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8)
2023(7275)
2022(6297)
2021(5859)
2020(4941)
2019(11691)
2018(11516)
2017(22582)
2016(12485)
2015(14262)
2014(14538)
2013(14756)
2012(14278)
2011(13130)
2010(13493)
2009(12925)
2008(12809)
2007(11999)
2006(10469)
2005(9163)
作者
(37901)
(32065)
(31967)
(30587)
(20147)
(15553)
(14784)
(12519)
(11972)
(11599)
(10868)
(10787)
(10134)
(10097)
(10081)
(10056)
(9971)
(9296)
(9248)
(9096)
(8063)
(8003)
(7865)
(7323)
(7311)
(7303)
(7278)
(6991)
(6684)
(6554)
学科
(58255)
经济(58202)
(33780)
(29485)
管理(28224)
方法(25471)
数学(23157)
数学方法(22976)
(21478)
企业(21478)
农业(19722)
地方(15203)
中国(14905)
(14098)
业经(14092)
(11311)
(11042)
(10552)
贸易(10549)
(10216)
(9131)
金融(9126)
(9013)
银行(8992)
(8662)
(8535)
农业经济(8094)
收入(8001)
(7448)
环境(7188)
机构
学院(188423)
大学(187257)
(78904)
经济(77102)
管理(69181)
研究(65162)
理学(59167)
理学院(58422)
管理学(57387)
管理学院(57027)
中国(51474)
(41672)
科学(40207)
(39181)
(35703)
(34065)
中心(31995)
农业(31754)
研究所(30830)
业大(30394)
(29793)
财经(28156)
(26329)
师范(26104)
(25334)
经济学(24885)
北京(24615)
(23962)
经济学院(22779)
(22122)
基金
项目(121715)
科学(94199)
研究(90397)
基金(86827)
(75250)
国家(74534)
科学基金(62174)
社会(57344)
社会科(53910)
社会科学(53891)
(48098)
基金项目(46486)
教育(40873)
(40314)
编号(38550)
自然(38115)
自然科(37142)
自然科学(37129)
自然科学基金(36456)
资助(35076)
成果(32511)
(27910)
(27381)
重点(27359)
课题(26045)
(24358)
(23706)
(23482)
国家社会(23399)
科研(23320)
期刊
(92654)
经济(92654)
研究(56122)
(44529)
中国(36583)
学报(31365)
农业(28504)
科学(28416)
(27318)
(24059)
金融(24059)
大学(23685)
学学(22445)
管理(20231)
业经(18275)
教育(18137)
技术(14569)
财经(13772)
经济研究(13293)
问题(12974)
(12580)
(11781)
(11527)
农村(10937)
(10937)
农业经济(9588)
技术经济(9467)
理论(9324)
统计(8977)
经济问题(8957)
共检索到283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峥  宋永忠  
民国时期,华南民族地区乡村中借贷情况较为普遍,借贷种类呈现多样化,利率逐渐升高。债户以中下层农户为主,主要用于衣食、婚丧、宗族活动等消费途径,多属短期借贷,需要抵押。民族之间的高利贷对民族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继平  
湘中为湖南乡村主要农业区域,进入民国以后,湘中乡村经济恶化。土地兼并继续发展,地权变更频繁,呈现向大地主集中的趋势,中小地主数量下降,佃农增加;赋税加重,特别是地方政府附税大幅加征,超过国民政府规定的限额,导致农民生活贫困,农户负债率提高,生活水平下降,离村率倍增;家庭手工业作为家庭经济的主要补充普遍存在,成为老人、妇女和小孩的经济来源;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粮、棉、苎麻成为湖南乡村主要的输出农产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孟君  陈正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文棣  
社会群体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单位,社会群体生活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群体就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学如此,民族社会学更如此。处于转型期的西北民族乡村社会,社会群体特别是初级群体依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其进行功能分析有助于深化对它们的认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耿选珍  
近年来,乡村旅游业已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拉动社会消费、扩大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农牧民增收脱贫、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西部民族地区在乡村旅游业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问题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在概要介绍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导致乡村旅游业融资难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石丹林  欧阳姝  
作为在农村自发产生的一种金融行为,农村民间借贷近年越来越活跃。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阐述了它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民间借贷规范运行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永华  
本文以土改档案与口述资料为基础,以闽西四保的个案研究为中心,着重考察了明清时期华南地区族田的形成和发展与乡村社会变迁的关系。自明末开始,四保地区经历了土地共有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大约一半左右的私人土地逐渐转化为团体共有的族田。这一过程不仅对乡村的阶级关系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区关系。一方面,私人地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团体地主所取代;另一方面,由于族田经营的特殊性,当地出现了与“阶级分化”、“人口分化”都不尽相同的“共同体分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付玲  冯中校  
