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7)
2023(6981)
2022(6218)
2021(5796)
2020(5134)
2019(11965)
2018(12148)
2017(23200)
2016(13136)
2015(15355)
2014(15908)
2013(15650)
2012(14921)
2011(13814)
2010(13936)
2009(12943)
2008(13041)
2007(12156)
2006(10634)
2005(9660)
作者
(40506)
(33757)
(33687)
(32319)
(21321)
(16105)
(15835)
(13429)
(12743)
(12295)
(11497)
(11355)
(10952)
(10714)
(10705)
(10556)
(10500)
(9933)
(9877)
(9870)
(8672)
(8539)
(8250)
(7874)
(7758)
(7692)
(7546)
(7439)
(7029)
(6913)
学科
(50609)
经济(50549)
管理(34418)
(30567)
方法(24418)
(23752)
企业(23752)
数学(21605)
数学方法(21416)
(15184)
中国(14696)
(14243)
(13544)
(11425)
地方(10927)
图书(10502)
书馆(9933)
图书馆(9933)
农业(9635)
业经(9528)
(9499)
贸易(9497)
(9180)
(9122)
理论(8743)
(8667)
(8611)
银行(8581)
工作(8423)
(8239)
机构
大学(194696)
学院(190169)
(72874)
经济(70954)
管理(69944)
研究(65020)
理学(58732)
理学院(58002)
管理学(56859)
管理学院(56462)
中国(48993)
科学(42089)
(41997)
(37737)
(34605)
(34362)
研究所(31471)
(31350)
业大(31074)
中心(30734)
农业(30033)
(27444)
师范(27125)
财经(26900)
北京(26469)
(25473)
(24168)
图书(22863)
(22764)
技术(22367)
基金
项目(122056)
科学(92802)
研究(89922)
基金(84831)
(74097)
国家(73470)
科学基金(60675)
社会(53551)
社会科(50494)
社会科学(50475)
(48721)
基金项目(45042)
教育(41524)
(41070)
编号(40238)
自然(38351)
自然科(37416)
自然科学(37400)
自然科学基金(36720)
成果(35167)
资助(34903)
重点(27372)
(26637)
课题(26630)
(26201)
项目编号(24907)
(24438)
科研(23607)
创新(22892)
计划(22615)
期刊
(80878)
经济(80878)
研究(52702)
中国(39392)
学报(36707)
(33728)
图书(30901)
(27864)
科学(27675)
大学(26115)
书馆(24341)
图书馆(24341)
学学(22546)
农业(22318)
教育(22170)
管理(21942)
技术(16596)
(15936)
金融(15936)
业经(13641)
财经(13289)
经济研究(12933)
(12026)
(11698)
论坛(11698)
(11424)
问题(11182)
情报(10604)
(10230)
理论(9893)
共检索到295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韦庆媛  
民国时期,涉华外国图书馆学者包括在中国图书馆工作的外国馆员、在华从事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外国学者、在华工作的外国图书馆交换馆员、外国来华访问的图书馆学者、中华图书馆协会外籍会员、中华图书馆协会外籍名誉会员、美国援助中国征求图书赞助委员会委员等。其特点是:涉华美国图书馆学者最多,外国学者20世纪30年代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少,学者专长呈现多样化,女性学者是实际工作的主力军,涉华学者从中国延伸至国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韦庆媛  
民国时期,中国开始建立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机构,在本土培养图书馆学专业学者。采用文献调研法、定量分析法,重点梳理1916—1949年在中国本土接受图书馆学专业启蒙教育的大学专业院校、系科及其他培训的学者信息,包括南京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包括建系前开设图书馆学课程时期)、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包括文华大学、华中大学图书馆学系时期)、上海国民大学图书馆学系、四川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博系(包括苏州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以及其他参加图书馆学课程、函授教育、暑期学校及各种短期讲习会学习的学者,依据出版著作、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韦庆媛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留学生群体进行研究。1916-1953年中国留学生赴海外留学分为拓荒之旅、自由发展、纳入正轨三个阶段,共有100位留学生就读国外37所图书馆学专业院校,留学人数与全国的需求相比,总体偏少。留学生来源于国内30所中等以上院校,籍贯主要分布于湖北及东南沿海和大城市,来源省份过于集中,显示出不平衡性。中国留学生到美国留学基本以学历教育为目的,获得学位普遍较高。女性是留学生中的重要力量,前期留学生全部或大部分回国,后期受时局影响回国较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一心  
本文从考察近现代我国通俗图书馆发展始末及规模入手,调查其馆长群体生成的背景与状况。通过对其中百余位馆长的性别、籍贯、学历、任职等指标进行取样分析,归纳出该群体具有兼职官员多、学历普遍较高等特点,并显示出图书馆事业发展与政府意愿有效贯彻、馆长所受教育程度的关联。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黎飞   罗雯文  
