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0)
2023(12368)
2022(10452)
2021(9454)
2020(8060)
2019(18249)
2018(17694)
2017(34281)
2016(18181)
2015(20649)
2014(20305)
2013(20282)
2012(19323)
2011(17642)
2010(18216)
2009(17439)
2008(16693)
2007(15406)
2006(13680)
2005(12590)
作者
(52994)
(44275)
(44241)
(42186)
(28266)
(21174)
(20237)
(17035)
(16648)
(15685)
(15205)
(14835)
(14187)
(14112)
(14034)
(13829)
(12997)
(12974)
(12806)
(12798)
(11116)
(10756)
(10689)
(10229)
(10133)
(10055)
(9711)
(9671)
(8888)
(8865)
学科
(95296)
经济(95214)
管理(55129)
(53737)
(44909)
企业(44909)
方法(35534)
数学(31213)
数学方法(30973)
(28705)
金融(28703)
中国(27950)
(26823)
银行(26797)
(25924)
地方(23857)
(22933)
(20647)
(20235)
业经(19359)
(17630)
技术(15512)
(14982)
贸易(14970)
(14468)
农业(14229)
(14210)
财务(14183)
地方经济(14148)
财务管理(14141)
机构
大学(266997)
学院(266543)
(124659)
经济(122181)
管理(99806)
研究(93729)
理学(84515)
理学院(83588)
管理学(82397)
管理学院(81874)
中国(78088)
(57843)
(55051)
科学(53155)
(47657)
财经(45492)
中心(44705)
研究所(42887)
(41925)
(41196)
(41037)
经济学(40682)
经济学院(36606)
业大(35784)
北京(35180)
财经大学(33661)
(33091)
(32912)
(32877)
农业(32756)
基金
项目(167449)
科学(131734)
研究(124538)
基金(121262)
(104410)
国家(103531)
科学基金(88490)
社会(81456)
社会科(77382)
社会科学(77361)
(65703)
基金项目(63614)
教育(55865)
(54271)
自然(53808)
自然科(52597)
自然科学(52582)
自然科学基金(51662)
编号(49633)
资助(49504)
成果(41201)
(38127)
重点(38042)
(37515)
(37255)
创新(35129)
课题(34523)
国家社会(34264)
教育部(32518)
(32174)
期刊
(141872)
经济(141872)
研究(85615)
中国(53190)
(45979)
(41801)
金融(41801)
(37942)
学报(37719)
管理(37576)
科学(34807)
大学(28846)
学学(27321)
农业(24315)
经济研究(24150)
财经(23750)
技术(23205)
教育(23082)
(20514)
业经(20422)
问题(18141)
技术经济(15806)
(14426)
统计(14077)
理论(13631)
(13354)
(13007)
国际(12943)
世界(12940)
商业(12879)
共检索到417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棉阳  
民国时期存在两种金融监管制度,即1927年前的市场化监管制度和国民政府时期的行政化监管制度。新比较经济学给出的分析框架可以考察民国时期金融监管的演进:民国金融业的初始状态处在制度可能性曲线的独立执法状态,随着北京政府对金融业逐渐失控,金融业进入私人侵占的私立秩序状态,导致了金融业的混乱。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逐步确立政府统制的行政化监管制度,此种制度因降低了市场化监管制度下私人侵占而导致的高额损失,有利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抗战以后,国民政府对金融业实施严厉管制,金融业进入国家专制状态,因政府专制引致的社会损失不断增大,以致金融监管完全失灵,金融经济因之全盘崩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  刘社芳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不断发展背景下 ,通过研究开放环境下经济模型和历史数据 ,以及对新加坡、墨西哥和泰国金融开放实践比较分析 ,揭示了金融开放对经济发展的正负两方面效应 ,从制度经济学视角解释了金融开放的影响。面对中国金融业国际开放 ,既要抓住金融发展的大好机遇 ,同时需要加快金融制度改革 ,严格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海二  张晋芳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面对各种互联网金融业态争相涌现,政府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态度,但在2014年"两会"后则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以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指出如果放任互联网巨头开展互联网金融,可能会导致互联网超额利润和金融超额利润的叠加,从而引起新的社会不公。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鼓励有序竞争,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尹久  
日本的金融自由化导致日本金融监管的失败给人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日本的金融监管为什么在金融自由化的冲击下遭到了失败?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吗?我国的金融体制和监管制度与日本有许多相似之处,是否一定会遭到同样的失败?是否一定要和日本一样,“亡羊补牢”、积重再返?本文对上述问题作了尝试性的解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  赵少钦  
2010年7月美国发布的《多德-弗兰克法案》是新世纪美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重要的金融改革法律,是美国反思金融危机的金融监管改革成果。美国金融监管政策导向从危机前的"自由主义"转向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但新法案透露出的改革趋势并非是对混业经营模式和金融创新的否定和扬弃,而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机制,为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套更为完善和审慎的风险管理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保刚  李谨  张紫薇  
金融监管从实质上看是一种政府管制,目的在于防范金融市场失灵,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是金融监管的内在原因,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及产生的影响正是对内在原因的外在反映。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基于次贷危机而进行的金融改革,应当且实际上也是以效率和公平为价值目标的。而对于金融市场发展尚未成熟的中国而言,需要借鉴次贷危机所带来的经验教训,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金融监管之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伟  
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1》(以下称新法案)的产生,标志着美国反思金融危机的金融改革立法完成,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经历了从"新自由主义"到加强监管的"轮回"。本文回顾了新法案出台前的美国金融监管现状,剖析危机反映出的监管漏洞,在解读新法案主要改革内容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金融监管改革。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促进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几点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鹏  龙海明  李佳珂  
互联网金融在效率和公平方面的内在价值冲突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不同的监管目标,引入法经济学理念,从法律原则监管、行政规则监管和行业自律监管三个层面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对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有积极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汤云龙  常飞  
金融监管独立性是监管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的实现有赖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内在方面是监管对象即金融业本身的特殊性,外在方面是防止政府不当干预和监管俘获。现有研究和实践忽视了内在方面对监管独立性的重要影响。目前,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金融业不同部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等三方面相互依赖的增强以及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影响了监管独立性的实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郝静明  张莹  
2018年4月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这标志着我国的金融监管从"一行三会"时代正式跨入了"一委一行两会"时代。金融监管体制又一次进行了重大调整。新的监管框架是否能够提升监管效力,满足金融发展的需求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主要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为例,使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有效性,并以我国监管体制沿革为基础,从分业与混业监管、机构与功能监管、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不同阶段金融监管的成效,并在此视角下,对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成效做出展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鹏  龙海明  李佳珂  
互联网金融在效率和公平方面的内在价值冲突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不同的监管目标,引入法经济学理念,从法律原则监管、行政规则监管和行业自律监管三个层面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对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有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鹏  龙海明  李佳珂  
互联网金融在效率和公平方面的内在价值冲突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不同的监管目标,引入法经济学理念,从法律原则监管、行政规则监管和行业自律监管三个层面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对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有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