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5)
2023(10218)
2022(9023)
2021(8931)
2020(7262)
2019(17158)
2018(17359)
2017(32334)
2016(18653)
2015(21335)
2014(21583)
2013(20484)
2012(18734)
2011(17034)
2010(17042)
2009(14761)
2008(14032)
2007(12143)
2006(10579)
2005(9143)
作者
(49880)
(41117)
(40807)
(38873)
(26106)
(19707)
(18727)
(16330)
(15828)
(14744)
(14256)
(13558)
(12942)
(12759)
(12743)
(12685)
(12363)
(12344)
(11716)
(11642)
(10265)
(10228)
(9746)
(9371)
(9365)
(9199)
(9152)
(9018)
(8157)
(8139)
学科
(64083)
经济(64017)
管理(46813)
(43454)
(36224)
企业(36224)
方法(30140)
数学(26065)
数学方法(25735)
教育(22673)
中国(21862)
(17244)
(16068)
理论(15145)
(14651)
业经(13770)
地方(13141)
技术(12047)
农业(11532)
(10709)
贸易(10702)
(10692)
(10350)
(10344)
教学(10125)
环境(9737)
(9314)
财务(9256)
财务管理(9242)
(9153)
机构
大学(250131)
学院(246267)
管理(96337)
(86666)
经济(84370)
理学(84312)
理学院(83299)
研究(82868)
管理学(81775)
管理学院(81308)
(54677)
中国(53619)
科学(51924)
(42775)
师范(42524)
(41010)
(37902)
研究所(37717)
教育(37050)
中心(36249)
业大(36086)
(35944)
(35711)
北京(35305)
师范大学(34885)
技术(31497)
财经(31123)
(30229)
(29277)
(28373)
基金
项目(171706)
科学(135925)
研究(133684)
基金(120564)
(103458)
国家(102419)
科学基金(87639)
社会(79407)
社会科(74819)
社会科学(74800)
教育(68838)
(68786)
基金项目(64588)
(59666)
编号(58288)
自然(56582)
自然科(55216)
自然科学(55205)
自然科学基金(54178)
资助(49226)
成果(49219)
课题(42568)
(39405)
重点(39184)
(37103)
(35889)
项目编号(35559)
(34966)
教育部(34453)
规划(33816)
期刊
(91916)
经济(91916)
研究(78346)
教育(61857)
中国(52765)
学报(36643)
科学(33838)
管理(33142)
(32304)
大学(28617)
技术(26735)
(26476)
学学(25228)
农业(23195)
职业(16667)
(15480)
金融(15480)
业经(15362)
图书(15259)
财经(14056)
经济研究(13430)
(12478)
论坛(12478)
理论(12044)
科技(12002)
(11831)
问题(11633)
(11451)
实践(11386)
(11386)
共检索到355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晓东  
建教合作是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国人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文章对民国时期建教合作职业教育的产生背景、政策措施、实施途径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对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推行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长法  李红梅  
随着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职业教育史的研究也成为必然。民国时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包括中国职业教育史整体研究、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研究、女子职业教育史研究和职业指导史研究等。这些研究,是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峻  刘艳春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思想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起源,它坚持"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主张通过"工读结合"的方式对平民进行"实科教育"。这一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农耕经济的凋敝与社会贫困的加剧、"三民主义"思想不断深化以及西方"实用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中国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近代化与中国化奠定了基础;确定了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基本模式;为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鹏   胡永川   唐婉莹  
建教合作政策是产教融合政策的前身之一,话语分析是解构它的准备、生产与消费谱系的可行方法。在话语准备中,民国时期的特殊社会语境赋予建教学校、行政运行、专业教学三组政策群以经济、政治、文化色彩。话语权势、话语秩序、话语立场的由民转官、由弱转强、由建议转命令三处语用转折显示了建教合作政策的话语生产节点。在政府、媒体、政策部门中,建教合作政策的话语消费表现为稳定性、演绎性、共时性3条互文逻辑。基于话语准备、话语生产、话语消费的维度展开对民国时期建教合作政策的析理与透视,除了能够厘清民国时期建教合作政策的诞生情况,还能讨论当下产教融合政策的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晓东  
民国时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总体保持了70%左右的较好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为做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教育主管机关、各职业学校以及社会团体也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就业。梳理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脉络,研究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对于指导当今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梦越  楼世洲  
年会是社会生活领域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是一个团体的重要实践活动方式,更是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记录者"。民国时期中华职业教育社作为一个民间教育团体,在其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召开了众多的会议,而年会作为其全国性的年度会议,既是其主要的实践活动形式,同时也记录着其"生命发展"的历程。通过具体阐述民国时期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的年会,分析年会活动的特点及内容概况,展现民国时期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生命图景",揭示中国职业教育的近代化历程,为当前开展会议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镜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艳春  李峻  
