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1)
- 2023(9112)
- 2022(7607)
- 2021(7119)
- 2020(5443)
- 2019(12501)
- 2018(12161)
- 2017(22817)
- 2016(12436)
- 2015(13827)
- 2014(13917)
- 2013(14028)
- 2012(13378)
- 2011(12570)
- 2010(12919)
- 2009(11830)
- 2008(11519)
- 2007(10670)
- 2006(9891)
- 2005(9061)
- 学科
- 济(63846)
- 经济(63792)
- 农(49358)
- 业(40351)
- 农业(33103)
- 管理(25497)
- 地方(21977)
- 中国(20886)
- 业经(19303)
- 企(17502)
- 企业(17502)
- 方法(15336)
- 发(14646)
- 数学(13377)
- 数学方法(13225)
- 农业经济(12704)
- 发展(11749)
- 展(11727)
- 制(11629)
- 地方经济(10412)
- 银(10238)
- 银行(10226)
- 融(10059)
- 金融(10059)
- 行(10050)
- 技术(9799)
- 学(9756)
- 贸(9730)
- 贸易(9717)
- 村(9571)
- 机构
- 学院(182657)
- 大学(174567)
- 济(78458)
- 经济(76768)
- 研究(69906)
- 管理(67943)
- 理学(57311)
- 理学院(56662)
- 管理学(55836)
- 管理学院(55511)
- 中国(54390)
- 农(53084)
- 科学(41983)
- 农业(39887)
- 京(38056)
- 所(36085)
- 业大(33942)
- 中心(32626)
- 研究所(32340)
- 财(31624)
- 江(30368)
- 范(26634)
- 师范(26428)
- 省(25021)
- 院(24367)
- 州(24220)
- 农业大学(24151)
- 北京(24102)
- 财经(23697)
- 发(23076)
- 基金
- 项目(116920)
- 科学(91501)
- 研究(91137)
- 基金(80464)
- 家(69557)
- 国家(68781)
- 科学基金(57799)
- 社会(57742)
- 社会科(54211)
- 社会科学(54197)
- 省(49934)
- 基金项目(42769)
- 划(39824)
- 编号(39745)
- 教育(39248)
- 自然(33546)
- 发(33040)
- 自然科(32663)
- 自然科学(32656)
- 自然科学基金(32007)
- 成果(31908)
- 资助(31088)
- 农(30628)
- 课题(27851)
- 发展(27114)
- 展(26647)
- 重点(26229)
- 部(25252)
- 创(24186)
- 国家社会(23233)
- 期刊
- 济(104885)
- 经济(104885)
- 农(60153)
- 研究(55546)
- 中国(48058)
- 农业(40885)
- 学报(27808)
- 科学(27745)
- 业经(24732)
- 教育(22559)
- 融(22505)
- 金融(22505)
- 大学(22211)
- 管理(21308)
- 学学(21028)
- 财(20817)
- 业(18694)
- 技术(17524)
- 农业经济(15249)
- 农村(14842)
- 村(14842)
- 问题(14647)
- 经济研究(13150)
- 世界(11690)
- 版(11423)
- 经济问题(11198)
- 资源(10793)
- 财经(10565)
- 技术经济(10087)
- 农村经济(9713)
共检索到298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潘劲
本文对民国时期中国农村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尤其是对这一时期的华洋义赈会、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合作社以及国民政府领导创办的合作社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成效与不 足做出了评价
关键词:
合作社运动 农村合作社 民国时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开文
本文分阶段考察了印度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印度农村合作社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印度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可以概括为:法律的导向作用、政府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良性模式、合作社的一体化经营和健全的组织体系。这些都对中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农村合作社 发展 经验 印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惠安 黄连贵 赵铁桥
中国农村合作社的新发展与合作立法问题李惠安,黄连贵,赵铁桥一、我国农村合作社的新发展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这使得历经曲折而几乎走进死胡同的中国农村合作事业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并由此找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闵学冲
专业合作社(即专业性合作社)是指由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起来,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与综合性、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不同,专业合作社一开始就以农业的商品性生产为基础,以实现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及附加价值为目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彬 胡欣然
行业的发展,信用环境的建设,都是处于相对落后局面的。毫无疑问,金融业的发展与创新,是促进农村各项产业发展的可靠支撑,是确保各项改革落到实处的必要保障,亦是推动农业经济持续进步的持久动力。而农村金融要弥补其不足,要发挥其作用,体现其价值,则必须要寻求一种贴合农村现实,符合农村经济需求的发展模式。循着以往的农村金融发展历史,借鉴已有的发展经验,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创新,是突破瓶颈的关键。
关键词:
农村合作社 合作社发展 信贷约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柏才慧
本文首先对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的缘起包括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等展开论述,其次是分析了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最后提出了关于发展新型股份合作社的具体对策,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股份合作社 问题 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孟丘 黄小庆
针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差、农民上网技能缺乏、农村地区物流配送成本高等限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因素,提出一种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设计了包含电子商务中心、配送点及农村客运系统的物流配送体系,并对农村电子商务的交易流程作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 合作社 物流配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野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广大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原则创办的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它同改革开放以前的社区性合作社形成鲜明对照,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一、重要作用1.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能否顺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瑞华 闫桂敏 刘玉芝
双庙镇是内蒙宁城县的农业重镇,而棚室蔬菜产业又在双庙镇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之而来涌现出一批土生土长的经济人和合作社,他们是经济发展的新群体。在2005年10月,双庙镇的蒙绿蔬菜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了。这个合作社由8名股东组成,合作社内部职责分工明确,共吸收社员300余人,规定了社员的具体权利、义务。合作社主要对棚室蔬菜的产、供、销实行一体化服务。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承国
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期货市场在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经济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体现。由于国家受到帝国主义军事和经济上的侵略,期货市场赖以发展的制度基础极其薄弱。市场投机过度,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期货市场因此具有非常明显的半殖民地性和非均衡性特征。近代中国期货市场是近代中国制度变迁的产物。研究近代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特征,对于完善当代中国期货市场的制度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期货市场 殖民地性 非均衡性 民国时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豪奇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广大农村蓬勃兴起。如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贩销流通中合理的资金需求,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一项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艳华
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现阶段农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的有效途径,是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黑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联合,创建了品牌,占据了市场,增加了收入,极大地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艺英 宋健
乡村建设作为应对国内外危机及回应“三农”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的实践,一直内嵌于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而如何构建支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理论并充分诠释其话语体系,需要深化对历史时期乡村建设的认识。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用于乡村建设的资源来源的角度,将该时期的乡村建设实践分为四种路径,分别为利用农业剩余、工业剩余、组织化收益和外部援助来开展乡村建设并促进区域发展的方式。通过对这四种路径的分析,提出构建符合在地条件的“区域社会经济体系”,不仅是民国时期也是当代“乡村建设行动”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区域发展 在地化 资源获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艺英 宋健
乡村建设作为应对国内外危机及回应“三农”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的实践,一直内嵌于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而如何构建支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理论并充分诠释其话语体系,需要深化对历史时期乡村建设的认识。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用于乡村建设的资源来源的角度,将该时期的乡村建设实践分为四种路径,分别为利用农业剩余、工业剩余、组织化收益和外部援助来开展乡村建设并促进区域发展的方式。通过对这四种路径的分析,提出构建符合在地条件的“区域社会经济体系”,不仅是民国时期也是当代“乡村建设行动”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区域发展 在地化 资源获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潘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