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516)
2022(533)
2021(585)
2020(448)
2019(1026)
2018(1174)
2017(2244)
2016(1202)
2015(1570)
2014(1437)
2013(1487)
2012(1548)
2011(1788)
2010(1608)
2009(1313)
2008(1258)
2007(1133)
2006(1343)
2005(1322)
2004(1142)
作者
(3498)
(2728)
(2728)
(2634)
(1817)
(1507)
(1222)
(1212)
(1162)
(1143)
(1070)
(1065)
(1035)
(879)
(866)
(859)
(858)
(848)
(835)
(782)
(757)
(718)
(710)
(707)
(664)
(661)
(648)
(648)
(643)
(600)
学科
图书(10002)
书馆(9521)
图书馆(9521)
工作(5122)
读者(3671)
(2585)
(2467)
网络(2467)
管理(2331)
图书馆学(2269)
(2249)
自动(2192)
自动化(2192)
网络化(2190)
中国(1901)
(1431)
电子(1389)
数字(1285)
电子图书(1285)
建设(1259)
组织(1220)
作者(1100)
工作者(1100)
(1090)
(1060)
藏书(1058)
事业(1015)
(945)
(934)
经济(933)
机构
图书(19181)
书馆(18747)
图书馆(18746)
大学(18583)
学院(13505)
大学图书馆(8263)
管理(5832)
信息(4352)
(4179)
师范(4166)
理学(4080)
理学院(3987)
管理学(3894)
(3858)
管理学院(3815)
(3694)
研究(3512)
(3239)
师范大学(3080)
中国(2694)
信息管理(2655)
科学(2547)
北京(2469)
(2396)
(2383)
广东(2161)
经济(2159)
(2139)
(2117)
中心(1941)
基金
项目(7925)
研究(7600)
成果(6489)
编号(5577)
科学(5192)
(5139)
基金(4847)
之一(4808)
项目编号(4684)
研究成果(4473)
社会(4187)
社会科(3952)
社会科学(3951)
图书(3947)
书馆(3795)
图书馆(3795)
(3659)
国家(3632)
科学基金(2810)
基金项目(2691)
教育(2523)
(2467)
(2187)
(2057)
服务(1869)
高校(1779)
国家社会(1758)
课题(1728)
人文(1478)
科研(1462)
期刊
图书(25957)
书馆(21485)
图书馆(21485)
情报(5771)
学报(5064)
(4904)
论坛(4904)
图书馆学(4428)
建设(4244)
(3440)
(3440)
杂志(3440)
工作(3344)
大学(3129)
中国(3036)
情报工作(3020)
大学图书馆(2517)
研究(2478)
(2392)
经济(2392)
国图(1606)
知识(1387)
报知(1381)
理论(1260)
实践(1239)
(1239)
教育(791)
(685)
(671)
科学(635)
共检索到34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娜娜  
民国时期的海关图书馆是兼具图书馆和档案馆功能的文献收藏机构,是近代海关最重要的信息中心。作为图书馆,海关图书馆以丰富的经贸类馆藏为特色,向大众开放服务;作为档案馆,海关图书馆集中保存近代海关诸口岸1901年12月31日前的档案,以确保档案安全为要旨。文章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与考证,明晰海关图书馆馆藏图书、档案的基本内容,促进相关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冯佳  
依据相关资料对民国时期商会所创办的服务于工商业的图书馆进行较为深入研究,总结商会图书馆在性质、社会影响、创办目标、馆址选取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特点,并据商会图书馆创办的经验和教训,认为当前可从大型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基金会等层面建立专业机构为工商业服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超  
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展览呈现地域分布不均、展会地点集中、受战争因素影响大等特点。根据展品种类的不同,可以将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展览大致分为书籍、图片、文献展览3种。还可以根据主题的不同,划分为人物纪念展览、节日庆祝展览、抗战主题展览。图书馆展览通过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宣传抗战、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集资筹款及传播文化知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今天的图书馆展览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旎  
阐述民国时期县立图书馆的起步、发展到毁损、停滞,展示了我国县市图书馆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史,时间跨度为辛亥革命前到辛亥革命后,再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超  
民国时期纪念图书馆的兴起,与中国传统先贤纪念文化的延续、西方纪念图书馆文化的传入、图书馆教育功能与纪念目的的契合、政治力量背后的推动有着密切关系。根据纪念对象的不同,文章将纪念图书馆分为事件纪念图书馆和人物纪念图书馆两大类,其中人物纪念图书馆是纪念图书馆存在的最普遍形式。纪念图书馆可以通过命名改名、建筑构造、馆内陈列、出版纪念刊物等方式表现图书馆的纪念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秀娟  魏豫州  张梅  
