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9)
2023(8471)
2022(6454)
2021(6063)
2020(4593)
2019(10472)
2018(10734)
2017(18383)
2016(11459)
2015(13328)
2014(13904)
2013(12485)
2012(11207)
2011(10137)
2010(10527)
2009(9203)
2008(9314)
2007(8898)
2006(8043)
2005(7780)
作者
(31163)
(25553)
(25308)
(24542)
(16331)
(12265)
(11831)
(10179)
(9704)
(9545)
(8797)
(8579)
(8420)
(8214)
(8067)
(8040)
(7823)
(7662)
(7463)
(7428)
(6762)
(6303)
(6268)
(6022)
(6011)
(5904)
(5764)
(5642)
(5210)
(5121)
学科
(35581)
经济(35541)
管理(24922)
(22843)
教育(20277)
中国(19067)
(17844)
企业(17844)
(12364)
方法(11511)
理论(10949)
(10860)
业经(9606)
数学(9385)
(9267)
数学方法(9239)
教学(9013)
(8546)
(8309)
农业(7694)
发展(7500)
地方(7407)
(7376)
(6701)
银行(6689)
(6561)
金融(6560)
(6409)
(6135)
贸易(6126)
机构
大学(154174)
学院(151726)
研究(56544)
(51351)
经济(49754)
管理(46922)
中国(39338)
理学(38578)
理学院(37982)
管理学(37026)
管理学院(36713)
(35250)
科学(33213)
(31498)
师范(31281)
教育(31090)
(28914)
(27272)
(27183)
研究所(25695)
师范大学(25549)
中心(25283)
北京(23431)
(22593)
(21361)
技术(21261)
财经(20828)
(20666)
职业(19558)
业大(18994)
基金
项目(90216)
研究(74533)
科学(71786)
基金(60473)
(52021)
国家(51423)
社会(43089)
科学基金(42955)
教育(42676)
社会科(40351)
社会科学(40339)
(36791)
编号(34345)
(32896)
成果(31137)
基金项目(30744)
课题(27541)
自然(25877)
自然科(25250)
自然科学(25246)
自然科学基金(24794)
资助(24013)
(23368)
重点(22518)
(21067)
(20950)
(20546)
项目编号(20175)
规划(20136)
教育部(18483)
期刊
(64649)
经济(64649)
研究(59578)
教育(54563)
中国(43859)
(22341)
学报(21740)
(21060)
科学(19858)
管理(18138)
大学(17745)
技术(17443)
(15947)
金融(15947)
学学(14742)
职业(14447)
农业(13946)
业经(11047)
财经(10786)
经济研究(9722)
技术教育(9511)
职业技术(9511)
职业技术教育(9511)
(9403)
(8749)
论坛(8749)
图书(8671)
问题(8319)
(8153)
(7734)
共检索到255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建如  
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产物。在教育大众化出现之前,一些民办高校就在利用市场机制求得发展,如租赁校舍、聘任兼职教师,自行向全国各地招收生源等。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带来的是对高等教育的极大需要,这种需求远远超过了由政府财力支持的公办院校对教育机会的供给,这为从市场渠道解决需求问题、为学校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发展创造了更大的、难得的机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建如  
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产物 ,其组织结构与管理行为因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已出现了一些与公办院校显著不同的特点。从陕西民办高校的情况来看 ,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化促使民办高校的发展走硬件先行、规模扩张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这种发展方式对民办高校的领导体制、组织管理和运营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明  余德龙  
与公办高等学校相比,中国民办高等学校能够更有效地引入和运用市场因素和市场机制,从而在体制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国民办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高度多样化,办学经费主要靠自筹,并且自负盈亏。中国民办高等学校的经费筹措采取多样化的经费筹措模式,大大拓展了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空间。民办高等学校经费不足极易导致办学条件恶化与教育教学质量下降。为了促进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政府应采取一系列举措完善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宏  
高等教育向市场化演变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带来了极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对于欠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而言,应以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来应对高等教育市场化带来的冲击和副作用。文章正是基于这一理论,提出了在高等教育市场化背景下,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开展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盛兵  
本文介绍了欧洲高等教育专家对新近掀起的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研究和认识。他们的观点是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通过引进市场机制而使高等教育的运营具有市场特征 ,高等教育市场是个“准市场”,市场化条件下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混合机构”,学生是最大的消费者 ,高校在市场化竞争中要引入企业会计制度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玲琳  刘莉莉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概念释义高等教育市场化(Marketisation)是 20世纪末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重要变革趋向。随着欧美社会福利主义、新公共管理和经济理性主义等思潮的出现与传播,高等教育商品化、市场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婷婷  郭媛媛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演变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各国政府和大学纷纷采用了市场化策略来应对高等教育全球竞争,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调整压力主要来自于社会中各利益相关者对大学绩效和要求的提高。虽然大学采用市场策略来提高绩效无可厚非,但同时应恪守高等教育学术性、公平性和民主性的底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鄢波  李文利  
本文主要考察了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发展的现状、供需机制、发展的合理性和对未来发展的探索和讨论。民办高校从出现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 ,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但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 ,大部分民办高校无法与公办高校竞争 ,但民办高校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 ,对社会的人力资本积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未来发展道路上 ,民办高校要有大的发展尚需大量社会资金的注入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而完善政府对民办高校的宏观调控 ,并鼓励评估机构发布民办高校的信息 ,以有效监督民办学校的运行和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明义  
民办高等教育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积极的贡献。无论公办还是民办,大学都要按照高等教育规律来办,而准确把握大学这类组织的特征尤为重要。但是,从实践层面看,不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海  
基于教育和劳动力市场关系的四种理论模型对教育与个人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假设,强调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以应对劳动力市场多方面的需求,是当前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增强高等院校的自主性、提倡教育投资多元化和均衡的政府拨款导向,是推动高等教育机构强化自身特色及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并形成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的有效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明星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其主要特征是 :人才素质的弹性化、课程设置的人格化、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信息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云  
美国高等教育法治化具有三大特征。第一,法系的非单一性,表现为由高等教育成文法与判例法构成的法文化共同形成对高等教育立法体系及相应法治活动的空间。第二,立法机制的分权性,体现为高等教育立法活动是以分立与制衡法理学为理论基础。第三,立法内容的实用性,这反映出实用主义法哲学对高等教育法治活动效力的深层影响。高等教育的法治化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勃兴与创新,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提出借鉴性思考。即在法制化进程中注意逐步建立高等教育判例法制度,注重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立法的适度分权,增强高等教育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变化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俊林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终于合乎逻辑地进入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营运机制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需要深入地研究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全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创建高等教育市场学,用于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大变革的实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张浩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逐步引入和建立市场竞争体制机制,形成了高等教育双重体制机制和"类市场化治理"模式,其实质是"计划为体,市场为用"。为了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治理模式需要实现从"类市场化治理模式"向"准市场化治理模式"的转变。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的基本方向在于:让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建立多元主体基于信任的高等教育合作治理机制,推进和实现高等教育治理法治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