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4)
- 2023(8387)
- 2022(6980)
- 2021(6301)
- 2020(5004)
- 2019(11436)
- 2018(11256)
- 2017(20956)
- 2016(11618)
- 2015(13036)
- 2014(12917)
- 2013(12759)
- 2012(12538)
- 2011(11962)
- 2010(12196)
- 2009(11175)
- 2008(11182)
- 2007(10169)
- 2006(9425)
- 2005(8960)
- 学科
- 济(54070)
- 经济(54011)
- 业(32380)
- 管理(27959)
- 农(21430)
- 企(21113)
- 企业(21113)
- 地方(19223)
- 中国(19095)
- 农业(15509)
- 方法(14166)
- 业经(13793)
- 学(11946)
- 数学(11272)
- 数学方法(11113)
- 地方经济(10731)
- 发(10541)
- 财(10398)
- 融(9837)
- 金融(9834)
- 银(9748)
- 银行(9723)
- 行(9511)
- 制(9504)
- 环境(8963)
- 贸(8811)
- 贸易(8800)
- 和(8444)
- 易(8401)
- 技术(7981)
- 机构
- 学院(170838)
- 大学(170230)
- 济(68967)
- 研究(67741)
- 经济(67495)
- 管理(59967)
- 中国(50327)
- 理学(50208)
- 理学院(49462)
- 管理学(48513)
- 管理学院(48180)
- 科学(41454)
- 京(38240)
- 所(35526)
- 农(34387)
- 研究所(32082)
- 财(31582)
- 中心(29851)
- 江(28974)
- 范(27857)
- 师范(27609)
- 农业(26279)
- 业大(25802)
- 北京(24809)
- 院(24013)
- 财经(23987)
- 州(23139)
- 师范大学(22233)
- 省(21884)
- 经(21606)
- 基金
- 项目(108295)
- 科学(85114)
- 研究(82629)
- 基金(76002)
- 家(66324)
- 国家(65638)
- 科学基金(54813)
- 社会(52083)
- 社会科(49077)
- 社会科学(49066)
- 省(43739)
- 基金项目(39750)
- 教育(37324)
- 划(36936)
- 编号(34858)
- 自然(33030)
- 自然科(32185)
- 自然科学(32174)
- 自然科学基金(31588)
- 成果(30362)
- 发(30168)
- 资助(30073)
- 课题(25195)
- 重点(25033)
- 发展(24410)
- 展(23954)
- 部(23479)
- 创(22448)
- 国家社会(21230)
- 创新(20880)
共检索到282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广义 张宽
王箬渔所撰《调查东北移民日记初稿》(一、二、三册),系未付梓之民国时期调查日记。此日记记录了作者"九·一八"之前对中国东北移民的调查日程,生动地还原当时东北移民的生活,对近代东北社会史、国际关系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民初以来 ,朝鲜移民大规模流入与朝鲜接壤的中国东北地区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移民高潮。到 1930年 ,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人口已经增至 6 0 7119人 ,朝鲜移民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北各地 ,并在延边地区形成了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民国时期朝鲜移民大量迁入我国东北地区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的反动殖民统治迫使大批朝鲜人民流亡国外 ,而民国政府在东北大力实行丈放官荒和促垦政策为朝鲜移民的迁入提供了有利的历史契机和广阔的地域空间。与此同时 ,东北地区经营地主经济和富农经济的发展 ,导致农村劳动力雇佣的自由化和劳动力的商品化 ,使东北地区强化了对外来移民的收容力 ,从而为朝鲜移民的迁入和定居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朝鲜移民 东北地区 迁移 原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路遇
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历史悠久,但确切地讲始于何时,尚无史料可查。大约在周、秦以前,东北就有汉人的足迹。满清入关之前,山东即有人迁移东北。自从东北满人大量入关,东北人口显得稀少,从此,山东过剩人口向东北三省迁移者逐年增多。在清王朝统洽的二百多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者约数百万人。民国年间,移民的数量与日俱增。本文拟对民国年间(1912—1949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的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朝鲜半岛向中国东北的移民已有较长的历史 ,但在日本统治朝鲜半岛期间向中国东北地区的移民 ,却有其特殊的含义。“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军国主义实施的朝鲜人移民政策的结果 ,使我国东北地区特别是东北延边地区的朝鲜移民和日本移民大量增加 ,这一过程充分地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实行侵略扩张政策的本质和事实。
关键词:
日本 朝鲜半岛 东北移民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仇家京
19世纪30年代,走私鸦片的大量输入,官民士绅吸食者意志萎靡,身心遭致戕害的同时,亦使得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地影响到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并由此引起朝臣在禁烟问题上的激辩。时任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上奏道光皇帝,因其"弛禁"的主张,甚或被推至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取向的风口浪尖。最新发现的《许乃济丙申日记》手稿本,记录了当事者在该特定时期的日常生活情状,这对学界研究京官的政治生态等问题,无疑具有新史料的价值。
