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3)
2023(6423)
2022(5503)
2021(5433)
2020(4612)
2019(10712)
2018(10702)
2017(19742)
2016(11597)
2015(13121)
2014(13451)
2013(12691)
2012(11562)
2011(10397)
2010(11078)
2009(10170)
2008(10386)
2007(9521)
2006(9097)
2005(8563)
作者
(29531)
(24531)
(24217)
(23602)
(15977)
(11408)
(11250)
(9425)
(9362)
(9353)
(8300)
(8200)
(8194)
(8027)
(8026)
(7530)
(7302)
(7291)
(7173)
(7169)
(6495)
(6056)
(5994)
(5756)
(5732)
(5618)
(5494)
(5493)
(5008)
(4803)
学科
管理(42296)
(35851)
(34828)
经济(34779)
(33174)
企业(33174)
(15706)
(13944)
(12761)
中国(12453)
(11470)
方法(10461)
业经(10333)
理论(9577)
(9486)
财务(9452)
财务管理(9424)
(9336)
银行(9336)
(9021)
企业财务(8914)
(8853)
(8047)
(7970)
地方(7844)
税收(7752)
数学(7662)
(7653)
体制(7581)
数学方法(7486)
机构
学院(152363)
大学(142180)
(58896)
管理(58233)
经济(57201)
研究(51327)
理学(46228)
理学院(45717)
管理学(45159)
管理学院(44789)
中国(42898)
(34814)
(31915)
(27914)
科学(27366)
(25713)
财经(23905)
中心(23584)
职业(22876)
技术(22640)
研究所(22281)
(22113)
(21481)
北京(20981)
(20373)
师范(20252)
(19120)
(18845)
(17816)
财经大学(17080)
基金
项目(82626)
研究(70542)
科学(64973)
基金(55096)
(45606)
国家(45092)
社会(40036)
科学基金(38901)
社会科(37730)
社会科学(37721)
教育(36227)
(34613)
编号(33215)
成果(28929)
(28445)
基金项目(27576)
课题(25286)
资助(23363)
自然(23305)
自然科(22700)
自然科学(22696)
自然科学基金(22307)
(21763)
(19919)
项目编号(19531)
重点(19156)
(18606)
(18263)
规划(18220)
(17446)
期刊
(79744)
经济(79744)
研究(52774)
中国(42119)
教育(32631)
(29742)
管理(28157)
(21290)
金融(21290)
技术(18722)
(17565)
科学(16256)
学报(14530)
职业(13800)
大学(12418)
业经(12402)
财经(12302)
经济研究(11326)
农业(11090)
学学(10924)
(10670)
(10440)
论坛(10440)
问题(9101)
技术教育(8732)
职业技术(8732)
职业技术教育(8732)
(8446)
国际(8288)
图书(8240)
共检索到265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晶晶   阙明坤   雷承波  
民办高职院校实行非营利性、营利性分类登记和分类管理,是以国家为主体,自上而下、层层推进的强制性变迁,分类管理改革呈现出移植性、碎片化和滞后性等特性。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分类管理改革遇到不少现实阻梗:地方政府落实分类管理政策难;举办者营利性、非营利性选择难;教师“名”与“利”取舍难;学生身份认同难。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分类管理,需要综合施策,主要包括:扎实推进地方分类管理改革,让举办者“能选”;充分激发举办者办学积极性,让举办者“敢选”;切实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让教职工“不惧选”;全面保障学生合法权益,让学生不受到分类管理冲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海涛  段玉明  
推进民办高职院校的分类管理是促进民办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文章梳理了民办高职院校分类管理的历史沿革,指出了民办高职院校分类管理存在的主要困境,进而提出了民办高职院校分类管理的策略:明确标准,增强分类选择的指引性;尊重现实,坚持营利性民办学校名称的一致性;修正条例,增强登记为事业单位的可操作性;积极稳妥,设立民办高职学院分类选择的过渡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为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改革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从民办高校路径选择来看,调查的643所民办高校中,选营利性的有69所,占10.7%;选非营利性的有110所,占17.1%;尚未启动的有464所,占72.2%。大部分民办高校仍处于观望状态。目前,已经完成和基本完成的省份包括黑龙江、上海、重庆等,均未完成的省份包括北京、河北、内蒙古等,部分完成、部分尚未完成的省份包括天津、山西、江西等。当前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改革仍面临着制度困境、认知困境和实践困境等多重困境。建议加强制度举措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以“一校一策、一校一案”为原则,开展分类管理专项督导,平稳有序推进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钦  
教师是教育之本,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分类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师资管理理念尚未根本性转变,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的教师分类标准不健全,教师的分类管理流程未能形成闭环。高职教师分类管理应遵循差异化发展、人本发展、多元参与、循序渐进等原则,构建科学全面的"双师型"教师岗位分类标准,实施"岗位能力适配"的分类聘任与调配机制,建立提升"教师技能素养"的分类培训体系和"激发内生驱动"的分类考核制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守亮  赵彦志  
符合我国国情的、稳妥的民办教育转制路径应为:完成办学出资过户,划分民办高校资产类型;对现有民办高校举办者的办学出资总额重新进行审核、验资,核算民办高校国有资产、捐赠形成资产等;突出"合理回报"是办学奖励的特质,明确提取依据和标准;民办高校进行自愿选择并重新登记,制定新的学校章程。过渡方案可采取:转为非营利性捐资民办高校,转为非营利性不要求合理回报民办高校,转为非营利性要求合理回报民办高校,举办者要求撤资的民办高校转为营利性民办高校。参与分类管理试点的地区应满足以下条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能力较强,日常民办教育管理规范;民办高校数量与规模适中,办学层次完整;高等教育资源充足,公办高校质量较高;社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章  
