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5)
- 2023(9342)
- 2022(7597)
- 2021(7069)
- 2020(5852)
- 2019(13756)
- 2018(13867)
- 2017(25220)
- 2016(15101)
- 2015(17522)
- 2014(18134)
- 2013(17147)
- 2012(15984)
- 2011(14502)
- 2010(14864)
- 2009(13587)
- 2008(13632)
- 2007(12552)
- 2006(11065)
- 2005(10227)
- 学科
- 济(57674)
- 经济(57620)
- 业(34729)
- 管理(34546)
- 企(26451)
- 企业(26451)
- 方法(25995)
- 数学(23014)
- 数学方法(22778)
- 中国(22503)
- 教育(20068)
- 农(18252)
- 学(14132)
- 财(13958)
- 业经(12577)
- 地方(12129)
- 农业(11997)
- 理论(11795)
- 制(10429)
- 贸(10340)
- 贸易(10336)
- 易(10006)
- 发(9914)
- 银(8560)
- 银行(8535)
- 和(8376)
- 发展(8348)
- 技术(8286)
- 展(8226)
- 融(8159)
- 机构
- 大学(216376)
- 学院(211441)
- 济(80802)
- 经济(78857)
- 研究(76653)
- 管理(72579)
- 理学(62234)
- 理学院(61397)
- 管理学(60027)
- 管理学院(59600)
- 中国(51714)
- 京(47335)
- 科学(46891)
- 所(39660)
- 范(38009)
- 师范(37729)
- 农(37221)
- 财(36911)
- 研究所(36118)
- 中心(34193)
- 江(34161)
- 教育(33561)
- 业大(31211)
- 师范大学(30767)
- 北京(30603)
- 财经(29348)
- 农业(29306)
- 院(26806)
- 州(26743)
- 经(26556)
- 基金
- 项目(134608)
- 科学(105841)
- 研究(103895)
- 基金(93465)
- 家(80797)
- 国家(79928)
- 科学基金(66805)
- 社会(63066)
- 社会科(59343)
- 社会科学(59324)
- 教育(55245)
- 省(54157)
- 基金项目(48787)
- 划(47454)
- 编号(45517)
- 自然(41174)
- 自然科(40179)
- 自然科学(40167)
- 成果(39987)
- 自然科学基金(39452)
- 资助(37864)
- 课题(34146)
- 重点(32045)
- 部(31442)
- 发(30650)
- 年(27918)
- 创(27588)
- 教育部(27214)
- 性(27096)
- 项目编号(26919)
共检索到323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燕慧 张学强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回族教育发展迅速,逐渐向近代化迈进,除受国家时局和政策影响外,与这一时期回族社会形成发展回族教育以挽救国家危机并振兴回族发扬教义的认知密切相关。在这一认知影响下,西北回教有识之士改革经堂教育,创办新式回族学校,以回族教育近代化为兴教救国的出路;西北回族各界人士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成为回族教育近代化重要经济来源;西北地区经堂教育与新式回族学校教育并存、互补,成为回族教育近代化的一种特性。
关键词:
民国 西北 回族教育 近代化 关系 认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福涛
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动因分析黄福涛欧洲高等教育的近代化,就是欧洲各国高等教育内部与外部诸因素之间,由于异步性或非同时性所引起的一系列矛盾运动过程。它发轫于17世纪,终结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以法、英、德为代表的欧洲各国的...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梁娜
近代企业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和管理体制上的民主化是集近代化特征于一身的重要实体性标志,可以说其变迁过程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一个缩影。因此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关于近代开埠口岸、沿海地区企业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鉴于近代中国社会二元结构和地域发展不均衡性特征,作为探讨中国近代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学者们将视角汇聚到晚清民国时期内地企业的发展上来,民国时期云贵川等省份企业制度的变化成为研究的一个重心。然而,山西作为民国时期内地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的一个省份,由于史料阙如,相关深入研究还比较匮乏。该文通过详细梳理山西省档案馆发现的关于民国时期斌记商行相关公司章程、人员登记...
