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3)
2023(6242)
2022(4094)
2021(3103)
2020(2177)
2019(4432)
2018(4597)
2017(8716)
2016(4735)
2015(5376)
2014(5576)
2013(5201)
2012(4418)
2011(3898)
2010(3803)
2009(3496)
2008(3507)
2007(3234)
2006(3089)
2005(3013)
作者
(14438)
(11958)
(11954)
(11302)
(7594)
(5589)
(5428)
(4702)
(4655)
(4160)
(4094)
(3963)
(3875)
(3844)
(3712)
(3623)
(3545)
(3490)
(3487)
(3464)
(3102)
(2926)
(2873)
(2750)
(2735)
(2692)
(2622)
(2608)
(2408)
(2336)
学科
(24764)
经济(24743)
(13158)
管理(12901)
业经(11310)
(9832)
企业(9832)
中国(9762)
产业(9144)
信息(8515)
总论(8238)
(8235)
信息产业(8173)
农业(5742)
(5435)
方法(5397)
地方(4975)
(4693)
银行(4687)
发展(4661)
(4656)
(4525)
(4517)
(4517)
(4461)
数学(4287)
数学方法(4236)
(4193)
金融(4192)
(3722)
机构
大学(72065)
学院(70777)
(28615)
经济(28009)
管理(25893)
研究(24870)
理学(21917)
理学院(21679)
管理学(21247)
管理学院(21111)
中国(19488)
(15474)
科学(14908)
(13096)
中心(11988)
(11942)
(11740)
(11570)
研究所(10883)
(10551)
师范(10451)
财经(10379)
业大(9910)
北京(9574)
(9464)
经济学(9454)
(9268)
(9166)
农业(9013)
经济学院(8533)
基金
项目(48626)
科学(38743)
研究(37275)
基金(35269)
(30785)
国家(30524)
科学基金(26296)
社会(25201)
社会科(23919)
社会科学(23911)
(18590)
基金项目(17866)
编号(15778)
教育(15765)
(15337)
自然(14735)
自然科(14419)
自然科学(14415)
自然科学基金(14157)
成果(13343)
资助(12509)
国家社会(11543)
(11222)
重点(10853)
课题(10236)
项目编号(9921)
(9861)
(9783)
(9307)
(9277)
期刊
(33321)
经济(33321)
研究(21169)
中国(15426)
学报(12197)
(11970)
科学(10176)
管理(9748)
(9718)
大学(9513)
图书(9336)
教育(8580)
学学(8194)
农业(8010)
(7592)
金融(7592)
书馆(7234)
图书馆(7234)
业经(6025)
技术(5979)
经济研究(5606)
财经(5044)
问题(4607)
(4407)
(4135)
情报(3900)
(3849)
论坛(3849)
(3729)
现代(3522)
共检索到111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王雅戈  
民国文献数字化整理的分层,我想可能是更多的从分工的角度来考虑。第一个层次是中央战略层次。比如说民国文献保护计划,它的初步成果是这个民国时期文献总书目的图书卷。还有一个叫做可移动文物普查,它把民国文献作为可移动文物的一部分来做调查,调查的单位更加全面,著录项目要求、著录级次更加详细。但我觉得两个计划交叉重复太多,因为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雅戈  侯汉清  黄建年  
民国文献载体质量较差,收藏和保护措施不力,自然损耗和人为毁坏严重,面临着断层的危机,但是目前社会需求日益增加,因而需要迅速加以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国农业遗产数字化研究所,在普查民国农业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并试验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方案和技术,制订民国农业文献元数据方案、编制分类表和主题词表,建成文献数据库、知识库、主题网关,开展民国文献数据挖掘试验。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吴方枝  
"数字人文"是当代信息技术和人文研究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为人文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迄今为止,数字人文在全球的实践已经有了丰富的成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数字人文实践和民国文献数字化项目进行分析,指出在数字人文研究背景下,传统的民国文献数字化工作应该充分利用数字人文的研究成果,将文本挖掘、可视化技术和GIS技术应用到民国文献数字化的深度开发中。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罗立  
本文介绍了书院文献的情况和价值,以及书院文献整理与数字化的构想。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李强  
1数据库建设背景我们建设民国时期文献资源总库的缘起是因为公共馆之间没有建立数据库平台,国图、上图、重图、南图这些馆藏量非常大的图书馆都没有参与到民国文献数据库的共同建设中来。所以我们希望背靠国图的资源优势,能够把尽量多的资源提供给大家使用。另外我们想建立一个一站式的平台,能够实现图书、期刊、报纸、档案之间的通检,这样能够提高检索效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晓莉  严向东  
文章对民国文献的总体情况、文献分布及特征作了简要介绍,从影印编订出版、书目和索引编制、数字化三个方面对目前民国文献的整理开发现状进行了梳理,对民国文献的进一步整理开发提出了几点认识。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于浩  
