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0)
- 2023(12507)
- 2022(11098)
- 2021(10541)
- 2020(8889)
- 2019(20675)
- 2018(20537)
- 2017(39033)
- 2016(21819)
- 2015(24894)
- 2014(25078)
- 2013(24220)
- 2012(21918)
- 2011(19912)
- 2010(19774)
- 2009(18326)
- 2008(17821)
- 2007(15641)
- 2006(13695)
- 2005(12117)
- 学科
- 济(80392)
- 经济(80270)
- 管理(65971)
- 业(59229)
- 企(51250)
- 企业(51250)
- 方法(37798)
- 数学(32600)
- 数学方法(32130)
- 财(22913)
- 中国(21833)
- 农(20677)
- 业经(18713)
- 制(18663)
- 学(18211)
- 地方(15721)
- 理论(15131)
- 务(14576)
- 财务(14505)
- 财务管理(14474)
- 和(13942)
- 教育(13899)
- 企业财务(13716)
- 环境(13693)
- 农业(13478)
- 贸(13454)
- 贸易(13448)
- 技术(13271)
- 易(13051)
- 体(12960)
- 机构
- 大学(309016)
- 学院(301609)
- 管理(121430)
- 济(114699)
- 经济(111974)
- 理学(105369)
- 理学院(104145)
- 管理学(102283)
- 管理学院(101731)
- 研究(99306)
- 中国(71841)
- 京(66112)
- 科学(62347)
- 财(54988)
- 所(49163)
- 农(46102)
- 业大(45475)
- 研究所(44765)
- 中心(44317)
- 江(43884)
- 财经(43723)
- 北京(41884)
- 范(41828)
- 师范(41488)
- 经(39647)
- 院(36573)
- 农业(35962)
- 州(35516)
- 师范大学(33758)
- 经济学(33385)
- 基金
- 项目(209245)
- 科学(164255)
- 研究(154877)
- 基金(150290)
- 家(129874)
- 国家(128789)
- 科学基金(110930)
- 社会(96184)
- 社会科(91020)
- 社会科学(90995)
- 省(82334)
- 基金项目(80347)
- 教育(72330)
- 自然(72152)
- 自然科(70404)
- 自然科学(70388)
- 划(69376)
- 自然科学基金(69086)
- 编号(63833)
- 资助(61643)
- 成果(53035)
- 重点(46606)
- 部(46305)
- 课题(44525)
- 创(43518)
- 发(43312)
- 大学(40672)
- 制(40578)
- 创新(40438)
- 教育部(39843)
- 期刊
- 济(125320)
- 经济(125320)
- 研究(92133)
- 中国(60427)
- 学报(48232)
- 管理(44099)
- 科学(43556)
- 教育(42941)
- 财(42394)
- 农(41514)
- 大学(37667)
- 学学(33987)
- 农业(29015)
- 技术(26223)
- 融(23094)
- 金融(23094)
- 财经(21040)
- 业经(20137)
- 经济研究(18797)
- 图书(18099)
- 经(17783)
- 问题(16024)
- 科技(15586)
- 理论(15195)
- 业(14643)
- 技术经济(14330)
- 实践(14053)
- 践(14053)
- 版(13951)
- 现代(13272)
共检索到441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斯雄 顾海良 崔延强
论文基于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已有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与重点研究相结合,从整体上把握、厘清其发展、演变脉络,重点分析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内容、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探讨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对当前大学学术评价制度改革的启示。论文分六章。第一章基本理论分析,探讨了学术的内涵和特点,对评价、学术评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丁玉霞
当前我国大学学术发展面临着社会转型的契机、国家对学术价值的重视及学科发展综合化趋势的有利时代背景,我们应抓住机遇实现大学学术制度的创新。大学学术制度创新必须遵循内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大学学术制度创新的策略包括优化大学学术制度创新的路径,完善学术创新主体之间的中介机制,建立学术规范,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改革大学内部的学术管理制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书剑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是政府与大学在制度化精英主义下协作的产物。制度化精英主义催生制度化精英,人才项目促进学术精英的制度化和体制化。政府与大学是学术精英发展的主导者、参与者和支持者,学术精英在以政治权威和学术资源为基础建构的制度空间内经竞争选拔与优先培养逐渐生成。大学学术精英制度化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但其对学术共同体与学术创新力具有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波 许为民
学术评议会是发达国家大学治理结构中体现和保障学术权力最为重要的组织机构,发达国家普遍通过立法明确了大学学术评议会的法律地位、人员构成和职责范围,以保障学术权力的全面履行。德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在西方大学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笔者重点分析了德国联邦与州的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柏林工业大学的案例考察学术评议会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的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保障学术权力全面落实的若干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燕 张应强
当前,我国大学教学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引发大学教学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其认识论根源在于传统的学术观。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欧内斯特.博耶提出的"教学学术"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对我国高等教育具有现实适切性。但仅从理论上呼吁确立教学学术的思想和观念是不够的,必须同时确立保障教学学术的相关制度。论文以此作为研究重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王恒
