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09)
2023(19555)
2022(16390)
2021(15343)
2020(13015)
2019(29464)
2018(29390)
2017(56152)
2016(31061)
2015(35056)
2014(35145)
2013(34485)
2012(31658)
2011(28290)
2010(28402)
2009(26702)
2008(26529)
2007(23758)
2006(21442)
2005(19613)
作者
(90013)
(74634)
(74128)
(70687)
(47733)
(35599)
(33745)
(28996)
(28479)
(26905)
(25418)
(25336)
(23968)
(23877)
(23164)
(22753)
(22177)
(22068)
(21542)
(21279)
(18633)
(18545)
(18061)
(17300)
(16843)
(16778)
(16682)
(16497)
(14963)
(14939)
学科
(122567)
经济(122377)
(106708)
管理(103081)
(94053)
企业(94053)
方法(50117)
(39604)
数学(39388)
数学方法(38866)
(38747)
业经(36917)
中国(34210)
(29741)
农业(27053)
(26348)
财务(26261)
财务管理(26217)
(25980)
地方(25560)
企业财务(24826)
理论(23922)
技术(23000)
(22241)
(22136)
(20504)
贸易(20489)
(20382)
(20310)
银行(20254)
机构
学院(440071)
大学(438943)
管理(172355)
(171746)
经济(167726)
理学(146808)
研究(146439)
理学院(145166)
管理学(142727)
管理学院(141920)
中国(113675)
(95083)
科学(90389)
(85218)
(75613)
(74276)
(69447)
中心(67106)
研究所(66702)
财经(66071)
业大(65622)
北京(59919)
(59760)
农业(58888)
(58437)
师范(57862)
(55461)
(53321)
经济学(50368)
财经大学(48536)
基金
项目(289197)
科学(227253)
研究(214611)
基金(207895)
(180284)
国家(178652)
科学基金(153726)
社会(133980)
社会科(126605)
社会科学(126570)
(114938)
基金项目(110294)
自然(99302)
教育(98393)
自然科(96934)
自然科学(96909)
自然科学基金(95170)
(95059)
编号(89079)
资助(84290)
成果(73632)
重点(64491)
(63077)
课题(61632)
(61437)
(61110)
创新(56592)
(54966)
项目编号(54596)
科研(54412)
期刊
(203136)
经济(203136)
研究(133412)
中国(93650)
(70954)
(69922)
学报(69064)
管理(68193)
科学(63548)
教育(52895)
大学(52750)
学学(49285)
农业(48030)
(41875)
金融(41875)
技术(39697)
业经(35177)
财经(32965)
经济研究(29859)
(28287)
问题(27096)
(26365)
图书(23333)
技术经济(21728)
(21485)
现代(20968)
科技(20613)
理论(20593)
财会(19897)
(19084)
共检索到675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梁娜  
近代企业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和管理体制上的民主化是集近代化特征于一身的重要实体性标志,可以说其变迁过程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一个缩影。因此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关于近代开埠口岸、沿海地区企业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鉴于近代中国社会二元结构和地域发展不均衡性特征,作为探讨中国近代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学者们将视角汇聚到晚清民国时期内地企业的发展上来,民国时期云贵川等省份企业制度的变化成为研究的一个重心。然而,山西作为民国时期内地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的一个省份,由于史料阙如,相关深入研究还比较匮乏。该文通过详细梳理山西省档案馆发现的关于民国时期斌记商行相关公司章程、人员登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柯华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经济史学研究引入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这是传统经济史学研究方法上的突破。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正式制度对近代企业的影响和运用交易成本或产权理论分析近代企业制度变迁。文章在诺思产权—国家—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企业代替国家为制度变迁的主体,重点从意识形态视角进行研究,并通过对荣家企业的案例分析,为近代企业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内在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于述胜  
要理解现代中国的教育问题,社会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翼。社会教育在整个民国时期的制度设计中,是一个处在流变过程中的历史概念,其历史功能包括教育改造和社会改造两个方面,其具体职能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在社会教育的主体方面,知识分子群体和国家、地方政权三方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呈现出不同的相互关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围绕着解决国家自上而下的理性规划与基层社会自主、自治能力发展之间的矛盾,存在着不同的探索方式,但限于历史条件而未及充分展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春梅  
受欧洲合作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合作思想被认为是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随着"三农"问题的日趋严重,社会各界认为,在农村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不可缺少的手段。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30年代初安徽农村的合作运动发展迅猛,截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夕,全省各个县份基本建立了合作组织,并开展了相应的业务。从这时期安徽省对合作社的设计看,合作社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组织,而是具备多种功能,同时注意各种力量的整合,形成了安徽合作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样,受制于各种因素,这时期安徽农村合作运动的作用是有限的。然而,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制度设计本身的问题毕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刚  
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制度安排与变迁经研所博士生张东刚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了其经济近代化的历程。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化,在生产力的因素之外,最根本的特征是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亦即由一种依靠习俗或指令来分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慧梅  