在农村,民间借贷是一种直接的、灵活的融资形式。与银行信用相比,这些民间借贷不规范,但作为银行信用的补充,它为农村经济发展也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有必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认识当前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秉福  
晏阳初创造的“平民教育——乡村科学化”模式、梁漱溟创造的“文化复兴——乡村学校化”模式和卢作孚创造的“实业民生——乡村现代化”模式,为民国时期的三大乡村建设模式。三位先生的生平及文化思想背景不同,其有关乡村建设的使命、步骤、内容及动力的基本理论和主张也各具特色。但他们的乡村建设思想都为解决当代中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伟  郭家  
1988年,江西省农村民间借贷总额已达5.76亿元,比1987年增长50%;民间借贷份额占农民借贷总额的比重由1987年的55.56%提高到59%(据江西省农业银行对全省640户农民家庭经济定点调查推算的结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源  
本文运用经济学方法对中国农村民间借贷市场利率定价过程进行经验分析,着重考察农村民间借贷利率受到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的影响程度,分别对借款人、贷款人以及市场交易价格建立利率定价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实证。结果显示,市场交易价格模型方程在F-检验1%水平上显著,其他模型具有R2的统计显著性;反映借款用途的变量在10%水平上显著,其他变量均在5%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该市场利率能够反映公共信息的影响,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利率定价也反映了各自私人信息中风险和能力因素的影响,可知农村民间借贷市场是借贷双方自主交易的民间金融市场,其利率定价过程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小珺  孙长江  王卫波  
农村金融供给侧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农村民间借贷作为非正规金融手段,弥补了正规金融的数量缺失。虽然农村的民间借贷缓解了我国正规金融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不足,但民间借贷也有其自身的问题,引发一系列纠纷。由借贷主体、形式、内容方面的问题引发的纠纷是农村民间借贷纠纷的主要原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睿  孙雨芹  
乡村旅游产业进化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借鉴经济进化论和现代资源观理论,通过自上而下的理论演绎构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过程模式;采用文本分析法与QCA研究法,分析影响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的资源要素,探索产业进化组态路径。基于广西龙脊梯田景区61家旅游企业研究发现:(1)在多种组织资源持续交互作用下,乡村旅游产业呈现“自由演化-市场选择-实现进化”的螺旋式进化趋势;(2)组织学习能力、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知识联盟、正式制度、创业环境6要素构成5条组态路径,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3)组织学习能力是所有组态路径的核心要素,知识联盟对初始资源劣势型乡村旅游小企业不可或缺,合理配置资源是进化的关键。研究结论揭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的复杂因果本质,具有积极的实践借鉴和理论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小蓉  赵鑫  
教师职业吸引力是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和增强乡村教育质量的抓手。以职业需求理论为着力点,可以构建有效破解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这一难题的新思路和新路径。通过对西南民族地区四川凉山州与云南楚雄州乡村教师的调研发现,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满意度整体处于中等水平,职业保障力是最薄弱的环节,其次是职业维持力和职业发展力;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在民族、年龄和职称上存在显著差异。亟待构建具有针对性、精准性和系统性的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策略,如提升乡村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改善乡村学校的生活条件、实施子女教育优惠政策、营造和谐融洽人际关系、优化乡村教师培训和职称晋升等,以满足乡村教师不同层次的职业需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世菊  张咪  
近年来,基于民族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呈风起云涌之势,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目的]为了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在理论和实践中有进一步的发展,[方法]采用CitespaceⅢ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从研究机构、研究作者、研究主题、研究前沿等方面对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状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研究机构多为西部旅游院校,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研究作者之间交流合作较少,缺乏权威著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的开发保护以及乡村旅游开发等几个方面;研究前沿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的深度化和研究视角的多元化等方面。[结论]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加强区域之间、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入贯彻全域旅游发展,立足微观层面,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分析总结希望能够对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推进和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