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1)
2023(6522)
2022(5797)
2021(5680)
2020(4848)
2019(11661)
2018(11820)
2017(21499)
2016(13116)
2015(15161)
2014(15695)
2013(15023)
2012(14232)
2011(13101)
2010(13571)
2009(12266)
2008(12385)
2007(11494)
2006(9899)
2005(9015)
作者
(36019)
(30100)
(29957)
(28863)
(18973)
(14437)
(14131)
(11857)
(11375)
(10862)
(10135)
(10001)
(9833)
(9583)
(9450)
(9396)
(9361)
(8923)
(8717)
(8696)
(7696)
(7652)
(7342)
(7056)
(6906)
(6797)
(6788)
(6710)
(6185)
(6071)
学科
(45835)
经济(45781)
管理(27479)
(26592)
方法(23271)
数学(20839)
数学方法(20616)
教育(20073)
(20055)
企业(20055)
中国(17557)
(13720)
(12320)
(11838)
理论(10623)
农业(8976)
地方(8976)
(8872)
贸易(8871)
(8598)
业经(8360)
(8302)
教学(7331)
(7307)
(7088)
金融(7086)
(7081)
(7060)
银行(7057)
技术(6791)
机构
大学(186003)
学院(179931)
(67102)
研究(65386)
经济(65355)
管理(60981)
理学(52170)
理学院(51438)
管理学(50309)
管理学院(49934)
中国(43427)
(40922)
科学(39693)
(34613)
师范(34397)
(34073)
教育(32846)
(31133)
研究所(31012)
(31004)
中心(29280)
(29041)
师范大学(28226)
北京(26812)
业大(26234)
财经(24683)
农业(24656)
(22743)
(22696)
技术(22671)
基金
项目(112064)
研究(88481)
科学(87683)
基金(76455)
(65545)
国家(64851)
科学基金(53421)
社会(51930)
教育(48921)
社会科(48729)
社会科学(48711)
(45094)
(40245)
基金项目(39901)
编号(39750)
成果(35924)
自然(32714)
自然科(31884)
自然科学(31872)
资助(31716)
自然科学基金(31291)
课题(30127)
(27101)
重点(26891)
(25453)
(25032)
(23596)
教育部(23517)
项目编号(23500)
(22950)
期刊
(72178)
经济(72178)
研究(61686)
教育(52586)
中国(43160)
(27791)
学报(27477)
(24509)
科学(23836)
大学(21309)
管理(19143)
技术(18885)
农业(18867)
学学(18258)
(14099)
金融(14099)
职业(12802)
财经(12146)
经济研究(11197)
业经(11159)
(10991)
(10456)
问题(9864)
图书(9749)
(9472)
论坛(9472)
(8581)
技术教育(8405)
职业技术(8405)
职业技术教育(8405)
共检索到275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桑宁霞  王晓丹  
中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在民国时期(1912—1949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在制度、思想、实践上都相当成熟,其发展状况波澜壮阔、蔚为壮观。本文从新文化运动、民主革命、教育学人、教育进化4个层面对民国时期成人教育的兴盛状况进行归因分析。针对当前中国成人教育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文化引领作用的缺失,民主内涵与本质的旁落,本土化路径中出现的理实分离与理念模糊的弊端,以及现代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困境与彷徨。透过民国时期成人教育兴盛的归因分析,可以寻找出当代中国成人教育走出困境、迅速发展的策略与启示:回归文化属性,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鹏  
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对象专指农民,教育内容以农业教育为主,对职业教育及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产生并发展于复杂社会环境,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且相对独立,并在职业教育的制度、政策建设及实践层面有较大进步,具有西化色彩浓、重视程度高、注重实践教育等特点。应吸取和借鉴民国时期农村教育的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注重实效,保障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促进多元办学,以推动当前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侯佳  司晓宏  
民国时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完备的大学章程文本为大学的迅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正值我国大学章程全面建设时期,回顾和借鉴民国时期优秀的大学章程文本显得颇具现实意义。民国时期大学章程文本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初现了"学院制"的管理模式,体现了"教授治校"的办学理念,凸显出对"办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章程应界定学院"职、责、权"的范围,应彰显"教授治学"的大学理念,应根据学校特色确定"办学目标"。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朱灵通  李长安  
民国时期的审计清官文化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清官文化中的清廉、公正、刚正不阿等特点,又发扬了我国传统的清官文化:从忠君转向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从清官到选拔清官;从礼仪道德到民主法律制度。民国审计清官文化对当代的启示有:传承清官文化,反对"四风";推进制度建设,依靠法治反对腐败;审计领导垂范,推进国家审计文化建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苏刚  
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的变迁影响深远,不仅推动了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一是对"仪型他国"的师范教育制度的必要修正;二是义务教育普及的迫切要求;三是对乡土中国文化特质的路径依赖;四是不同权力主体博弈的结果,其对当前我国农村师资的培养及农村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灵通  方宝璋  
民国时期吴应图、沈立人、潘序伦、张辑颜等学者对审计目的这一审计基本范畴进行了探讨,认为审计目的主要围绕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等三个层面。一些学者提出审计目的因时因地而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审计主要目的变化的两大因素,即社会需求和审计能力。民国时期审计目的思想对当代的启示:一是我们在学习西方审计理论和审计文化时,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二是要抓审计主要目的又要兼顾审计次要目的;三是重视审计目的在空间上的差异性,不能用一套审计准则审查所有的企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施芳  
