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1)
- 2023(7067)
- 2022(5710)
- 2021(5152)
- 2020(4326)
- 2019(9492)
- 2018(9460)
- 2017(17947)
- 2016(9795)
- 2015(10980)
- 2014(11028)
- 2013(10800)
- 2012(9769)
- 2011(8431)
- 2010(8838)
- 2009(8311)
- 2008(8628)
- 2007(8181)
- 2006(7270)
- 2005(6861)
- 学科
- 业(65918)
- 企(62456)
- 企业(62456)
- 管理(47674)
- 济(44190)
- 经济(44123)
- 业经(22781)
- 财(19366)
- 农(18898)
- 方法(17740)
- 务(16535)
- 财务(16524)
- 财务管理(16503)
- 企业财务(15575)
- 农业(14425)
- 技术(14224)
- 理论(11205)
- 策(11105)
- 制(10698)
- 和(10526)
- 企业经济(10487)
- 数学(10417)
- 划(10409)
- 数学方法(10348)
- 经营(9758)
- 技术管理(9549)
- 中国(9335)
- 体(8949)
- 体制(7937)
- 决策(7620)
- 机构
- 学院(146869)
- 大学(137069)
- 济(61129)
- 管理(60555)
- 经济(59975)
- 理学(51035)
- 理学院(50626)
- 管理学(50121)
- 管理学院(49844)
- 研究(39882)
- 中国(34831)
- 财(30661)
- 京(28361)
- 江(25169)
- 农(25110)
- 财经(23738)
- 科学(22579)
- 经(21306)
- 所(20054)
- 州(19880)
- 业大(19621)
- 农业(19577)
- 中心(18847)
- 商学(18442)
- 商学院(18283)
- 北京(17623)
- 研究所(17312)
- 经济学(17281)
- 财经大学(16962)
- 经济管理(16644)
- 基金
- 项目(85814)
- 科学(68492)
- 研究(67560)
- 基金(61082)
- 家(50819)
- 国家(50208)
- 科学基金(45339)
- 社会(42904)
- 社会科(40587)
- 社会科学(40576)
- 省(36556)
- 基金项目(32321)
- 教育(30205)
- 编号(28616)
- 自然(28192)
- 划(27594)
- 自然科(27560)
- 自然科学(27555)
- 自然科学基金(27151)
- 业(26928)
- 资助(24020)
- 成果(22168)
- 创(21751)
- 课题(19286)
- 创新(19177)
- 发(19088)
- 重点(18555)
- 制(18442)
- 部(18195)
- 性(18021)
共检索到228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佳佳
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建立,促进了棉花消费形式的转变,即以个人消费市场为主转变为以组织市场消费为主,在这一过程中,棉花作为工业原材料的需求增加,促进了棉花商品率的提高,中间商群体渐趋简化,组织市场逐渐完善。其中服务业中之棉花包装技术的革新提升了棉花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以及进入国际市场的顺畅性,棉花打包技术的完善在长途运输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世纪20年代,在郑州、汉口等地,华商打包事业逐渐兴起,在生产设备和经营管理方面效仿外国洋行打包厂,华商打包事业的发展与盈利并非一帆风顺,受到了洋商打包厂强有力的竞争与国内政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传统人力木机打包厂的挑战。
关键词:
华商 机器打包厂 人力木机打包厂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赟玥 凌冬梅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折时期。多元文化的碰撞带来中国近代阅读文化的兴盛,诞生了读书会这一特殊文化现象。四川地区以学校为主体开展的读书会在思想启蒙、理论夯实、组织建设、人才储备、武装革命等方面取得了切实的成绩,以思想武装推动了社会的整体变革与前进。文章通过梳理这一重要时期四川地区读书会的发展历程,探究特殊文化现象对于地方社会变迁的影响,深化阅读史学的研究,以实现对红色资源与传统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
读书会 民国 四川 红色文化资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牛锦红
民国时期的城市规划法律文化有值得当今借鉴的因素,文章全面回顾民国前期城市规划机制的发展脉络,对1927年到1937年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城市规划主体、规划法律制度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国民政府和伪满洲国的城市规划主体的主要构成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以及有益启示和教训。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海燕
文章研究民国留美的部分图书馆学人1912-1949年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四种类型的英文著述:学位毕业论文、图书馆学专业论文、国际会议论文暨发言稿和编读来往信函。通过对这四种类型的英文文章的分析,从中看出这批民国图书馆学人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以及与美国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提出了对民国图书馆学人英文著述研究不足的一些问题。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茂盛 梁娜
民国初期,在政府引导下,中国掀起了棉花种植业的改革。棉花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间接推进了棉花打包技术及动力装置的进步。随着沿海垦荒种棉事业的失败,中国棉花种植重心逐渐向内地转移,从此带动了内地棉花打包技术的发展。山西棉花产量虽没有位列全国之最,但作为棉产量较多的内地省份之一,借此机会也加入了引进棉业技术设备的潮流中来。本文以内地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董事会为筹建风陵渡棉花打包机厂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为例,详细梳理了在引进技术设备过程中,企业自主经营权的变化对技术引进的影响,从微观的视角考察20世纪30年代工业
关键词:
民国 山西 技术设备 近代化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茂盛 梁娜
民国初期,在政府引导下,中国掀起了棉花种植业的改革。棉花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间接推进了棉花打包技术及动力装置的进步。随着沿海垦荒种棉事业的失败,中国棉花种植重心逐渐向内地转移,从此带动了内地棉花打包技术的发展。山西棉花产量虽没有位列全国之最,但作为棉产量较多的内地省份之一,借此机会也加入了引进棉业技术设备的潮流中来。本文以内地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董事会为筹建风陵渡棉花打包机厂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为例,详细梳理了在引进技术设备过程中,企业自主经营权的变化对技术引进的影响,从微观的视角考察20世纪30年代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得失,以期为进一步探讨中国近代化发展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民国 山西 技术设备 近代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井园园
