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7)
2023(8129)
2022(6743)
2021(6603)
2020(5349)
2019(12049)
2018(12049)
2017(20861)
2016(13058)
2015(14840)
2014(15062)
2013(13746)
2012(12800)
2011(11932)
2010(12592)
2009(11449)
2008(11303)
2007(10452)
2006(9499)
2005(9139)
作者
(33132)
(27393)
(27333)
(26399)
(17587)
(13130)
(12640)
(10714)
(10539)
(10125)
(9362)
(9355)
(8906)
(8854)
(8786)
(8609)
(8349)
(8161)
(8098)
(7946)
(7347)
(6765)
(6563)
(6529)
(6429)
(6368)
(6128)
(6085)
(5550)
(5415)
学科
管理(35847)
(35352)
经济(35261)
(29744)
(25239)
企业(25239)
教育(21107)
中国(18342)
(14733)
(13919)
(11735)
方法(11240)
理论(10950)
(10358)
(9894)
业经(9773)
数学(9059)
数学方法(8830)
(8830)
银行(8816)
(8463)
教学(8318)
体制(8193)
(8064)
金融(8062)
(7586)
财务(7559)
财务管理(7535)
技术(7444)
农业(7313)
机构
大学(173697)
学院(168358)
研究(61788)
(60250)
经济(58491)
管理(55395)
理学(46012)
理学院(45341)
管理学(44471)
管理学院(44091)
中国(43039)
(38584)
(34588)
教育(34061)
科学(33818)
(33429)
师范(33235)
(30497)
(30067)
中心(27802)
师范大学(27313)
研究所(26909)
北京(25465)
财经(25442)
(23035)
(22838)
(22570)
(22462)
技术(22302)
职业(20930)
基金
项目(101662)
研究(85437)
科学(81727)
基金(69866)
(58897)
国家(58193)
社会(51915)
科学基金(49213)
社会科(48686)
社会科学(48679)
教育(48565)
(40649)
编号(38092)
(36426)
成果(35904)
基金项目(35267)
课题(30594)
自然(28249)
资助(27872)
自然科(27550)
自然科学(27544)
自然科学基金(27066)
(26106)
(25544)
(25093)
重点(24579)
(23900)
规划(23182)
项目编号(23015)
教育部(22646)
期刊
(73811)
经济(73811)
研究(65743)
教育(58628)
中国(50913)
(28683)
管理(22613)
学报(22237)
(21721)
科学(20359)
技术(19204)
大学(19024)
(18238)
金融(18238)
职业(16487)
学学(15779)
农业(13935)
财经(13447)
(11607)
技术教育(11032)
职业技术(11032)
职业技术教育(11032)
业经(10751)
(10624)
论坛(10624)
经济研究(10355)
图书(9830)
问题(9321)
(8716)
(7758)
共检索到286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柳燕  
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真正迈入近代化轨道是在民国时期,其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背景。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的建设历程大体分为实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阶段(1912-1921年)、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初创阶段(1922-1926年)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调整阶段(1927-1949年)。这个时期职业教育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各级各类学校职业教育、职业指导和职业补习教育的发展;同时,制度在实施中也引发了诸如与本土实际发生冲突、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等一些问题。鉴于此,对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重视制度的本土化问题是改革的基础,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核心,职业教育办学的准确定位是关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楼世洲  
中国近代的工业化实际上是沿着两条轨迹发展,即移植西方的现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的进化并存。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实业学堂的兴办”——“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三个大的过程。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是沿着:现代工业移植——手工业改造——区域性的产业集聚的道路演变的。因此,近代职业教育制度嬗变对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明显的“路径依赖”。近代职业教育嬗变的第一个层面是职业学校的演变,第二个层面是传统手工业的师徒制向工厂师徒制和职业补习教育的演变过程。影响这种路径选择的因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结构和就业方式;二是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构成;三是职业分化和社会分层。推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苏刚  
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影响深远,不仅推动了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一是对"仪型他国"的师范教育制度的必要修正;二是义务教育普及的迫切要求;三是对乡土中国文化特质的路径依赖;四是不同权力主体博弈的结果,其对当前我国农村师资的培养及农村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覃丽君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成为近年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作为职业教育创新的典型代表,英国学位学徒制的成功开展与其精准的制度供给有密切关系。由于关涉秉持不同价值取向的多元主体,英国学位学徒制作为一个新的复杂制度场域出现、存在及运作。场域各主体既相互博弈,又互惠合作。运用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通过"规制—规范—文化认知"三维制度供给,能最大程度消解主体之间的博弈、冲突,构建互惠性生态共同体,达成普职融通、储备技术人才等多重成效。该框架为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有效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大伟  
民国时期是中国职业教育制度建立之时,与职业师范教育相伴而生。最初,以"实业教员讲习所"的面目出现,之后又和其他普通教育混合在一起,直至最终成为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过程复杂而又艰辛。国家的命运、时局的动荡,生产力的水平……无不影响着职业师范教育制度建立和发展。对这一演变过程进行梳理,了解此期间职业师范教育制度建立的特点,对今日我国职业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卿  肖文燕  
