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2)
- 2023(6679)
- 2022(5494)
- 2021(5296)
- 2020(4110)
- 2019(9351)
- 2018(9029)
- 2017(17497)
- 2016(9635)
- 2015(10648)
- 2014(10492)
- 2013(10680)
- 2012(10034)
- 2011(9249)
- 2010(9431)
- 2009(8919)
- 2008(8731)
- 2007(8061)
- 2006(7495)
- 2005(6836)
- 学科
- 农(48999)
- 济(46271)
- 经济(46238)
- 业(32551)
- 农业(32468)
- 管理(15999)
- 业经(15519)
- 方法(13511)
- 地方(13392)
- 数学(12603)
- 数学方法(12548)
- 农业经济(12408)
- 中国(11025)
- 企(10931)
- 企业(10931)
- 制(10012)
- 发(9840)
- 村(9467)
- 农村(9444)
- 学(8488)
- 土地(8378)
- 发展(8357)
- 展(8352)
- 贸(7691)
- 贸易(7683)
- 融(7481)
- 金融(7480)
- 易(7438)
- 体(7271)
- 财(7113)
- 机构
- 学院(140353)
- 大学(133385)
- 济(61156)
- 经济(59983)
- 管理(52139)
- 研究(51686)
- 农(49266)
- 中国(44895)
- 理学(44336)
- 理学院(43850)
- 管理学(43175)
- 管理学院(42930)
- 农业(37345)
- 科学(31391)
- 业大(28813)
- 江(28437)
- 京(27750)
- 所(27075)
- 财(26310)
- 中心(26284)
- 研究所(24367)
- 农业大学(22187)
- 省(21299)
- 财经(20283)
- 业(18582)
- 范(18501)
- 州(18397)
- 经(18383)
- 师范(18326)
- 经济管理(18004)
- 基金
- 项目(92413)
- 科学(73085)
- 研究(69092)
- 基金(67369)
- 家(58869)
- 国家(58264)
- 科学基金(49467)
- 社会(44808)
- 社会科(41948)
- 社会科学(41935)
- 省(39099)
- 基金项目(36597)
- 自然(31083)
- 自然科(30282)
- 自然科学(30277)
- 划(30057)
- 自然科学基金(29738)
- 编号(29263)
- 农(28958)
- 教育(28679)
- 资助(25991)
- 成果(22582)
- 发(22022)
- 重点(20853)
- 部(20649)
- 课题(19488)
- 创(18540)
- 国家社会(18247)
- 性(18235)
- 业(18164)
共检索到224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单强
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因资料之匮乏与零散,它又是经济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拟利用地方档案馆藏资料及部分社会调查资料,从信贷资金之用途、信贷主体结构、融资手段与利率以及信贷习俗等方面,对民国时期江南农村信贷市场作区域性考察,为深入研究金融市场提供个案分析的例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单强 昝金生
“合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唐宋时期就流行甚广。近代以来 ,尤其是 2 0世纪 2 0年代 ,随着现代经济因素的增长 ,银行也加速向农村渗透 ,传统经济组织与现代金融机构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现代化理论者认为 ,在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 ,传统经济组织逐渐烟消云散 ,土崩瓦解。而江南农村中颇为流行的传统金融组织“合会”的演变 ,却向我们描述了与此不同的农村经济演化图景。
关键词:
江南地区 农村经济 民间金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蒲勇健 宋军
我国近20年来金融改革“重城市、轻农村”,农村金融体系没有根据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来通盘考虑和规划,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大量撤销农村地区分支机构,致使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足,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市场中形成了寡头垄断。垄断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村信贷市场农村信贷效率低下,具体表现为社会福利损失、农村信贷供给总量不足、信贷品种创新能力低和对农村借款人实行价格歧视。因此,加强农村金融业务吸引力,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有序竞争和充满活力的农村信贷金融市场,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
农村地区 信贷市场 特征 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潘劲
本文对民国时期中国农村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尤其是对这一时期的华洋义赈会、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合作社以及国民政府领导创办的合作社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成效与不 足做出了评价
关键词:
合作社运动 农村合作社 民国时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鹏
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对象专指农民,教育内容以农业教育为主,对职业教育及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产生并发展于复杂社会环境,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且相对独立,并在职业教育的制度、政策建设及实践层面有较大进步,具有西化色彩浓、重视程度高、注重实践教育等特点。应吸取和借鉴民国时期农村教育的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注重实效,保障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促进多元办学,以推动当前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农村职业教育 教育实践
[期刊] 求索
[作者]
林展
