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
2023(1217)
2022(1118)
2021(1138)
2020(898)
2019(1879)
2018(1923)
2017(3548)
2016(2086)
2015(2470)
2014(2329)
2013(2204)
2012(2090)
2011(1907)
2010(1994)
2009(1595)
2008(1599)
2007(1611)
2006(1445)
2005(1241)
作者
(5259)
(4262)
(4202)
(3958)
(2632)
(1994)
(1984)
(1686)
(1578)
(1560)
(1383)
(1365)
(1355)
(1285)
(1285)
(1282)
(1257)
(1217)
(1216)
(1195)
(1093)
(1073)
(1041)
(1004)
(965)
(939)
(917)
(908)
(899)
(869)
学科
管理(4985)
(4733)
经济(4728)
(3534)
(3069)
企业(3069)
中国(2526)
教育(1782)
理论(1760)
方法(1616)
(1614)
(1592)
(1584)
教学(1480)
工作(1433)
图书(1380)
(1363)
业经(1301)
(1232)
(1167)
银行(1167)
数学(1139)
地方(1135)
(1127)
数学方法(1111)
(1048)
金融(1047)
书馆(1018)
图书馆(1018)
(984)
机构
学院(24600)
大学(23992)
管理(8187)
研究(7889)
(7257)
经济(7011)
理学(6662)
理学院(6572)
管理学(6400)
管理学院(6346)
中国(5747)
(5201)
科学(4917)
(4457)
师范(4428)
(4271)
(4175)
技术(4014)
(3927)
中心(3721)
(3686)
图书(3621)
职业(3537)
书馆(3534)
图书馆(3534)
研究所(3512)
师范大学(3398)
(3366)
北京(3181)
财经(3055)
基金
项目(15812)
研究(13508)
科学(11869)
基金(9853)
(8130)
国家(8016)
社会(7637)
社会科(7166)
社会科学(7162)
编号(7121)
(6994)
成果(6752)
教育(6715)
科学基金(6695)
(5663)
基金项目(5090)
课题(4727)
项目编号(4709)
(4333)
研究成果(3929)
(3703)
资助(3696)
重点(3523)
规划(3408)
(3389)
自然(3379)
自然科(3286)
自然科学(3285)
(3279)
自然科学基金(3207)
期刊
(9068)
经济(9068)
研究(7312)
中国(7234)
教育(6344)
图书(5454)
书馆(4261)
图书馆(4261)
学报(3861)
(3783)
(3262)
大学(2853)
管理(2715)
技术(2605)
科学(2604)
职业(2301)
学学(2275)
农业(2115)
(2095)
论坛(2095)
情报(2029)
(1956)
金融(1956)
业经(1668)
经济研究(1435)
技术教育(1407)
职业技术(1407)
职业技术教育(1407)
财经(1361)
财会(1297)
共检索到40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褚欣桐   吴永贵  
民国时期,读书指导类书籍在知识转型的背景下建构起了一套理想化的阅读实践方式。时间脉络上,读书指导类书籍的生产与出版业的发展、读书运动的开展等社会因素息息相关,呈现出彼此促进、同频共振的互动关系。出版主体上,各方力量在商业利益、启蒙理想、政治意图等因素驱动下,擘画其各异的理想阅读方式。图书内容上,社会转型与思潮迭变之下,读书指导类书籍针对特定读物与读者提出了新阅读方法,亦重新构拟了阅读行为的价值指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赫男  范并思  
阅读推广在民国时期的早期表现形式为"阅读指导"。从民国时期阅读指导与阅读推广的文献资料来看,此项事业的发展在时间轴上呈现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始萌芽期、繁荣发展期、困境求生期和缓慢修复期,四个阶段的发展虽各不相同却也连贯互通。另外,分别由图书馆界、教育界为主体而承担该项事业,在阅读的材料、指导方式与指导对象上有着各自的实践理论与形态。民国时期阅读指导与阅读推广有如下的主要特征:与教育事业的不可分割性,重视儿童的阅读指导,自由阅读开始被提倡但并未秉持"价值中立"理念,活动化、延伸化趋势明显,具有任务性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侯竹筠  顾 文  宋谊  张明  
对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的调查与分析侯竹筠,顾 文,宋谊,张明为了进一步了解理工科大学生课外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类(以下简称文科类)书籍的特点、需求及倾向,近年来校图书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分类调查、一日调查以及文献跟踪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崔兰月  杜慧平  
研究民国时期儿童阅读指导不仅能对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儿童阅读指导工作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还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当下儿童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借鉴。通过文献调研和史料分析发现,民国时期主要从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环境三方面对儿童阅读进行指导,其特点包括:以培养儿童综合能力为目的、提倡指导主体广泛而全面、注重阅读指导效果的检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当下儿童阅读推广提出建议,包括重视分级阅读指导原则、落实阅读机会均等主义、提高成人阅读指导能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范凡  
