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9)
- 2023(7475)
- 2022(6422)
- 2021(6016)
- 2020(5316)
- 2019(12503)
- 2018(12391)
- 2017(24659)
- 2016(13786)
- 2015(15541)
- 2014(15838)
- 2013(15959)
- 2012(15041)
- 2011(13562)
- 2010(13503)
- 2009(12538)
- 2008(12687)
- 2007(11730)
- 2006(9822)
- 2005(8975)
- 学科
- 济(58677)
- 经济(58616)
- 业(37417)
- 管理(36510)
- 方法(31265)
- 数学(28350)
- 企(28233)
- 企业(28233)
- 数学方法(28098)
- 农(17952)
- 财(15181)
- 中国(14680)
- 学(12751)
- 农业(11433)
- 贸(11385)
- 贸易(11384)
- 易(11075)
- 业经(10449)
- 制(10405)
- 地方(9971)
- 务(9717)
- 财务(9697)
- 财务管理(9670)
- 企业财务(9214)
- 银(8866)
- 银行(8838)
- 融(8740)
- 金融(8738)
- 行(8390)
- 和(8252)
- 机构
- 大学(202613)
- 学院(200927)
- 济(85288)
- 经济(83538)
- 管理(75932)
- 研究(68847)
- 理学(66109)
- 理学院(65343)
- 管理学(64165)
- 管理学院(63785)
- 中国(51805)
- 科学(43471)
- 京(42242)
- 农(41194)
- 财(38265)
- 所(36320)
- 业大(33532)
- 研究所(33219)
- 农业(32895)
- 中心(32297)
- 财经(31202)
- 江(30349)
- 经(28446)
- 经济学(27162)
- 北京(26127)
- 范(25405)
- 师范(25100)
- 经济学院(24835)
- 院(23924)
- 州(23426)
- 基金
- 项目(134866)
- 科学(105463)
- 基金(99054)
- 研究(94668)
- 家(87618)
- 国家(86940)
- 科学基金(73094)
- 社会(60252)
- 社会科(57121)
- 社会科学(57100)
- 基金项目(52626)
- 省(51868)
- 自然(48372)
- 自然科(47251)
- 自然科学(47231)
- 自然科学基金(46413)
- 划(44456)
- 教育(43925)
- 资助(41524)
- 编号(38021)
- 部(30996)
- 成果(30877)
- 重点(30633)
- 发(28304)
- 创(27320)
- 科研(26746)
- 教育部(26217)
- 创新(25624)
- 课题(25515)
- 性(25505)
共检索到288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迎军
我国民工"流动"自1992年"民工初潮"至2004"民工高潮"止,已进入到拉尼斯—费景汉(Ranis-Fei mod-el)理论(以下简称"拉—费理论")转移的第二个阶段。其中每一次的起伏变化都直接影响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2004年以后,民工"流动"逐渐趋于平稳,粮食价格也开始出现"温和型"上涨趋势。本文试以灰色相对关联度为工具,结合我国1978~2014年粮食价格波动指数,粮食产量增长、人口数和第一产业比重等数据,揭示民工"流动"与粮食价格波动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
民工“流动” 粮食价格 关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瑞娜
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全球粮食价格,但塑造市场结构的主导权力限制着供求关系并决定了全球粮食市场价格的长期趋势,把握住塑造粮食市场结构主导权力的特征及其目的,就能判断出全球粮食价格趋势的基本走向。全球粮食市场中最有竞争力的主体可以凭借对国内市场结构的塑造并通过国家权力将这种市场结构推广到世界市场中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目前全球粮食市场体系中的主导权力是美国的私营资本。私营资本对垄断利润的追求主导着目前全球粮食市场的基本走向,因而全球粮食市场价格呈现出一种持续的高位震荡局面。
关键词:
粮食价格 粮食制度 市场供求 私营资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海兵 王树娟
粮食价格指数是衡量粮食价格变化的重要指标。由于国内外粮食价格指数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单独预测国内粮食价格是可行的。本文在综合运用移动平均法和回归分析法的基础上,对"十三五"期间国内粮食价格指数进行了预测,并通过综合法得出最终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中国未来五年粮食价格指数为103.9,变化幅度较小。
关键词:
粮食价格指数 “十三五”预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婵娟 徐学荣
本文基于2003年1月至2015年7月我国粮食价格指数月度数据,采用通径分析法实证分析了生产成本、市场需求、金融因素、国际市场以及政策五个因素对粮食价格的直接作用效果和间接作用效果,并通过构建VAR模型,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探究各个影响因素对粮食价格的动态冲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需求、货币供应量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价格有正向直接影响;成本、国际市场谷物价格、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对粮食价格有负向直接影响。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稳定粮食价格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宏亮 黄太洋
文章基于2000~2010年我国粮食月度价格数据,运用ARCH类模型分析了我国粮食总价格的波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粮食总价格波动在总体上存在着ARCH效应和"杠杆效应",正向冲击所带来的粮食总价格上涨比同样程度负的冲击所带来的粮食总价格下降引起的价格波动要更大。同时,我国粮食总价格波动与货币增长率、美元贬值呈显著正相关,但货币增长率变动对粮食总价格波动的影响远大于汇率变动对粮食总价格波动的影响。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波动 ARCH类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学真 公茂刚 吴石磊
本文将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并且考虑了恐慌性购买和煽动远景悲观预期的热钱大举进入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系统地考察了各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各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前期粮食价格波动、粮食供给波动、粮食需求波动和热钱波动。其中,粮食市场基本面因素的波动,即粮食供给波动和粮食需求波动是主要原因,且相对来说,粮食供给波动的影响更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冯云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保障,是人民生活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价的频繁波动影响了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笔者运用ARCH(p)类模型,通过对中国1978年~2000年间物价波动指数进行回归分析,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粮价波动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价波动 ARCH(p)类模型 波动指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崇总
