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40)
2023(2846)
2022(2428)
2021(2306)
2020(1922)
2019(4433)
2018(4258)
2017(7945)
2016(4481)
2015(5187)
2014(4926)
2013(5092)
2012(5022)
2011(4678)
2010(4772)
2009(4256)
2008(4126)
2007(3794)
2006(3476)
2005(3379)
作者
(15411)
(12754)
(12611)
(11929)
(8085)
(6194)
(5691)
(5101)
(5024)
(4606)
(4498)
(4436)
(4421)
(4260)
(4143)
(4093)
(3848)
(3847)
(3814)
(3798)
(3370)
(3244)
(3168)
(3083)
(2991)
(2914)
(2913)
(2758)
(2711)
(2681)
学科
(14289)
经济(14259)
管理(11869)
(8739)
(6841)
企业(6841)
(6457)
方法(5831)
中国(5063)
数学(4776)
数学方法(4695)
(4207)
(4166)
(4108)
(3702)
业经(3031)
地方(2971)
农业(2910)
(2897)
金融(2895)
(2819)
(2792)
银行(2788)
贸易(2785)
环境(2740)
理论(2730)
(2716)
(2708)
教育(2654)
技术(2494)
机构
大学(65360)
学院(62162)
研究(26782)
(21863)
经济(21273)
中国(20924)
管理(19777)
科学(18924)
(16970)
理学(16290)
理学院(16018)
(15754)
管理学(15544)
管理学院(15459)
(15456)
研究所(14051)
农业(13592)
业大(12367)
中心(12156)
(11164)
(11147)
(10389)
北京(10298)
(9921)
(8704)
(8626)
科学院(8529)
(8485)
农业大学(8434)
师范(8420)
基金
项目(41894)
科学(31312)
基金(29746)
(28503)
国家(28256)
研究(26918)
科学基金(22234)
自然(16089)
社会(15635)
自然科(15618)
自然科学(15605)
(15557)
自然科学基金(15366)
基金项目(15285)
社会科(14642)
社会科学(14635)
(14427)
资助(12891)
教育(11938)
编号(10358)
重点(9903)
计划(9429)
成果(9370)
(8987)
(8986)
科技(8772)
科研(8527)
(8113)
课题(7676)
创新(7640)
期刊
(26433)
经济(26433)
研究(19188)
中国(18621)
学报(17232)
(14989)
科学(13006)
大学(12057)
学学(10659)
农业(10282)
图书(8775)
管理(8368)
(8204)
教育(7954)
书馆(6978)
图书馆(6978)
(6449)
金融(6449)
(6100)
业大(4693)
技术(4408)
经济研究(4117)
财经(4006)
(3907)
农业大学(3857)
(3529)
林业(3497)
业经(3473)
世界(3435)
(3402)
共检索到109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芳  
民国文献数量丰富,不乏许多珍贵书刊,长期以来图书馆侧重于革命性文献保护,设立了“新善本”。文章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多种因素要求扩大民国文献保护范围,第二部分认为吸收专家、学者、收藏家已有的书话、书目等成果是鉴藏民国文献的重要途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铁  
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献含有大量文物、学术和艺术精品,其价值不在古籍善本之下。对于拥有大量民国文献版本的图书馆来说,应该从版本学、目录学、文献学角度对民国文献的版本特征、版本地位、版本价值及搜集整理工作中的版本意识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引起图书馆界对民国文献版本价值的关注,确立保护"民国善本"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对民国时期珍贵历史文献进行重点保护与收藏,为形成全国性的民国文献保护方案提供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翟桂荣  
河南大学民国文献阅览室是我国高校图书馆较早开辟的民国文献专题阅览室之一,该文介绍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突出的收藏特色,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发和保护这批弥足珍贵的民国文献资源。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胡晓明  
我讲一下海峡两岸民国文献的能见度。台湾国史馆有大量的民国档案、图书、书信、手稿、公开的日记等等。台北旧书店有不少1949年以前的民国旧书,包括老教授的讲义,甚至还有国民党的肩章。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有大量的民国期刊杂志、文档,我到中央院去访问时,曾经利用过陈谢先生的一些日记,他们可以复印的。以上这些急需联合海峡两岸的图书馆界的力量摸清家底,做一些联合调查,统一规划,这一点大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曾妍  袁佳红  王志昆  
民国文献在历史分期上十分清晰,但其归类分歧很大。从逻辑上看,古籍文献与现代文献的区别主要在于内容用文言抑或白话;装帧方式为传统模式抑或现代样式。通过对晚清至1949年平装本、线装本、稿本、抄本、平装本装帧样式的外文、域外民国汉籍的5个方面的比较,说明其不同属性,认为民国文献的主要界定依据是:1时间为民国元年至民国38年(1912年-1949年);2印刷方式为雕版或活版印刷,表达方式(即语言)是文言或白话,装帧方式系传统线装或"西装"、"洋装"等平装本样式。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胡石  
