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04)
- 2023(4812)
- 2022(4003)
- 2021(4085)
- 2020(3348)
- 2019(7564)
- 2018(7519)
- 2017(11522)
- 2016(8251)
- 2015(9808)
- 2014(9783)
- 2013(8398)
- 2012(7695)
- 2011(7427)
- 2010(7703)
- 2009(6267)
- 2008(5998)
- 2007(5524)
- 2006(5050)
- 2005(4639)
- 学科
- 教育(23153)
- 济(17048)
- 经济(17039)
- 中国(13388)
- 教学(10845)
- 理论(10734)
- 学(10374)
- 管理(10254)
- 业(7928)
- 方法(7520)
- 数学(6640)
- 数学方法(6520)
- 学法(6043)
- 教学法(6043)
- 研究(5959)
- 农(5397)
- 企(5161)
- 企业(5161)
- 学理(5079)
- 学理论(5079)
- 思想(4982)
- 学校(4939)
- 发(4934)
- 政治(4862)
- 高等(4433)
- 发展(4351)
- 革(4275)
- 思想政治(4256)
- 政治教育(4256)
- 治教(4256)
- 机构
- 大学(107063)
- 学院(96443)
- 研究(39425)
- 教育(34913)
- 范(28465)
- 师范(28297)
- 济(26516)
- 管理(25660)
- 经济(25572)
- 京(24838)
- 科学(24202)
- 师范大学(23476)
- 理学(22051)
- 理学院(21547)
- 管理学(20765)
- 管理学院(20528)
- 所(19545)
- 中国(18485)
- 研究所(18123)
- 技术(17331)
- 江(17231)
- 农(16905)
- 北京(16726)
- 职业(15978)
- 中心(15562)
- 业大(15164)
- 院(13967)
- 农业(13338)
- 教育学(13009)
- 州(12735)
- 基金
- 项目(62168)
- 研究(54525)
- 科学(49292)
- 基金(38387)
- 教育(37654)
- 家(32705)
- 国家(32221)
- 社会(29518)
- 省(27647)
- 社会科(27468)
- 社会科学(27460)
- 科学基金(25902)
- 编号(25772)
- 划(25740)
- 成果(25407)
- 课题(23110)
- 年(19901)
- 基金项目(19388)
- 规划(16822)
- 重点(16437)
- 部(15869)
- 资助(15209)
- 项目编号(15051)
- 大学(15003)
- 自然(14731)
- 发(14515)
- 教育部(14390)
- 自然科(14370)
- 自然科学(14365)
- 性(14280)
共检索到159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忠 樊一搏
教育学素养既表现为对人、对教育的理解和理念,也表现为将这些理解和理念运用于实践过程并取得预期效果的能力。检阅民国时期十位著名大学校长,发现他们共同的教育学素养在于:奉行教育是培养健全人格之人的理念,坚守大学研究高深学问以培养高级人才的使命,保障大学中的一切行为以此使命而展开。本着这种理解和理念,这些校长奉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施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治理方式,采取自立自动的学生自治措施,终使这些大学成为民国时期的著名大学。
关键词:
大学校长 教育学素养 人格 高级人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国庭
在民国时期的学术界里,教育学者虽屡受学界权威学者的严厉批评,学科地位不甚可观,可是在担任大学校长这一重要职位方面,教育学者却远远多于其他学科学者。这一有趣的历史现象表明:民国一代教育学者总体素质高、出国留学人数多、较其他学科学者有更多管理学校的工作经历以及热衷于政治。探索形成这种奇特现象背后的历史动因,可以揭示出民国一代教育学者独特的历史群貌。
关键词:
大学校长 教育学者 学科地位 教育学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申国昌 夏豪杰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教育交往史是教育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以年鉴学派史学理论、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与教育活动史研究范式等为理论参照,对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的教育交往进行多视角、深层次的研究与考察,进而构建以教育交往为中心,涉及日常交往、学术交往与社会交往等内容的研究网络。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的教育交往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据着独有的地位、体现着独特的优势、发挥着独到的作用,不仅呈现出复杂性与多元化的特点,而且发挥了大学校长教育交往的特殊功能与价值。他们通过地缘交往、学缘交往、业缘交往、志缘交往,沟通信息、谋求资源、更新理念、获得经验,为提升大学治理能力与办学水平,推进民国时期大学的转型、变革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大学校长 教育交往 教育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詹宏毅 胡娟
大学校长作为高等院校的领军人物.其素质对学校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笔者通过对当代不同时期的三位杰出大学校长朱九思、曲钦岳和纪宝成的个案分析与比较,从个人经历、教育实践等对这三位校长的共同特征进行探讨。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大学校长 素质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俊 孙钰 黄鑫
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首席学术领袖,其教育学术背景对其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以115所"211工程"大学校长的基本信息作为样本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中国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大学校长的选拔需兼顾本校校友与外校精英、内部选拔与外部选拔,需兼顾理工与人文社科知识背景、博士生教育与教授背景,需注重知名大学求学背景与国际化视野,需关注高等教育科学素养与综合治理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大学校长的教育取向对大学教育教学方法有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制度的建立与改革、能力训练的选择与强化、校园文化的培育与建设等方面。许多著名大学的经验表明 ,教学制度、能力训练、校园文化均具有方法意义 ,遵循正确的教育理念对其不断创新 ,往往会收到人才培养的可喜成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坚
大学校长是大学的象征和标志,对大学的发展意义重大。教育是人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校长的教育背景对其工作成就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国外知名大学校长都是兼具学者的深远思想和独立品格,政治家的坚毅果敢和灵活敏锐,以及管理者的知人善任的综合型人才。他们的教育背景具有共同之处,即具有高学历、多元的知识结构、名校就读经历以及多元教育背景等。这些特点为我国选拔大学校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标准。
关键词:
大学校长 教育背景 校长选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晓东
本文在调查了解中外大学校长素质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对研究型大学校长的素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认为大学校长的主要角色是大学领导角色,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大学校长的素质及其辩证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蒋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斯辉
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八大特色。即把握大学使命,彰显大学精神,办理想、境界高远的大学;尊重学术研究规律,维护学术尊严,办兼容并蓄、思想自由的大学;重视学校管理的建章立制,办运行有序的法制化大学;注重教授治校与学生自治,构建富有活力的、民主的大学;严格培养过程管理,努力办高质量的大学;既重视开源,更重视节流,办节约型大学;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办有特色的大学;通盘筹划学校发展,创建环境优美、校风纯正的大学。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办学特色蕴含着大学校长办学治校的基本规律,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国近代 大学校长 办学特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明东 刘永 郭梅
大学校长的任期和大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大学校长应有一个较长的任期。我国大学校长的任期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的发展。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较长的校长任期做保障,大学校长要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要制定学校章程。
关键词:
大学校长 任期 章程 教育思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