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5)
2023(11031)
2022(9364)
2021(8606)
2020(7460)
2019(17122)
2018(16871)
2017(32816)
2016(18111)
2015(20560)
2014(20764)
2013(20782)
2012(19369)
2011(17395)
2010(17831)
2009(16744)
2008(17281)
2007(16076)
2006(14002)
2005(12892)
作者
(53746)
(45282)
(44640)
(42798)
(29036)
(21754)
(20755)
(17661)
(16851)
(16458)
(15238)
(15001)
(14660)
(14355)
(14047)
(14033)
(13766)
(13294)
(13200)
(12997)
(11354)
(11297)
(11073)
(10429)
(10284)
(10182)
(10162)
(10060)
(9322)
(9132)
学科
(82927)
(82190)
经济(82081)
(74553)
企业(74553)
管理(68138)
方法(38030)
数学(29251)
数学方法(29035)
(28522)
(28127)
业经(27598)
(21430)
财务(21405)
财务管理(21368)
农业(20427)
企业财务(20235)
中国(18344)
技术(17258)
(17109)
(15886)
理论(15856)
地方(14411)
(14306)
(14282)
贸易(14272)
(14076)
(13827)
(13546)
(12915)
机构
学院(272982)
大学(266538)
(113902)
经济(111598)
管理(108411)
理学(92290)
理学院(91386)
管理学(90115)
管理学院(89604)
研究(84262)
中国(67471)
(55218)
(54838)
科学(51376)
(50038)
(43916)
(43646)
财经(43163)
业大(40328)
中心(39557)
农业(39521)
研究所(39273)
(38901)
(34821)
北京(34720)
经济学(34253)
(31981)
师范(31635)
财经大学(31397)
经济学院(31227)
基金
项目(169783)
科学(133391)
研究(125819)
基金(122055)
(104710)
国家(103724)
科学基金(89929)
社会(79342)
社会科(75022)
社会科学(74998)
(69478)
基金项目(65215)
自然(57843)
教育(57524)
自然科(56474)
自然科学(56456)
(55534)
自然科学基金(55513)
编号(51983)
资助(49729)
成果(41616)
(38721)
(38204)
重点(37657)
(37399)
(36752)
课题(35253)
创新(34849)
科研(32417)
(32355)
期刊
(133889)
经济(133889)
研究(78335)
中国(52158)
(48147)
(47081)
管理(43059)
学报(39849)
科学(37104)
农业(31840)
大学(30267)
学学(28650)
技术(26144)
(25268)
金融(25268)
业经(24681)
教育(24646)
财经(22125)
经济研究(20006)
(19498)
(19084)
问题(17960)
技术经济(16633)
财会(15366)
商业(14201)
现代(13761)
(13726)
(13482)
世界(12935)
理论(12403)
共检索到410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玲  史世奎  
民国时期,云南茶业资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在组织形式方面,民国时期的云南茶业资本在保留着独资制和合伙制的同时,公司制的组织形式开始出现;在内部治理方面,合伙制茶商实行了极具特色的银股、力股并存制度,公司制企业则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茶业同业行会开始出现。在生产方式方面,手工作坊式和现代机制并存。在经营理念方面,通过产供销协作、产品创新、建立品牌、国际化经营等方式扩大了滇茶的市场份额。这种进化一方面促进了滇茶的商业开发和销售,提高了滇茶的制茶技术,丰富了其产品谱系,另一方面促进了云南区域市场的形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克岭  史世奎  刘亚静  
回顾民国时期云南茶业发展的基本历史,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民国时期云南茶业的产业竞争力,发现专有资源、独立商业模式、精准市场定位,以及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民国时期云南茶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这也对当前云南省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敏  廖一波  杨安娜  
民国初期,西式复式簿记传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推广普及西方新式会计,培养新式会计人才。湖南作为民国时期的教育大省,在会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走在全国前列。民国时期湖南的会计教育公、私立相结合,尤以私立会计学校众多,名人办学,名师授课,以传授西式复式簿记方法为主,学制灵活,课程设置科学先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新会计人才,为传播和推广复式簿记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俊贤  
爱国知识分子在民国时期引入欧美及日本的会计法律制度,促成了我国会计制度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型。此时期内差旅费细则的频繁制定和改进,扩大了会计的服务对象和内容,加强了会计内部经济管理的职能,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研究民国时期差旅费规则,既能认清民国时期会计发展的状况,有助于会计学史的研究;又能借鉴民国时期的一些会计和经济管理思想,为当代会计工作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维新  
本文对民国时期图书馆人员的来源、职位分类、薪金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振纲  马小勇  
