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9)
- 2023(12877)
- 2022(10373)
- 2021(9754)
- 2020(8241)
- 2019(18797)
- 2018(18762)
- 2017(36377)
- 2016(19307)
- 2015(22023)
- 2014(21600)
- 2013(21681)
- 2012(19783)
- 2011(17990)
- 2010(18444)
- 2009(17922)
- 2008(17125)
- 2007(15174)
- 2006(13523)
- 2005(12379)
- 学科
- 济(92624)
- 经济(92525)
- 业(88856)
- 企(70891)
- 企业(70891)
- 管理(65969)
- 农(47352)
- 方法(42279)
- 数学(34637)
- 数学方法(34122)
- 农业(31206)
- 业经(30495)
- 财(25115)
- 中国(24790)
- 制(18793)
- 贸(18009)
- 贸易(17997)
- 务(17908)
- 财务(17871)
- 财务管理(17854)
- 技术(17677)
- 易(17648)
- 企业财务(16848)
- 策(16799)
- 划(15037)
- 体(14670)
- 理论(14562)
- 和(14415)
- 银(13171)
- 银行(13168)
- 机构
- 学院(287390)
- 大学(278622)
- 济(133849)
- 经济(131849)
- 管理(118303)
- 理学(102083)
- 理学院(101240)
- 管理学(99735)
- 管理学院(99234)
- 研究(93471)
- 中国(78376)
- 农(58927)
- 京(57929)
- 财(56900)
- 科学(52214)
- 所(46059)
- 财经(45663)
- 农业(44998)
- 业大(43954)
- 中心(43226)
- 江(42458)
- 经(41736)
- 研究所(41485)
- 经济学(40859)
- 经济学院(36900)
- 北京(36422)
- 经济管理(35097)
- 财经大学(33439)
- 州(32849)
- 院(32245)
- 基金
- 项目(186271)
- 科学(149757)
- 基金(139118)
- 研究(139088)
- 家(119957)
- 国家(118866)
- 科学基金(104056)
- 社会(93547)
- 社会科(88638)
- 社会科学(88615)
- 基金项目(72517)
- 省(71835)
- 自然(64859)
- 自然科(63495)
- 自然科学(63479)
- 自然科学基金(62442)
- 教育(62003)
- 划(58586)
- 资助(57352)
- 编号(55739)
- 成果(42993)
- 部(42976)
- 创(41224)
- 重点(41055)
- 发(40907)
- 业(40503)
- 国家社会(39896)
- 创新(37849)
- 教育部(37184)
- 课题(36731)
- 期刊
- 济(153178)
- 经济(153178)
- 研究(82722)
- 农(61357)
- 中国(55764)
- 管理(46440)
- 财(44582)
- 农业(42211)
- 科学(39800)
- 学报(37270)
- 业经(30815)
- 大学(30740)
- 融(29750)
- 金融(29750)
- 学学(29600)
- 技术(27741)
- 经济研究(23778)
- 财经(22965)
- 业(22932)
- 教育(21386)
- 问题(20480)
- 经(19967)
- 世界(18252)
- 技术经济(17910)
- 贸(15681)
- 统计(15341)
- 农村(14923)
- 村(14923)
- 农业经济(14623)
- 策(14264)
共检索到430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文龙
从沿海蔓延到内地的日益严峻的民工荒与国内日趋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预示着中国经济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它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刘易斯拐点提供的历史机遇,积极促进中国农业生产模式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现代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就可能进一步恶化,城乡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现代化努力也将可能功亏一篑;如果能够抓住刘易斯拐点提供的历史机遇,克服各种转型挑战,积极地创造条件顺利地实现中国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就能逐步缓解中国的粮食安全危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大兴
选取中国31省市1978—2012年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本文估计了农业生产率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贡献及对未来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控制实际固定资本、农业机械总动力等要素投入和生产条件的影响后,农业全要素年均增长率仅为0.53%;(2)实际固定资本、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等工业投入的增加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大约是农业技术进步影响的2.87倍;(3)未来20年内,保持现有要素变化率不变,如果农业全要素增长率增加23%,便可维持95%的粮食自给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大林
本文在论述了中国农业用水危机的现状和分析中国未来粮食供给的变动趋势及粮食增长对水的需求后。提出了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和水问题的对策:全面节水,充分利用降水,加强科研和管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颖 田维明 张宁宁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加入WTO后扩大农产品市场开放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农产品进口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扩大农产品出口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中国政府实施的农业税减免、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等多项强农惠农政策以及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大幅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扩大农产品进口对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的不利影响。这意味着,可以借助于一些非贸易措施缓解扩大农产品市场开放可能带来的消极效应,或强化其积极效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龚永红 陈晓斌
湖南省新化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总人口134万,其中农业人口118万,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常规水稻优质良种繁育基地县、农作物种子基地县和粮食储备基地县、湖南省玉米生产基地和双季稻田成建制亩产过吨粮县。全县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70万亩左右,粮食作物面积130万亩,其中水稻面积近80万亩。近年来,新化县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积极实施"农业稳县"战略,以发展粮食生产为主线,狠抓耕地抛荒整治和"单改双",全面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敬忠 安苗
