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1)
- 2023(12781)
- 2022(11138)
- 2021(10627)
- 2020(8988)
- 2019(20991)
- 2018(21098)
- 2017(39238)
- 2016(22557)
- 2015(25896)
- 2014(26419)
- 2013(25490)
- 2012(23974)
- 2011(21937)
- 2010(22546)
- 2009(20982)
- 2008(21119)
- 2007(19617)
- 2006(17673)
- 2005(16200)
- 学科
- 济(84093)
- 经济(83909)
- 管理(63407)
- 业(58060)
- 企(48212)
- 企业(48212)
- 方法(35925)
- 数学(29307)
- 数学方法(28853)
- 中国(28493)
- 农(26018)
- 财(25994)
- 教育(22669)
- 制(22062)
- 学(20632)
- 业经(20121)
- 理论(19270)
- 地方(18203)
- 农业(16665)
- 和(15361)
- 务(15131)
- 财务(15072)
- 贸(15066)
- 贸易(15059)
- 财务管理(15027)
- 易(14553)
- 体(14535)
- 银(14425)
- 银行(14398)
- 企业财务(14127)
- 机构
- 大学(327302)
- 学院(320798)
- 济(122888)
- 经济(119729)
- 管理(113784)
- 研究(111575)
- 理学(95970)
- 理学院(94677)
- 管理学(92855)
- 管理学院(92192)
- 中国(81703)
- 京(71404)
- 科学(67171)
- 财(63517)
- 所(57268)
- 江(53146)
- 范(52951)
- 师范(52603)
- 农(51272)
- 中心(51154)
- 研究所(51059)
- 财经(48615)
- 北京(46108)
- 业大(44420)
- 经(43563)
- 师范大学(42660)
- 州(41791)
- 教育(40697)
- 农业(39775)
- 院(39397)
- 基金
- 项目(198428)
- 科学(155845)
- 研究(153320)
- 基金(139573)
- 家(119643)
- 国家(118449)
- 科学基金(100093)
- 社会(95038)
- 社会科(88744)
- 社会科学(88713)
- 省(79111)
- 教育(77270)
- 基金项目(73332)
- 划(67892)
- 编号(65837)
- 自然(61916)
- 自然科(60382)
- 自然科学(60366)
- 自然科学基金(59289)
- 成果(58527)
- 资助(56517)
- 课题(48475)
- 重点(45859)
- 部(45643)
- 发(43185)
- 创(40564)
- 性(40400)
- 制(40174)
- 年(39785)
- 教育部(39700)
- 期刊
- 济(146665)
- 经济(146665)
- 研究(109169)
- 中国(76088)
- 教育(65450)
- 财(53254)
- 学报(49323)
- 农(47483)
- 科学(44209)
- 管理(41387)
- 大学(38449)
- 学学(34343)
- 农业(31026)
- 技术(30625)
- 融(29795)
- 金融(29795)
- 财经(25907)
- 业经(22892)
- 经(22347)
- 经济研究(21312)
- 问题(20185)
- 图书(17678)
- 职业(16663)
- 版(16314)
- 业(16131)
- 贸(15659)
- 坛(15109)
- 论坛(15109)
- 理论(14955)
- 技术经济(14753)
共检索到509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于述胜
要理解现代中国的教育问题,社会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翼。社会教育在整个民国时期的制度设计中,是一个处在流变过程中的历史概念,其历史功能包括教育改造和社会改造两个方面,其具体职能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在社会教育的主体方面,知识分子群体和国家、地方政权三方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呈现出不同的相互关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围绕着解决国家自上而下的理性规划与基层社会自主、自治能力发展之间的矛盾,存在着不同的探索方式,但限于历史条件而未及充分展开。
关键词:
社会教育 教育功能 教育主体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慧梅
近代乡村社会改变的关键是民众认同并逐渐掌握新的现代性经济、政治和文化技能,而诸技能的全面导入、传播对于各种单设机关而言是力所不及的,需要设置综合性组织机构来承担。民众教育馆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借助行政力量掀起的民众教育运动综合机关,对当时乡村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乡村基层政治、农业生产的近代化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为强制性制度安排的产物,它更多考虑的是政府偏好和政党意愿,存在的制度缺陷和弊端妨碍了其最大绩效的发挥,最终导致整个民众教育运动走向失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春梅
受欧洲合作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合作思想被认为是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随着"三农"问题的日趋严重,社会各界认为,在农村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不可缺少的手段。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30年代初安徽农村的合作运动发展迅猛,截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夕,全省各个县份基本建立了合作组织,并开展了相应的业务。从这时期安徽省对合作社的设计看,合作社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组织,而是具备多种功能,同时注意各种力量的整合,形成了安徽合作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样,受制于各种因素,这时期安徽农村合作运动的作用是有限的。然而,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制度设计本身的问题毕竟...
