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3)
2023(6302)
2022(5209)
2021(4940)
2020(3888)
2019(9189)
2018(8657)
2017(15370)
2016(8613)
2015(9767)
2014(9341)
2013(9017)
2012(8791)
2011(7815)
2010(7816)
2009(7029)
2008(6803)
2007(5873)
2006(5308)
2005(4670)
作者
(24471)
(20762)
(20518)
(19289)
(13447)
(10196)
(9160)
(8305)
(7729)
(7693)
(7437)
(7258)
(6896)
(6539)
(6485)
(6349)
(6136)
(6123)
(6054)
(5778)
(5215)
(5127)
(5117)
(5048)
(4693)
(4644)
(4614)
(4456)
(4260)
(4117)
学科
(34128)
经济(34085)
管理(19493)
(18671)
地方(14913)
(14819)
(12171)
企业(12171)
农业(11040)
方法(10022)
中国(9106)
业经(9019)
(8973)
数学(8560)
数学方法(8407)
(8216)
环境(6562)
地方经济(6294)
(5435)
(5391)
贸易(5387)
教育(5146)
(5108)
理论(5063)
(5025)
(4973)
金融(4970)
农业经济(4786)
(4761)
(4397)
机构
学院(117930)
大学(116709)
研究(43895)
(41647)
经济(40612)
管理(39903)
理学(34281)
理学院(33654)
管理学(32846)
管理学院(32619)
中国(31442)
科学(29426)
(25463)
(24255)
(23281)
(22316)
(20719)
研究所(20651)
中心(20401)
(19907)
师范(19707)
业大(19074)
农业(18339)
(16218)
师范大学(15958)
(15939)
(15921)
财经(15791)
北京(14664)
(14095)
基金
项目(83620)
科学(65336)
研究(62431)
基金(58736)
(51574)
国家(51084)
科学基金(43082)
社会(38671)
社会科(36344)
社会科学(36327)
(35816)
基金项目(31926)
(28616)
教育(28346)
自然(27463)
自然科(26717)
自然科学(26707)
自然科学基金(26214)
编号(25732)
资助(22489)
成果(21596)
重点(19450)
(19238)
课题(19083)
(17489)
(17051)
创新(15974)
(15884)
(15862)
(15665)
期刊
(52248)
经济(52248)
研究(34506)
中国(26539)
(22463)
学报(21335)
科学(19409)
教育(16417)
(15907)
农业(15788)
大学(15744)
学学(14605)
管理(12876)
(10102)
金融(10102)
业经(9255)
技术(9194)
资源(8923)
(8055)
(7621)
财经(7289)
经济研究(7036)
问题(7014)
图书(6921)
(6535)
(6180)
业大(5734)
社会(5624)
科技(5489)
现代(5442)
共检索到180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思渊  曹烟冬  
孔飞力将政治参与机制以及财政需求与地方社会的关系视作解释中国现代国家起源的核心议题。从这一视角观察近代江南地方政治进程,可以发现经世学曾经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及赋役制度的核心观念。清末部分地方士绅也努力将经世学传统与西学的思想资源予以整合,从而形成新的政治观念与政治议程。民国初年,嘉兴士绅金蓉镜争取田赋减免的行动,以及他为此提出的种种论说,正显示了这种努力。尽管他的努力最终失败,但显示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一个潜藏的思想脉络。经世学传统之下的政治伦理对于民国初年的江南地方政治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但与此同时,新的政治议程中,地方士绅正逐渐被摈除在外。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娄敏  曹树基  
中国传统社会的产权关系虽然错综复杂,却能够以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予以清晰表达。民国初年江津破产案件的处理,也可以被放置在这一框架里进行阐释。地权、家产及伙贸等产权的分化与制约,导致债务纠纷不断,并对民国初年破产案件的审理和《破产律》的实践,造成极大困扰。为解决矛盾,民国初年的县知事在"无(民)法可依"的司法环境下,创造了遵循传统产权划分习惯的审判逻辑。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壮钊  
明代中后期以来,里甲制度逐渐式微。不过由于政府仍利用里甲来作为户籍身份的标识以及催征钱粮的依托,所以里甲的名目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进入民国,村制的推行为里甲的废除提供了制度基础。各地在废除里甲的同时改办村粮,由村来负责税粮的催征与管理。村粮制的实施,有利于村财政制度的建立与运行。里甲的废除与村粮制的推行,体现了现代地方行政制度建立之一面。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凌华  胡斌  张舒  
嘉兴市园区贷款在快速增长中风险也在迅速积聚,文章分析了嘉兴市园区贷款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 的对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婷  
民国初年,各商会组织在原有的商事评议处、理案处等基础上,统一设置商事公断处,作为商事纠纷调解的重要机构。与此同时,还制定了《商事公断章程》,作为商事公断的基本规则,在调解商事纠纷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当时对于这一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定位,来自司法界和商会内部的意见实际上并不尽相同,近代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历史经验,对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多元的经济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借鉴和范例。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日根  