民国政府基于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和职业教育教师严重短缺的现实,不断对教师薪酬政策进行调整以扩建职业教育师资。颁布的政策包括:职业教师的薪金倾斜政策、养老金及恤金优待政策、职业教师服务奖励政策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缓解了当时教师短缺的局面,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借鉴这一政策体系,我国当前应该加大对"双师型"教师薪酬的制度倾斜;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奖励制度;优化职业教育教师的进修政策,改善"双师型"教师的规模与质量;肃清"重学轻术"的文化陈垢,凸显教师的薪酬竞争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艳春  李峻  
在平民教育思想与共和执政理念的影响以及学生贫困与实业人才紧缺的双重压力下,国民政府通过制定包括免收学费、公费制度以及贷学金制度在内的学生资助政策,并随时局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国民政府的学生资助政策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平民教育理念,加大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资助力度;应该加强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加强智库建设,发挥"政策企业家"在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对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监督与评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竞蓉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中国近现代最早从事职业教育实验活动的团体。上世纪20、30年代,该社进行的中华职业学校教育实验活动和江苏昆山徐公桥农村职业教育实验活动,推动了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的变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智  何光全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职业补习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传入我国,经过职业教育提倡者的探索,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补习教育制度,文章从职业补习教育内涵、制度、类型、课程、编制、管理和师资等几方面对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的基本情况和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以期能对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栋  
民国时期江西职业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其在区域分布较为广泛、办学形式及办学层次的多样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与扶持力度逐步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等方面为今天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鹏  
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对象专指农民,教育内容以农业教育为主,对职业教育及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产生并发展于复杂社会环境,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且相对独立,并在职业教育的制度、政策建设及实践层面有较大进步,具有西化色彩浓、重视程度高、注重实践教育等特点。应吸取和借鉴民国时期农村教育的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注重实效,保障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促进多元办学,以推动当前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鸿翔  
民国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在大批有识之士的推动下获得了长足发展,这种发展受到了西方职业教育思想的很大影响。传播者中很多人兼具中西学背景,他们以自己的学识和体验推动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转型,钟道赞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凭借良好的西方职业教育背景,积极投身西方职业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活动。他所撰写的大量专业论著不仅丰富了国内的职教理论,更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实践提出了极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对策,这些对策思路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立程  
1917—1937年,是华北地区职业教育获得较大发展的重要时期。黄炎培通过全国教育联合会、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职业教育社等教育团体,在公共网络与私人网络的相互交织中,调动相应的社会资源,通过考察山西、直隶、河南等华北各省职业教育及社会经济状况,制订通过华北各省市的职业教育计划及实施、改进方案,对华北职业教育进行直接统筹规划并提出建议,促进了华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长足进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艳莉  李妍  
民国时期,西方职业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1912-1915年传播的起步阶段,1916-1926年传播的繁荣阶段,1927-1949年传播的变通阶段。民国时期,西方职业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职业教育学的萌生、开阔了中国职业教育学人的国际视野、丰富了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促进了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的改革。反思民国时期西方职业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发展路径为:加强原创,自觉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学;立足本土,扎根中国实际传播西方职业教育学;扩展领域,多维途径传播西方职业教育学;理性思考,批判分析西方职业教育学的传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