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0)
2023(8031)
2022(6586)
2021(6242)
2020(4962)
2019(11093)
2018(10691)
2017(17657)
2016(11302)
2015(12626)
2014(12331)
2013(10944)
2012(9841)
2011(9161)
2010(9156)
2009(7734)
2008(7378)
2007(6577)
2006(5837)
2005(4978)
作者
(30574)
(25417)
(25384)
(24005)
(15914)
(12325)
(11626)
(10028)
(9867)
(9007)
(8516)
(8484)
(8458)
(8072)
(7867)
(7806)
(7781)
(7691)
(7339)
(7333)
(6644)
(6301)
(6121)
(5920)
(5791)
(5681)
(5601)
(5547)
(5303)
(5166)
学科
(29425)
经济(29392)
管理(23502)
教育(21479)
(21189)
中国(16243)
(15861)
企业(15861)
方法(14293)
数学(13048)
数学方法(12914)
(9653)
(9539)
理论(8938)
(8144)
教学(7884)
(7199)
贸易(7198)
技术(7147)
(7031)
业经(6919)
农业(6641)
(6037)
环境(5207)
发展(5165)
研究(5111)
(5040)
地方(4706)
(4666)
(4619)
机构
大学(151136)
学院(141001)
研究(53787)
(47348)
经济(46246)
管理(45552)
理学(40721)
理学院(40081)
管理学(39051)
管理学院(38773)
科学(34715)
教育(33565)
(32845)
(30438)
师范(30121)
(30114)
中国(30042)
(27286)
业大(26001)
研究所(25569)
师范大学(25057)
农业(24194)
中心(22302)
(21903)
北京(20983)
(19770)
技术(19597)
(19362)
农业大学(17046)
财经(16552)
基金
项目(101197)
科学(80576)
研究(75297)
基金(70120)
(63251)
国家(62562)
科学基金(51793)
社会(46107)
教育(44604)
社会科(43446)
社会科学(43434)
(41644)
(38261)
基金项目(36933)
自然(33730)
自然科(33005)
自然科学(32992)
自然科学基金(32438)
编号(31251)
成果(27205)
资助(27003)
课题(25923)
重点(24944)
(23855)
(22587)
(22172)
大学(21218)
(21045)
教育部(20817)
规划(20504)
期刊
教育(56117)
研究(50571)
(43841)
经济(43841)
中国(38326)
学报(29817)
(25700)
大学(23837)
科学(23466)
学学(19877)
农业(17816)
(14070)
管理(13837)
技术(13790)
职业(12366)
(9811)
业大(8421)
高等(8136)
财经(8046)
经济研究(8023)
(7824)
技术教育(7577)
职业技术(7577)
职业技术教育(7577)
业经(7480)
科技(7369)
农业大学(7321)
(7236)
论坛(7236)
高等教育(7076)
共检索到209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育红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育经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不仅与国家的财政状况密切相关,亦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形及校长的个人影响力等因素有关。北京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执政初期,中央财政支绌,国立大学教育经费频遭拖欠;战时国立各校遭受折减与通货膨胀的双重打击,教育经费不足情形益发严重。同时,国家政局之稳定与否及当权者因政治利益而有所侧重之权衡,亦对国立大学教育经费有着显著影响。此外,民国国立大学校长之人脉关系在争取大学经费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木洲  刘海峰  
民国时期大学的国立化进程,是中国官方办学历史传统的文化内因与政治、战争、经济等客观存在的压力外因二者合力推动的历史产物。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在各省份的具体分布上基本呈现为"扁平化结构分布格局",即大部分省份至少有一所国立大学。反观当今基本呈现为"金字塔结构分布格局"的部属高校,其启示有三:一应加强政府引导,调整教育布局战略规划,二应依托经济振兴计划,加大中西部高等教育投入力度,三应实行发达援助落后的对口帮扶策略,以促进当代中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申国昌  
民国时期山西的义务教育以实施最早、规划完善、措施得力、效果显著而闻名于全国教育界,之所以能够达到入学率70%以上,名列全国首位,因而被誉为"模范省",主要得益于拥有一个完善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形成了上下互动的经费筹集网络,一直采用渠道宽广、方法多样的筹款途径,同时,还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加大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因此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晓军  陈华  
民国时期大学图书馆除了行政隶属关系之外,体现行政地位的还有图书馆长是否被明确规定作为学校校务会议当然代表以及与学校图书馆委员会的关系等因素。大学图书馆在隶属关系上的波动性反映出不同学校领导人对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不同。隶属不同的部处同样也体现了学校领导人对图书馆作用重点性的认识差异。大学图书馆隶属教务长除了特殊历史时期的行政安排之外,也突出了图书馆为教学服务的价值重心。大学教务长的行政地位对图书馆的地位有一定影响,但毕竟不如图书馆直属校长的独立行政地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薛国瑞  商丽浩  
薪酬制度的确定是推动大学教师职业化的前提,也是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民国初期国立大学在吸纳新式知识分子时遭遇政府竞争,难以聘得优秀学者,此种情形反复引发教育部、学界与大学对于国立大学教师是否纳入官僚体系的争论。为保障大学质量,教育部逐渐限制官员与专任教员相互兼任,国立大学教师的薪酬也从依附于官僚薪酬体系中逐步独立出来,且薪酬水平得到提升。随着大学学术性的增强,区别于官俸的大学教师薪酬结构要素不断拓展,学术研究要素日益突显,大学教师职业自主性也日益增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忠  樊一搏  