1出版概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早在2007年就依托国家图书馆的资源开始进行民国文献方面的出版,尤其2012年民国文献保护计划开始之后,加快了民国文献整理和出版的步伐,先后与200多家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档案馆、博物馆还有社科院各个存藏机构进行合作。截止今年10月,陆续出版了330种民国文献的专题资料,总计有7000多册,收录民国图书、期刊、报纸、档案、照片、日记手札、红色文献等各类珍稀文献近万种。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吴瑞秀  
1张其昀先生的相关文献教育家张其昀先生毕业于南京高师,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主任、所长,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先生的相关文献包括照片、剪报、书信、手稿、著作、奖章、证件以及国防研究院讲义等。2张其昀先生文献数字化流程我们数字化的流程包括整理原件、登录核对、修补照片、数字化、无酸纸包覆保存、影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曾妍  袁佳红  王志昆  
民国文献在历史分期上十分清晰,但其归类分歧很大。从逻辑上看,古籍文献与现代文献的区别主要在于内容用文言抑或白话;装帧方式为传统模式抑或现代样式。通过对晚清至1949年平装本、线装本、稿本、抄本、平装本装帧样式的外文、域外民国汉籍的5个方面的比较,说明其不同属性,认为民国文献的主要界定依据是:1时间为民国元年至民国38年(1912年-1949年);2印刷方式为雕版或活版印刷,表达方式(即语言)是文言或白话,装帧方式系传统线装或"西装"、"洋装"等平装本样式。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胡石  
民国文献是具有较强历史时代特色的一部分典籍。这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经历了从清王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跨越,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蕴含着巨大的思想内容与历史承载。这一时期的文献内容既不同于建国后规范化的现代文献,也不仅限于古籍文献经、史、子、集内容的撰述,具有自身的历史特色。然而,这部分文献的分类问题一直是学界的盲区,学者也没有达成共识。笔者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在对省级公共馆及高校图书馆调研的基础上做了分析,以期对相关理论及实践有所贡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段晓林  
2016年11月16-19日,"回眸与展望:民国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会议围绕民国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民国文献保护计划、原生性保护、整理出版、数字化建设、馆藏与开发利用、专题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等6个主题开展讨论。会议的举行,对未来民国文献保护和普查的进一步实施,对民国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持续开展,对民国文献影印出版和数字化建设的全国范围合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蒋耘中  
1清华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概况清华馆民国中文图书大约有16000余种,中文期刊有3300余种,中文报纸有100多种,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现在查找到800余册。馆史文献比较多,现在找到的是6380件,就是当时教师和图书馆之间的购书信件以及图书馆的一些文件类等。这些年我们在图书馆的民国文献建设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去年我们买了四万件山西的地方文书,当中有民国时期的文书1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黄显功  
1文献研究上海图书馆我们的历史文献研究成果当中,相当部分是和民国时期的文献相关的。我们基本上是三位一体的模式进行整理,就是通过一个专题的文献展览、一部专题的著作、一套专题的文献整理。比方说《申报》,我们有一部专著《中国近代第一报》,然后是有一个展览,再整理出版了《申报丛书》。通过这种三位一体的推出,既培养了人才,也把我们的馆藏文献从各个侧面推出。还有就是参与国家和上海市重大课题的研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明杰  卢彤  
作为一种通变适用的哲学思想,会通观源于先秦学者对礼制的考察,其后渗透到史学、文学及文献学等领域。在漫长的历史研究和史料编纂整理实践中,会通观形成了综合性通史、典制体通史和类书三大编纂成果。对于当今的古籍数字化而言,会通观既有认识论价值,亦有方法论价值。根据会通的思想,文章重新阐释了古籍数字化价值的本质,指出会通观对于当前古籍数字化实践的参照价值有三:一是整合各类古籍数字资源;二是系统集成储存、阅览、检索和研究支持功能;三是加强古籍知识的深度开发和增值利用。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莉  
本文从民国警察史料整理出版、史料数据库建设情况等方面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运用数字化技术整理民国警察文献,建设融史料及研究成果的采集整理、存储更新、查询检索、校核比勘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为一体的民国警察史料智能信息处理检索系统及开放式的公共学术交流平台,供研究者和普通大众共同使用。同时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如文本挖掘、关联技术、可视化技术等,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民国警察史料的开发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