粮食价格波动的供求分析●冷崇总①邢英波:《吉林省粮食价格现状与对策》,《价格辑刊》1996年第12期。②燕泽英:《食价格下降的原因及趋势预测》,《河北综合经济》1997年第6期。一、粮食价格波动及其危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价格与其市场供求之间存在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姚靖
目前世界范围内粮食供求基本面相对脆弱,诸多粮食种类产需紧张,区域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粮食价格一直相对偏高。此外,由于供需错配、区域性冲突、货币价格波动、能源价格变化等,致使国际粮食价格波动较大。近些年来,中国粮食供给稳定、库存丰盈,国际粮食价格变动对国内粮食安全影响程度相对较低,但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对外依存度较高且市场化程度高的粮食往往会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供应安全等易受影响。针对国际市场存在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中国应从国内供应入手,着力提高粮食保供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同时防止国外的输入性风险,提升粮食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扩大粮食领域的国际合作面,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关键词:
国际粮价 价格波动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光泗 曹宝明 马学琳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利用BEKK模型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未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但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协整程度逐渐增强;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效果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中国粮食市场开放强化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世一
研究粮食价格的传导机制,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状态稳定至关重要。本文运用STL-NAR组合模型在价格分量基础上对四种粮食(稻谷、玉米、大豆、小麦)价格进行预测,采用符号动力学将粮食价格涨跌描述为不同的价格状态。同时,运用隐马尔科夫链模型构建了粮食价格与粮食安全的状态转移矩阵。研究结果表明,STL-NAR模型对稻谷、玉米、大豆和小麦价格具有良好的预测性。预测结果显示:2024年稻谷价格呈小幅上涨趋势,小麦价格呈倒“V”型趋势,玉米和大豆价格呈下降趋势。粮食安全稳定程度与价格传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两者并不完全一致。当粮食安全稳定时,价格传导相对顺畅,粮食价格往往呈下降趋势;而当粮食安全的稳定性与粮食价格传导受阻时,则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调控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和粮食价格稳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国安 王颖 龚波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与国际粮价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稻谷产量的IMF2分量、小麦产量的IMF3分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价格波动分量存在负相关性;玉米产量与其国际价格的IMF2波动分量在2007年前呈负相关性,之后呈现正相关性;大豆产量与其国际价格之间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为此,政府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新型价格支持体系以减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国际价格 产量 波动相关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国安 王颖 龚波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与国际粮价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稻谷产量的IMF2分量、小麦产量的IMF3分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价格波动分量存在负相关性;玉米产量与其国际价格的IMF2波动分量在2007年前呈负相关性,之后呈现正相关性;大豆产量与其国际价格之间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为此,政府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新型价格支持体系以减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国际价格 产量 波动相关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国安 王颖 龚波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与国际粮价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稻谷产量的IMF2分量、小麦产量的IMF3分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价格波动分量存在负相关性;玉米产量与其国际价格的IMF2波动分量在2007年前呈负相关性,之后呈现正相关性;大豆产量与其国际价格之间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为此,政府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新型价格支持体系以减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国际价格 产量 波动相关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林林 金彦平 张安良
粮食价格作为百价之基,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深入研究粮食价格的波动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为我国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提供思路。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特点,并采用灰关联法测度了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之后得出结论如下:国内粮食价格波动主要受到国内成本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和国际市场粮价的影响,而粮食供给量与需求量并不是导致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波动 影响因素 灰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