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3)
- 2023(10462)
- 2022(8293)
- 2021(7568)
- 2020(6223)
- 2019(14675)
- 2018(14530)
- 2017(27778)
- 2016(14847)
- 2015(16768)
- 2014(16660)
- 2013(16076)
- 2012(14281)
- 2011(12867)
- 2010(13130)
- 2009(12038)
- 2008(11717)
- 2007(10435)
- 2006(9424)
- 2005(8678)
- 学科
- 济(65726)
- 经济(65653)
- 管理(35902)
- 业(35173)
- 方法(28682)
- 企(26038)
- 企业(26038)
- 数学(25536)
- 数学方法(24982)
- 贸(23385)
- 贸易(23377)
- 易(22916)
- 中国(20762)
- 农(19157)
- 地方(13666)
- 业经(13582)
- 出(13413)
- 农业(12758)
- 财(12617)
- 学(12555)
- 理论(10721)
- 口(9960)
- 出口(9953)
- 出口贸易(9953)
- 制(9848)
- 发(9194)
- 关系(8796)
- 环境(8341)
- 城市(8150)
- 融(8105)
- 机构
- 大学(209998)
- 学院(209819)
- 济(88375)
- 经济(86472)
- 管理(76250)
- 研究(73902)
- 理学(65807)
- 理学院(65051)
- 管理学(63403)
- 管理学院(63083)
- 中国(54692)
- 科学(45946)
- 京(45278)
- 财(37323)
- 所(37155)
- 农(36660)
- 研究所(33884)
- 中心(32812)
- 业大(32084)
- 江(31609)
- 财经(29894)
- 农业(29099)
- 经济学(28594)
- 北京(28279)
- 范(27903)
- 院(27774)
- 师范(27556)
- 经(27287)
- 经济学院(25900)
- 州(25268)
- 基金
- 项目(143851)
- 科学(113090)
- 基金(105021)
- 研究(101838)
- 家(93191)
- 国家(92522)
- 科学基金(78673)
- 社会(65823)
- 社会科(62518)
- 社会科学(62500)
- 省(55515)
- 基金项目(54266)
- 自然(51150)
- 自然科(50068)
- 自然科学(50053)
- 自然科学基金(49132)
- 划(47449)
- 教育(47199)
- 资助(43990)
- 编号(40261)
- 重点(32906)
- 成果(32055)
- 发(31574)
- 部(31327)
- 创(29291)
- 课题(28770)
- 国家社会(28062)
- 科研(27523)
- 创新(27512)
- 教育部(26810)
共检索到314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新 王冬
当前由各级政府推动的高速城市化,已经造成土地和住房等城市要素价格的过快增长,而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因此:(1)农村劳动力城市化的边际成本,已经高于城市化的边际收益;(2)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在空间上的不匹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就业过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劳动密集型行业普遍缺乏创新能力,这会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边际收益小于城市化成本的趋势,使得刘易斯推-拉模型在中国失灵。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永华
民工荒并不说明中国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完毕,而是表示半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走到尽头。应对民工荒的根本举措是改变半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为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实质是改变低人权优势,调整农民工与所在地居民的利益关系,关键措施是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农民工的户籍迁入工作所在的城镇,使候鸟式的民工变为市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包小忠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①是早期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石之一,本文结合中国的现实对刘易斯模型做了改造,使其变成一个包括三个阶段的模型,在劳动力供给曲线表现为水平线之前还有一个阶段向右上方倾斜,如此,刘易斯模型就能够解释不久前中国出现的所谓“民工荒”问题。“民工荒”实际上是由于工资粘性造成的一种假象,刘易斯模型的基本思想并没有错误。对企业来说,提高农民工名义工资是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基本措施,本文也认为农民工工资提高是一件大好事,但部分没有能力提高工资水平的企业必须实施战略、战术的调整,甚至转进内地。
关键词:
民工荒 刘易斯模型 劳动力供给曲线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苏剑 盛磊
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经达到或通过了刘易斯拐点,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种产业结构使得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分化。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是我国产业结构特征在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反映,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产业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汤希 任志江
对刘易斯模型理解上的偏差,是造成21世纪以来因两次"民工荒"所引发学术界关于我国"刘易斯拐点"是否出现的众多争议的主要原因。出现"刘易斯拐点"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下降,二是农业工资水平显著上升。近年来的经验数据充分表明:我国确已进入这一拐点,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越过"刘易斯第一拐点",不仅意味着我国已从"第一次人口红利"阶段向"第二次人口红利"阶段转型升级,同时也由此为我们带来诸多重要的结论和启示。"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主要是由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不对称造成的。在我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秉谱 赵英霞
随着2004年珠三角地区"民工荒"的出现,国内学者对"刘易斯拐点"的研究越来越多。有的认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有的认为中国"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为时尚早。本文通过对中国"民工荒"本质和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现状对刘易斯模型做了改造,使其能更好的解释在中国农村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出现的"民工荒"现象。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民工荒 刘易斯拐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翟振武 杨凡
本文从人口波动的独特视角对"民工荒"现象作出了全新的解读。我国人口的波动使劳动年龄人口自身的结构发生剧烈的变动: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逐渐老化,年轻劳动力比例不断下降,而企业则坚持只使用劳动力最年轻时期的浪费型用工模式,导致年轻劳动力供需失衡;另一方面,每年新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迅速减少,破坏了企业每年劳动力更替的补给通道。高等教育的初次职业分流作用使本就日益减少的年轻劳动力中体力劳动者的数量进一步减少。所以"民工荒"问题并不主要是刘易斯拐点所描述的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减少的城乡间流动问题,而是由于人口波动和高等教育扩招造成年轻的体力劳动者规模整体减少的问题,是伊斯特林所描述的人口长波对经济社会影响...