关键词:
合作社 安徽农村 “三农”问题 制度变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慧梅
湖南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本书对于民国时期社会教育进行了较系统的考察,研究时限为1912—1949年,内容限于中华民国政府直接管辖下的社会教育,不包括苏区、老解放区和日伪政府的社会教育,鉴于近代中国社会教育本身的延续性,晚清社会教育的改革内容被适当纳入。全书670千字,共分八章,前六章按时间轴梳理各个时段的社会教育发展历程,在方法上注意在具体时空和社会语境中考察、体认。政府及社会精英的制度设计与社会教育实际运作之间存在较大张力和运作空间,为国家与社会、地方利益与中央权威、乃至新制度与旧权威诸多力量和要素的博弈提供了充足的历史场景和机缘。而且,正是这种张力与空间的形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苏刚
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影响深远,不仅推动了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一是对"仪型他国"的师范教育制度的必要修正;二是义务教育普及的迫切要求;三是对乡土中国文化特质的路径依赖;四是不同权力主体博弈的结果,其对当前我国农村师资的培养及农村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梁娜
近代企业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和管理体制上的民主化是集近代化特征于一身的重要实体性标志,可以说其变迁过程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一个缩影。因此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关于近代开埠口岸、沿海地区企业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鉴于近代中国社会二元结构和地域发展不均衡性特征,作为探讨中国近代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学者们将视角汇聚到晚清民国时期内地企业的发展上来,民国时期云贵川等省份企业制度的变化成为研究的一个重心。然而,山西作为民国时期内地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的一个省份,由于史料阙如,相关深入研究还比较匮乏。该文通过详细梳理山西省档案馆发现的关于民国时期斌记商行相关公司章程、人员登记...
关键词:
民国 山西 企业制度 组织结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尚季芳
民国时期,甘肃省的常川大宗财政收入主要是田赋和烟亩罚款。田赋受征收底册不一、粮差贪剥和地籍混乱等因素的影响,常年征收不足实数。斯时甘肃省军队林立,军费开支浩繁,养兵之资缺乏,于是烟亩罚款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因着毒品的厚利,政府在禁毒上首鼠两端,无彻底措施,甚而强迫民众种烟,借机征收烟亩罚款。民众在政府的高压下,不得不群趋于改种鸦片,甘肃省的鸦片种植日甚一日。不可否认,在短时期内,毒品经济刺激了产烟区的"繁荣",且对地方财政的平衡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鸦片的种植使得良田面积减少,粮食总产下降,民众体质被摧残,农民离村严重,农村经济备受打击,甘肃社会处在恶性循环当中。
关键词:
民国 甘肃 毒品经济 社会变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元涛 许建美
对于"教师抵制变革",我们不仅需要从"变革者"的立场来审视"抵制",也需要以"抵制者"的眼光来审视"变革"。新视角的引入,有助于我们平和地理解教师对变革的"抵制",并从中开发出"教师抵制变革"潜在的三重建设性功能,借此探寻更合理的教育变革之路。
关键词:
教师抵制变革 建设性功能 风险评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怀银 尚瑞茜
解析"社会教育资源"一词既有利于促进人们对社会教育资源的系统了解,又有利于推动社会教育资源实践的开展。广义的社会教育资源是指能够保证社会教育实践进行的各种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资源及条件。狭义的社会教育资源指除学校教育资源与家庭教育资源外可供社会教育活动利用的一切资源总和。社会教育资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种类形式的多样性、使用对象的宽泛性、功能发挥的两面性、生成过程的动态性、开放方式的复杂性。社会教育资源与教育资源、社区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资源、校外教育资源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严格区分。
关键词:
社会教育 教育资源 资源优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严奇岩
随着20世纪初教育收费制度的确立,民国的助学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尝试。即近代的助学制度由清末的膏火转化为民国时期的公费、免费、奖学金和贷学金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民国时期助学制度的鲜明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公平性的实现。民国时期的助学经验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民国 助学 形式 特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忠
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为界,民国劳工教育可划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劳工教育无法律而有相应制度,劳工教育实施视企业主或行业负责人对劳工教育与企业发展关系的认识程度及劳工对教育的需求程度而定,带有自发性特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大批劳工教育法律、法令、实施细则,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劳工教育法律体系,并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劳工教育职能部门,承担劳工教育职责成为企业的法定责任,劳工教育带有强制性得以普遍展开,并取得一定成绩。然而,由于劳工教育法律本身及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最终使劳工教育走向自己的反面而陷于失败。民国时期劳工教育的失败,不意味着劳工教育没有成功的可能,民国时期劳工教育中积淀的思想资源和域外劳...
关键词:
民国 劳工教育 法律 述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大伟
民国时期是中国职业教育制度建立之时,与职业师范教育相伴而生。最初,以"实业教员讲习所"的面目出现,之后又和其他普通教育混合在一起,直至最终成为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过程复杂而又艰辛。国家的命运、时局的动荡,生产力的水平……无不影响着职业师范教育制度建立和发展。对这一演变过程进行梳理,了解此期间职业师范教育制度建立的特点,对今日我国职业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实业教员 职业师范 职业师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志永
公共图书馆事业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清末、民国时期我国政局动荡、战火连绵,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事业跌宕起伏,大量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数据、资料毁于战火。文章研究民国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变迁情况,重点探讨此次变迁的阶段性、时空性、层次性和突变性的特点,并分析此时期图书馆事业变迁的原因。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事业 民国 变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侯怀银 张宏波
根据对"社会教育"一词来源的考证,梳理了人们对社会教育这一概念的不同认识,揭示了社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剖析了社会教育的六个特征,即社会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社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社会教育方式的补偿性、社会教育领域的广阔性。在对社会教育特征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
社会教育 概念 内涵 外延 特征 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