教育学素养既表现为对人、对教育的理解和理念,也表现为将这些理解和理念运用于实践过程并取得预期效果的能力。检阅民国时期十位著名大学校长,发现他们共同的教育学素养在于:奉行教育是培养健全人格之人的理念,坚守大学研究高深学问以培养高级人才的使命,保障大学中的一切行为以此使命而展开。本着这种理解和理念,这些校长奉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施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治理方式,采取自立自动的学生自治措施,终使这些大学成为民国时期的著名大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彦才  
经费是私立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民国时期,我国私立大学经费来源主要有学费、社会捐款、政府补助、财产收入、杂项收入等。以上经费来源受政治、经济、政府政策、人们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很大,各项经费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学校中所占比重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奔  晏艳阳  
以我国31个省(市、区)的高等学校、中职学校、普通中学、普通小学等四类学校为例,对四类学校2000—2012年各省(市、区)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基尼系数法和核密度估计考察了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省际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建立了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影响因素的面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客观存在并且长期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其中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最小,普通小学最大,其次为普通中学和中职学校,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与核密度估计曲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奔  晏艳阳  
以我国31个省(市、区)的高等学校、中职学校、普通中学、普通小学等四类学校为例,对四类学校2000—2012年各省(市、区)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基尼系数法和核密度估计考察了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省际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建立了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影响因素的面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客观存在并且长期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其中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最小,普通小学最大,其次为普通中学和中职学校,四类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与核密度估计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人均GDP、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等经济因素对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影响最为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濮筠  崔玉平  
濮筠、崔玉平在《现代教育管理》2017年第2期中撰文,运用空间计量理论,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影响因素,并针对高职教育资源的省际均衡配置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作者以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理论、区域高教一体化理论与空间计量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我国31个省域空间单元为研究对象(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选用生均事业性经费、生均人员教育经费、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春霞  
本研究考察了1993-2005年中国义务教育经费城乡差距的演变状况,发现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城乡差距比经历了先增加后下降,再上升又持续下降的演变过程。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中的公用经费城乡差距十分显著。并分析了财政分权程度、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以及中国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的影响,最后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宇川  
本文利用1998-2007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10年间各类教育经费的变动情况,以及相关因素与民间教育经费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思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郑刚  
1930年中英两国达成协议,将英国退还的庚款为基金投资兴办实业,再以其所得利息资助教育事业。举办九届留英考试,培养193名各学科的专业人才;资助高等教育基础建设,安顿战时流亡的教授及毕业生;配合国家政策致力于西北教育开发。中英庚款对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侯佳  司晓宏  
民国时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完备的大学章程文本为大学的迅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正值我国大学章程全面建设时期,回顾和借鉴民国时期优秀的大学章程文本显得颇具现实意义。民国时期大学章程文本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初现了"学院制"的管理模式,体现了"教授治校"的办学理念,凸显出对"办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章程应界定学院"职、责、权"的范围,应彰显"教授治学"的大学理念,应根据学校特色确定"办学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