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党中央从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苏维埃时期,中共江西党内巡视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应对生存与发展、集权与分权等困境的产物。巡视制度在统一意志、巩固与民众的血肉联系;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督促检查贯彻执行情况,帮助建立或改组党的组织机构;解决党内纠纷、民生问题等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得以进一步完善。苏维埃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历史经验对今天加强党内监督、密切党群关系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鹏  
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对象专指农民,教育内容以农业教育为主,对职业教育及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产生并发展于复杂社会环境,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且相对独立,并在职业教育的制度、政策建设及实践层面有较大进步,具有西化色彩浓、重视程度高、注重实践教育等特点。应吸取和借鉴民国时期农村教育的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注重实效,保障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促进多元办学,以推动当前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黄晓玲  
民国时期是我国职业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重要阶段,此阶段代表性职业教育学著作的相关论述中蕴含的个人-社会论、知能-道德论、专门-普通论、职业-生活论、生活-人生论、多元统整论等,显示出该阶段职业教育目的具有的复合性、和谐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对当前厘清职业教育目的中的多重矛盾、正确定位职业教育目的并引导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忠  
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为界,民国劳工教育可划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劳工教育无法律而有相应制度,劳工教育实施视企业主或行业负责人对劳工教育与企业发展关系的认识程度及劳工对教育的需求程度而定,带有自发性特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大批劳工教育法律、法令、实施细则,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劳工教育法律体系,并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劳工教育职能部门,承担劳工教育职责成为企业的法定责任,劳工教育带有强制性得以普遍展开,并取得一定成绩。然而,由于劳工教育法律本身及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最终使劳工教育走向自己的反面而陷于失败。民国时期劳工教育的失败,不意味着劳工教育没有成功的可能,民国时期劳工教育中积淀的思想资源和域外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侯怀银  郭建斌  
教育研究方法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民国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研究的范围和领域主要有:何谓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如何分类;不同教育研究方法的使用范围和限度;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民国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有:引进和移植了研究方法;既重视哲学的研究方法,又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并逐步发展成学科;注重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佳  
考察美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制度的发展历史可知,美国中职资助制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英殖民者通过相关法令对学徒制的救济阶段(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州议会立法资助中等职业教育阶段(19世纪上半叶);联邦政府立法资助阶段(19世纪中期至今)。目前美国中职资助政策的范围逐步扩大,形成了以联邦政府立法资助为主、州议会立法和社会相关资助为辅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燕明  
中国开征遗产税始于抗战时期。由于遗产税具有的特殊性,国民政府在推行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为此建立起一系列征管制度,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以期取得实效。历经9年多的征管实践,虽有一定的成绩,却难以有效地堵塞税款流失的漏洞,这反映了当时中国遗产税征管特点及问题。探讨这一时期遗产税征管问题,对于现阶段的遗产税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阳淑  刘会贵  
制度是一个组织发展极为关键的要素,公民的受教育权只有在完善的制度中才能很好地实现。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具备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包括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岗位等级资格证书"三证合一"制度、培训资源开发制度、能力导向评价制度、小班教学制度、能力单元设计制度、工学转换制度。澳大利亚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给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为制度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良性发展的保障,我国高职教育制度建设需要顶层设计,需要把握细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文杰  祁占勇  
良好的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法国职业教育制度发展历程的梳理,归纳出法国职业教育制度在发展中"层进式"的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终身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内涵建设、严格有序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实质性职教地位的改善等特征,反思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制度中的不足,提出逐层推进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深层次改善职业教育地位低下等建议,以期对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华  
本文就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制度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重点分析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基本理念,介绍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制度框架体系,并就该制度框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进行了初步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