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4)
- 2023(3156)
- 2022(2897)
- 2021(2850)
- 2020(2219)
- 2019(5163)
- 2018(5218)
- 2017(9114)
- 2016(5105)
- 2015(6168)
- 2014(6541)
- 2013(6102)
- 2012(5830)
- 2011(5332)
- 2010(5511)
- 2009(4790)
- 2008(4924)
- 2007(4472)
- 2006(4080)
- 2005(3734)
- 学科
- 济(17764)
- 经济(17747)
- 贸(16245)
- 贸易(16235)
- 易(15753)
- 管理(11392)
- 业(9676)
- 企(7411)
- 企业(7411)
- 农(6552)
- 方法(6538)
- 地方(6484)
- 出(5557)
- 关系(5104)
- 口(5080)
- 出口(5069)
- 出口贸易(5069)
- 中国(4960)
- 理论(4809)
- 数学(4661)
- 数学方法(4590)
- 财(4450)
- 业经(4338)
- 学(4009)
- 农业(3830)
- 教学(3733)
- 制(3707)
- 国际(3580)
- 教育(3533)
- 贸易关系(3496)
- 机构
- 学院(73008)
- 大学(68313)
- 济(28403)
- 经济(27647)
- 研究(24399)
- 管理(21170)
- 中国(18409)
- 理学(17046)
- 理学院(16779)
- 管理学(16308)
- 管理学院(16187)
- 科学(15323)
- 京(14291)
- 财(13305)
- 江(13065)
- 所(13036)
- 农(11660)
- 研究所(11411)
- 中心(11241)
- 州(10825)
- 范(10753)
- 南(10731)
- 师范(10646)
- 省(10444)
- 业大(10335)
- 技术(10145)
- 贸(10113)
- 财经(9932)
- 院(9514)
- 湖(9348)
- 基金
- 项目(41405)
- 研究(33133)
- 科学(29678)
- 基金(25882)
- 家(22318)
- 国家(22090)
- 省(18722)
- 社会(17707)
- 科学基金(17213)
- 社会科(16620)
- 社会科学(16614)
- 教育(16102)
- 编号(15676)
- 划(13638)
- 基金项目(13451)
- 成果(13188)
- 课题(11668)
- 资助(11230)
- 自然(10290)
- 年(10098)
- 自然科(9965)
- 自然科学(9963)
- 重点(9857)
- 自然科学基金(9746)
- 发(9489)
- 性(9244)
- 项目编号(8571)
- 部(8385)
- 大学(8371)
- 创(8267)
共检索到123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梦竹 李莉
湖南是我国主要木材产地之一,境内河道密布,木材运销以水运为主,因此木材市场分布于各林木产区和江河交通枢纽处。民国时期,由于城市的发展和近代工业的兴建对木材的需求量激增,促使湖南木材贸易兴盛,带动了商业城镇的兴起和繁荣,但过度采伐林木,导致湖南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失调。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回望和总结,可以给我国当前的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民国 湖南 木材贸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敏 廖一波 杨安娜
民国初期,西式复式簿记传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推广普及西方新式会计,培养新式会计人才。湖南作为民国时期的教育大省,在会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走在全国前列。民国时期湖南的会计教育公、私立相结合,尤以私立会计学校众多,名人办学,名师授课,以传授西式复式簿记方法为主,学制灵活,课程设置科学先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新会计人才,为传播和推广复式簿记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湖南 会计教育 复式簿记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温长松
民国时期,药材药品是中国与越南都需要进出口的商品之一。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曾大量出口药材给越南,原因之一是霍乱等传染病在越南时有发生,越南因防疫救治等需要进口药材。该时期中国从越南进口的药材药品既有中药也有西药,药材种类逐渐增加,药材药品价值较高。30年代开始,中国进出口越南药材的主要口岸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中药药材在越南销售已不如战前。中越药材药品贸易受到同时期中越社会医疗卫生状况、法国对法属印度支那管理方式、国际局势等多种因素影响。
关键词:
中越 药材药品 贸易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建明
民国时期中德贸易是典型的先进工业国与落后农业国的贸易。易货贸易、军火贸易是民国时期中德贸易的重要内容。易货贸易采取了“补偿贸易”和“ASKI”马克两种类型的贸易形式。民国时期的中德贸易呈上升趋势。从中国与英美日德贸易指数看,中德贸易表现出发展的后劲。中德贸易收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国对外贸易收支中的地位在上升。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中德 贸易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庆军
民国时期,人们为了探求中国“积弱”的病因和救国良策,对人口问题曾予以关注。曾在西方社会产生轰动效应的马尔萨斯人口论,在中国也引起了反响,并对这一时期中国的人口思想发展造成了强烈的影响。本文拟就民国时期的人口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五更 李莉