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目标是加强政府对民办教育管理和指导,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民办高校分类改革应坚持教育公益性、公平发展、自由选择、利益不损、分步推进等原则。推进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改革的具体路径包括:完善教育法律框架;变革民办高校法人登记管理制度;明确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指导服务责任;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民办高校分流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广  
随着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政策逐步落地,民办高职院校采取哪些分类发展的措施,以保障学校的稳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从民办高职院校的现实情况看,要通过自主选择分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落实法人财产权和建立良好外部关系等关键环节贯彻和落实分类管理,实现分类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范雯芩  王显槐  
教师阻力,影响到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效果。应正视高职院校中教师阻力的各种表征,它是一个受多重因素影响的复杂现象,体现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艰巨性,也说明了改革过程的复杂性,需要从强化职教意识、规范教学要求、重视分类引导、组织团队合作、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积极化解。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德文  冉云芳  王一涛  
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正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满足民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竞争环境的加剧,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基本现状,指出了当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为提升民办高职院校的竞争力,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立华  曹骑豹  
随着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如何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从整体上进行统筹协调,开展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才能促进民办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绪锋  
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是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分类管理改革涉及诸多方面,一些难点问题在各地试点中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办学实践者对改革喜忧参半、办学回报诉求未得到明确回应、土地财税贷款等扶持政策落实难、落实办学自主权时遇阻滞、民办学校师生获得感不明朗以及基层对改革推进方式有疑虑等六个方面。准确定位改革难题是把握改革方向和提出针对性举措的必要前提和基本条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绪锋  
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是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分类管理改革涉及诸多方面,一些难点问题在各地试点中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办学实践者对改革喜忧参半、办学回报诉求未得到明确回应、土地财税贷款等扶持政策落实难、落实办学自主权时遇阻滞、民办学校师生获得感不明朗以及基层对改革推进方式有疑虑等六个方面。准确定位改革难题是把握改革方向和提出针对性举措的必要前提和基本条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崴  李文章  
举办者作为民办高校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其立场和态度是影响分类管理改革实施的关键因素。囿于"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双重身份制约,举办者对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选择陷入两难困境。应摒弃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走一条中间路线。建立第三种民办高校,是我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改革可行的理性选择。求得分类管理改革"最大公约数",应建立对举办者的经济利益激励制度,完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支持政策体系,加强民办高校监督管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海涛  
"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找准了推进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推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应放在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框架下统筹考虑,着眼长远和夯实基础相结合,立足国情和借鉴国际经验相结合,创新重建和问题治理相结合。具体而言,可在完善制度环境、实行分类分配、强化分类支持、加大简政放权、保障师生权益和兜住监管底线六个方面着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海涛  
"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找准了推进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推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应放在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框架下统筹考虑,着眼长远和夯实基础相结合,立足国情和借鉴国际经验相结合,创新重建和问题治理相结合。具体而言,可在完善制度环境、实行分类分配、强化分类支持、加大简政放权、保障师生权益和兜住监管底线六个方面着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