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8)
2023(11727)
2022(9462)
2021(8243)
2020(6974)
2019(15922)
2018(15733)
2017(30463)
2016(16623)
2015(19076)
2014(19528)
2013(19282)
2012(18109)
2011(16599)
2010(17039)
2009(16037)
2008(15834)
2007(14516)
2006(13069)
2005(11955)
作者
(50887)
(42710)
(42699)
(40825)
(27306)
(20356)
(19494)
(16570)
(16145)
(15079)
(14688)
(14179)
(13723)
(13515)
(13401)
(13397)
(12824)
(12536)
(12315)
(12231)
(10656)
(10554)
(10418)
(9845)
(9807)
(9654)
(9357)
(9289)
(8599)
(8501)
学科
(95214)
经济(95129)
管理(43627)
(41721)
方法(33287)
(31140)
企业(31140)
数学(29436)
数学方法(29230)
中国(25560)
地方(23603)
(22821)
业经(18070)
(17833)
(16433)
农业(15494)
地方经济(14214)
(13953)
(12974)
贸易(12968)
(12436)
环境(12389)
(12025)
(11988)
金融(11986)
(11826)
(11523)
银行(11495)
(11000)
产业(10648)
机构
大学(255062)
学院(253781)
(116342)
经济(113938)
研究(93365)
管理(92411)
理学(78658)
理学院(77682)
管理学(76336)
管理学院(75858)
中国(68629)
科学(55801)
(54472)
(49987)
(47975)
(43810)
研究所(43475)
中心(41751)
财经(39967)
(39279)
经济学(37862)
业大(36681)
(36128)
北京(34552)
农业(34318)
(34195)
经济学院(33930)
师范(33897)
(32901)
(30759)
基金
项目(162825)
科学(127698)
研究(118228)
基金(118096)
(103510)
国家(102335)
科学基金(86453)
社会(77660)
社会科(73475)
社会科学(73451)
(62902)
基金项目(62312)
自然(53465)
教育(53055)
(52857)
自然科(52172)
自然科学(52155)
自然科学基金(51199)
资助(47710)
编号(47049)
成果(38738)
(37232)
重点(36961)
(36004)
课题(32980)
国家社会(32877)
(32547)
教育部(30808)
科研(30562)
创新(30525)
期刊
(137026)
经济(137026)
研究(80251)
中国(48469)
(40911)
学报(39588)
(38526)
科学(36669)
管理(33538)
大学(29758)
学学(28181)
农业(27139)
(22976)
金融(22976)
经济研究(22671)
教育(22174)
技术(21843)
财经(20817)
业经(20123)
问题(19681)
(18128)
(14565)
技术经济(14493)
(13596)
世界(13255)
统计(13101)
现代(12210)
(12103)
商业(12080)
国际(11759)
共检索到388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敬  章铮  
本文根据中国民工城市化的实际情况,将托达罗模型发展为民工家庭年龄结构-生命周期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民工家庭城市化的条件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表明:第一,为了达到在城镇定居的最低限度经济条件,民工夫妻婚后至少需要连续工作21年,这意味着民工至少工作到45岁左右才有足够的收入完成城市定居过程,而目前中国绝大多数民工面临着中年(40岁以上)失业威胁,这成为民工城市化的主要障碍;第二,实际工资的持续缓慢提高会大大缩短民工城市化的最低工作年限;第三,非独生子女民工家庭城市化的难度要比独生子女民工家庭大得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雪霖  
在快速的城市化背景下,江汉平原却形成了高比例的新三代家庭结构,挑战了主流的西方现代化家庭理论的普适性,需要给予新的解释。新三代家庭结构具有家庭结构的时空分离、年轻媳妇占主导和代际不平衡等特征。村庄内部的进城竞争、城市化的中国道路和家庭内部的代际压力转移共同形塑了新三代家庭结构。在社会阶层分化并固化的趋势下,新三代家庭结构有助于城市化竞争和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但同时又是以代际剥削为代价的。生活在村中的中年人承受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面临生存危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肖经建  
由于开放搞活的深入,人们的家庭收入通过各种渠道急遽增加:购买股票,第二职业,改行经商,海外淘金等等。收入增加了,还要过那种八点上班五点下班的生活吗?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各地不同,造成不同地方,不同行业的工资率差异很大。这种情况会影响到这些人们的时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北京市老年学会(家庭养老与社会化服务)课题组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职工养老保险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城镇地区老有所养的问题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这些进步还只是初步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高龄人口的大幅度增加,老年人口的诸如家庭照料与社会化服务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据统计,1994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2.5%,与1990年相比增加35万多人。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老年人群体的日益庞大,无疑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它给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人们越来越关注,家庭与社会在照料和赡养老年人方面如何保持一种合理的平衡。家庭养老的传统与急剧变迁的社会观念之间的矛盾使我们认识到,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老龄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老年人供养体系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必不可少的问题之一。全国1亿多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不仅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对“老有所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该看到,在大多数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的同时,也有一部分老年人由于经济收入水平低、年纪大、身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艳梅  张红丽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家庭部门成为CO_2排放的重要增长点。本文在计算2000-2012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港、澳、台、西藏外)家庭CO_2排放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模型分析了城市化对其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城市化发展促进了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家庭CO_2排放的增加,但是区域差异较大。城市化水平对家庭直接CO_2排放影响程度高的省份,集中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如上海、黑龙江和吉林等;城市化水平对家庭间接CO_2排放影响程度高的省份,集中在东部地区,如上海、北京、浙江和广东等;影响程度中等和低的省份主要交错分布在中国中部、西部地区,如宁夏、贵州以及安徽;2进一步从消费支出弹性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艳平  