关键词:
民国 山西 企业制度 组织结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福涛
本论文以课程的量变和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作为衡量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尺度,着重分析了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起点,归纳出法、英、德三种不同的高等教育近代化类型及其实现近代化的道路。在结论部分,分析了三个国家高等教育近代化道路的异同以及对其它国家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影响等问题
关键词:
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课程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丁道勇
民国学者在教育哲学的初创阶段,对这门学问的属性进行过三个方面的讨论。对于这些讨论的分析,可以得到有关教育哲学属性的认识——教育哲学是一个体系,是独断的、特殊的哲学。对于教育哲学属性的判断,有助于规范教育哲学的表达方式、排除各种伪教育哲学,从而在教育实证研究高度发达的今天,保持教育哲学研究的合法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慧梅
近代乡村社会改变的关键是民众认同并逐渐掌握新的现代性经济、政治和文化技能,而诸技能的全面导入、传播对于各种单设机关而言是力所不及的,需要设置综合性组织机构来承担。民众教育馆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借助行政力量掀起的民众教育运动综合机关,对当时乡村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乡村基层政治、农业生产的近代化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为强制性制度安排的产物,它更多考虑的是政府偏好和政党意愿,存在的制度缺陷和弊端妨碍了其最大绩效的发挥,最终导致整个民众教育运动走向失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斯辉 江俊伟
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虽历经种种困境与干扰,但从整体上来讲较好地处理了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与联动的关系。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一般以政府为宏观管理主体,以高等学校为自主办学主体,以政府、学校、社会为多元评价主体;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以宏观管理为主,高等学校的"办"主要体现为学校拥有相对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多元参与之"评"涉及政府督导、校内评议、第三方评价等多种形式;高等教育的"管"、"办"、"评"呈现为主体相对分离与效能积极联动的状态。这可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提供历史镜鉴。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高等教育 管办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唯
20世纪 2 0年代 ,中国教育界曾经涌动起一股要求“教育独立”的思潮和运动 ,追求思想、学术自由构成该思潮的观念动因 ,而教育经费的奇缺则是其直接成因。这段史实所蕴涵的合理诉求 ,值得后人重视和深思
关键词:
教育独立 学术自由 蔡元培 胡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宗玉梅
民国时期,面对民族危机,有识之士发出了开发西北、发展西北民族教育的呼声,提出了普及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引进内地人才等诸多合理化建议。这引起了当时各级政府对西北教育问题的重视,西北民族教育得到了初步发展,为西北边疆的巩固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也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西北开发 民族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小兵
民国经济思想的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从经济学术著作、思想家人物、经济学社或留学生群体、经济思想专题、经济期刊这几种视角展开。文章通过对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进展及成果作一简要梳理,以期为民国时期经济思想的研究提供其借鉴。
关键词:
民国 经济思想 经济学社团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青克尔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蒙古族教育的发展比同时期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发达,并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一时期蒙古族师范教育的发展在蒙古族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民国时期东北地区蒙古族师范教育的楷模——黑龙江蒙旗私立师范学校和奉天东北蒙旗师范学校的创建过程、办学宗旨、教学计划与学制、教学管理体制、办学特点等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郑刚
1930年中英两国达成协议,将英国退还的庚款为基金投资兴办实业,再以其所得利息资助教育事业。举办九届留英考试,培养193名各学科的专业人才;资助高等教育基础建设,安顿战时流亡的教授及毕业生;配合国家政策致力于西北教育开发。中英庚款对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
中英庚款 民国教育 公费留英 西北教育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石钢 郑丹丹
西北地区的传统典当业在清代经历了一个繁荣、发展时期。然而进入民国时期以来,该地区典当业从整体上呈现出由盛到衰的转变,这一变化趋势和同期全国其他地区非常相似。由于受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西北地区传统典当业的发展变化和中、东部地区相比又明显呈现出当铺数量少,且以小押当居多,农户典当的比例低;典当业的资本来源与用途较为单一,缺乏商业资本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且典当业资本多涉足高利贷活动或转化为高利贷资本;农户典当资金的用途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典当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等特征。
关键词:
近代 西北地区 传统借贷 典当业的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桑宁霞 王晓丹
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在民国时期(1912—1949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在制度、思想、实践上都相当成熟,其发展状况波澜壮阔、蔚为壮观。本文从新文化运动、民主革命、教育学人、教育进化4个层面对民国时期成人教育的兴盛状况进行归因分析。针对当前中国成人教育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文化引领作用的缺失,民主内涵与本质的旁落,本土化路径中出现的理实分离与理念模糊的弊端,以及现代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困境与彷徨。透过民国时期成人教育兴盛的归因分析,可以寻找出当代中国成人教育走出困境、迅速发展的策略与启示:回归文化属性,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立程
1917—1937年,是华北地区职业教育获得较大发展的重要时期。黄炎培通过全国教育联合会、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职业教育社等教育团体,在公共网络与私人网络的相互交织中,调动相应的社会资源,通过考察山西、直隶、河南等华北各省职业教育及社会经济状况,制订通过华北各省市的职业教育计划及实施、改进方案,对华北职业教育进行直接统筹规划并提出建议,促进了华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长足进步。
关键词:
黄炎培 民国时期 华北 职业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