北京大学学术休假制度肇始于1914年胡仁源校长拟定的《北京大学计划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教育运动兴起,以1918年10月所公布之《大学校长等派赴外国考察规程》为标志,北京大学的学术休假制度初步确立。南京国民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大力整顿,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1934年12月,北京大学公布《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休假研究规程》,学术休假制度基本定型。因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局动荡,有关规程并未得到有效执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益群
学术职业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也受到研究型大学各种院校制度的影响与制约。学术职业的内涵随着研究型大学职能的演变而变化,研究型大学在对学术职业人员的学术职责进行规范的同时也赋予其一定的学术权利。研究型大学中特有的关于学术职业人员的职责和权利的制度,以及保证学术职业人员学术自治的一些院校制度等对学术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院校制度 美国 研究型大学 学术职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杰
学术休假是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一种重要制度形式,它源于19世纪末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及其对教师国际化的需求。后被证实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教师队伍士气,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等方面有明显功效。本文介绍了美国大学的学术休假制度的起源、价值、目标及制度规章,并对围绕这一制度的争议与实证研究做了探讨。
关键词:
学术休假 美国 大学教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贺永平
大学学术委员会是大学学者行使学术权力的组织,然而现行学术委员会制度背离了其应有之意,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建构要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并针对我国学术委员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学学术委员会的建设,为学者行使学术权力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学术委员会 学者 学术权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晓明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大学分类的"中间群体",这类大学的组织属性决定其组织活动需要配置学术权力,并具有配置学术权力的相应组织要素。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权力配置体现了管理重心下移、学术决策事务增多的特性。因此,可以从立法、组织体系、文化支持、保障激励机制以及打造学术本位型组织五个方面来进行学术权力制度建构。
关键词:
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术权力 权力配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子江
美国大学学术自由深受德国学术自由传统的影响,然而美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实用主义的精神赋予了美国学术自由崭新的内涵。外行董事会管理大学的学术管理体制是美国大学不断产生学术自由问题的主要原因,学术自由与终身聘任制的紧密结合是美国学术自由的突出特征,从而形成了美国特色的学术自由。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玉衡
大学教学学术运动是近二十年来美国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最重要的改革。作者从大学教学学术在美国产生的背景、大学教学学术运动的发展、大学和教师回应新理念而进行的创新实践及大学教学学术的国际影响等几方面,对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进行了初步阐述。
关键词:
美国 教师 教学学术 运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丽
本文以西方社会学术专业化及其特有的文化与技术的整合功能为中心结构位点,从自组织的自然演进角度确立了四类学术管理模式:行会自治、法理自治、联邦分权、联合授权,进而通过对此四类学术管理模式之权力结构进行差异性分析,并且从中抽象出本研究的若干最基本的生成要素,即作为专业自律机制的学术职业、作为专业适应机制的传统主义倾向、作为专业驱动机制的优先政策的博弈、作为专业整合机制的学术专业化,以此为基点,试图进一步对培育学术管理制度特质及生长、发展的基本条件进行解析和探讨,以期对我国新时期高教学术管理制度的重构有所裨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韩延伦 刘焕阳
大学学术管理制度伦理建设是提升大学学术管理制度效能和制度伦理道德水平、激发大学学术活力的有效途径和机制。大学学术管理制度伦理建设不仅是满足大学学术活动范式现代转型以及大学学术管理实际的需要,也是解决大学学术管理伦理诉求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大学学术活动的底线伦理、责任伦理、交易伦理与诚信伦理、合作伦理与共享伦理以及价值伦理与身份伦理等构成了大学学术管理制度伦理的内涵和特性。构建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大学学术管理制度体系不仅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章程,建立以伦理道德规范和要求为基础的学术管理制度体系,而且需重视学术管理制度伦理自身建设的完整性,并健全大学学术道德规范相关制度建设,强化制度伦理在学术管理中...
关键词:
学术管理 制度伦理 制度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陈晨 丁玉霞
学术制度化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随着学术创新发展,学术组织的自组织功能增强;学术的异质性特质凸显,主要表现在大学内部规范与自由并存、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立、社会力量的干预与学术独立性的抗衡;学术制度选择的多样性与趋同化统一,最终走向趋同化发展;从学术竞争发展到学术制度之间的竞争,且竞争必然导致制度性的变迁;学术制度的变迁方式将由强制性向自主性转变,这也是现代大学学术制度优化的必然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