民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期,处于社会低层的农户经常受到战争、自然灾害、瘟疫等因素的冲击,面临着频繁的生活风险。在民国时期,包括现代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在内的正规机制风险应对机制在农户应对风险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农户应对风险的主要方式是社会网络内的风险统筹和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中的民间高利息贷款。依赖社会网络和民间借贷市场来应对风险有很大的局限性。亲友网络的规模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其在应对风险方面作用的有限性;民间高利率贷款则是一种高成本的风险应对方式。所以,民国时期农户的风险应对能力总体非常低下。在这种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牛锦红  
民国时期的城市规划法律文化有值得当今借鉴的因素,文章全面回顾民国前期城市规划机制的发展脉络,对1927年到1937年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城市规划主体、规划法律制度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国民政府和伪满洲国的城市规划主体的主要构成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以及有益启示和教训。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润宝  马国芳  
伴随着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型和政府社会管理力度的增强,社会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当前社会组织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我们以云南省为实证分析文本,力图从观念、文化、政策、管理监督体制等方面对云南省培育社会组织的路径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辉  刘学敏  沈培平  王玉海  李咏涛  郝春  徐蕾  廖竞谦  安晓玥  
现代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思茅市茶产业发展融资困难,主要原因有:企业信誉低,商业银行经营战略与模式不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缺乏融资担保,政府支持政策单一等。文章提出,要彻底改善茶产业发展的融资状况,就必须依托茶产业化进程,借助政府引导性的外援资金,促进企业由内源性融资向外源性融资转变。同时,政府、银行、中介机构和企业共同配合,构建适合茶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市场融资体系,积极吸引外部资金,规范茶产业投资行为。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昱岿  
民国时期,政府加强制度化教育对边民的整合力度,在彝族阿细聚居区,以训令、指令、视察、督办、坐催、羁押等多种手段动员和贯彻执行强迫教育,阿细人则以踊跃参与、拒送子女入学、抵制学款、变相入学、退学等不同方式做出回应。本文以地方教育档案及口述资料为基础,考察民国时期云南彝族阿细聚居区强迫教育推行的历史过程,分析国家权力在少数民族基层社会中的实践,并以此为线索探究阿细乡村学校教育缓慢发展的原因。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裴晓梅  
云南省境外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老挝、越南、缅甸三国。目前对境外投资企业的税收管理中存在税收登记管理不规范、税收政策服务措施不完整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境外投资企业税收管理的一些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高华  
民国时期,当时的政学界人士对地方审计取干涉主义抑或放任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有关省、县审计监督制度体系构建方案不断提出并付诸实践。虽然有些主张及其实践未必符合审计的独立原则,从中枢、省至县的垂直型审计监督体系也并没有真正构建起来,但当时的地方审计尤其是省级审计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今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小军  
乡村师范作为民国时期江西省的一种重要教育类型,为当时江西省乡村师资的培养和乡村建设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跟其他省份相比,江西省的乡村师范建设模式有着比较明显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办学主体上以省立为主地方联立为辅;办学目标上既注重培养乡村教育师资又注重推广乡村建设;建校形式上采用创建与改建并举;办学层次上既涵盖乡村师范又包含简易师范;教学内容上注重知识教育和农技培训的平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汝富  李岩  
民国时期,本着改善单位员工福利、提供价廉物美货物、改良员工经济状况的初衷,在各级政府、学校、企业甚至军队内部纷纷举办员工消费合作社。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根据司法行政部要求,江西司法界大力推行员工消费合作社运动。但在困辱员工生计的司法体制下,要把平等互惠的员工消费合作机制引入司法机关,不仅没有达到改善员工福利的预期效果,反而成为少数人利用权力寻租的绝好借口。适逢战时物资匮乏,加之通货膨胀日益恶化,消费合作社被扭曲蜕变为损害员工福利的机构,加剧了司法机关内部人员离心离德的瓦解进程,从司法体制层面显示了国民政府彻底崩溃的败象。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温长松  
民国时期,药材药品是中国与越南都需要进出口的商品之一。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曾大量出口药材给越南,原因之一是霍乱等传染病在越南时有发生,越南因防疫救治等需要进口药材。该时期中国从越南进口的药材药品既有中药也有西药,药材种类逐渐增加,药材药品价值较高。30年代开始,中国进出口越南药材的主要口岸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中药药材在越南销售已不如战前。中越药材药品贸易受到同时期中越社会医疗卫生状况、法国对法属印度支那管理方式、国际局势等多种因素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