图书馆要积极投身于民众教育是民国时期图书馆界的共识,正像沈祖荣所说:"我国现时急需的就是普及教育,要使一般的民众都到图书馆里来,换句话说,就是图书馆须负了先锋官的使命,勇猛地打进民众的阵伍,先以华佗的妙手回春的仁术潜心的去医治一般的文盲,等他们得见了天日,然后效法解粮官的行动,奋慎地尽量的去填补他们的大欲。"[1]沈祖荣的论述概括了图书馆面向民众开展服务的三个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晓威  孙建军  
[目的/意义]挖掘图书馆借阅数据,从网络属性、节点重要性和社团模块来研究各学科书籍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指导图书资源管理、读者服务和学科建设工作。[方法/过程]基于复杂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对图书馆学生借阅数据进行分析,以各类目书籍为节点,构建图书共现网络。在此基础上,对加权网络的网络属性和节点重要性进行探讨,并通过随机游走算法划分书籍社团。[结果/结论]研究揭示了书籍及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为加权网络的实证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材料。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江山  
民国时期关于儿童阅读的理论层出不穷,包括儿童阅读兴趣培养、儿童阅读指导以及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等方面。这些理论和实践直到现在还有着现实意义和价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安卫华  
本文介绍了借阅率较高的文学类书籍在上架前进行装订防护的小方法,以延长图书使用寿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心如  蔡迎春  
儿童阅读服务既是民国儿童图书馆事业的中心点,也是当代以全民阅读理念为指导的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介绍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发展的历史沿革,对其阅读服务内容和特征进行梳理归纳,认为民国阅读服务于儿童的思想,对当前的儿童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通过完善儿童图书馆服务标准,构建阅读活动调查评估体系,考查馆中阅读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二是通过完善服务队伍,包括馆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畅通服务通道,提供服务保障;三是通过深入实践阅读指导理念,借助总分馆模式和个性化的活动提高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儿童知识利用率,实现儿童阅读服务的普惠均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权丽桃  
概述民国时期儿童阅读的背景,重点探讨民国时期儿童阅读研究中有关儿童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指导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从中提炼其先进的理念及经验,为我国当代儿童阅读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钱昆  
《中国阅读通史》的出版是我国阅读史研究的重要成果。文章从书籍变迁的简帛书、写本书、印本书、机械印刷、计算机与电子出版物、数字出版与新媒体阅读六大时期来展开研究,说明书籍变迁对阅读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耿达  
书籍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书籍贸易反映了文化知识的流向。民国时期中国书籍进出口贸易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但出口额远远少于进口额,一直处于入超地位。在中国对外国际书籍贸易中,书籍出口地域主要是古代"汉字文化圈"影响的范畴,多为华人聚集的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书籍进口的主要来源是日本、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作为国际贸易的中转站,在中国内地书籍进出口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国时期中国书籍国际贸易状况,反映出当时中国处于文化的"低洼地带",引进新知、向西方学习成为国家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动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歆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下设的东方图书馆,曾是闻名一时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大型私立图书馆。文章概述该馆阅读推广服务和活动,分析其对当今阅读推广工作的启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书美  张改美  
民国时期传统的乡村社会教育千疮百孔,呈现衰败景象。彼时知识分子满腔热忱掀起的社会教育思潮及乡村建设运动,因脱离中国乡土实际而多以失败告终。以全体民众为施教对象的民众图书馆自觉地将启发民智视为自身使命,在城乡大地积极开展弹性阅读服务,对僻居乡间的农民群体阅读予以高度关注,在增加民国时期农民读书识字机会,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保存乡村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慧丽  
概述民国时期图书馆学领域的儿童阅读研究状况,重点探讨其中论及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部分,相关论题主要包括儿童图书馆的进馆年龄限制、儿童年龄与读物的选择、儿童年龄与读物的装帧设计以及儿童年龄与阅读指导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其中所体现的先进理念进行提炼,以便为当今的早期阅读研究和图书馆的早期阅读服务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