文章分析民国时期图书馆立法和法规中的私立图书馆内容;讨论图书馆法规与私立图书馆发展之间互为促进的关系;建议我国应确立民营图书馆的法律地位,民营图书馆的发展应成为图书馆立法的重要内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沈占云  
民国初期,随着中国图书馆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清末出现的对图书馆零星的理性认识也逐渐完善发展为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完成了从图书馆理论向图书馆学理论的转变,并且伴随着"新图书馆运动"掀起和深入,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在公共图书馆基础理论、图书馆管理思想和图书馆技术方法等方面完成了近代图书馆学学术的深刻转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董琳  蒋耘中  
自1915年到1949年,民国时期清华图书馆创立了中国现代图书馆购书预算制度,制定、执行科学的文献购置管理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逐渐形成了以荐购为主的文献购置制度。该制度在清华的推行是美国现代管理思想与中国本土图书馆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表现为:实施理念设计上体现了灵活和商议制,推行方式最终实现了"自上而下",组织形式采用普遍参与和教授为主相结合,目标上追求入藏高质量专业文献,配套保障方面具有重视书目和访书人作用等特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由由  
从浙江图书馆藏4万余种、10万余册民国时期图书中挑选出30余种珍稀品种撮成提要,期望对研究者有所裨益,唤起同行乃至全社会对于这一尚待完整开发的学术宝库的重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书美  
民国时期,民众图书馆学家结合各馆选书实践,分别从图书采选的根据、标准及比率等角度,提出了一套具有普适性的图书采选方略。民众图书馆在图书采选方面的积极探索,对我国当今基层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不无裨益,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注重阅读机会的均等、兼顾主客观的需要、合乎时空性需求。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心如  蔡迎春  
儿童阅读服务既是民国儿童图书馆事业的中心点,也是当代以全民阅读理念为指导的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介绍儿童图书馆阅读服务发展的历史沿革,对其阅读服务内容和特征进行梳理归纳,认为民国阅读服务于儿童的思想,对当前的儿童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通过完善儿童图书馆服务标准,构建阅读活动调查评估体系,考查馆中阅读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二是通过完善服务队伍,包括馆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畅通服务通道,提供服务保障;三是通过深入实践阅读指导理念,借助总分馆模式和个性化的活动提高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儿童知识利用率,实现儿童阅读服务的普惠均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苏明强  
辅仁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25年,在政府强力监督、学校发展需要、负责人引领等内外部因素合力推动下,逐步成为管理规范、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图书馆,在馆藏建设、经费来源、职员队伍等方面呈现典型的国际化色彩,还存在中文馆藏以文史为主、利用率高等特点,为学校跻身名校之列,培养大批人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考察辅仁大学图书馆简短的发展历程,能为当前图书馆建设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借鉴。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夏梦杰  
民国时期的图书馆法规是图书馆实践的重要成果,蕴含着宝贵的业务管理理念。其中,藏书建设理念注重扩大和明确图书收藏类型;业务组织理念要求细化组织分工和加强内部协作;服务均等理念强调对外开放和实行免费服务;社会教育理念重视开展推广服务、实施社会教育,并以法规的形式肯定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董琳  何玉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图书馆受杜威十进制分类法的影响,在图书分类领域新说不断、百家争鸣。清华图书馆几次富有成效的新分类法的创立也都与杜威十进制分类法密切相关,经历了从登录号到新书-旧书分类法,到十进制法补编,再到八大类法的发展过程。以民国时期清华图书馆十进制分类法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分类法变革的现实意义,理清了新法创立及废弃的脉络、时间、思想精髓,探讨了分类法变革的契机和原因。论证将清华图书馆从事分类编目的开始时间从1923年提前至1916年。找到了与"补杜法"代表作《杜威书目十进法补编》(已遗失)分类思想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洪权  
版片是中国雕版印刷术最重要的实物见证。民国时期图书馆保存的刻书版片,为传承中国雕版印刷术及成功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卓越贡献。此文系统梳理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对刻书版片的保护概况、版片的收藏与保管方法、版片的数量与种类等问题,为当代保护版片、弘扬雕版文化提供借鉴,亦填补民国时期雕版印刷史和图书馆史研究在版片保护领域的空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