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
- 2023(996)
- 2022(995)
- 2021(934)
- 2020(721)
- 2019(1737)
- 2018(1642)
- 2017(3172)
- 2016(1412)
- 2015(1776)
- 2014(1759)
- 2013(1605)
- 2012(1592)
- 2011(1575)
- 2010(1598)
- 2009(1339)
- 2008(1442)
- 2007(1195)
- 2006(1168)
- 2005(1047)
- 学科
- 贸(14967)
- 贸易(14959)
- 易(14528)
- 济(7300)
- 经济(7299)
- 出(5045)
- 出口(4910)
- 出口贸易(4910)
- 口(4910)
- 关系(4519)
- 方法(3895)
- 贸易关系(3477)
- 国际(3258)
- 进出(3108)
- 进出口(3108)
- 进出口贸易(3108)
- 概况(3105)
- 各国(3084)
- 国贸(2999)
- 数学(2917)
- 数学方法(2913)
- 国际贸易(2889)
- 对外(2327)
- 地方(2130)
- 管理(1957)
- 农(1655)
- 中国(1550)
- 外贸(1538)
- 对外贸易(1531)
- 特种(1510)
- 机构
- 学院(23330)
- 大学(22445)
- 济(15046)
- 经济(14913)
- 研究(8568)
- 贸(7117)
- 管理(6634)
- 理学(5692)
- 理学院(5647)
- 管理学(5592)
- 管理学院(5558)
- 中国(5544)
- 经济学(5082)
- 财(4833)
- 经济学院(4784)
- 国际(4697)
- 贸易(4635)
- 所(4130)
- 京(4102)
- 财经(4083)
- 研究所(3658)
- 经(3656)
- 科学(3593)
- 院(3402)
- 江(3255)
- 中心(3132)
- 财经大学(2904)
- 易(2732)
- 研究院(2709)
- 商学(2677)
共检索到37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建明
民国时期中德贸易是典型的先进工业国与落后农业国的贸易。易货贸易、军火贸易是民国时期中德贸易的重要内容。易货贸易采取了“补偿贸易”和“ASKI”马克两种类型的贸易形式。民国时期的中德贸易呈上升趋势。从中国与英美日德贸易指数看,中德贸易表现出发展的后劲。中德贸易收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对外贸易收支中的地位在上升。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中德 贸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梦竹 李莉
湖南是我国主要木材产地之一,境内河道密布,木材运销以水运为主,因此木材市场分布于各林木产区和江河交通枢纽处。民国时期,由于城市的发展和近代工业的兴建对木材的需求量激增,促使湖南木材贸易兴盛,带动了商业城镇的兴起和繁荣,但过度采伐林木,导致湖南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失调。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回望和总结,可以给我国当前的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民国 湖南 木材贸易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勉卫忠
民国时期,河湟回藏贸易这种特殊的地方民族商品流通模式迎来了它的黄金季节,其表现形式就是集市的出现,这是外国资本主义进入,青海封闭保守的自然经济解体,回藏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集市发展特点是集市数目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商品结构和流通范围发生变化,功能的完善,集市在繁荣地方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河湟回藏贸易 集市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耿达
书籍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书籍贸易反映了文化知识的流向。民国时期中国书籍进出口贸易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但出口额远远少于进口额,一直处于入超地位。在中国对外国际书籍贸易中,书籍出口地域主要是古代"汉字文化圈"影响的范畴,多为华人聚集的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书籍进口的主要来源是日本、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作为国际贸易的中转站,在中国内地书籍进出口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国时期中国书籍国际贸易状况,反映出当时中国处于文化的"低洼地带",引进新知、向西方学习成为国家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书籍贸易 进出口 引进新知 现代转型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温长松
民国时期,药材药品是中国与越南都需要进出口的商品之一。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曾大量出口药材给越南,原因之一是霍乱等传染病在越南时有发生,越南因防疫救治等需要进口药材。该时期中国从越南进口的药材药品既有中药也有西药,药材种类逐渐增加,药材药品价值较高。30年代开始,中国进出口越南药材的主要口岸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中药药材在越南销售已不如战前。中越药材药品贸易受到同时期中越社会医疗卫生状况、法国对法属印度支那管理方式、国际局势等多种因素影响。
关键词:
中越 药材药品 贸易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劲松 李美
中德图书馆界的交流活动是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界对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有:在图书交换方面,两国图书馆界有着广泛的图书交换活动,德国图书馆界积极援助我国图书馆事业复兴;在人员交流方面,两国图书馆界互派馆员,但我国赴德人员数量较多;在活动举办方面,中德人士合办了现代德国印刷品展览会,实现了两国图书馆界交流中人与书的完美结合。中德图书馆界的交流活动促进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影响深远。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姬凌辉
生物制品既是面向市场的商品,也是政府用于防治疫病的重要医疗资源。中国近代本土生物制品的研制与经营,肇始于民国时期中央防疫处。该处是当时国内最重要的生物制品产销机构。从1922年起,该处开始对外售卖自制生物制品,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公私结合"的产销模式,其开设在各地的经理处成为全国销售网络的重要结点,却仍有很大的区域分布局限性。然而较低的"出厂价"和较高的"经销价"并未产生巨额利润,加之"关厘征免"与"折价出售",均表明该项事业基本处于"惨淡经营"的状态。究其缘由,"公义"与"公利"的两难平衡往往造成生物制品的实际售价不完全遵从市场规律,因此理解此类问题应当从经济、卫生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入手。
关键词:
生物制品 中央防疫处 价格 利润 税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娜娜
民国时期的海关图书馆是兼具图书馆和档案馆功能的文献收藏机构,是近代海关最重要的信息中心。作为图书馆,海关图书馆以丰富的经贸类馆藏为特色,向大众开放服务;作为档案馆,海关图书馆集中保存近代海关诸口岸1901年12月31日前的档案,以确保档案安全为要旨。文章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与考证,明晰海关图书馆馆藏图书、档案的基本内容,促进相关研究。
关键词:
海关图书馆 图书 档案 信息资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智 李森
民国初年,教育与职业不沟通成为职业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职业指导作为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方式被职业教育界寄予厚望而引入我国,这一时期的职业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注重建立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注重调查职业状况和学生个性,采用多种实施方法,对民国时期的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民国 职业指导 职业教育 人职匹配 职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方健
民国时期的经济研究刘方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中国向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变中旧伦理秩序的失范,大量的西学被先进的中国人介绍到了中国,形成一场新的文化运动。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人们逐渐开始了用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探讨中国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问题、本文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范铁权 梁莎莎
作为第一个全国性的统计学社团,中国统计学社于1930年成立。学社社员以任职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计工作者为主,同时也大量吸纳了政、学、商界人士。自成立以来,中国统计学社通过出版书刊、召开年会、审定名词、创建研究机构、培训统计学人才等途径,积极致力于统计学的知识传播和体制化建设。在大数命名分节标准、人口调查办法、经济指数等方面,中国统计学社开展了扎实的学术研究,其研究成果直接贡献给社会,也为各级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开展统计学的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中国统计学社 统计 知识传播 学术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庆军
民国时期,人们为了探求中国“积弱”的病因和救国良策,对人口问题曾予以关注。曾在西方社会产生轰动效应的马尔萨斯人口论,在中国也引起了反响,并对这一时期中国的人口思想发展造成了强烈的影响。本文拟就民国时期的人口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