近代乡村社会改变的关键是民众认同并逐渐掌握新的现代性经济、政治和文化技能,而诸技能的全面导入、传播对于各种单设机关而言是力所不及的,需要设置综合性组织机构来承担。民众教育馆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借助行政力量掀起的民众教育运动综合机关,对当时乡村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乡村基层政治、农业生产的近代化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为强制性制度安排的产物,它更多考虑的是政府偏好和政党意愿,存在的制度缺陷和弊端妨碍了其最大绩效的发挥,最终导致整个民众教育运动走向失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永高  
本文对美国、日本家族企业的历史演变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二者演变的特点。本文认为美国、日本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形式不同,但其共同特点是家族企业必然走向社会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学法  
经济全球化是由企业跨国发展推动的,企业跨国发展是靠制度变迁实现的。企业制度的性质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性质,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制约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方向。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要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业制度变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民  
在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的演进过程中,企业公司是甚具特色的一个阶段。近代中国企业公司的大量出现主要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抗战时期。其中在当时的工商业都市上海,企业公司主要表现为在战时特定条件下兴起的投资、管理、经营一体的投资控股公司;而分布于内地各省区的则主要是各种国营和地方政府省营的企业公司。对于内地省区的企业公司,学术界还少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仅从企业公司的制度特征入手,对抗战时期内地省区的企业公司作一探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海英  郑妍妍  
从企业制度变迁视角探讨投资者保护的产生和演变有助于从根源上探索投资者保护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企业制度的发展变迁为脉络,从企业所有权结构,法律环境,以及资本市场发展方面分析了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投资者保护的主要矛盾及其相应解决途径,为有效的投资者保护制度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燕慧  张学强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回族教育发展迅速,逐渐向近代化迈进,除受国家时局和政策影响外,与这一时期回族社会形成发展回族教育以挽救国家危机并振兴回族发扬教义的认知密切相关。在这一认知影响下,西北回教有识之士改革经堂教育,创办新式回族学校,以回族教育近代化为兴教救国的出路;西北回族各界人士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成为回族教育近代化重要经济来源;西北地区经堂教育与新式回族学校教育并存、互补,成为回族教育近代化的一种特性。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超群  
晚清中国人用"商"来统称工商等业,但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后,"实业"出现,并取代了"商",用来统称农业、工业和商业。本文分析了这一观念变迁背后的企业史含义。文章认为,用商来统称工商业是延续了明清以来的用法。近代重商观念流行的同时,大量商业资本开始投资近代工业,商人因其在资本、人才、管理制度、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对近代工业产生了主导型影响。在这一时期,大量近代企业是以股份制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甲午战争之后,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实业"观念出现并被广泛接受。时人在强调实际生产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更为重视企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超群  
晚清中国人用"商"来统称工商等业,但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后,"实业"出现,并取代了"商",用来统称农业、工业和商业。本文分析了这一观念变迁背后的企业史含义。文章认为,用商来统称工商业是延续了明清以来的用法。近代重商观念流行的同时,大量商业资本开始投资近代工业,商人因其在资本、人才、管理制度、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对近代工业产生了主导型影响。在这一时期,大量近代企业是以股份制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甲午战争之后,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实业"观念出现并被广泛接受。时人在强调实际生产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更为重视企业当中的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他们意识到会计、采购销售、工人的管理等制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在"实业"时代,有关工厂的制度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从"商"到"实业"的观念变迁过程,也可以被视为中国近代企业起源的历史过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薇静  
企业社会资本的强弱表现在企业利用其社会关系网络摄取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企业社会资本对现代企业的生存、融资方式、产权结构、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的特点和行业的取向等有着重要影响。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存在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基础之一,是推动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重要力量,企业的社会资本还显著影响着企业网络的治理效率。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茂盛  梁娜  
民国初期,在政府引导下,中国掀起了棉花种植业的改革。棉花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间接推进了棉花打包技术及动力装置的进步。随着沿海垦荒种棉事业的失败,中国棉花种植重心逐渐向内地转移,从此带动了内地棉花打包技术的发展。山西棉花产量虽没有位列全国之最,但作为棉产量较多的内地省份之一,借此机会也加入了引进棉业技术设备的潮流中来。本文以内地山西省人民公营事业董事会为筹建风陵渡棉花打包机厂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为例,详细梳理了在引进技术设备过程中,企业自主经营权的变化对技术引进的影响,从微观的视角考察20世纪30年代工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