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27)
- 2023(3552)
- 2022(2998)
- 2021(3054)
- 2020(2452)
- 2019(5762)
- 2018(5515)
- 2017(10260)
- 2016(5339)
- 2015(6385)
- 2014(5976)
- 2013(6117)
- 2012(5961)
- 2011(5715)
- 2010(5428)
- 2009(5018)
- 2008(4877)
- 2007(4026)
- 2006(3650)
- 2005(3481)
- 学科
- 济(28395)
- 经济(28371)
- 方法(13213)
- 数学(12226)
- 数学方法(12182)
- 中国(12072)
- 管理(11589)
- 业(10430)
- 贸(8802)
- 贸易(8796)
- 易(8723)
- 企(6881)
- 企业(6881)
- 农(6306)
- 出(5194)
- 关系(5154)
- 制(5081)
- 财(4842)
- 银(4818)
- 银行(4818)
- 行(4757)
- 融(4484)
- 金融(4484)
- 出口(4303)
- 出口贸易(4303)
- 口(4303)
- 发(4191)
- 环境(4112)
- 学(4111)
- 业经(4046)
- 机构
- 大学(82872)
- 学院(78819)
- 济(45960)
- 经济(45558)
- 研究(34887)
- 中国(28347)
- 管理(28062)
- 理学(24006)
- 理学院(23712)
- 管理学(23499)
- 管理学院(23337)
- 财(18724)
- 京(18431)
- 科学(17577)
- 所(17262)
- 经济学(16575)
- 研究所(15820)
- 财经(15546)
- 经济学院(14967)
- 经(14495)
- 中心(14329)
- 北京(12563)
- 院(12208)
- 财经大学(11775)
- 科学院(11144)
- 农(10512)
- 研究中心(10271)
- 社会(10240)
- 范(9883)
- 师范(9834)
- 基金
- 项目(51592)
- 科学(41990)
- 基金(41443)
- 研究(38465)
- 家(36570)
- 国家(36374)
- 科学基金(30496)
- 社会(28141)
- 社会科(26896)
- 社会科学(26893)
- 基金项目(20601)
- 资助(17952)
- 自然(17388)
- 自然科(17040)
- 自然科学(17035)
- 教育(16931)
- 自然科学基金(16786)
- 中国(15562)
- 省(14864)
- 划(14316)
- 部(13918)
- 国家社会(13723)
- 编号(12838)
- 教育部(12309)
- 重点(11981)
- 发(11370)
- 成果(11178)
- 人文(10979)
- 重大(10973)
- 社科(10741)
共检索到125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范铁权 梁莎莎
作为第一个全国性的统计学社团,中国统计学社于1930年成立。学社社员以任职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计工作者为主,同时也大量吸纳了政、学、商界人士。自成立以来,中国统计学社通过出版书刊、召开年会、审定名词、创建研究机构、培训统计学人才等途径,积极致力于统计学的知识传播和体制化建设。在大数命名分节标准、人口调查办法、经济指数等方面,中国统计学社开展了扎实的学术研究,其研究成果直接贡献给社会,也为各级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开展统计学的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中国统计学社 统计 知识传播 学术研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袁卫 李惠
民国时期统计留学生主要求学地分布在英美等国,其中既有专门研究数理统计方法的许宝騄等人,也有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生物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问题的朱君毅、陈达、吴定良等人。这批统计留学生求学于当时的世界统计中心或顶尖大学,其中不乏令世界统计学界为之瞩目的杰出人才,以相对较小的规模取得了比肩国际一流水平的学术成就,为世界统计学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他们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奠定了我国近代统计教育的较高起点和坚实基础,值得学术界深入挖掘和研究。其学术报国的家国情怀,至今仍是激励后辈学人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
民国 统计史 留学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长法 李红梅
随着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职业教育史的研究也成为必然。民国时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包括中国职业教育史整体研究、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研究、女子职业教育史研究和职业指导史研究等。这些研究,是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民国 职业教育史 研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娜娜
民国时期的海关图书馆是兼具图书馆和档案馆功能的文献收藏机构,是近代海关最重要的信息中心。作为图书馆,海关图书馆以丰富的经贸类馆藏为特色,向大众开放服务;作为档案馆,海关图书馆集中保存近代海关诸口岸1901年12月31日前的档案,以确保档案安全为要旨。文章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与考证,明晰海关图书馆馆藏图书、档案的基本内容,促进相关研究。
关键词:
海关图书馆 图书 档案 信息资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智 李森
民国初年,教育与职业不沟通成为职业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职业指导作为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方式被职业教育界寄予厚望而引入我国,这一时期的职业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注重建立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注重调查职业状况和学生个性,采用多种实施方法,对民国时期的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民国 职业指导 职业教育 人职匹配 职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方健
民国时期的经济研究刘方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中国向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变中旧伦理秩序的失范,大量的西学被先进的中国人介绍到了中国,形成一场新的文化运动。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人们逐渐开始了用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探讨中国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问题、本文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庆军
民国时期,人们为了探求中国“积弱”的病因和救国良策,对人口问题曾予以关注。曾在西方社会产生轰动效应的马尔萨斯人口论,在中国也引起了反响,并对这一时期中国的人口思想发展造成了强烈的影响。本文拟就民国时期的人口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郑刚
1930年中英两国达成协议,将英国退还的庚款为基金投资兴办实业,再以其所得利息资助教育事业。举办九届留英考试,培养193名各学科的专业人才;资助高等教育基础建设,安顿战时流亡的教授及毕业生;配合国家政策致力于西北教育开发。中英庚款对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
中英庚款 民国教育 公费留英 西北教育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灵通
民国时期产生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审计精神文化。它包括"既学习西方又结合国情"的审计理念、"独立、诚信、廉洁、勤奋"的审计职业道德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审计职业精神。受制于历史的局限,民国审计精神文化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但它对当代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培养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审计理念;敢于摸老虎屁股,实现审计实质独立;以培育诚信为基础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文化;勇于参与制度博弈,践行创新文化。
关键词:
民国 审计 精神文化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全有
民国时期的光头之风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40年代达到高峰。学生、军警群体中光头的比例很高,政界、演艺界等也相当流行。光头风行的原因,首先是新生活运动的需要,其次是军事、经济视角下的光头倡导,第三是卫生、审美视角下的光头优势阐释。光头行为由个人而群体,进而政治化,在民国那个特殊的时期,直接导致光头风行。
关键词:
光头之风 民国 新生活运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春廷
由于近代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公债的大量发行,证券数量和品种迅速增加,证券交易市场突破松散的市场形式,步入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时代。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征券市场走完其形成、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是中国近代证券市场发展史中内容最丰富、变化最复杂的重要时期。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承国
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期货市场在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经济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体现。由于国家受到帝国主义军事和经济上的侵略,期货市场赖以发展的制度基础极其薄弱。市场投机过度,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期货市场因此具有非常明显的半殖民地性和非均衡性特征。近代中国期货市场是近代中国制度变迁的产物。研究近代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特征,对于完善当代中国期货市场的制度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期货市场 殖民地性 非均衡性 民国时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