利用1930年代中国北方49个村庄2072家农户的调查资料,讨论了民国时期农村社会资本在民间借贷中的作用。使用农户的礼金支出作为社会资本的代理变量,发现社会资本越多的农户,能够借到的资金会越多,具体来说,礼金支出每增加1圆,农户能够获得的贷款将增加7.9圆,但社会资本对借款利率却没有显著影响。对农户礼金支出的分析发现,平均来说,发生了借贷的农户家庭比没有发生借贷的家庭礼金支出要多2.3圆,相当于比没有发生借贷家庭礼金支出多76%。因此,以往认为农户礼金支出是铺张浪费的观点可能忽略了礼金支出对维护社会资本的作用。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这些结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社会的经济运行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民间借贷 礼金支出 民国农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亮
民国时期是我国图书馆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具有古典特征、外来特征和中国化特征。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思想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催生了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兴办,促进了图书馆学术研究的繁荣,推动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等种种原因,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局限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蔡迎春
民国时期非书刊文献历史价值、学术价值非常高,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经查询梳理,新中国成立后1021种民国时期文献的整理出版物中,非书刊文献的整理出版物有275种,占到总量约1/4,其中包括档案、公报、会议资料、政府文件、资料汇编、调查报告、统计资料、名人年谱、家谱、日记、手稿及书信等,且基本上都是2000年以后的成果。本文以时间为序,将民国时期非书刊文献的整理出版分成3个时期:民国时期非书刊文献的整理出版经历了2000年以前起始发展,2000—2010年波折发展和2010年以后波浪增长3个发展阶段。分别阐述了3个阶段里非书刊的整理出版状况与特征,呈现出的问题表现为:从文献类型看,极不平衡;从出版机构看,过于集中;从出版内容看,选题集中;从编制形式看,索引缺失4个方面。需要出版社从协调选题,加大调研,突显特色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李艳莉
民国时期教育系科的地域分布表现出省份分布较全面但分布不均衡的特征;院校分布表现出教育系科主要分布在综合性大学、独立学院①教育系科迅速增加、师范大学教育系科分布却较少的特征,时间分布呈现出抗战前后分布差异较大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主要缘于政府政策、大学分布以及社会需求等因素。当今中国教育系科的分布要合理继承和创新,重视政府的调控作用;教育系科的分布要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制订好设置标准并做好合理评估。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教育系科 分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一心
本文从考察近现代我国通俗图书馆发展始末及规模入手,调查其馆长群体生成的背景与状况。通过对其中百余位馆长的性别、籍贯、学历、任职等指标进行取样分析,归纳出该群体具有兼职官员多、学历普遍较高等特点,并显示出图书馆事业发展与政府意愿有效贯彻、馆长所受教育程度的关联。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通俗图书馆 馆长群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勇文 赖晨
民国时期雇农的具体工资:长工的年工价大约为19石谷,食宿由雇主提供;短工农闲大约每天为8市斤稻谷,农忙大约每天为20市斤稻谷,食宿由雇主提供。手工业工人的工价、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日回报率和雇农的工价也差不多。赣南雇农的工价随行就市,基本上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反映了民国时期赣闽边区的经济带的市场经济特色。
关键词:
民国 赣南 雇农工资 市场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亚辉 张建波
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信贷配给产生的根本原因。农村信贷市场的信贷配给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信贷配给既有农村经济组织自身的原因,也与农村金融体制及金融风险补偿机制缺失有关,垄断性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更加剧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信贷配给程度。系统分析农村信贷配给的根源、性质有助于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及农村金融政策的调整。
关键词:
农村 信贷市场 信贷配给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军 张展薇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沉重”为核心的“三农问题”,制约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西方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角度证实,信贷规模扩张将推动经济增长;因此,银行贷款适度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手段之一。本文在研究农村信贷总量特征基础上,着重分析制约总量增长的供给与需求缺陷,并提出扩大贷款供给和有效需求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信贷 特征 供给 需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贾鸿雁
民国时期的旅游研究在借鉴西方 ,立足本国的基础上 ,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是现代旅游研究的发端 ,在旅游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 5个方面概括了民国旅游研究的主要进展。
关键词:
旅游研究 旅游历史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庆欣 刘明松
本文选取江汉平原作为研究区域,对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人地关系与粮食产量、粮食市场价格波动以及社会风险与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考察。民国时期农户面临着大量来自自然的、市场的和社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农户形成了一种风险规避基础上的基本需求最大化行为取向,并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产行为和非农行为特征。
关键词:
江汉平原 人地关系 价格波动 农户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