罗伯特·欧文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在苏格兰的新拉纳克纺织厂进行了管理革新,建立了一所相当接近现代标准的公共多功能学校——"性格陶冶馆",开启了成人教育的初步尝试,形成了欧文独特的成人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教育方法。本文通过全面梳理欧文在新拉纳克"性格陶冶馆"进行的成人教育,总结其经验教训,反思在新问题和新机遇并存的今天,成人教育该如何完善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构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文妍  
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书院教育形式,具有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提倡创新精神、推崇学生自学精神、师生关系融洽等教育优势。传统书院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制度优势对我国的成人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可以从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并行、建立创新型成人教育体系、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努力,以此提高现行成人教育的质量,实现成人教育的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振娟  陆信礼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流,二者思想内容各异,但都对人的生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思想。儒家关注人的社会生命,道家关注人的自然生命,不同的关注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命观。本文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比较了二者在生命本质、生命存在、生命态度三方面的异同。儒道生命思想的互补性能够弥补各自生命观中缺失的部分,帮助人们形成健康和谐的人格,这对于关注教育对象生命质量和幸福感的当代成人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蕾  
美国成人教育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为当代积累了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美国当代成人教育的成功经验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成人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认为,美国当代成人教育之所以成功,主要归功于它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多主体实施成人教育,注重培训成效,以"线上"与"线下"开展教育的实施。基于美国经验,建议中国成人教育应注重市场需要,调整当下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格局,从"注重实效"出发促进国内成人教育机构的活力,尽量展开混和教学来拓展当下成人教育的领域与模式,来促进国内成人教育的发展与提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孔彦  
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课业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课业评价质量难以保证;函授学员功利性强,破坏了函授教育课业评价的严肃性;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函授教育课业评价质量缺乏有力监管。因此,提高教师在课业评价方面的素养,引导函授学员建立正确学习目的,以及建立有社会参与的课业评价的监管体系,是提高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课业评价水平的三个关键方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桑宁霞  刘丽  
民国时期,成人教育学的本土化探索是当代成人教育学的灵魂源起,对当时所兴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研究,对于中国成人教育学的本土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民国时期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探索经历了萌芽、产生和兴盛阶段,其理论构架体现为学科发展的价值诉求、理论体系、方法论3个层面,对当今我国成人教育学的发展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柳燕  
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真正迈入近代化轨道是在民国时期,其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背景。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的建设历程大体分为实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阶段(1912-1921年)、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初创阶段(1922-1926年)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调整阶段(1927-1949年)。这个时期职业教育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各级各类学校职业教育、职业指导和职业补习教育的发展;同时,制度在实施中也引发了诸如与本土实际发生冲突、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等一些问题。鉴于此,对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重视制度的本土化问题是改革的基础,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核心,职业教育办学的准确定位是关键。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闫慧  闫希敏  
本文通过对安徽东至县、甘肃天祝县和天津静海县农村数字化贫困田野研究的访谈文本数据进行扎根理论研究,归纳出中国农村居民数字化贫困的常见归因类型:数字化能力、数字化努力、数字化情境和社会支持。数字化能力的缺失归纳为四种情况:数字化生理能力、数字化经济能力、数字化心理能力和数字化素养的缺失,这四种能力的缺失组合起来形成了数字化能力贫困的不同情形。数字化努力包含投入到数字化行为中的时间及基于此积累的使用经验。数字化情境是数字化贫困个体所处的信息基础设施、社会规范(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及传统认知)和运气。社会支持是数字化贫困个体从社会关系和社会机构中获得的物质支持与情感支持。本文构建了农村居民数字化脱贫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凌子燕   邓雅文   蒋卫国   宋颉   张泽  
《湿地公约》提出的“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是促进湿地保护修复的新举措。以国际湿地城市常德市为例,基于2000—2022年15 m空间分辨率湿地分类数据,监测常德市湿地保护修复逐年动态变化,定量分析湿地保护修复驱动因素的重要性和贡献率,探究主导驱动因素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2000—2022年常德市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显著,由1298.53 km2增加至1399.61 km2,建立湿地保护区对于湿地保护修复具有积极作用。(2)湿地变化类型以湿地稳定为主(61.86%),然后为湿地修复(22.10%)和湿地受损(16.04%)。(3)归因分析发现,湿地修复主要归因于退耕还湿,湿地受损主要由气候干旱引起;泥滩、草滩地、芦苇湿地、坑塘和河流变化主要受耕地影响化,湖泊变化受建设用地影响,水库和运河/水渠变化则受降雨量影响。(4)归因分区中,农业活动驱动68.76%的湿地变化,城市化和气候变化则分别驱动22.03%和9.21%的湿地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