清代是我国传统木材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木材流通与贸易频繁。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地段,有着丰富的木材资源,是发展木材贸易的主要基础。省会城市武汉,水路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在清末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木材集散中心。全国各地的木商云集于此,有着发达的木商组织,同时拥有发达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资金周转贸易,支持长途运输木材,故木材销量大,辐射面广。湖北木材贸易集湘、黔、川之木材,输往江南、京师要地,为当时园林建设、运河堤坝的巩固、城市发展等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有利于摸清当时木材贸易的规律,为我国当前林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清代 湖北 木材贸易 林业史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勉卫忠
民国时期,河湟回藏贸易这种特殊的地方民族商品流通模式迎来了它的黄金季节,其表现形式就是集市的出现,这是外国资本主义进入,青海封闭保守的自然经济解体,回藏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集市发展特点是集市数目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商品结构和流通范围发生变化,功能的完善,集市在繁荣地方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河湟回藏贸易 集市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耿达
书籍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书籍贸易反映了文化知识的流向。民国时期中国书籍进出口贸易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但出口额远远少于进口额,一直处于入超地位。在中国对外国际书籍贸易中,书籍出口地域主要是古代"汉字文化圈"影响的范畴,多为华人聚集的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书籍进口的主要来源是日本、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作为国际贸易的中转站,在中国内地书籍进出口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国时期中国书籍国际贸易状况,反映出当时中国处于文化的"低洼地带",引进新知、向西方学习成为国家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书籍贸易 进出口 引进新知 现代转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敏 黄颖洁 罗明灿 刘德钦
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对中缅木材贸易的主要问题包括贸易区域与方式、贸易发展历程、贸易规模与结构以及对两国边境地区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缅木材贸易持续了近30年,基本是中国进口缅甸原木、锯材的单边贸易,主要是两国边境地区企业和机构之间的现汇贸易;对缅甸中央及地方政府财税收入、边境群众生计影响大,是中国木材进口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对中国边境地区木材产业和当地群众生计有较大影响。应将双边木材贸易上升到国家或地区战略层次,加强与缅甸林业的全方位合作,同时建立中缅双方木材合法性认同机制。
关键词:
木材贸易 缅甸 中缅边境地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铭雨
清华民国时期的生源地域分布广泛,是少数具有全国范围影响力的高校之一。其招生沿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09-1924)采用各省选派与公开招考结合的方式,第二阶段(1925-1937)为自主选拔阶段,第三阶段(1938-1948)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清华通才培养、自由包容的育人理念在各个招生阶段中均不同程度地体现。除制度性原因以外,多元地理格局形成的历史基础是早期清华学校学生的分省选拔,广布的考点和广泛的来源中学是其重要保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谷平 赵师红
通过梳理民国时期农学研究生教育的产生背景和实施概况,探讨其发展的特点,即强调科研能力的培养、学科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的自主性;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及特色鲜明的专业分布等,并分析了它对我国农学教育和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农学 研究生教育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景全
东北东部边疆城镇的演化是东北亚研究中的一个环节。清末民国时期是其重要的发展阶段,它在兴起中表现出的主要诱导因素是移民实边、体制调整、交通改观、边境贸易等;其城镇社会经济在这一过程里也表现出鲜明的区域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关键词:
清末及民国,东北东部,边境城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玲 史世奎
民国时期,云南茶业资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在组织形式方面,民国时期的云南茶业资本在保留着独资制和合伙制的同时,公司制的组织形式开始出现;在内部治理方面,合伙制茶商实行了极具特色的银股、力股并存制度,公司制企业则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茶业同业行会开始出现。在生产方式方面,手工作坊式和现代机制并存。在经营理念方面,通过产供销协作、产品创新、建立品牌、国际化经营等方式扩大了滇茶的市场份额。这种进化一方面促进了滇茶的商业开发和销售,提高了滇茶的制茶技术,丰富了其产品谱系,另一方面促进了云南区域市场的形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国春 王有志
中俄两国发展木材贸易的优势明显,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集群优势,以及双方政府重视为两国木材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目前面临合作档次低、市场秩序混乱、俄方调整政策提高合作门槛等挑战。对策建议,即突破传统观念,将生态效益的追求国际化;提高双方贸易档次,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合作框架;以实现"双赢"为导向,建立跨国林产工业产业集群。
关键词:
中俄木材贸易 政府主导 跨国林产工业集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