民国初年,福建地方流行起风水之说,衍生出久停不葬的习俗,这既违背礼俗,又严重污染了环境,带来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晋江旅菲华侨商人黄秀烺毅然起而一呼,他站在俯瞰中西文化的立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做出了坚定的维护,确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此案例显示商人在闽南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商人倡导恢复古礼既具有经济上的优势,易于成事,也能引起众多官绅的呼应,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玉霞  
乡村振兴背景下,政策执行面临多中心工作、顶格目标管理、考核标准严格等强制度约束。基于鄂东H县的乡村振兴案例叙事,研究发现为突破制度刚性约束,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确立运动式执行模式为常规政策执行增势赋能,并通过“一把手挂帅”的强政治动员、跨科层的组织赋能与整合、权力下放的主体性激活等手段,促使常规工作搭乘运动式治理便车,阶段性解决与应对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治理之困,实现地方政府治理理性与政策执行有效性之间的平衡。但其被广泛使用易造成基层政权行政化、自利性,政策目标替代,农民去主体化、边缘化等困境。长远来看,运动式治理有待于通过“确权”与“确责”等形式完善政府职责体系,保留合理政策调试空间,进而实现政策执行与治理能力提升的双赢。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汤钟尧  占霞  
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本文以嘉兴市为例,分析了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必要性,并指出确定国库库存的合理持有量是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关键所在,借鉴公司现金管理理论与方法,对比存货模型和Miller-Orr模型,得出了运用Miller-Orr模型更符合国库现金收付随机的实际,并估算了2010-2015年嘉兴市本级国库库存的合理持有量,最后对规范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提出意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惠芳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特色产业的发展。本文在钻石模型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障碍,并基于嘉兴蜗牛产业发展的案例,总结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增加要素供给、适应市场需求,加强相关产业支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惠芳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特色产业的发展。本文在钻石模型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障碍,并基于嘉兴蜗牛产业发展的案例,总结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增加要素供给、适应市场需求,加强相关产业支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娄向哲  
本文拟对民初时期即1912年—1928年期间,中国对日贸易中的贸易条件及相关问题进行一点探讨。 (一) 国际上通谓的贸易条件(net barter ferms of trade,即净换贷贸易条件)与进出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克明  
民国初年广东处于历史大变动时代,盛炽的赌风既影响新生军政府的声誉,也不利于恢复社会秩序,还威胁着新生政权的巩固,军政府成立后,便发布命令以"军法从事"禁赌。军政府的禁赌,反映出民国初年国家与地方政府社会关系变化的某些共同特征,同时也表现出广东鲜明的地域性特色。但是,年轻的革命党人缺乏执政的经验,军法手段打击赌博,过于严厉,引起了社会的不满,一定程度上,使自己的政权丧失了更多的社会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钦白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的新中国成立前小学教科书中,有12套民国初期编写的教科书,包括5套初小教材和7套高小教材。这些教材普遍设置了一些虽然浅显但作为共和国国民必不可少的公民常识,既有国体、政体、宪法、我国之约法、义务权利说、论国家与人民之关系等,也有关于英国宪法之由来、西洋诸国导民生财说等。其中11套都有涉及税收的课文,既有介绍赋税知识的,如赋税、租税、纳税、关税、助饷、国债,又有派生出的海关税单、统捐局税单这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文霞  
拟从民国初年巡回文库发展背景入手,分析巡回文库的现状,探讨京师小学教员巡回文库的经营与实践。民国初年巡回文库的出现不仅使图书馆的书籍得到了活用,拓宽了读者对象,而且丰富了民众生活,贴近于平民教育,开启了民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欣然  
民国时期的大学校长作为大学领航人、学术引导者,他们一方面承担引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使命,另一方面,感受着安身立命的环境的变化,经世致用的文化基因指引他们投身于现实的政治变革,由此产生对教育与政治的双重关怀。遗憾的是,民国时期特殊的历史情境使大学校长在教育与政治上的双重追求总是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与冲突,由此产生了难以摆脱的困惑与身心煎熬。蔡元培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政教两栖型"大学校长,其人生境遇为我们深刻解读民国大学校长的生存样态提供了极好的范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