关键词:
民工荒 刘易斯拐点 伊斯特林长波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柯龙山
农民工经济权力与工资水平的博弈是"民工荒"的问题所在。据此可知刘易斯模型是一个动态的水平面,而不仅仅是静态的水平线。中国的实际情况表明:刘易斯转折点将比预期提前到达,要求巩固民工权益保障的既定成效,产业结构优化与农民工职业培训相结合,适时适度调整计划生育人口政策。
关键词:
经济权力 工资水平 民工荒 刘易斯模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明 马文武
"民工荒"从表面来看是由于局部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导致的供不应求的短暂现象,但结合我国现阶段复杂的经济社会转型背景,"民工荒"产生和持续出现的缘由更多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诸如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城乡二元结构等的演变和调整相关。这正是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必然反映。今后,我们应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调整,积极发掘现有"人口红利",横向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纵向实现产业的垂直升级,改革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真正实现农村劳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民工荒 经济结构 理论模型 政策涵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柯龙山
农民工经济权力与工资水平的博弈是"民工荒"的问题所在,据此可知刘易斯模型是一个动态的水平面,而不仅仅是静态的水平线,中国的实际情况表明刘易斯转折点将比预期提前到达,要求巩固民工权益保障的既定成效,产业结构优化与农民工职业培训相结合,适时适度调整计划生育人口政策。
关键词:
经济权力 工资水平 民工荒 刘易斯模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东民 王德文 白南生 钱文荣 谢长青 周祝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华东
本文从微观角度考察农民工的劳动供给行为,认为“民工荒”现象是农民工在一定工资预期下的理性行为,并不意味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由于生活、教育、医疗等基本保障的需要,农民工还没有能力在劳动供给上自由选择,只有当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后,“刘易斯转折点”才会真正到来,经济增长方式才会发生根本变化。
关键词:
劳动供给 跨期替代 刘易斯转折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爱琦
浙江省是我国独立学院创办的先发地,独立学院"浙江模式"对我国独立学院办学影响较大。这一办学模式较好地坚持了独立学院办学公益性原则,办学质量有保证,办学规模扩张速度快,对母体高校的回报大,是当前我国独立学院主要的一种办学模式。但面对独立学院在新时期的发展,这一办学模式也同样暴露出办学条件不足、办学投入不足、办学体制不顺、办学特色缺乏、产权过户困难、发展空间堪忧、独立依附两难的问题,亟待寻找新的出路,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浙江省 评估 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道阳 王翠翠 陶沙
针对"智力-学业成就"差异模式在学习障碍鉴别中面临的局限,学习障碍鉴别的干预反应(Responsiveness-to-inteRvention,Rti)模式日益兴起。Rti模式经历了动态评估与功能性诊断、多层鉴别干预与多层服务提供、实践应用与认知神经科学论证等多种发展形态,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Rti模式也面临着学习障碍鉴别标准不清晰、干预效果不够显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Rti模式走向障碍鉴别与认知神经科学的整合、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融合是未来研究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学习障碍 RTI 阅读障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志敏 张明 司丹
1906年6月开工的新宁铁路可看作是PPP在中国的发端。PPP在中国的发展可概括为探索、试点、推广、调整与规制五个阶段。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将PPP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PPP在中国主要采用购买服务、特许经营、股权合作三种方式开展。中国PPP的发展面临诸多瓶颈与障碍。中国政府应积极应对这些瓶颈和障碍,努力营造出适合PPP发展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PPP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