关键词:
许乃济 1836年 日记 考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苾茜
基于宁夏石嘴山市沐恩社区扶贫移民的调研表明:生活生产空间的变更容易导致移民陷入社会适应困境,主要表现为农业空间的记忆解构导致的生计不适应,熟人社会的记忆解构导致社交适应困境以及民间礼俗的记忆解构导致行为规范适应困境。化解扶贫移民的社会适应困境,需要通过重塑仪式空间、刻写规则实践以及倡导体化实践,延伸与再造移民的社会记忆,构建移民对新社区的认同感。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有 孙春日
有关东北移民问题的研究起于上个世纪初期,在近百年的研究过程中,有诸多高质量成果问世,但就地域特点而言,对近代东北移民尤其是汉族移民的研究十分薄弱,研究成果较少,且多侧重对历史的叙述及移民形态的研究。因而,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汉族移民人口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民族学、人口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重点对近代以来通过"遣戍""移民实边"和"闯关东"等方式来到东北地区的汉族人口,以及其对当地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交融等方面的贡献进行探讨,从而补充、深化近代东北汉族移民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近代 东北地区 汉族移民 贡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侯印国
笔者近日在南京图书馆发现陆心源稿本《宋元板书目》,此目实为现存十六种陆氏书目中最可珍贵的早期稿本,不仅对研究晚清四大藏书家之一的陆氏藏书及其东归日本、陆氏与岛田翰交往等提供了详实的信息,其中还著录了三百多部善本书的价格,数量和意义在私家书目中是非常罕见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楠
文章利用20世纪30年代东北地区农村调查数据,讨论了作为移民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血亲网络对移民间经济福利水平差异及社会流动性的影响。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血亲网络对移民提高自身经济福利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是导致移民间经济福利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移民在血亲网络的作用下可以实现自身的向上社会流动。文章不仅分析了血亲关系在近代东北移民活动中对提升移民经济福利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还揭示了血亲网络在移民群体中所体现的经济功能。
关键词:
血亲 移民网络 移民 社会流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景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江 欧阳自远 程鸿德 林庆华
由于环境恶化,部分区域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人口迁移类型——环境移民。环境移民是人口增长与环境容量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本文对环境移民的概念、要素和实质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环境移民 人口 环境容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楠
文章以最新的移民重力模型为理论框架,利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东北地区移民和铁路发展的历史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该时期铁路发展与移民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铁路发展对移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特别是1903年以后,随着东北铁路网的形成,此影响格外显著。通过构建标准化回归发现,与其他影响移民的决定因素相比,交通的发展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蓝勇
(一)三峡地区是我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曾发现多处重要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从许多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发掘看,新石器时代三峡居民便在长江干流沿岸平坝及丘陵台地上从事农耕、狩猎和渔猎。 春秋战国时,巴族廪君部帅五姓西迁从武落钟离山循夷水(清江)翻七曜山到“先王墓多”的枳(涪陵)再散布今川东,是三峡地区见于记载最早的大规模移民事件。秦汉时期,三峡地区郡县设立,人口滋生,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艳 李咪咪 肖洪根
对于海外移民返乡的研究,学者们往往聚焦于解析其返乡动机、探访祖国家园的行为,以及返乡旅游对国家认同的影响,而对其返乡旅游过程中形成的集体记忆及其对国家认同的建构的作用却鲜有涉及。该研究选择10个北美华侨家庭就返乡家庭旅游开展联合访谈,运用叙事研究方法,解析其返乡家庭旅游的集体记忆和国家认同建构。研究发现,海外移民返乡家庭旅游集体记忆的信息遵循"地点""活动""感受"三者之间互动影响的逻辑进行建构,通过分享行为来维系;而国家认同随着集体记忆的形成而建构,并通过日常实践体现出代际差异性、传承性和垂直传播性。该研究对海外移民的返乡研究、集体记忆和国家认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毅
本文在Baldwin和Robert-Nicoud(2007)提出的"影子移民"概念基础上,通过新古典的移民模型来重新阐释国际外包的含义。模型分析表明,由于承接外包的"影子移民"的边际产品大于其工资,国际外包形成"外包租",这种租为发包国获得。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阐述"影子移民"对于发达国家解决人口短缺问题和发展中国家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意义。
关键词:
国际外包 影子移民 外包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