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1)
- 2023(9911)
- 2022(8847)
- 2021(8645)
- 2020(7277)
- 2019(16959)
- 2018(17062)
- 2017(32880)
- 2016(18169)
- 2015(20680)
- 2014(20764)
- 2013(20448)
- 2012(18838)
- 2011(16950)
- 2010(16867)
- 2009(15563)
- 2008(15224)
- 2007(13173)
- 2006(11480)
- 2005(9954)
- 学科
- 济(68850)
- 经济(68766)
- 管理(50280)
- 业(46503)
- 企(39681)
- 企业(39681)
- 方法(32846)
- 数学(27900)
- 数学方法(27500)
- 学(19349)
- 农(17265)
- 中国(17142)
- 财(16243)
- 业经(14760)
- 理论(13493)
- 地方(13475)
- 贸(12049)
- 贸易(12042)
- 和(11913)
- 易(11667)
- 制(11464)
- 农业(11408)
- 教育(11304)
- 技术(10854)
- 务(10592)
- 财务(10529)
- 财务管理(10507)
- 环境(10483)
- 企业财务(9940)
- 划(9627)
- 机构
- 大学(260091)
- 学院(254328)
- 管理(101755)
- 济(93937)
- 经济(91660)
- 理学(88348)
- 理学院(87312)
- 管理学(85674)
- 管理学院(85214)
- 研究(84474)
- 中国(60718)
- 京(56189)
- 科学(54771)
- 所(42819)
- 财(42200)
- 农(39917)
- 研究所(39209)
- 业大(38841)
- 中心(37914)
- 范(36814)
- 师范(36491)
- 江(35946)
- 北京(35841)
- 财经(34414)
- 农业(31531)
- 经(31255)
- 院(30422)
- 州(29903)
- 师范大学(29850)
- 技术(27359)
- 基金
- 项目(174943)
- 科学(136018)
- 研究(128545)
- 基金(125392)
- 家(108770)
- 国家(107840)
- 科学基金(91895)
- 社会(77941)
- 社会科(73578)
- 社会科学(73557)
- 省(67849)
- 基金项目(67063)
- 自然(60640)
- 教育(59687)
- 自然科(59188)
- 自然科学(59174)
- 自然科学基金(58087)
- 划(57638)
- 编号(53742)
- 资助(52042)
- 成果(44896)
- 重点(38491)
- 部(38308)
- 课题(36525)
- 发(36217)
- 创(35754)
- 项目编号(33634)
- 科研(33394)
- 创新(33225)
- 大学(33133)
- 期刊
- 济(103015)
- 经济(103015)
- 研究(75771)
- 中国(46094)
- 学报(42901)
- 科学(38228)
- 管理(36482)
- 农(36310)
- 教育(34648)
- 大学(32120)
- 财(30831)
- 学学(29495)
- 农业(26015)
- 技术(21885)
- 融(18582)
- 金融(18582)
- 图书(17840)
- 财经(16154)
- 业经(16036)
- 经济研究(15439)
- 经(13630)
- 理论(13622)
- 业(13140)
- 问题(13115)
- 科技(12799)
- 实践(12741)
- 践(12741)
- 情报(12202)
- 版(12164)
- 技术经济(11919)
共检索到367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原元
在民国学者看来,美国汉学显然无法同法德日等国的汉学相提并论,但美国汉学界稍有影响的汉学新著出版后,即有民国学者撰著书评进行引介和评述。考察这些书评,不难发现在民国学者看来,美国汉学存在诸如研究者的中文修养薄弱、解释和译注史料时常存误解误译、材料搜集和材料审别难以博雅以及观点或结论常如隔雾看花,难求其情真理得等局限。美国汉学固然存在不少缺陷,但在民国学者看来仍有可取之处,如公开合作之精神、新颖之视角和方法、重视组织结构与系统性、冷僻领域和材料之注意等。面对海外汉学著述,民国学者坚持一种批判研究的态度,在充分
关键词:
民国学者 美国汉学 汉学研究 书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丽芬
民国时期留美图书馆学人大多有过在美国各东亚图书馆从事馆藏建设、分类编目及参考咨询工作的经历,他们将中国传统的版本、目录学知识与美国现代图书馆学技术相融合,为美国汉学研究提供了保障和治学门径。民国时期留美图书馆学人与美国汉学家形成了知识共同体,考察二者的关系,对于汉学和图书馆学具有知识史和学术史的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杜钢
美国汉学中的孔子研究是在还原取向指引下进行的,对孔子教师形象的去圣化研究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必然选择,而孔子教师形象中的榜样与典范成分则是其圣人化教师形象得以确立的合理性依据所在。在美国汉学界看来,孔子本质上乃是从普通人成长起来的人师典范,而孔子之学与教则构成了其人师典范形象的两大表征。历史地考量,作为教师的孔子堪称是一名失败的成功者,他的一生命运多舛而志趣难酬,但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与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而其立身行道式的教师风范也一举奠定了中国教师传统的核心精神基础。
关键词:
美国汉学 孔子 教师形象 还原取向研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玉强
以朱子学为核心内容的新汉学从镰仓时代开始传入日本。然而,日本的文化承载者禅僧们仅选择性地吸收新汉学的禅宗和诗文等部分而疏离朱子学,博士家同样对于新汉学的核心内容朱子学吸收有限。只有到了江户时代,随着日本朱子学者的出现,日本社会才得以系统地吸收朱子学,从而实质性地推动了新汉学在江户时代日本的传播。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丽芬
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基金会、图书馆构成了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知识圈。汉学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中文文献管理专门人才。借助洛克菲勒基金会、来华汉学家等汉学知识圈的内生力量,在国内官费留学无望的中国图书馆学人“另辟蹊径”获得了新的留美通道,国会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和哥大图书馆等汉籍收藏重地成为留美图书馆学人主要的工读基地。文章探究了美国早期汉学知识圈与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留美之路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者如何形成了互动的知识共同体,对于汉学研究及图书馆学研究具有学术史及知识史方面的重要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原元
