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8)
2023(6576)
2022(5584)
2021(5007)
2020(4007)
2019(9076)
2018(8815)
2017(17259)
2016(9197)
2015(10308)
2014(10405)
2013(10321)
2012(10039)
2011(9460)
2010(9987)
2009(9538)
2008(9130)
2007(8254)
2006(7875)
2005(7382)
作者
(26382)
(22191)
(22044)
(21225)
(14528)
(10252)
(10003)
(8599)
(8472)
(8179)
(7709)
(7370)
(7235)
(7138)
(7091)
(6901)
(6580)
(6447)
(6346)
(6070)
(5824)
(5372)
(5365)
(5165)
(5144)
(5063)
(4727)
(4712)
(4471)
(4372)
学科
(62597)
经济(62556)
管理(26861)
(22583)
地方(17569)
(17408)
企业(17408)
方法(16729)
数学(15013)
数学方法(14846)
中国(14364)
地方经济(12634)
(12472)
业经(10737)
(10190)
(9995)
(9389)
(9213)
农业(8314)
(8024)
贸易(8017)
(7825)
金融(7825)
环境(7788)
及其(7632)
(7599)
(7534)
银行(7533)
(7347)
经济学(7284)
机构
学院(139914)
大学(138138)
(73633)
经济(72246)
研究(53908)
管理(51662)
理学(43090)
理学院(42629)
管理学(42059)
中国(41790)
管理学院(41762)
(33172)
(28237)
科学(27821)
(26835)
财经(25027)
经济学(23840)
研究所(23715)
中心(23585)
(22736)
(22496)
经济学院(20957)
(18991)
北京(18492)
(18241)
(18182)
师范(18152)
财经大学(18052)
(17442)
科学院(15791)
基金
项目(81019)
科学(64669)
研究(63404)
基金(58877)
(49504)
国家(49080)
社会(42536)
科学基金(42161)
社会科(40389)
社会科学(40380)
(30852)
基金项目(29220)
教育(28239)
(25450)
编号(25364)
资助(25159)
自然(24148)
自然科(23565)
自然科学(23560)
自然科学基金(23135)
成果(22015)
(19704)
课题(18512)
(18451)
重点(18076)
国家社会(17712)
发展(17106)
(16848)
(16622)
教育部(16295)
期刊
(94719)
经济(94719)
研究(52696)
中国(29740)
(24330)
管理(21806)
(17749)
金融(17749)
(17381)
经济研究(16326)
科学(15911)
学报(14914)
教育(13747)
财经(13529)
技术(13334)
业经(12947)
大学(12247)
(11865)
问题(11549)
农业(11467)
学学(11449)
(10047)
技术经济(9027)
国际(9005)
世界(8708)
统计(8270)
经济问题(7482)
经济管理(7261)
(7248)
改革(7104)
共检索到237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建生  
民国时期的北京、南京二政府 ,都曾经召集全国工商会议。前后两次会议既致力于为久拖未决的相同的经济、财税、金融等问题寻找出路 ,又由于时势迁移而产生了新的问题或不尽相同的方案 ,特别是在确立“基本工业”及官办 (国营 )或是民营 (私营 )等敏感问题及其解答方面 ;会议的境况和地位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它们作为二政府经济政策的起点和预备 ,促使了其后经济法规的制定和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 ;它们本身各自存在争议和矛盾 ,更蕴含着二政府经济政策之间的连续与变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珺珂  
民国初年,山西的经济已陷入严重困境,在"兴办实业"、"造产救国"方略的指导下,当时的省政府在农业、工业、教育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实用主义技术经济政策。文章基于史料分析,对这些政策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对其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这些技术经济政策的推行使农业经济有所发展,工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民众科学知识增强,为山西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当时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文章进一步阐明了由于时代和政策制定者的历史局限性,这些政策在制定之初就有缺失之处,且由于实用主义的倾向,使整个山西基础科学的研究不足,在实践中缺乏技术创新发展的持续动力,因而其效应也必然是有限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冯佳  
依据相关资料对民国时期商会所创办的服务于工商业的图书馆进行较为深入研究,总结商会图书馆在性质、社会影响、创办目标、馆址选取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特点,并据商会图书馆创办的经验和教训,认为当前可从大型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基金会等层面建立专业机构为工商业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施雯  
综述作为该国最重要行业协会组织的法国工商会网络如何通过长期提供体系化的、专业化的、针对性的竞争情报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并以工商会网络在巴黎大区的情报实践为典型案例,介绍它怎样有效地引导中小企业采用情报方法以增强其竞争力,并通过该网络实现地区情报的流动与共享。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方健  
