地流转、集中,制约了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造成了社会福利损失。提出了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降低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成本,促进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