20世纪40年代,一批从事中国文史研究的华裔学者出于各种原因相继赴美。赴美华裔学者,到美后失去了在中国社会中的支援系统,但得到美国的研究环境,潜心于中国文史研究。20世纪40年代赴美的这一代华裔学者,可称之为协力培育和造就美国汉学的先驱者,他们对美国汉学有基础性贡献和推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协力培育美国汉学的基础、矫正美国汉学发展中的流弊、引领美国汉学研究新方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卢丽君
在世界文化地理的版图上,汉学(Sinology)是一个既古老又影响深远的学科。作为主要是西方人研究中国的一门学问,汉学可以说是一种边界文化,它处于东两方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透视并促成着文化之间的对话。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郑锦怀
20世纪上半叶,江亢虎、戴志骞、袁同礼、裘开明等一大批中国现代图书馆学人先后与美国结缘。他们主要通过推进中文馆藏建设、编撰汉学书目索引、参与汉学研究3种方式,间接或直接地促进了美国汉学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现代图书馆学人 美国汉学 历史贡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温国强
海外汉学研究,又称国际汉学研究、海外中国研究、国外中国学研究等,是指中国学者对海外学者关于汉学研究的再研究。中国学者对海外汉学研究的自觉关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海外汉学研究真正被称为一门学科。则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本文就20多年来海外汉学研究出版物及其特点作一简要的回顾和评述。1 海外汉学情况的调查与介绍,为海外汉学研究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美国学者的差生问题研究评述俞国良国外的差生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1896年,研究者摩根发现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词盲”现象(能认一些词,但不知道词的意义),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后来,研究者就把学习成绩差(尤指阅读上的困难,学习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中建
承《沟通与分享 :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的世纪汇谈》一书主编冯大鸣先生之邀 ,为中西学者回答“校本管理是否会成为新世纪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之问题进行点评 ,因此就有了我与部分美国学者就这一问题的“对话”。这些学者包括 :博伊德 (WilliamLoweBoyd)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福赛思 (PatrickBernardForsyth) ,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教授 ;汉森 (E .MarkHanson) ,加利福尼亚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约翰逊 (SusanMooreJohnson)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 ;萨乔万尼 (ThomasJ .Seriovanni...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常永才
文化取向的教育人类学研究范式主要兴起和发展于美国,其当代发展的里程碑之一是关于学习的研究成就,这一成就正从根本上改变当代教育学的学习观念。美国教育人类学发展的经验主要是向心理学等学科借鉴、坚持和改进田野工作,尤其是重建该学科的中心概念——文化。这些经验对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光斌
民国时期,从事中国教育研究的留美学生撰写了6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探讨了中国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他们的研究根植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学术场域之中,深受美国各时期教育研究理论取向的影响。这批学术成果的研究理路,呈现出历史取向、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取向、教育测验实证化取向的发展路径,以及"中国主题-中国材料-西式理论方法-解决中国问题"的研究范式,表现出突出的问题意识,展现了留美学生学以致用的现实关照,在中国教育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孔令帅 马健生
使命陈述是对使命的文字陈述,它在美国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但是在当前美国学者中,存在着高校使命陈述有用论和无用论的争论。美国学者墨非通过对美国不同类型高校使命陈述的研究得出结论,美国不同类型高校使命陈述有其自身的特色和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高校使命陈述存在的必要性,也给我国高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高校使命陈述 不同类型高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塔娜
专业发展学校作为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种实践模式影响不断扩大,体现了整个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对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专业发展学校本身的研究(包括涵义、效果、问题、政策等),专业发展学校对美国教师教育的影响以及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专业发展学校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