民国时期,汉口的堆栈业极为繁荣,并且已经成为具有多种职能的综合性服务行业。客商业务的需要以及汉口商业环境的变迁都促使客商对堆栈业产生强烈的依赖性,特别是在1927年以后,堆栈业与银行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客商资金周转的困难。堆栈业逐渐成为汉口商业运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客商贩运货物到汉,均先将货物存入堆栈,遂形成了一种"客商—堆栈"模式。堆栈业在汉口商品流通和金融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的繁荣与否直接决定着一个商业中心城市辐射能力的强弱,因此"客商—堆栈"这一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对加强汉口与腹地的联系和扩大汉口
关键词:
汉口 堆栈业 客商 商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井园园
民国时期,汉口的堆栈业极为繁荣,并且已经成为具有多种职能的综合性服务行业。客商业务的需要以及汉口商业环境的变迁都促使客商对堆栈业产生强烈的依赖性,特别是在1927年以后,堆栈业与银行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客商资金周转的困难。堆栈业逐渐成为汉口商业运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客商贩运货物到汉,均先将货物存入堆栈,遂形成了一种"客商—堆栈"模式。堆栈业在汉口商品流通和金融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的繁荣与否直接决定着一个商业中心城市辐射能力的强弱,因此"客商—堆栈"这一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对加强汉口与腹地的联系和扩大汉口商业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汉口 堆栈业 客商 商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庆军
民国时期,人们为了探求中国“积弱”的病因和救国良策,对人口问题曾予以关注。曾在西方社会产生轰动效应的马尔萨斯人口论,在中国也引起了反响,并对这一时期中国的人口思想发展造成了强烈的影响。本文拟就民国时期的人口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郝平 张文瀚
契税是中国较为古老的税种。在传统社会,契税被视为清查田赋的辅助工具,征收额少,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极低。在北洋政府时期,政府提升税率,举办验契,契税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山西的契税收入却未见起色,仍然被归为杂税,税额增长缓慢。这既与官吏的舞弊行为有关,也受到民众匿价意愿的显著影响。进入南京政府时期后,官方完善契税征稽制度,加强管理考核,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征稽力度,契税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成为山西的第三大税种,归为独立统计的正税。以山西契税的征稽为线索,可以深入考察民国前期契税制度的实际运行及其与政府财政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契税 民国 山西 征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立程
1917—1937年,是华北地区职业教育获得较大发展的重要时期。黄炎培通过全国教育联合会、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职业教育社等教育团体,在公共网络与私人网络的相互交织中,调动相应的社会资源,通过考察山西、直隶、河南等华北各省职业教育及社会经济状况,制订通过华北各省市的职业教育计划及实施、改进方案,对华北职业教育进行直接统筹规划并提出建议,促进了华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长足进步。
关键词:
黄炎培 民国时期 华北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梦越 楼世洲
年会是社会生活领域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是一个团体的重要实践活动方式,更是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记录者"。民国时期中华职业教育社作为一个民间教育团体,在其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召开了众多的会议,而年会作为其全国性的年度会议,既是其主要的实践活动形式,同时也记录着其"生命发展"的历程。通过具体阐述民国时期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的年会,分析年会活动的特点及内容概况,展现民国时期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生命图景",揭示中国职业教育的近代化历程,为当前开展会议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镜鉴。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中华职业教育社 年会 启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国庭
在民国时期的学术界里,教育学者虽屡受学界权威学者的严厉批评,学科地位不甚可观,可是在担任大学校长这一重要职位方面,教育学者却远远多于其他学科学者。这一有趣的历史现象表明:民国一代教育学者总体素质高、出国留学人数多、较其他学科学者有更多管理学校的工作经历以及热衷于政治。探索形成这种奇特现象背后的历史动因,可以揭示出民国一代教育学者独特的历史群貌。
关键词:
大学校长 教育学者 学科地位 教育学史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玲 史世奎
民国时期,云南茶业资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在组织形式方面,民国时期的云南茶业资本在保留着独资制和合伙制的同时,公司制的组织形式开始出现;在内部治理方面,合伙制茶商实行了极具特色的银股、力股并存制度,公司制企业则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茶业同业行会开始出现。在生产方式方面,手工作坊式和现代机制并存。在经营理念方面,通过产供销协作、产品创新、建立品牌、国际化经营等方式扩大了滇茶的市场份额。这种进化一方面促进了滇茶的商业开发和销售,提高了滇茶的制茶技术,丰富了其产品谱系,另一方面促进了云南区域市场的形成。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明 张珊珊
民国时期文献因用纸和装帧形式复杂,修复难度较大。文章在分析民国文献破损情况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就修复补纸、装帧方式的选择,修复方式与修复理念的取舍,平装民国文献封皮修复等方面展开论述,对适用于民国时期文献纸张修补、文献装订的具体操作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
民国时期文献 文献修复 修复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