民国文献是具有较强历史时代特色的一部分典籍。这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经历了从清王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跨越,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蕴含着巨大的思想内容与历史承载。这一时期的文献内容既不同于建国后规范化的现代文献,也不仅限于古籍文献经、史、子、集内容的撰述,具有自身的历史特色。然而,这部分文献的分类问题一直是学界的盲区,学者也没有达成共识。笔者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在对省级公共馆及高校图书馆调研的基础上做了分析,以期对相关理论及实践有所贡献。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马忠文  
1重要的馆藏档案(1)胡适档案:从1949年到现在,我们所经过3次历时7年的整理,现在胡适档案基本上已经完全整理完毕,共有10万多页,手工制作过的卡片曾有1.8万张。我们从2008年的7月开始进行数字化工作,2009年2月完成,现在包括3000张胡适的图片、7万页中文档、2万页英文档,可以进行检索和查询。(2)北洋档案:这些档案一共有404卷,2501册,主要是中央各部院及各省行政机关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顾晓宁  
基于南京图书馆对馆藏民国图书酸化抽样检测结果,阐述民国文献破损的现状,通过对民国文献破损原因的分析,对公共图书馆如何保护民国文献进行思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阎琳  
格式转换是古籍与民国文献再生性保护的主要途径,目前图书馆因格式转换导致文献原件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文章从《图书馆资料保护与处理原则》出发,结合国外典型案例,提出通过规范管理流程、健全制度方法、整改工作模式等方法建立国内文献格式转换的原生性保护机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谢雷  
民国文献可分为民国图书、民国期刊和民国报纸等形式。目前我国图书馆采用中性纸装订民国期刊,采用绝氧杀虫保护套装封装民国报纸,通过环境温湿度控制保护民国图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目前民国文献的保护与修复尚未有具体的标准,图书馆只能根据现实情况,采取多种保护措施,开发民国文献的替代品、编制索引,加快民国文献的数字化,建立健全阅览制度,改良保存环境和装具,采取适当的修复方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何玉  蒋耘中  袁欣  董琳  董锦  
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民国时期文献主要来自历史积累,与清华大学的百年历史息息相关,具有馆藏结构合理,版本样态丰富,馆藏源流渠道广泛等特征;就资源类型而言,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民国刊物稀见性强,民国图书签名本多,清华大学学生毕业论文、图书馆史档案、民间契约文书与老照片各具特色。这些民国时期文献是研究清华大学图书馆史、校史以及中国近代教育史的重要史料,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蒋耘中  
1清华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概况清华馆民国中文图书大约有16000余种,中文期刊有3300余种,中文报纸有100多种,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现在查找到800余册。馆史文献比较多,现在找到的是6380件,就是当时教师和图书馆之间的购书信件以及图书馆的一些文件类等。这些年我们在图书馆的民国文献建设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去年我们买了四万件山西的地方文书,当中有民国时期的文书1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乐奕  王思浓  
近年来,随着民国文献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其馆藏情况、保护个案和保护措施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民国文献破损过程的复杂性,对基于其破损因素的保护方法值得深入考察。本文从中文期刊论文角度对民国文献保护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民国文献降解破损因素与保护方法。通过对期刊论文的发布年份、核心机构、发文期刊和关键词分布的分析,发现相关研究主要扎根于各大图书馆和高校,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分为民国文献保护制度、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方法。其中,原生性保护聚焦于文献本身,通过改善保存环境、脱酸处理和修复工作来避免或减缓内外因素导致的文献纸张纤维的老化与降解,使其保存寿命得以延长。再生性保护通过缩微技术、数字化和影印出版等技术来减少文献原本流通带来的继续破损,以达到民国文献保护和加强利用的目的。民国文献破损原因复杂,科学高效保护十分重要,本研究为民国文献的深层次与多方位科技保护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李强  
1数据库建设背景我们建设民国时期文献资源总库的缘起是因为公共馆之间没有建立数据库平台,国图、上图、重图、南图这些馆藏量非常大的图书馆都没有参与到民国文献数据库的共同建设中来。所以我们希望背靠国图的资源优势,能够把尽量多的资源提供给大家使用。另外我们想建立一个一站式的平台,能够实现图书、期刊、报纸、档案之间的通检,这样能够提高检索效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段晓林  
建国以来新编出版的民国文献专科目录150余种,内容涉及地方文献、历史、文学、艺术、医学等各个方面。文献学者更关注民国年间编制的目录并对其进行研究,而对建国后新编出版的民国文献目录则缺少系统整理和研究。当前,新编民国文献专科目录编制存在数量减少、学科分布不平衡、文献类型偏重书刊、数字化缺乏等问题。鉴于此,民国文献专科目录的编制仍需进一步加强;构建完整的民国文献学科目录体系,扩大目录编制的学科覆盖面;全面揭示学科文献,拓展文献类型;提供更便捷的文献检索途径,已出版书目与数据库建设需进一步密切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