民国时期的经济研究刘方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中国向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变中旧伦理秩序的失范,大量的西学被先进的中国人介绍到了中国,形成一场新的文化运动。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人们逐渐开始了用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探讨中国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问题、本文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孔令锋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中国经济格局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相比,在经济实力、发展模式、就业增长、居民收入与消费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也决定了我国要彻底走出本次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全面复苏主要应依靠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因此,促进就业增长与提高劳动者收入应成为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先选择,而为中小企业发展和个人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应成为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潇  
由官方与民间代表共同参加的全国教育会议,是民国教育史上颇具特色的教育决策形式。综观历次全国教育会议的全貌,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及会议组织者等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会议或是对教育决策民主化的较好践行,或是在追求教育决策民主化的道路上陷入困境,这反映出中国现代教育决策的民主化道路充满艰辛。事实上,教育决策的民主化必然受到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的制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不可能真正实现政治的民主化,教育决策的民主化也只能是人们的美好向往。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乔素玲  
民国商标法的颁布、完善与实践,均与商会的推动密不可分。尽管南京国民政府对社会团体的控制有所加强,但商会继续通过自治而立章建制,参与具体的商标管理事务,调处商标纠纷,有效地弥补了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法治资源的不足,促进了商标多元化治理机制的形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小兵  
民国经济思想的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从经济学术著作、思想家人物、经济学社或留学生群体、经济思想专题、经济期刊这几种视角展开。文章通过对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进展及成果作一简要梳理,以期为民国时期经济思想的研究提供其借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民国时期,陈豹隐先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传播者、《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中文版的首译者。陈豹隐先生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播的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对经济生活准则和认识在今天仍具有启迪意义。他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播者,需要学界给予认真的研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刘晨晖  
结合近年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本文从效果角度对我国的财政干预与西方的宏观经济理论进行了对比与总结,发现在转轨背景下,我国特有的体制因素实质上使得财政政策衍生出了许多西方政策所不具有的效应,使财政干预除影响到经济增长以外,还作用于经济结构、发展基础等许多方面。基于此前提,本文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并不仅取决于政策实施的力度,更是取决于多种政策效应共同形成的合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信  
目前,国际经济不平衡问题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美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重约为7%,大量借用国外资本,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严清华  李詹  
经济期刊是各种经济思想得以展现的一大载体。民国时期的经济期刊多达534种,通过综合统计与取样分析表明,面临内忧外患的复杂境况与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当时经济期刊所载文献大都偏重探讨中国的实际经济问题,其中经济状况与经济政策、金融是各期刊中最重要的研究主题,宏观经济政策是最主要的研究热点,各期刊还促成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学习外国经验以改造中国经济的思想热潮。对民国时期经济期刊文献进行梳理和研究,有助于从总体上认识民国时期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本质特征与理论贡献,为今日中国的经济理论发展与经济建设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与历史启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孙大权  
中国经济学在民国时期有较大发展,一是经济学论著大量出版,著作有19497种,其中专著3837种,译著1781种;明确以经济类命名的刊物2448种;报纸的经济专栏364种。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民生主义经济学以及传统经济思想等各派之间呈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他们对基本经济理论、社会性质、经济制度、工业化道路以及人口、土地、货币、财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些成果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