本文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家庭化与非家庭化流动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化与非家庭化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与非家庭化流动相比,家庭化流动有助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家庭化农民工在工作强度维度的融入程度最高,其次是身份认同和心理融入维度,在经济整合和社会参与维度的融入程度较低;年龄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消极影响,农民工自身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所从事的职业、社会网络对其城市融入也具有一定影响,而是否有稳定的住所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金宝  
2011年清华大学中国金融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三次消费金融调研工作。本文就城市居民家庭经济条件和储蓄行为、家庭拥有住房和养老金账户状况,择要介绍了调研所获得的一些成果。调查表明:家庭储蓄的动机主要为应对突发事件和医疗支出、子女教育和养老,家庭储蓄多少和储蓄的稳定性显著地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低收入家庭的储蓄较少,养老金账户的额度和拥有率都很低,没有住房且缺少金融知识。这使得这部分家庭容易受不利因素影响而陷入经济困境。如何向低收入家庭提供金融教育和服务,改善他们的经济和金融条件,恐怕是今后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华  
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家庭决策决定农民工的转移方式。分析表明,从业技能、工作稳定性、经济收入、住房、社会交往圈子等因素严重制约农民工家庭的城市融入程度。因此,政府部门应主动转变管理理念,大力提高农民工家庭的经济收入;强化职业培训,着重提升农民工家庭的就业能力;重视子女教育,着力培养农民工家庭的市民素质;改善居住条件,不断增强农民工家庭的城市融入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全  
"家庭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的基础社会单元,家庭在城乡社会转型中的结构、目标、秩序等发生多维裂变重组,城乡之间的"进""退"表征在家庭内部代际间不断展演。研究以城市化中极具转型张力的拆迁家庭为个案经验,通过对其代际关系的切入分析,发现父代在地利显化中主导了家庭资源配置权,而子代则在"社—家"双重结构性关系中形塑了弱主体性。家庭城市化单元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中分化为三种代际互动模式:代际冲突型、代际均衡型和代际博弈型,而代际关系则在共同的家庭发展目标中实践了"三代一体"的团结型代际妥协。家庭城市化单元理性秩序的形成,其背后是个体、家庭之于宏观社会结构现代化转型下的策略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农民工举家外出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流动模式对农民工年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越接近举家外出,农民工家庭在城市的消费支出越大,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替代效应并不强。研究的政策含义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农民工举家外出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流动模式对农民工年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越接近举家外出,农民工家庭在城市的消费支出越大,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替代效应并不强。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要通过释放农民工需求来扩大内需必须切实解决农民工持久性迁移特别是家庭持久性迁移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荣明  
流动家庭化已成为当前我国人口流动的重要形式。本文利用2012年人口流动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农民工流动家庭化对其城市融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民工流动家庭化会促进其参加当地活动,更能增强心理融入程度,并且可以增强其经济上的融入能力,但是农民工家庭化流动会降低其城市居留意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书芝  陈成文  
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水平存在区域差异,省内迁移家庭城市融入水平高于跨省迁移家庭,中小城市移民家庭的城市融入水平高于发达城市移民家庭。中小城市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构成较为单一,发达城市乡城移民家庭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构成较为复杂。研究认为,一方面应继续加强有效的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变革;另一方面也应促成合理的迁移模式——就近进城,扶助乡城移民家庭稳定居留城市,才能使其有效融入城市,并提升城市化质量与水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金宝  
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支出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旅游者的经济条件、人口特征和行为特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国内现有的研究由于多采用宏观数据,缺少描述旅游者人口和行为特征的微观数据,对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有失偏颇。文章采用2010年对中国24个城市的居民家庭进行调查收集到的旅游消费数据,综合考虑家庭的经济条件、人口特征和行为特征,以家庭为单位,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定量研究了影响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除家庭资产和收入外,家庭对收入的预期显著影响家庭的旅游消费,这解释了旅游产业对宏观经济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廖理  张金宝  
消费金融调研是获得消费金融研究数据的一个重要途径。清华大学在2010年开展了面向全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消费金融调研。本文择要介绍了本次调研的一些成果,包括居民家庭的资产负债情况、家庭的收支状况、家庭的投资和借贷行为,以及家庭其他方面的理财意识和行为等。最后,根据调研结果对我国城市居民家庭金融的几个特点进行了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