目前学者对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主要是从国家宏观视角进行阐述的,将粮食生产最重要的主体——农民排除在了分析范畴之外,同时也隐藏了许多值得重新审视的问题和误区:国家的粮食安全是否等于农民的粮食安全;国家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对农民种粮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粮食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与科技产品的投入能使农民增加收入吗?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或去小农化趋势必然是好的选择吗?农户农业生产行为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吗?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的粮食安全策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粮食安全 农户行为 社会学视角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沈尤佳
探讨粮食安全,不应只关注耕地、劳动力的投入不足,还应关注农业生产方式。乡村工业化的集体模式被彻底否定,中西部工业化终结;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跨区域务工,无法兼顾农业;耕地的集体所有权受到县以上地方政府的侵蚀,耕地流失;集体经济的衰落导致投入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和耕地不足;大资本兼并土地。这些都导致了粮食安全问题。农业雇工只能获得劳动报酬,低于工业雇工的劳动报酬,从而出现农业雇工荒;资本看中的是土地的非农用途,致使耕地流失更迅速,而组建合作社才是正确的途径。合作社既可以有效地避免耕地非农化使用,又可以有效地调动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
关键词:
粮食危机 乡村集体经济 资本化 合作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刘艳
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还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从而巩固中国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粮食安全 保障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铮
世界粮农组织(FAO)对于"粮食安全"的衡量标准有三:一是国家粮食的自给率必须达到95%以上;二是年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以上;三是粮食储备应该达到本年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振伟
世界粮食危机预示着高粮价时代的到来,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粮食安全。全球人口膨胀和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打破了供需之间的平衡,而美国推行的生物燃料政策和美元霸权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因此,美国要为世界粮食危机的加剧负主要责任,但美国同时也是世界粮食危机的最大受益者,国际粮价的高涨体现了美国粮食武器的威力。面对形势严重的世界粮食危机,中国应该保证自给自足,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美国 中国 生物燃料 粮食寡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风田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梅方权 聂凤英
粮食安全模式反映了国家粮食安全的总体特征。有四种安全模式可供选择:自给模式、贸易模式、自给为主模式和贸易为主模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模式的选择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尽管贸易模式有种种可计量的效益,但是考虑到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以国内资源为主满足对粹对粮食的需求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当然,模式的选择和同一模式下具体目标的确定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贸易条件的改变,二者都将发生一定的变化。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勤
从英国圈地运动开始,以破产的农民与手工业者为代表的农业人口呈现规模性转移,其转移路径与模式选择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以英国、法国、美国、德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农业人口转移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农业人口转移前各国资源禀赋条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选取8个指标,进行粮食安全风险评价聚类分区。选取风险评价指标,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典型模式存在的粮食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从粮食安全风险规避角度结合中国新常态国情和城镇化建设目标,提出对国外农业人口转移模式的思考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万江
中国实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政策以来,农业转型向纵深发展,粮食生产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并经历了"V"形变化轨迹。本文构建一个粮食产量增量贡献率分析式,从时间、空间和品种三维角度综合分析粮食产量增量变化,结果表明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泛力,三种区域布局变化的交集位于沿海地区并出现粮食减产过速,关键是稻谷这种高产品种下降过快,这将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持续性并将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潜在性隐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洋
气候环境变化使得不确定性因素在农业生产中频繁出现,为了达到农业生产目标,当前在发展中国家中流行采用基于参与国际贸易的方式来克服粮食短缺问题。文章研究目的是探讨农业生产者如何影响粮食安全,对往年文献中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关系的研究提出不同意见,并引用农业推广项目方法来应对这些挑战。针对有关农业产量增长、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影响因素的描述,文章还涉及与农业产量增长息息相关的贫困和性别平等问题。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者只能通过必要机制才能享受到全球农业贸易给他们带来的收益所得,针对性别平等问题的农业推广项目可以帮助他们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粮食安全 性别平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