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6)
- 2023(9741)
- 2022(8800)
- 2021(8568)
- 2020(7136)
- 2019(16838)
- 2018(16714)
- 2017(32331)
- 2016(17752)
- 2015(20149)
- 2014(20160)
- 2013(20056)
- 2012(18289)
- 2011(16286)
- 2010(16257)
- 2009(14749)
- 2008(14622)
- 2007(12384)
- 2006(10640)
- 2005(9212)
- 学科
- 济(68957)
- 经济(68881)
- 管理(50779)
- 业(48565)
- 企(40640)
- 企业(40640)
- 方法(32839)
- 数学(28240)
- 数学方法(27925)
- 财(19332)
- 农(18028)
- 地方(17134)
- 学(16582)
- 中国(16570)
- 业经(14807)
- 务(13455)
- 财务(13398)
- 财务管理(13376)
- 企业财务(12537)
- 农业(12432)
- 贸(11869)
- 贸易(11862)
- 理论(11725)
- 易(11461)
- 和(11409)
- 环境(10954)
- 制(10808)
- 技术(10488)
- 教育(9866)
- 银(9273)
- 机构
- 大学(249590)
- 学院(248208)
- 管理(101449)
- 济(93614)
- 经济(91471)
- 理学(88797)
- 理学院(87771)
- 管理学(86290)
- 管理学院(85856)
- 研究(80096)
- 中国(58096)
- 京(53259)
- 科学(51662)
- 财(44931)
- 所(40763)
- 农(37736)
- 业大(37320)
- 研究所(36894)
- 中心(36210)
- 财经(35735)
- 江(34575)
- 北京(33681)
- 范(33673)
- 师范(33383)
- 经(32270)
- 农业(29559)
- 院(29062)
- 州(29017)
- 师范大学(27103)
- 经济学(26635)
- 基金
- 项目(174039)
- 科学(135780)
- 研究(127983)
- 基金(125257)
- 家(109014)
- 国家(108108)
- 科学基金(92553)
- 社会(78274)
- 社会科(74016)
- 社会科学(73996)
- 基金项目(67853)
- 省(67261)
- 自然(61220)
- 自然科(59771)
- 自然科学(59760)
- 自然科学基金(58665)
- 教育(58323)
- 划(57053)
- 编号(53433)
- 资助(51379)
- 成果(43719)
- 重点(38448)
- 部(38296)
- 发(36733)
- 课题(35906)
- 创(35721)
- 项目编号(33346)
- 科研(33343)
- 创新(33246)
- 教育部(32684)
共检索到351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修
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交流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民国时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会计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各地区的会计演变各有不同。首先对比分析民国时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工商业、金融业等行业会计的演变,然后比较分析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会计机构、核算制度、计量货币的演变,发现民国时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会计演变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两大特点。以上述分析为基础,提出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几点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雪慧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与文明。明清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构成中国总体社会经济制度的有机部分。研究中国经济史不能不考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史。明清两代数百年间,以地主制经济为主导的中国封建社会臻于鼎盛并走向晚期,某些地区和生产部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皆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相对而言,从总体来看,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林 武友德 骆华松 常志有 薛勇军
本文系统概括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总体特点,对人力资源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供求均衡的状态与趋势,通过人力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进一步反映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效应,并且还对"内蒙古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葛珺沂
终结贫穷是人类的一个梦想。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人类奋斗的目标,也是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据研究,目前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居全国前列。本文旨在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由于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西部少数民族的农户行为有别于中国其它地区的农户。因此,运用其他国家或者是其他省市脱贫的理论和经验以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会经常遇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困境。本文利用发展模型对云南省红河州各个县市的脆弱性做出了精确的计算,从而掌握整个地区的贫困程度和地区差异,由此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出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 贫困脆弱性 发展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曦 成卓
建设西部少数民族社会资本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利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文章在阐释西部少数民族社会资本内涵、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指出西部少数民族社会资本建设的重点是改善社会资本环境、加强政府规划引导、注重传统文化传承、推进文化交流整合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关键词:
西部 少数民族 社会资本建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邢晓东 曹晓星 明希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大量收集资料,总结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科普工作的经验,提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方式、途径和办法,为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展科普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西部 少数民族地区 科普事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泽仁哈姆
文章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内因和外因两方面阐述了经济发展被制约原因,并针对当前的状况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西部 少数民族 地区经济 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京福 左莉
工业社会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基本特征的工业文明时期,现代工业体系在创造出空前的物质财富和社会繁荣的同时,也不断地消耗、破坏着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我国少数民族群众整体和谐的自然观、敬畏生命的平等观以及循环再生的生产观等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一致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包括传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文化,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优势、完善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培养"生态公民"、提倡"绿色消费"以及发展循环生态产业和低碳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等。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伦理 循环经济 绿色消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荣海 张洪
文章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关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文章发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收益率明显低于全国其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仍然严重不足。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异,并没有对教育的收益率带来明显的影响;城乡差距对教育收益率存在明显影响;落后地区的青少年接受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教育收益率明显低于基础教育的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的存在依旧显著的影响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收益率。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教育收益 教育投资 民族地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虎文华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当前精准扶贫攻坚拔寨的主战场,农业产业发展促进贫困农民增收是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职业教育通过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使其迅速转化为适应民族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职业农民。中职、高职与技术本科相互协调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是目前研究关注的焦点所在。中职内部创业指导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农场培训的有效运转,高职智力资源的优质供给,技术本科协调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实现与农民需求的精准对接,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构建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农业产业化 技术培训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劲辉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战略重点。在这一过程中 ,西部地区的财政建设必然要提到重要的位置上 ,而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十分集中的地区。因此 ,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改革与建设在西部经济开发中显得比较突出。本文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提出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改革与建设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西部 少数民族地区 财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邢波
本文选取西部十二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优化对于区域反贫困的助推作用。研究发现,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银行金融中介尤其是中小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地位越重要,则本区域中小企业所能发挥的反贫困作用就会越大。未来应进一步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入手,实现对本区域企业自身素质的整体提升,显著发挥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反贫困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邢波
本文选取西部十二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优化对于区域反贫困的助推作用。研究发现,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银行金融中介尤其是中小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地位越重要,则本区域中小企业所能发挥的反贫困作用就会越大。未来应进一步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入手,实现对本区域企业自身素质的整体提升,显著发挥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反贫困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英
少数民族地区工业体系主要是在一五期间和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从一五计划起,国家开始在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建立工业体系。投资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西藏、昌都等地,主要项目为基础设施投资及工业。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加强了对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的建设,特别是四川、贵州、云南成为投资最强的地区。国家在这些地区加强了国防科技、交通运输和基础工业、能源工业的建设,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和科技发展。经过以重工业为建设中心的一五时期和以军工和军工配套的重工业为主的三线建设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初步形成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勤 陈再蓉
根据在周厚秀、朱京慈研制的临床能力评价表基础上进行修正的评价表,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80名民族高职实习护生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对民族护生临床能力自评和他评比较,护理沟通能力自评高于他评,护生自我发展能力自评低于他评。研究结论认为,汉语水平是制约民族护生临床能力的瓶颈,临床教学能力是民族护生人才培养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护生 临床能力 职业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