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0)
2023(8407)
2022(6449)
2021(5827)
2020(4778)
2019(11056)
2018(11318)
2017(21917)
2016(11968)
2015(13715)
2014(13830)
2013(13246)
2012(11642)
2011(10502)
2010(10737)
2009(9884)
2008(9580)
2007(8498)
2006(7694)
2005(7097)
作者
(36307)
(29941)
(29817)
(28442)
(19243)
(14235)
(13492)
(11701)
(11623)
(10632)
(10271)
(10247)
(9821)
(9583)
(9515)
(9428)
(9107)
(8746)
(8716)
(8683)
(7570)
(7498)
(7338)
(7056)
(6757)
(6740)
(6669)
(6580)
(6188)
(5969)
学科
(53226)
经济(53164)
管理(30898)
(29112)
方法(23264)
(22406)
企业(22406)
数学(20964)
数学方法(20441)
中国(17748)
(14531)
业经(11552)
地方(11307)
(11066)
农业(9860)
理论(9254)
(8865)
(8322)
(8070)
城市(7854)
(7458)
贸易(7452)
(7168)
环境(7012)
(6726)
银行(6698)
产业(6677)
技术(6546)
(6539)
金融(6538)
机构
大学(171024)
学院(170818)
(66326)
经济(64704)
管理(63238)
研究(60635)
理学(54529)
理学院(53888)
管理学(52388)
管理学院(52130)
中国(44472)
科学(39757)
(37827)
(31655)
(31138)
研究所(28539)
(28253)
业大(27713)
中心(26932)
(26175)
农业(25146)
北京(23659)
(23038)
师范(22709)
(22664)
财经(22585)
(20931)
(20609)
经济学(20584)
技术(19654)
基金
项目(118302)
科学(93074)
基金(85895)
研究(81368)
(76956)
国家(76412)
科学基金(65321)
社会(51660)
社会科(48916)
社会科学(48898)
(46591)
基金项目(44661)
自然(44254)
自然科(43321)
自然科学(43307)
自然科学基金(42495)
(40025)
教育(38121)
资助(36071)
编号(32198)
重点(27256)
(25685)
成果(25350)
(24991)
(24033)
课题(23444)
计划(22928)
科研(22627)
创新(22514)
国家社会(21533)
期刊
(72907)
经济(72907)
研究(49854)
中国(35021)
学报(29944)
(29373)
科学(27913)
管理(24603)
大学(22650)
学学(21425)
(20595)
农业(19943)
教育(19703)
技术(16386)
(13684)
金融(13684)
经济研究(12319)
业经(12102)
财经(11042)
问题(11040)
(10918)
统计(9888)
(9588)
(8934)
(8653)
技术经济(8393)
业大(8330)
现代(8293)
(8122)
科技(8075)
共检索到252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永华  
民工荒并不说明中国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完毕,而是表示半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走到尽头。应对民工荒的根本举措是改变半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为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实质是改变低人权优势,调整农民工与所在地居民的利益关系,关键措施是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农民工的户籍迁入工作所在的城镇,使候鸟式的民工变为市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新  王冬  
当前由各级政府推动的高速城市化,已经造成土地和住房等城市要素价格的过快增长,而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因此:(1)农村劳动力城市化的边际成本,已经高于城市化的边际收益;(2)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在空间上的不匹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就业过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劳动密集型行业普遍缺乏创新能力,这会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边际收益小于城市化成本的趋势,使得刘易斯推-拉模型在中国失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伟波  向明  范红忠  
德国的城市化采用了以大城市为核心、建立互补共生的区域城市圈的模式。在城市圈内,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中小城市是城市体系中的主体。德国的这种城市化模式保证了低房价,减少了居民上下班通勤时间和成本,完善了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保持和发展了各城市独特的城市文化,形成和发展了多样化的旅游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简新华  刘传江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是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也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其特点,接着考察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四种模式的特征、成因及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城市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有益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盛广耀  
认为城市化所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关键不在于城市化本身,而在于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否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不同的城市化模式所产生的资源环境效应是不同的,它受到发展理念、环境政策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粗放型的城市化模式在经济发展中加大了资源环境消耗的强度和数量,而集约型的城市化模式则降低了资源环境消耗的强度和数量,有利于在经济发展中处理资源环境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盛广耀  
城市化模式是城市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对国内关于城市化模式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从城市化模式的概念内涵、研究视角、影响因素、国外城市化模式的总结和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等方面,综述了城市化模式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翠红  洪银兴  
当前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仍待转移和城市"民工荒"问题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出现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农民工权利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分不开。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背景下,要妥善解决上述矛盾,应当着重促进农民工素质的提升并且加强农民工的权利保障,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尚启君  
在理论上,为了节省运费,工业企业内在地要求集中布局,这使大城市化成为城市化模式的主导形式。工业大规模集中布局之处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降水充沛、地势平坦、靠近沿海。一个国家难以改变的自然地理条件基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城市化模式。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我国可划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应重点发展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从总体上看,我国由于适宜工业大规模集中布局的区域非常稀缺,不宜发展过多的超大城市和密集的城市群。要促进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造共享工业集中布局稀缺区域的体制环境;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跨省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媛  安树伟  
劳动力迁移从微观方面分析是一种个体决策过程,从宏观方面分析就是城市化渐进的过程,两者是同一现象在微观和宏观中的不同表现。本文利用局部调整——自适应期望综合模型分析城市化水平与非农化产值两者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非农化对城市化短期影响较小,长期影响效果却非常显著。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非农化的响应较慢,存在滞后性。当前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是城市化水平短期内不能适应非农产业发展时呈现出的一种短期、局部性现状,具有结构性失业的特点,并不会长久存在。其解决思路在于缩短农民迁移过程中的滞后性,同时促进农民工向合法性永久迁移者转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智刚  周素红  
研究目的: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剖析目前在快速城市化地区普遍存在的5种土地开发模式,分析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案例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开发模式的多元化是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传统的土地使用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研究结论:尽快统一对集体用地流转的管理思路,加强流转环节的税费管理,防止政府土地收益的进一步流失,强化政府的统筹作用,充分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城市用地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智环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从一般性来看可选择特大和大城市发展模式、中等城市发展模式、县城发展模式和建制镇城市化模式。但西部地区最好是选择以县城为重点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是由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历史状况、区域分工特点和西部地区的经济与政治条件决定的。为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应采取各种有效办法促进西部地区县城城市化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敏,顾朝林  
“苏南模式”和“珠江模式”分别为我国江苏南部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同时也代表了我国两种典型的农村城市化模式。文章首先探讨了“苏南模式”和“珠江模式”的农村城市化特征和趋势 ,然后从乡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角度对两种模式下农村城市化的机制进行比较分析 ,最后提出了这两种农村城市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旭  
芝加哥学派所推崇的城市化模式是以商业核心区为基础,外缘地带分布着工业和不断向外扩展的居民区,但以洛杉矶为代表的一大批后工业化城市很难套用芝加哥模式,于是近年来出现了洛杉矶学派,并对在20世纪城市研究中几乎一直居支配地位的芝加哥学派提出挑战。对城市化模式方面的这些突破立即引起了美国学术界的关注,进而形成一场多学科参与的学术讨论。本文对这场讨论做了概要的介绍,以便于我们及时跟踪国外学术界的前沿性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