民国时期的女性图书馆学学人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学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图书馆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统计民国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数量基础上,考察了这一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群体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女性图书馆学学人通过图书馆学术研究、图书馆工作实践、图书馆人才培养、图书馆社团活动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韦庆媛  
收集、整理民国时期个人、机构对图书馆数量的历次调查统计,以及中华图书馆协会留下的会员统计表,对民国时期的图书馆数量、图书馆员人数、图书馆学者的群体规模及地域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图书馆学者的区域分布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受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者群体曾通过提案,影响国家决策,使全国图书馆区域分布失衡的状况有所改善;也有个别学者以个人魅力凝聚同行,带动一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国家调控是平衡图书馆和图书馆学者群体分布失衡的必要手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韦庆媛  
文章从学者的学术经历、学术思想、学术著述、学术流派、代际划分等方面,回顾和梳理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者开展研究的现状,指出未来研究中,应重点关注完善学者生平经历资料、注重对学者著述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探讨学者群体的学术思想、加强对学术流派的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丽芬  
图书馆学的引进和本土化受益于归国留学生的倡导和推动。中国早期职业图书馆员的培养深受美国影响,赴美习图书馆学在民国时期始开风潮。文章以1924年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本土培养的图书馆员裘开明赴美为界,将民国时期赴美的图书馆学人分为前后两代。相较于第一代,第二代赴美的图书馆员数量倍增,且群体性特征更为突出。文章通过对海内外相关史料钩沉,统计出赴美的第二代图书馆学人名单,并结合史实,系统分析了赴美第二代图书馆学人的出洋背景、留美途径、在美经历、影响与贡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海燕  
文章研究民国留美的部分图书馆学人1912-1949年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四种类型的英文著述:学位毕业论文、图书馆学专业论文、国际会议论文暨发言稿和编读来往信函。通过对这四种类型的英文文章的分析,从中看出这批民国图书馆学人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以及与美国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提出了对民国图书馆学人英文著述研究不足的一些问题。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田芳  
通过对曾在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任职的洪有丰、桂质柏、戴超、柳诒徵等9位图书馆学家的生平事迹的梳理,探讨其思想主张和实践活动背后的精神实质,将近代图书馆学家的精神总结为:责任力、专业精神与恒持之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沈占云  
民国初期,随着中国图书馆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清末出现的对图书馆零星的理性认识也逐渐完善发展为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完成了从图书馆理论向图书馆学理论的转变,并且伴随着"新图书馆运动"掀起和深入,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在公共图书馆基础理论、图书馆管理思想和图书馆技术方法等方面完成了近代图书馆学学术的深刻转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冯佳  
依据相关资料对民国时期商会所创办的服务于工商业的图书馆进行较为深入研究,总结商会图书馆在性质、社会影响、创办目标、馆址选取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特点,并据商会图书馆创办的经验和教训,认为当前可从大型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基金会等层面建立专业机构为工商业服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娜娜  
民国时期的海关图书馆是兼具图书馆和档案馆功能的文献收藏机构,是近代海关最重要的信息中心。作为图书馆,海关图书馆以丰富的经贸类馆藏为特色,向大众开放服务;作为档案馆,海关图书馆集中保存近代海关诸口岸1901年12月31日前的档案,以确保档案安全为要旨。文章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与考证,明晰海关图书馆馆藏图书、档案的基本内容,促进相关研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晓梅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考察民国时期图书馆建筑思想构建中"图书馆精神"的作用。图书馆建筑被视为具有一定人文意涵的建筑。作为"专门建筑物",其建设须考虑区位、地质、选材、用光等因素;作为"大众教育机关",其设计既要突显大众的主体意识,又要体现现代公共事业的开放态度。这些思想的形成得益于欧美经验,对我国图书馆现代建筑思想的形成具有正面价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书美  张改美  
民国时期传统的乡村社会教育千疮百孔,呈现衰败景象。彼时知识分子满腔热忱掀起的社会教育思潮及乡村建设运动,因脱离中国乡土实际而多以失败告终。以全体民众为施教对象的民众图书馆自觉地将启发民智视为自身使命,在城乡大地积极开展弹性阅读服务,对僻居乡间的农民群体阅读予以高度关注,在增加民国时期农民读书识字机会,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保存乡村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